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完美」的人時時事事都要爭做「老大」,風頭出盡了,虧也吃了不少。靜下來想一想,何必非要為「老大」爭個頭破血流,有時就當回「老二」,其實未為不可。
「老二」往往是一個團隊裡中最有潛質的人,比「完美」就差一點,但是卻能為一般人理解、接受。同時因為這種人「光芒」有限,不至於給別人造成太大的壓力,因此在人際關係上不太容易出現障礙,上位者也不會對他產生戒心,而可以給予充分的信任和支援。因此,這種人反而可以慢慢地發展,最終掌握權力。另外,這種人因對自己「才華有限」懷有危機感,因而會保持謙卑及不斷地學習。所以,當「老二」的確也有其實際的地方,這也就是許多人寧當「老二」不當「老大」的原因所在。

「當老二」有這麼多的道理,有自古以來如此被人們推崇,似乎都成了一種哲學了。熱衷「當老二」的人在社會實踐中發現:當老二實在比當老大要佔便宜得多。大到軍國大事,比如:造反想翻身,點起起義之火的明明是陳勝、李密、韓林兒,做天子的卻成了劉邦、李淵、朱元璋;小到老百姓居家過日子,比如:幹活最多的是老大,輪到好吃好喝的卻是老二優先。當老二的好處不勝枚舉,以至於只要有些智慧的中國人,都以當老二為樂事。曾經有一段官場箴言:當官要當副的,吃飯要吃素的,穿鞋要穿布的。其補白是:當副的即可以享受領導的權力,又不用操心擔當責任,出了問題可以往主管身上推;吃素的養好身體才能更好地吃肉,常吃素的,吃起葷的來才更有味兒;皮鞋穿久了,換換布鞋,再穿皮鞋才有感覺!老二哲學的精妙之處,纖毫畢現!
若再細細一想,中國這種老二哲學實在太是高明。天塌下來先砸高個子。當老大固然風光,但也容易成為眾矢之的。在老二們不具備當老大的實力之前,都是安居老二的。曹操在別人推舉他當皇帝時曾經說過一句老二名言:「我不當皇帝,我當周公!」這種以退為進的思維,幾乎成了中國人幾千年來政治構架的基本模式:心裡想著前台,身子卻在後台。進可攻,退可守,十分符合孔子「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的人生哲學。縱觀古今中外,那些只看到風光而看不見風險,一心只想當老大,稱王稱霸的,不管是個人還是國家,確實沒有幾個有好下場的。

「老二」理論其實就是深知做人不可強出頭的理論。靈活的人,是不輕易去做「老大」的。
這種「當老二」的哲學在現實的職場中也無處不見。從事企業經營如此,上班拿薪水也是—樣,像主管就是該部門的「老大」,這個老大為了保住他的位子,不但要好好帶領手下,還要和上級搞好關係,以免位子不保。有成績的時候,主管當然功勞第一,但當有過失時,主管同樣也是首當其衝。而當副主管的就沒這麼多麻煩,表面上看他不如主管風光神氣,但因為上有主管遮風避雨,可省下很多辛苦。所以很多人寧可當副手而不願當主管,有人當副手時沒事,一當主管就生病的,可見當「老大」的難處。不妨當回「老二」,從低處開始。靜看「老大」如何構築、鞏固、維持他的地位,他的成功與失敗,都可作為你的經驗和指標;可趁此機會培養自己的實力,以迎接當「老大」的機會。
總之,做人要靈活,要知道什麼叫「聰明」什麼叫「愚蠢」。自己過於「完美」,到頭來只會討人厭,讓自己從「老大」落到「老三」、「老四」……直至走向毀滅。還不如平心靜氣當回不完美的「老二」,這是一種做人的心機,也是一種處世的和智慧。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