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莫空談,說一尺不如行一寸
夢想是成大事者的起跑線,行動就像奔跑者全力以赴的邁步。只有行動,才可以達到夢想的終點。常言說的好:要行動不要空談,說一尺不如行一寸。
「非凡人生源於行動,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即使再小的事情,簡單到從沙發上起來打開窗戶,也需要親自行動。通行之門也是為你敞開的,可要想打開它,至少你需要行動起來吧。用你的行動,才能擁抱你的夢想!
馬上行動起來吧,帶著堅持的心態,去努力,去奮鬥,你就一定能夠成功到達夢想的彼岸!
不要相信意念能創造奇蹟
某一年的夏天,一位來自麻塞諸塞州的鄉下小夥子出現在老愛默生家的門口。小夥子自稱是一個詩歌愛好者,從七歲起就開始進行詩歌創作,但由於地處偏僻,一直得不到名師的指點。他因為仰慕愛默生的大名,所以千里迢迢前來尋求指導。
雖然這位年輕人家境貧寒,但談吐優雅,氣度不凡,很有詩人的氣質。老少兩位詩人談得非常融洽,愛默生對他非常欣賞。臨走時,青年詩人留下了薄薄的幾頁詩稿。愛默生讀了這幾頁詩稿後,對小夥子的成績表示了極大的肯定,並且決定憑藉自己在文學界的影響對其給予關照。
愛默生將那些詩稿推薦給相熟的文學刊物編輯,然而反應平平。他希望這位青年詩人繼續將自己的作品寄給他。於是,老少兩位詩人開始了頻繁的書信來往。青年詩人的信寫就長達幾頁,大談特談文學問題,激情洋溢,才思敏捷,表明他的確是個天才詩人。愛默生對他的才華大為讚賞,在與友人的交談中經常提起這位詩人。青年詩人很快就在文壇有了一點小小的名氣。但是,這位青年詩人以後再也沒有給愛默生寄詩稿來,信卻越寫越長,奇思異想層出不窮,言語中開始以著名詩人自居,語氣越來越傲慢。愛默生開始感到了不安。憑著對人性的深刻洞察,他發現這位年輕人身上出現了一種危險的傾向。他們之間的通信一直在繼續,但是愛默生卻漸漸沒有了開始的熱情,漸漸地成了一個傾聽者。
很快,一年的秋天到了。愛默生去信邀請這位青年詩人前來參加一個文學聚會。他如期而至。在這位老作家的書房裡,兩人有一番對話:「後來為什麼不給我寄稿子了?」「我在寫一部長篇史詩。」「你的抒情詩寫得很出色,為什麼要中斷呢?」「要成為一個大詩人就必須寫長篇史詩,小打小鬧是毫無意義的。」「你認為你以前的那些作品都是小打小鬧嗎?」「是的,我是個大詩人,我必須寫大作品。」「也許你是對的。你是個很有才華的人,我希望能儘早讀到你的大作品。」「沒有問題,我近來完成了一部,相信很快就會公之於世。」
在各種文學聚會上,這位被愛默生所欣賞的青年詩人頻頻亮相,風頭極盛。他逢人便談他的偉大作品,表現得才華橫溢,鋒芒咄咄逼人。雖然誰也沒有拜讀過他的大作品,即便是他那幾首由愛默生推薦發表的小詩也很少有人拜讀過。但幾乎每個人都認為這位年輕人必將成大器。否則,為何大作家愛默生會如此的欣賞他?
轉眼間,這一年的冬天到了。青年詩人繼續給愛默生寫信,但從不提起他的大作品。信越寫越短,語氣也越來越沮喪,直到有一天,他終於在信中承認,長時間以來他什麼都沒寫。以前所謂的大作品根本就是子虛烏有之事,完全是他的空想。他在信中寫道:「很久以來我就渴望成為一個大作家,周圍所有的人都認為我是個有才華有前途的人,我自己也這麼認為。我曾經寫過一些詩,並有幸獲得了閣下您的讚賞,我深感榮幸。「使我深感苦惱的是,自此以後,我再也寫不出任何東西了。不知為什麼,每當面對稿紙時,我的腦中便一片空白。我認為自己是個大詩人,必須寫出大作品。在想像中,我感覺自己和歷史上的大詩人是並駕齊驅的,包括和尊貴的閣下您。」
「然而在現實中,我卻對自己深感鄙棄,因為我深知自己的才華正是被自己揮霍掉了,再也寫不出作品了。而在想像中,我是個大詩人,我已經寫出了傳世之作,已經登上了詩歌的王位。尊貴的閣下,請您原諒我這個狂妄無知的鄉下小子……」從此後,這位青年詩人的來信就停止了。
想入非非是充滿生氣的一種標誌,當一個人年輕的時候,誰不曾空想過?誰不曾幻想過。但是,人總歸是要長大的。然而,光憑空想是絕對寫不出優秀的詩篇一樣,打開優秀之門的方法絕對不會是空想和意念,唯有行動才是達成目標的唯一途徑。
一隻鳥的翅膀再大,如果不努力振動,又怎能展翅高飛呢?一個人的才能再高,如果不努力拼搏,又怎能走向成功呢?一個國家的物產再豐富,如果不努力發展,又怎能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呢?這一切都說明:行動勝於空想。
我們生活的社會之中,有許多人一生都在計畫、等待、準備之中,蹉跎了無數歲月,卻仍然見不到絲毫的行動。缺乏動力的人永遠只是一個可憐的空想家,他一直都在準備、計畫之中,但他明天、明年也許永遠不會比今天,今年準備得更充分、更好。只是他始終不明白這個道理,缺乏坐言起行的精神,最後又往往把自己的失敗歸咎於命運的安排。在這樣的情況下,他的失敗和庸碌又能怨誰呢?
「意念能創造奇蹟」總歸是個魔術
夢想是成大事者的起跑線,行動就像奔跑者全力以赴的邁步。只有行動,才可以達到夢想的終點。常言說的好:要行動不要空談,說一尺不如行一寸。
「非凡人生源於行動,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即使再小的事情,簡單到從沙發上起來打開窗戶,也需要親自行動。通行之門也是為你敞開的,可要想打開它,至少你需要行動起來吧。用你的行動,才能擁抱你的夢想!
馬上行動起來吧,帶著堅持的心態,去努力,去奮鬥,你就一定能夠成功到達夢想的彼岸!
不要相信意念能創造奇蹟
某一年的夏天,一位來自麻塞諸塞州的鄉下小夥子出現在老愛默生家的門口。小夥子自稱是一個詩歌愛好者,從七歲起就開始進行詩歌創作,但由於地處偏僻,一直得不到名師的指點。他因為仰慕愛默生的大名,所以千里迢迢前來尋求指導。
雖然這位年輕人家境貧寒,但談吐優雅,氣度不凡,很有詩人的氣質。老少兩位詩人談得非常融洽,愛默生對他非常欣賞。臨走時,青年詩人留下了薄薄的幾頁詩稿。愛默生讀了這幾頁詩稿後,對小夥子的成績表示了極大的肯定,並且決定憑藉自己在文學界的影響對其給予關照。
愛默生將那些詩稿推薦給相熟的文學刊物編輯,然而反應平平。他希望這位青年詩人繼續將自己的作品寄給他。於是,老少兩位詩人開始了頻繁的書信來往。青年詩人的信寫就長達幾頁,大談特談文學問題,激情洋溢,才思敏捷,表明他的確是個天才詩人。愛默生對他的才華大為讚賞,在與友人的交談中經常提起這位詩人。青年詩人很快就在文壇有了一點小小的名氣。但是,這位青年詩人以後再也沒有給愛默生寄詩稿來,信卻越寫越長,奇思異想層出不窮,言語中開始以著名詩人自居,語氣越來越傲慢。愛默生開始感到了不安。憑著對人性的深刻洞察,他發現這位年輕人身上出現了一種危險的傾向。他們之間的通信一直在繼續,但是愛默生卻漸漸沒有了開始的熱情,漸漸地成了一個傾聽者。
很快,一年的秋天到了。愛默生去信邀請這位青年詩人前來參加一個文學聚會。他如期而至。在這位老作家的書房裡,兩人有一番對話:「後來為什麼不給我寄稿子了?」「我在寫一部長篇史詩。」「你的抒情詩寫得很出色,為什麼要中斷呢?」「要成為一個大詩人就必須寫長篇史詩,小打小鬧是毫無意義的。」「你認為你以前的那些作品都是小打小鬧嗎?」「是的,我是個大詩人,我必須寫大作品。」「也許你是對的。你是個很有才華的人,我希望能儘早讀到你的大作品。」「沒有問題,我近來完成了一部,相信很快就會公之於世。」
在各種文學聚會上,這位被愛默生所欣賞的青年詩人頻頻亮相,風頭極盛。他逢人便談他的偉大作品,表現得才華橫溢,鋒芒咄咄逼人。雖然誰也沒有拜讀過他的大作品,即便是他那幾首由愛默生推薦發表的小詩也很少有人拜讀過。但幾乎每個人都認為這位年輕人必將成大器。否則,為何大作家愛默生會如此的欣賞他?
轉眼間,這一年的冬天到了。青年詩人繼續給愛默生寫信,但從不提起他的大作品。信越寫越短,語氣也越來越沮喪,直到有一天,他終於在信中承認,長時間以來他什麼都沒寫。以前所謂的大作品根本就是子虛烏有之事,完全是他的空想。他在信中寫道:「很久以來我就渴望成為一個大作家,周圍所有的人都認為我是個有才華有前途的人,我自己也這麼認為。我曾經寫過一些詩,並有幸獲得了閣下您的讚賞,我深感榮幸。「使我深感苦惱的是,自此以後,我再也寫不出任何東西了。不知為什麼,每當面對稿紙時,我的腦中便一片空白。我認為自己是個大詩人,必須寫出大作品。在想像中,我感覺自己和歷史上的大詩人是並駕齊驅的,包括和尊貴的閣下您。」
「然而在現實中,我卻對自己深感鄙棄,因為我深知自己的才華正是被自己揮霍掉了,再也寫不出作品了。而在想像中,我是個大詩人,我已經寫出了傳世之作,已經登上了詩歌的王位。尊貴的閣下,請您原諒我這個狂妄無知的鄉下小子……」從此後,這位青年詩人的來信就停止了。
想入非非是充滿生氣的一種標誌,當一個人年輕的時候,誰不曾空想過?誰不曾幻想過。但是,人總歸是要長大的。然而,光憑空想是絕對寫不出優秀的詩篇一樣,打開優秀之門的方法絕對不會是空想和意念,唯有行動才是達成目標的唯一途徑。
一隻鳥的翅膀再大,如果不努力振動,又怎能展翅高飛呢?一個人的才能再高,如果不努力拼搏,又怎能走向成功呢?一個國家的物產再豐富,如果不努力發展,又怎能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呢?這一切都說明:行動勝於空想。
我們生活的社會之中,有許多人一生都在計畫、等待、準備之中,蹉跎了無數歲月,卻仍然見不到絲毫的行動。缺乏動力的人永遠只是一個可憐的空想家,他一直都在準備、計畫之中,但他明天、明年也許永遠不會比今天,今年準備得更充分、更好。只是他始終不明白這個道理,缺乏坐言起行的精神,最後又往往把自己的失敗歸咎於命運的安排。在這樣的情況下,他的失敗和庸碌又能怨誰呢?
「意念能創造奇蹟」總歸是個魔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