好書試閱

改變習慣,你也可以成為有錢人

9特價162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前 言
柏拉圖有一次為了一件小事毫不留情地訓斥了一個小男孩,因為這小男孩總是玩著一種很愚蠢的遊戲。小男孩對他的訓斥很不服氣,反駁說:「您為了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來斥責我,太小題大作了吧!」

「可是,你經常這樣做就不再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了。」柏拉圖回答:「你會養成一個終生受害的壞習慣的。」

我們都知道,習慣的力量非常驚人,一旦養成一個習慣,就會不自覺地在這個軌道上運行。如果是好習慣,則會終生受益;可是如果是壞習慣,則會讓人一輩子受害。

所有成功人士都有一個共通點,那就是,運用良好的習慣來型塑自己的日常行為規律。正是由於這些好習慣,幫助這些人持續地開發出潛藏的成功特質。

習慣是人的行為傾向,是根深蒂固的、甚至是一種反射動作。習慣伴隨著人的生活與成長,它很明顯地可以影響一個人的成功和失敗。現今的所謂「窮人」往往是因為個人的習慣不能順應創造財富的環境,所以,「窮人」應該改變一些習慣,讓自己早日脫離貧窮的困擾。

在現代經濟社會中,不管你是窮人還是富人,不管你是女人還是男人,只要是還在為「錢」奔波,那麼請從《改變習慣.家財萬貫》一書中,學習有錢人得持富有的四十四個致富習慣,來反向做自我要求,相信你所想望的財富會在不遠處向你招手。


富習慣一:訂定明確的財富成就目標
人的成就大小根本差別不在天賦、機遇,而在於有無「成就目標」。成功是用目標的階梯搭成的。所謂成功,就是實現既定的目標。而「窮人」之所以為「窮人」?第一點就是沒有立下成為富人的「成就目標」。

小的時候總羨慕大人們上班賺錢,期待著自己趕快長大。隨著年紀的增長,漸漸地就會發現,只拿死薪水,平淡過一生,並不是自己的終極目標。如果只是過著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生活,日復一日,任憑歲月消逝,那麼肯定成不了富翁。一個積極想要賺錢的人,絕不應該只以溫飽為滿足,一定想要讓生活多彩多姿,天天充滿想賺錢的活力。具備了這個企圖心之後,即便再冷、再熱的天氣,再苦、再累的工作,也都會全力以赴地去做,一旦養成了這個賺錢「習慣」後,財富便會不斷地累積。能想像在二、三十年後,自己還得辛勞為生活在打拚嗎?因此,在年輕時期,就一定要使自己充滿成功、致富的慾望。

有一個小男孩,由於父親是位馴馬師,所以從小就必須跟著父親東奔西跑,一個農場接著一個農場地去訓練馬匹。由於經常四處奔波,男孩的學習成績一直不理想。中學時,有一次老師要大家練習寫作,題目是「長大後的志願」。那天他洋洋灑灑寫了八張紙,在字?行間充滿激情地描述著他的宏偉志願,說明自己想擁有一座屬於自己的農場,並且還仔細畫了一張五百畝農場的設計圖,上面標有馬廄、跑馬場等的位置,然後在這一大片農場中央,還要建造一棟占地八百平方英尺的豪宅。

小男孩花了好大心血把作文完成,交給了老師。兩天後他拿回了作文,老師在第一面上寫了一個又紅又大的「F」,旁邊還寫了一行字:「下課後來見我。」

腦中充滿疑問的小男孩下課後帶著作文去找老師,滿懷委屈地問:「您為什麼給我不及格?」

老師回答說:「你年紀這麼小,不要老做白日夢。你既沒有錢,家世背景也一般,你幾乎一無所有。你知道嗎?蓋座農場可是個花錢的大工程,你要花錢買地、花錢買馬、花錢照顧牠們。」老師接著又說:「如果你肯重寫一個比較實際的志願,我就會給你打你想要的分數。」

這個男孩回家後又反覆思量了好幾次,然後去徵求父親的意見。父親只是告訴他:「兒子,這是非常重要的決定,你必須自己拿定主意。」

經過再三考慮之後,小男孩決定將原稿交給老師,並且一個字都不改。他告訴老師:「即使不及格,我也不願放棄這個夢想。」

二十多年以後,這位老師帶領他的二十個學生來到那個曾被他指責的男孩的農場露營一星期。離開之前,他對已是農場主人的男孩說:「說來有些慚愧。你讀中學的時候,我曾經潑過你冷水。幸虧你有毅力堅持自己的目標,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生活的道理同樣如此。對於那些沒有目標的人來說,歲月的流逝只意味著年齡的增長,如果我們想成為一名百萬富翁、千萬富翁乃至億萬富翁,想做一名出色的企業家,便以此作為自己生活的核心目標,就讓它成為點亮自己指引自己的「北極星」吧!

在很久很久以前,皮色納是一個只能進、不能出的貧瘠地方。在一望無際的沙漠?,人們說:一個人如果憑著感覺往前走,他只會走出許多大小不一的圓圈,最後的足跡肯定是一把卷尺的形狀。後來,一位退役的軍人出現了,他發現皮色納四處都是沙漠,一點可以參照的東西也沒有。於是,他跟著北斗七星,在北斗七星的指引下,他成功地走出了大漠。這位青年人於是成了皮色納的開拓者,他的銅像被豎在皮色納小城的中央。在銅像的底座上還刻著一行字:新生活是從選定方向開始的。

既然古人都說:「新生活是從選定方向開始的。」那麼,我們的生活目標選定了嗎?我們人生的北斗七星在哪裡?為了自己的將來,請靜下心來及早做好選擇吧!


富習慣二: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山裡有兩塊石頭,第一塊石頭對第二塊石頭說:「要不要去經歷一下路途的坎坷和世事的碰撞?能夠見識一下,也不枉來此世一遭。」

第二塊石頭對它的話嗤之以鼻:「何必呢?安坐高處一覽眾山小,周圍花團錦簇,誰會那麼愚蠢地在享樂和磨難之間選擇磨難呢?再說路途的艱難險阻會讓人粉身碎骨的。」

於是,第一塊石頭隨著山上的溪流翻滾而下,歷盡了大自然的磨難,但它義無反顧,執著地接受風雨的洗禮。第二塊石頭滿足地笑著,它在高山上享受著安逸和幸福。

許多年以後,飽經風霜,受盡千錘百煉的第一塊石頭成了世間石藝的瑰寶,被千萬人讚頌,享盡了人間的榮華富貴;第二塊石頭知道後,有些後悔,但它一想到要經歷那麼多的坎坷和磨難,甚至還有粉身碎骨的危險,便又退縮了。一天,人們為了更完善地珍存那石藝的瑰寶,要為它建造一座氣勢宏偉的博物館,建造材料全都選用高山石頭。於是,人們來到山上,把第二塊石頭炸碎了,給第一塊石頭蓋了房子。

享樂的本身並沒有什麼不好,但是,享樂是有限度的。因為人類不只是為自己活,還有活著的責任。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付出努力,付出心血,不勞而獲的事情是永遠不會發生的。

這是兩個人寫的:
一個人寫道:一位志工到家貧戶家中訪視。這位可鄰的受訪戶的丈夫早已經過世了,他在世時為了治病積欠了不少醫藥費。受訪者有兩個孩子,其中一個還有殘疾。當志工看到這個受訪戶時,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位受訪戶臉上的笑容就像她的房間那樣明朗:漂亮的門簾是她自己做的,廚房?雖然只有油和鹽這兩種調味品,但油瓶和鹽罐都擦得乾乾淨淨。當志工進門時,女主人遞給他的拖鞋也是自己做的,還帶有美麗的圖案。女主人說:「我家的冰箱和洗衣機都是鄰居淘汰下來給我的,很好用,我的孩子也很懂事,做完功課就幫我整理家務……」。

另一個人寫道:一名有心助人的企業家到一偏遠貧困山區旅行。當他目睹了當地人一家人吃飯時的情景時,潸然落淚。原來他們用來盛食物的容器是破得不能再破的瓦罐,更讓他吃驚的是竟然不用筷子,他們全都用手抓著吃。

企業家無比感慨,心想要給這個地區物質上的幫助。可是當他要離開這個地區時,卻改變了主意:因為他看到漫山遍野都長著適合做筷子的竹子。同樣的貧窮,一種是不思進取的懶惰,一種是面對現實生活的勤勉;一種是人格的湮滅,一種是不屈的奮鬥。兩種境遇確實令人玩味。

因此,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用心,都要付出勞力。天底下沒有不勞而穫的便宜事,更沒有免費的午餐。切記:因為倦怠只能使人更貧窮,只有勤奮才會使人富有!
富習慣三:別得過且過,渾渾噩噩過日子
有些人想致富,卻總是得過且過,這樣的人是不會有多大了不起的成績的,難有大的突破和進展的。大凡有「得過且過」心態的人,隨時在幫自己找退縮之路,當然也就不會有所成就的。
在古希臘同村有兩個人,打賭看誰能離家走得多遠,於是同時卻不同路地騎馬出發了。一個人走了十天後,心想:「我還是停下來吧,因為我已經走得夠遠了。我敢肯定他沒有我走得遠。」他就停了下來,休息了幾天,然後他就回到了家裡,繼續自己的農耕生活。

另一個人走了十年,卻一直沒有回來。村?的人都認為這個傻瓜為了一場沒有必要的打賭而丟掉了性命。有一天,一隊浩浩蕩蕩的大軍向村子開來,村民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當隊伍接近時,突然有個人驚訝地叫道:「那不是威克遜嗎?」只見消失了十年的威克遜已經成了這隊大軍的統帥。

威克遜下馬後,向村民打聽說:「傑瑞呢?我真的要感謝他,因為那個打賭,才使我有了今天。」

傑瑞羞愧地說:「恭喜你,朋友!可是我至今還是個農夫。」

這個故事說明一時消極的得過且過只會次人一等。而現實生活中這樣次人一等的人比比皆是啊!一個有企圖心、有計劃、能克服消極心態的人,總是能不辭勞苦,聚精會神地向自己的目標邁進,他們從來不會想到「這樣就好了」的話的。

音樂家奧里.布林和他的提琴的故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位名震全球的音樂家一演奏起他的表演曲目,聽眾們馬上就心馳神移地被他的演出給牢牢吸引住。從他七歲開始便習慣性地在深夜起床,用那把紅色小提琴,勤奮地練習自己要演奏的曲目。直到他長大成名後,這把小提琴也從來也沒有離開過他。他所演奏的歌曲,擄獲了無數愛樂聽眾的心。可是當初他在練習的時候,也曾經有過鬆懈的心態呢!

那麼,布林是如何克服這種鬆懈心態的呢?因為他小的時候,身體一直不好,貧窮和疾病總是困擾著他,父親也不支持他學小提琴。但是因為他對音樂的熱誠和脫貧的決心,所以才能衝破一切阻礙,聞名世界。

我們隨時都會碰到這樣的人:他們對自己所擁有的才識和能力,棄而不用。當遇到事情的時候,他們只會用出一小部分力量來應對,覺得自己大概就只能有這麼一點點作為;也沒有願意睜亮雙眼,把廣大而宏偉的世界看個一清二楚。

在那些偷閒苟安的人的眼裡,世界上一切好的位置,一切有出息的工作都已宣告客滿。這些懶惰成性的人,不論走到哪,都不會有他們的立足之地的。社會上急切需要的是那些肯帶頭創新的、敢於奮鬥、有主見的人。一個隨處可以嶄露頭角的人,通常有獨特的思想、能獨立判斷、善創新、刻苦耐勞。而那些只會埋怨自己、抱怨機會或者命運不濟的人,是一輩子不會成功的。

一個人在無法選擇工作的內容時,至少有一樣可以選擇:就是苦幹實幹還是得過且過,渾渾噩噩。常常可以看到在職場上,有的人勤懇敬業,努力付出,收穫頗豐,而有的人卻整天想找到好職缺,而做不好眼前的事。

雷納斯.格力雷說,工作要想達到最完善的境界,就得有遠大的眼光和熱誠的心意。一個有生氣、有計劃、有遠大目標的人,只會不辭辛苦,聚精會神地向前邁進。他們從來不會有「得過且過」這樣的念頭。他們的生活永遠都是嶄新的,每天都在有計劃地進步。窮人想要翻身,不要存有「得過且過」的想法,絕對是一個重要關鍵。


富習慣四:強迫自己儲蓄
對於現在的受薪階層來說,每個月的薪水極其有限,既要用於食衣住行,又要娛樂、交際,可支配的錢少得可憐。但要在經濟上獨立,免於貧窮所帶來的恐懼,每個月必須強迫自己儲蓄。長期堅持下去,既可以養成勤儉的習慣,又有了一定的經濟後盾,即使遇到突發的狀況,也不會驚慌失措,一籌莫展。

得到財富並不容易,而正確有效地運用財富更難,能省則省永遠是對的。今天節約下來並明智地投資每一塊錢,將來都會給我們帶來極大的回報。
美國大文豪霍桑在成名以前,是個海關的小職員,那時他的報酬很低,只能勉強養家活口。有一天,他垂頭喪氣地回家對太太說自己被炒魷魚了。他太太蘇菲亞聽後不但沒有不高興,反而興致勃勃地叫了起來:「太好了,這樣你就可以專心寫作了。」霍桑一臉苦笑地回答:「是啊,可是我光寫不賺錢,那我們靠什麼吃飯呀?」
這時,蘇菲亞拉開抽屜,拿出了一疊為數不少的鈔票。
「這錢是從哪來的?」霍桑張大了嘴,吃驚地問。
「我一直相信你有創作的才華。」蘇菲亞解釋說,「我也相信有一天你會寫出世界名著,所以我每個月都把家庭費用節省一點下來,這些錢足夠我們生活一年了。」

正是因為有了太太在精神和經濟上的支持,霍桑果真完成了美國文學史上的巨著─《紅字》。

我們都知道麥當勞餐廳,但可能不知道日本麥當勞是誰創辦的?他就是藤田田。他讓現在日本約有一萬五千間麥當勞,而一年的營業額突破四十億美元。

藤田田一九六五年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經濟學系,畢業後隨即在一家大電器公司上班。一九七一年,他開始創立自己的事業。那時,他只是一個才出校門幾年、毫無家族資金支持的上班族,根本就無法具備麥當勞總部所要求的五十萬美元現款和一家中等規模以上銀行信用支援的苛刻條件。只有不到五萬美元存款的藤田田,看準了美國連鎖速食文化在日本的巨大發展潛力,決意要不惜一切代價在日本創立麥當勞事業,於是他絞盡腦汁東挪西借地籌起錢來。事與願違,半年下來,藤田田只借到了四萬美元。面對巨大的資金缺口,要是一般的人,也許早就心灰意冷,前功盡棄了。可是,藤田田卻偏有對困難說「不」的銳氣。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早上,藤田田西裝革履滿懷信心地走進了住友銀行的總裁辦公室。藤田田以極其誠懇的態度,向對方表明了自己的創業計畫和求助心願。在耐心細緻聽完了他的講述後,銀行總裁作出了「你先回去,等候我的通知吧!」的決定。

藤田田聽到這句話後,心馬上就涼了半截。但他很快就鎮靜下來,懇切地對總裁說:「先生,您有興趣聽聽我這五萬美元的來歷嗎?」就這樣,總裁允許他講下去。

「那是我六年以來按月存款的收穫。六年?,我每月堅持存下薪水的三○%,從來沒間斷過。六年?,每當我面對過度緊張或手癢難耐的時候,我都咬緊牙關,克制慾望,硬挺了過來。有時候,遇到意外的事故需要額外用錢的時候,我也照存不誤,甚至不惜厚著臉皮四處借貸,以增加存款。我這樣做的原因,是因為在跨出大學校門的那一天我就立下志願,要用十年的時間,存十萬美元,然後自己創業,出人頭地。現在機會終於來了,我一定要提早開創事業……」
藤田田一口氣講了十多分鐘,總裁越聽神情越嚴肅,並向藤田田問明他存款的那家銀行的位址,然後對他說:「好吧,年輕人,我下午就給你答覆。」送走藤田田以後,總裁立即驅車來到那家銀行,親自瞭解了藤田田存錢的情況。當櫃檯小姐知道了總裁的來意後,說:「你是問藤田田先生嗎?他可是我接觸過的最有毅力、最有禮貌的一個年輕人。六年來,他真正做到了風雨無阻地來我這裡存錢。老實說,我對他可是佩服得五體投地了。」

聽完櫃檯小姐的介紹,總裁大為震驚,馬上打通了藤田田的電話,告訴他自己將毫無條件地支持他創建麥當勞事業。藤田田聽後,高興得簡直都要暈倒了。他追問了一句:「請問,您為什麼要決定支持我呢?」

總裁在電話的那頭感慨萬千地說:「我今年已經六十歲了,論年齡,我是你的二倍,論收入,我是你的四十倍。可是,直到今天,我的存款也沒有你多……我可是大手大腳慣了。年輕人,我佩服你,我敢保證,你會有出息的,好好做吧!」

這就是藤田田,令人盪氣迴腸的創業傳奇。藤田田的事例向人們昭示了這樣一個道理:把零散的小錢存起來,時間一長,就能買一座金礦。由此可見,儲蓄的重要性。很多窮人都有過夢想,甚至有過機遇,有過行動,但要堅持到底卻很難。

一個投資專家說,他的成功秘訣就是:沒錢時,不管再困難,也不要動用投資和積蓄,壓力會使你找到賺錢的新方法,幫你還清帳單。更重要的是:今天的積蓄就是明天創業的啟動資金,必須要善待這些錢財。


富習慣五:樹立正確的理財觀念
市場經濟時代,錢不僅僅是個人價值的一種體現,更重要的是,「錢財」是日常生活的一個前提要件。我們都知道時下流行的那句話:「有什麼別有病,沒什麼別沒錢。」
理財專家黃培源先生在研究了眾多的致富傳奇後,得出了一個結論:三分之一的人有錢是天生的;三分之一的人靠創業積累財富;還有三分之一的人靠理財致富。他認為天生富裕之家畢竟是少數,而創業成功的機率也只有七%,因此,理財得當是窮人致富的最佳途徑。養成理財的習慣,意味著向致富目標又邁出一大步。作為一個成功者,最基本的標準就是不為錢而發愁。而要不為錢發愁,就必須學會「讓錢生錢」。這所謂的「讓錢生錢」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理財」。

學會理財才能自由。聖經?有這樣一個故事:父親要出國去,就把三個兒子叫來,把家業「按個人才幹」給分給他們,一個人五千,一個人兩千,一個人一千。領五仟的兒子隨即拿錢去做買賣,另外賺了五千;領兩千的兒子,也照樣賺了兩千;領一千的兒子則把銀子埋藏在地裡。

一年後,父親回來和他們算帳。領五千、兩千的兒子,因為為父親增加了財富,受到父親的款待又加派任務。那領一千的兒子則遭到了父親的責罵:「你這又惡又懶的人!就是把銀子放給兌換銀兩的人,也可以連本帶利收回來。」父親便把一千兩銀子收回,給了賺得最多的那個兒子。

這個故事講了一個道理,即投資第一,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