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不斷超越:用優秀為人生買單

9特價24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第一章 挑戰自我讓生活更精彩  ??  

  要想成為出類拔萃的優秀者,就要不斷向自我挑戰,時時求新求變、銳意進取。躺在成績單上發呆,安於現狀的人是沒有未來可言的。生命就是一個不斷超越、不斷變化的過程。因此我們一定要挑戰自我極限,深挖潛能;成功只屬於永不滿足的奮鬥者。
挑戰自我需背水一戰的精神
  當一個人沒有退路可逃避時,他就只能義無反顧地前進,全心全意地為自己的明天而努力。挑戰自我需要的恰恰就是這種背水一戰的精神。
  前面根本沒有路,你必須自己拿著鐮刀和斧頭披荊斬棘去開路。我朝東南方向走就可以發現金礦,但前面我碰上了狼,過兩天我碰上一條河,我還得過了河,再過幾天又遇上一座山,還得翻山。所以說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情況發生,每天都有危機,每天都有風險。這就和長征一樣。如果在這種情況下,你還能堅持到最後,那說明你是個勝利者,先把自己的退路堵死,你才有壓力,有危機意識,從而可以促進自己用盡渾身解數去完成一件事。
  一個高考落榜生從一份報紙上得到這麼一條消息:有一個葡萄大王,靠賣葡萄一年賺了七八百萬元。這個數字對她們那樣的家庭來說,簡直不敢想。於是她動心了,就拿出紙和筆給葡萄大王寫了封信,問一下自己家鄉的氣候條件是否適宜種植葡萄,以及需要什麼技術,怎樣買苗等。半個月後,她收到了回信。家鄉的氣候完全可以種葡萄。有關的種植技術一周就能學會。於是她的想法堅定了。適時地作出了自己人生中一個具有決定意義的決定:種植葡萄,儘管父母百般不願意,但只要是她認準了的事,她就會義無反顧地走下去。過去她參加高考的時候,家裏曾經給了她二萬元。當時她只花了五千元,剩了一萬五和平時攢下的零花錢三千塊,一共一萬八千元。她給家裏留了張便條後就單身去了遙遠的地方拜師學種葡萄。
  她拜師後不久便學成了種植技術。臨回家時,她拿出大部分錢買了些葡萄苗。剛開始自己僅是種植、培育葡萄苗,然後進行銷售。可當地老百姓向來都是買現成的葡萄吃。從來沒人想過這塊土地也能種葡萄、長葡萄,所以面對她的推銷,人們大多只是不屑一顧,或是冷嘲熱諷,到頭來一顆苗都沒賣出去。
  她思來想去,研究人們的心理,看來只有實實在在的事實擺在人們面前,才能讓人們信服。於是她苦口婆心地說服幾個農戶,勉勉強強地種了樹苗。
  中間一直有人冷嘲熱諷的說她一定種不出葡萄來,而她則是堅信自己的選擇是對的,終於皇天不負有心人,各個試點區的葡萄樹終於結出了一串串瑪瑙般晶瑩的葡萄。至此,原先對她的各種懷疑抱怨變成了由衷的讚揚和欽佩。試點區的成功,在農戶中產生了極大的廣告效應。很多農戶都主動上門來向她取經,購買葡萄苗,一時間她的名聲大了,各種榮譽稱號也在人們中間傳播開來。這時她不僅僅限於這些成果。她想擴大種植規模,承包了十畝廢棄地,經過管理後種上了一千多棵蘋果、杏、梨、葡萄等果樹。三個月後,這片廢棄地神奇般地變成了綠色的果園。這一年,她才二十歲。
  可是,成功的道路往往是曲折的。一年春天,一場暴風把葡萄藤全部折斷了。果樹也死的死,傷的傷。她跪在滿目瘡痍、一片狼藉的果園裏,抱著折斷的樹苗,淚如泉湧。創業的艱辛和苦痛傾刻間湧上心頭。她幾乎要絕望了。然而人生來不是為了被打倒的,抹乾眼淚,振作起精神,默默地清理了果園,並著手及時補苗。每補一棵,她就在心裏念一遍:這棵又有希望了。經過個把月的勞動,果園又恢復了生機。
  就是憑著這股韌勁和拼勁,讓她跨過艱難險阻,一步一個腳印地漸漸走向成功。這才是一個真正具有堅強毅力的強者。她戰勝的不但是重重困苦,更多的是自己。能幾百次幾千次地讓自己從失敗的低谷爬上來,繼續向上攀登的確令人欽佩。正是她這種堅定的信念和始終不渝的意志讓自己不斷地向前發展。
  以熱情而成功的人都會說著相同的話:我別無選擇。我們把這叫做內心的火焰。它真實地存在著,它是生活的顫動。不論是什麼,這種驅動力很早以前就已經啟動,並且推動人們向前去迎接召喚。我們給這種成功起了名字叫做「不得不」。我們經常聽到相同的回答:我為什麼做?因為我不得不做。這種生命動力的美可以在你生活的任何時候產生。和年齡、金錢的多少,以及受教育的程度無關。你只需要認出這個不可避免的任務,而且去完成它。
  我們知道莫札特別無選擇。他從小就是大提琴、小提琴、風琴神童。十二歲前就創作第一首交響樂曲和兩個歌劇。史蒂芬‧斯皮爾伯格在他還是小男孩的時候就開始讓朋友們交錢看電影,然後在成為十來歲的青年時就開始創作並執導電影。
  這樣看來,不要給自己退路既有主觀的,也有客觀的。這就要看這個人是否對他所從事的事情有熱情以及興趣。當然越是有興趣,做起來就越覺得輕鬆,並且成功的機會也會大得多。其實興趣也是可以慢慢培養的。任何事物總有它的內在規律,總有被攻破的弱點。琢磨得多了,自然也就找到了入口。但反過來說,也許很多人一生也沒有對某件事培養起興趣來。試問一句,是否盡力地去做了呢?有時,我們在喜愛的工作上獲得了不容否定的成功,卻依然覺得有必要去迎接另一個挑戰。讓自己的人生充滿挑戰。你才會覺得活的充實,接觸你心中的渴望,成功地追求你的願望和世界的嚮往。而這也正是讓人不斷進步的最強大的力量。


打讓「未來規劃」激發你的潛能
  潛能是一筆巨大的資源,利用它你就能挑戰自我極限,成就一番事業。而為了讓自己的潛能全部發揮出來,你必須做出一個未來規劃,讓它影響你、指引你。
  在制訂未來規劃時,你首先要問問自己:從現在起的十年,你想做什麼呢?一個為期十年的事業規劃,必然會摻雜你的幻想。今日難知明日事,十年想不到的事情層出不窮,誰知道以後會發生什麼事呢?
  由於可能出現許多不能預料、未可預知的事,任何一幅「未來遠景圖」都可能不完全,但叫人驚訝的是,卻有那麼多人實現了他們長遠的目標,據不完全統計,約二十%的人正在做他們十六歲以前決定的事。
  正是這些貌似不可能實現的目標,激發了人自身潛在的能量,促使其向自我發起挑戰,把無數不可能變成了可能,
  「未來遠景圖」不僅是目前趨勢的合理預測,它更需調合自己的價值觀、信念和直覺,把可能性和心態做一個全新的組合。它不是不著邊際的幻想,有效的「未來遠景圖」應是由實際可能的觀念激發。
  為什麼這樣說呢?「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意思一是指自己施展才能的機會是肯定存在的,另一方面則是指自己所從事的職業,會與許多人有所差別。這種差別決定於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長、專業技術,有時則取決於表現情感的通道。但是,不管怎麼說作為有主見、有意志的人來說,自己的選擇才是最重要的,因為別人不可能代替你,只有你自己最瞭解自己擅長什麼,適合於做什麼。但是人們往往在遭受挫折後容易陷入自怨自艾的泥潭之中,對自我的否定和批判蒙蔽了發覺自身潛在的能力。所以,一個人應保持樂觀、積極的態度,要樹立永不言敗和決不放棄的堅定信念,這個時候,對自身的反省和探討顯得尤其重要。人正是在自我反省和探討的過程中,重整自我,發展出適合個人發展的事業模式,所以說個人在發展事業中的主導作用永遠都不會改變,人才是事業發展的最初發起者和最終完成者。
  毫無疑問,環境的變化對個人事業的發展具有突出的影響力,要麼是促進事業的發展,要麼是阻礙事業的發展。良好優越的環境是個人事業發展的溫床,是達到良好理想的鋪路石,一個嚮往事業成功的人必須要因環境的需要而採取適當的行動方案,要懂得審時度勢,善於調動個人的主觀決斷力去改造環境,以更加有利於事業的成功。他必須堅信:環境能夠服從並服務於自己,當環境與自己事業的發展融為一體、和諧一致的時候,也就是個人事業成功的時候。
  未來遠景圖是事業成功的必要工具,它集中了創業者的思想給人目的感,但這種遠景規劃得之不易,它們以情願為基礎,遠景設計是從發現中得來,而不是從盲目的追求中得來,它是透過反復思考、創意得來的。
  有人發現,這種規劃需要用一些異乎尋常的創意,並從當前思維的限制中逃離,以便拓展更開闊的眼界。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天晚上,有個人遺失了一把鑰匙,他就在燈光下找了起來,其實他是在比平常昏暗的地方丟失了鑰匙,但是他卻在看得最清楚的地方尋找,人總是停留在熟悉的範圍內,所以當我們每個人只要不放過一個問題,通常都會峰迴路轉。
  另外一個例子也可以說明這一點,有一對即將退休的夫妻,回想起在南部海岸曾有一段快樂的假期,於是決定退休以後遷居此地與海為鄰。在一個明媚的春天,他們買下了一棟別墅。五年之後,在優美秀麗的美景中,閒暇度日的夢想破碎了,因為別墅潮濕不說,而且離商店太遠,加上上了年紀又患了膝關節炎,以至於別墅所在的小山,對他們而言是每天難熬的折磨。此外,左鄰右舍皆不夠友善,朋友也很少來往。
  然而,這是哪裡出了差錯呢?這對夫婦的確有一幅「未來遠景圖」,具體來說就是一棟海邊別墅,但卻沒有充分評估它的可行性。像小山的潮濕環境和鄰居不友好這些可以預料的問題事先沒有覺察,所以他們的「未來遠景圖」的組成不夠完善,反而變成一個可笑的護身符,而不是一個理智的、具有進步的計畫基礎。
  看清自己的慾望,是個人謀略的重要工具,所以「想要什麼,才比較可能實現」,這個看似荒謬的觀念,越來越深入人心,並得到大家的支持了。
  這個道理不難理解,渴望某種東西的時候,實際上是給自己設定了一個遠景目標,奮鬥的動力也隨之產生。而且渴望的程度越是強烈,奮鬥的動力也就越是強大,在這種情況下,人的頭腦經常處於興奮狀態,精力充沛,思路清晰,對每一件事都充滿熱情,因此常常能夠作出驚人的決斷,完成難以完成的任務,解決難以克服的困難,總之,渴望能夠強化心中的奮鬥目標,調動你前進的動力,讓你夢想成真,心想事成。

化缺憾為動力之源
  世界上幾乎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地有些缺憾,但缺憾不應該成為一個人自暴自棄的理由,人人都應力求完善自我、挑戰自我,化缺憾為動力、活出真我的風采。
  自我認識,即自我心像─就是「我屬於哪種人」的自我觀念,它建立在我們對自身的認識與評價的基礎之上。一般而言,個體上的自我觀念是根據自己過去的成功或失敗,他人對自己的反應,自己根據環境的比較意識,特別是多年經驗而不自覺形成的,這即是第一階段。
  美國總統羅斯福是一個有缺陷的人。小時候是一個脆弱膽小的學生,在學校課堂裏總顯露一種驚懼的表情。他呼吸就好像大喘氣一樣,如果被喊起來背誦,立即會雙腿發抖,嘴唇也顫動不已,回答起來,含含糊糊,吞吞吐吐,然後頹然地坐下來。由於牙齒的暴露,難堪的境地使人更沒有一個好的臉色對他。
  像他這樣一個小孩,自我的感受一定很敏銳,迴避同學間的任何時候的活動,不喜歡交朋友,成為一個只知自憐的人!然而,羅斯福並不如此,他雖然有這一切的缺陷,但卻有著奮鬥的精神─一種無論何時都可具有的奮鬥精神。事實上,缺陷促使他更加努力奮鬥。他沒有因為同伴對他的嘲笑而減低勇氣,他喘氣的習慣變成一種堅定的嘶聲。他用堅強的意志,咬緊自己的牙床使嘴唇不顫動而克服懼怕。
  從他克服缺陷的毅力和精神,能夠看出羅斯福充分、全面地認識自己,意識到自我的缺陷,正確地評價自己,在頑強之中抗爭。不因缺陷而氣餒,甚至加以利用,變為資本,變為扶梯而登上名譽的巔峰。
  他的成功是神奇、偉大,然而先天加在他身上的缺陷又是何等的嚴重!他卻毫不灰心地做下去,直到成功的日子到來。一個先天有缺陷的人,如果停止奮鬥而自甘墮落,也是相當自然而平常的事!羅斯福沒有因此而自卑,自暴自棄。他從來不落入自憐的羅網裏,這種羅網害過許多比他的缺陷要輕得多的人。沒有人能像這位受到敬愛的總統一樣,有如此悲哀的童年卻有如此偉大的信心。
  沒有一個人能比羅斯福更瞭解自己,他清楚自己身體上的種種缺陷,他從來不欺騙自己,認為自己是勇敢、強壯或好看的。他用行動來證明自己可以克服先天的障礙而得到成功。
  凡是他自己能克服的缺點他便克服,不能克服的他便加以利用。透過演講,他學會了如何利用一種假聲,掩飾他那無人不知的暴牙以及他那打樁工人的姿態……雖然他的演講中並不具有任何驚人之處,但他卻不因自己的聲音和姿態而遭失敗……他沒有洪亮的聲音或其威嚴的姿態,他也不像有些人那樣具有驚人的辭令,然而在當時,他卻是最有力量的演說家之一。
  認清你的缺點,然後用行動來彌補,確實是建立自信心的一種好方法。但是假如你不肯正視自己的缺點,那只會讓自己變得更可笑而己。獲得自我認識,不僅是認識到自己的優點,也要正視自己的缺點,然後用行動去彌補它,化為成功的動力,為銳意創新邁出堅定的第一步。
  如果你決定要戰勝一個困難,一個缺陷,首先要正確認識自己。然後你要能心甘情願地,不斷地做下去,以達到自我的目的。
  拿破崙有一次幾乎要脫離奠定他成功基礎的地方。他的父親是一個極高傲卻窮困的科西嘉貴族,送拿破崙進了一個在布列納的貴族學校。在這裏與他往來的都是一些在他面前極力誇耀自己富有而譏諷他窮苦的同學。這種一致譏諷他的行為雖然引起了他的憤怒,而他卻只能一籌莫展,屈服在威勢之下。
  後來實在受不住了,他寫信給父親,說道:「為了忍受這些外國孩子的嘲笑,我實在疲於解釋我的貧困了。他們唯一高於我的便是金錢,至於說到高尚的思想,他們是遠在我之下的,難道我應當在這些富有而高傲的人之下謙卑下去嗎?」
  「我們沒有錢,但是你必須在那裏讀書。」這是他父親的回答,因此使他忍受了五年的痛苦。但是每一種嘲笑,每一種欺侮,每一種輕視的態度,都讓他增加了決心,發誓要做給他們看看,他確實是高於他們的。
  他是如何做的呢?這當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一點也不空口自誇,他只心裏暗暗計畫,決定利用這些沒有頭腦卻傲慢的人作為橋樑,去讓自己得到技能和富有名譽的地位。
  在他十六歲當少尉的那年,他遭受了另外一個打擊,那就是他父親的去世。在那以後,他不得不從最少的薪金中省出一部分來幫助母親。當他接受第一次軍事徵召時,必須步行到遙遠的發隆斯出加入部隊。
  等他到了部隊時,看見他的同伴正在用多餘的時間追求女人和賭博。而他那不受人喜歡的體格使他沒有資格得到目前的那個地位;同時,他的貧困也讓他失掉了現在的這個職位。於是他改變了方法,用埋首讀書的行動,去努力和他們競爭。讀書是和呼吸一樣自由的,因為他可以不花錢在圖書館裏借書讀,這讓他得到了很大的收穫。
  他並不是讀沒有意義的書,也不是專心讀書來消遣自己的煩悶,而是為自己理想的將來做準備。他下定決心要讓全天下的人知道自己的才華,因此,在他選擇圖書時,也就以這種決心為選擇的範圍。他住在一個既小又悶的房間內,在這裏,他臉無血色,孤寂、沉悶,但是他卻不停地讀下去。
  透過幾年的努力,他所摘抄下來讀書方面的記錄,經後來印刷出來的就有四百多頁。他想像自己是一個總司令,將科西嘉島的地圖畫了出來。地圖上清楚地指出哪些地方應當佈置防範,這是用數學的方法精確地計算出來的,因此,他的數學才能獲得了提高,這讓他第一次有機會表示他能做什麼。
  他的長官看見拿破崙的學問很好,便派他在操練場上執行一些工作,這是需要極複雜的計算能力的。他的工作做得極好,於是他又獲得了新的機會。拿破崙開始走上有權勢的道路了。
  這時,一切的情形都改變了。從前嘲笑他的人,現在都擁到他面前來,想分享一點他的獎勵金;從前輕視他的人,現在都希望成為他的朋友;從前揶揄他是一個矮小無用,死用功的人,現在也都改為尊重他。他們都變成了他的忠心擁戴者。
  難道這是天才所造成的奇跡改變的嗎?亦或是因為他不停的工作而得到的成功呢?他確實是聰明,他也確實是肯下功夫,不過還有一種力量比知識或苦讀來得更為重要,那就是他那種想超過戲弄他的人的野心。
  設想他那些同學沒有譏諷他的貧困,設想他的父親允許他退學,他的感覺就不會難以忍受。
  設想他沒有缺點上的痛苦,又會演變成什麼樣子呢?假使真是那樣,世界上還會有童叟無欺的拿破崙嗎?
  凡是偉大的人物從來不承認生活是不可改造的。他可能會對他當時所處的環境不滿意,不過他的不滿意不僅不會讓他埋怨和不快樂,反而會讓他勇敢地挑戰自我,把缺點變成優點,獲得最豐美的收穫。

不能放棄自我挑戰的努力
  很多時候,你心裏怎麼想,你就會怎麼做,如果相信自己能夠做到,你就能做到。無論你現在是什麼樣的人,只要你勇於挑戰自我,你就能變成你想做的人。
  一、要有主動性,不能後退,不要讓自己後悔
  有個非常有名的管理顧問,有人曾經問過他:「把你折磨的疲憊不堪了吧?」他卻說:「沒有啊!我並不覺得那麼辛苦,反而覺得有受用無窮的經驗。」
  他創業初的頭六個月就把十年的積蓄用得一乾二淨,一連幾個月都以辦公室為家,因為他付不起房租。但他沒有退縮,他堅持要實現自己的理想。在整整七年的艱苦掙扎中,他沒有說過一句怨言,反而說:「我還學習啊!……不管怎樣,我還會繼續堅持下去。」
  積極主動的人都是不斷做事的人,他真的去做,直到完成為止;被動的人都是不做事的人,他會找藉口拖延,直到最後他證明這件事「不應該做」,「沒有能力去做」或「已經來不及了」為止。
  我們需要毅力,我們要學會新的嘗試,堅持自己的目標,不要萎縮不前。
  西華‧萊德生是個著名的作家兼戰地記者,他曾寫過《繼續走完下一里路》,來表達他收到的最好的忠告。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我跟幾個人不得不從一架破損的運輸機上跳傘逃生,結果迫降在緬甸與印度交界處的樹林裏。當時唯一能做的就是拖著沉重的腳步往印度走。全程長一百四十英里,在八月的酷熱季風所帶來的暴雨侵襲下翻山越嶺、長途跋涉。
  才走了一個小時,一隻長統靴的鞋釘就紮了另一隻腳。傍晚裏滿腳都起泡出血,範圍像硬幣那般大小。我能一瘸一拐地走完一百四十英里路嗎?別人的情況也都差不多,有的甚至更為糟糕。他們能不能走完呢?我們認為完蛋了,但是又不能不走下去。為了在晚上找個地方休息,我們別無選擇,只好硬著頭皮走完下一英里路。結果,所有人都到達了目的地。
  二、永遠不要滿足現在的成就
  心理學家馬斯洛說過,一個人一生中有幾個追求自我的層次,當我們的生理需求滿足了,就會變成追求安全需求的滿足,然後,才是相知、相愛、才是被尊重的感覺及自我實現。一個階段完成之後,就必須追求另一個階段,千萬不可以以現在的成就為滿足。一個人的潛能是無限的。
  李揚,曾為電視《莫斯科保衛戰》中的希特勒、《西遊記》中的孫悟空、迪士尼的《米老鼠和唐老鴨》配音,又主持電視節目,很受大家的歡迎。
  在別人眼裏,他的工作可謂一帆風順,頗有成就。但李揚沒有這樣想。他不滿足自己現有的成就,一九九二年後的八年,李揚轉赴香港,成立香港李揚集團,闖入香港影視圈,意在以香港為中心,將最優秀的文化介紹給香港及世界各地。
  由一個著名的主持人,出色的配音演員,到成為香港文化商人。這一系列的變化,因為對自己現有成就不滿足,永遠想著自己的未來還有明天,更好的明天,永遠沒有達到最後目標的那一天,每天都在追求自我成長,有新的計畫、新的結果。
  三、確立自己的目標
  想成功,必須要發現自身內在的價值,同時很賣力地學習。其實追求價值的人,已有明確的目標要把自己塑造成什麼樣的人。在期許中尋找自己想得到的東西,是非常重要的。
  我們要學會從目標中獲取力量,只有有目標才能發動各種力量。當我們沒有退路時,就會產生一股爆發力,只要我們堅持,就能實現自己的目標。
  一個沒有目標的人就像一艘沒有指航燈的船,永遠漂流在海洋上,永遠達不到目標。
  世界最傑出的物理學家,華裔吳健雄,被稱為「中國的居里夫人」。
  她一生中影響她最大的兩個人:一個是她父親,另一個就是胡適。
  她目標遠大,赴美留學得到博士學位,並成為哥倫比亞大學經濟科學家,參加了製造原子彈的「曼哈頓計畫」。
  吳健雄一生中獲得二十多個大學的名譽學位,先後獲得十三項國際大獎。
  她一直朝著自己既定的目標奮鬥,並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不要把成功寄託在金錢、出身、優越的先天條件上,重要的是敢於向自我發起挑戰,大聲對自己說:「我行!我還可以做得更好!」不斷地努力下去,你就能成為最優秀的人。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