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擁抱真心‧幸福就在不遠處

9特價225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第1章
不要在意挫折,那只不過是庸人自擾罷了

「早上一睜開眼睛,就覺得頭痛欲裂,想到今天又得接到客戶煩人的電話,就更加提不起勁去上班。
我新近從分社調到總公司來,還不大能聽懂電話的內容,而且客戶的說話速度又那麼快,唉,真想調到別的部門……。」
二十八歲的吉村元一,家鄉在東北,是個蠻老實的人。進入「銷售推展課」工作已有五年的時間,可說是這一行的老手了。
但是最近卻出了不少差錯,檢討的結果,可能是注意力不夠集中所造成的。前些日子,不小心把重要的申請書放錯地方,引起了不小的困擾。

「最近總覺得手痛,大學時代就喜歡運動,所以即使是拿重的東西,也不會覺得累,但不知怎麼了,最近只要一拿東西,就覺得雙手痠痛。對工作的熱誠並沒有變,但是持久力卻已逐漸消退。去看醫生,醫生說是精神壓力太大了,最重要的是放鬆心情。然而這種情形並沒改善,自己愈來愈沒有自信,真想換工作。」
三十二歲的酒田敏雄說道:他目前是代理課長,正可以充分發揮他電腦程式設計方面的專長,卻突然發生這種變故。最近,他對上司和公司有很多的不滿,也發了很多的牢騷。那種身為課長的認同感,也減低了不少。(以上人名皆為化名)

人必須常保持平常心
人的一生本來就有高潮也有低潮
人生充滿著喜怒哀樂
誰都希望今天比昨天過得好
明天比今天更好,
而要達成這個願望的關鍵就在於心
在於「自己心情的調適」

01 沒有自信的時候……
〔榮西〕
自己人生的主人翁就是你自己
捨棄我欲,盡力謀求他人的幸福
關牧翁老師是一個在禪的領域中,開創出獨立自由人生的禪師。
老師對人生的看法是:「年齡就像年輪一樣:二十歲有二十歲的希望,三十歲有三十歲的抱負,六十歲則有六十歲的願望。即使是一百歲的老翁,也會有百歲的夢想和對青春的憧憬。青春實際上是沒有年齡限制的。」
奴隸是無法像老師一樣生活的。如果無法使自己成為自己人生的主人翁,就不可能活得像老師一樣。現代人不是奴隸,是自由人,是獨立人。但是為何會有不安的心情呢?難道我們不能像林中的鹿一樣自由地求取食物,是人類太笨了嗎?這都是因為大家往往把我欲放在前面,周圍每個人都沒發覺到「自私自利,自求滅亡」,其實捨棄私欲才是最重要的生活原則。
現代是個充滿欲望的時代,只要不觸犯法律,做什麼都可以,甚至還能利用法律,來達到欲望的滿足呢!如何才能把國有土地中,地價最貴的部分納入自己手中?首先,負責的財政部長利用他的權限,在合法的手續下,把國有土地轉讓給民間公司,然後再由民間公司轉入自己所屬的公司中,以達到目的。
不過,這種不觸犯法律的作法,也只算是小事情而已,真正厲害的是利用法律來辦事,現代社會的英雄,大多屬於這種人,而我們的社會,也就是由這群人所聚集而成的。
但是身為一個人,真的是要霸佔國有財產、侵奪他人的公司,才算是真正的有智慧嗎?這種人心裡不一定不會平安的。人生的智慧在於不執著於物欲,而要寧靜的生活。心定就不會去妨害他人。擁有夢想、希望和青春的心,就能在藍天之下自由地活著。
甘地說過:「沒有和著淚水吞食麵包的人,無法體會出人生真正的滋味。」吃過苦,才知道甜的可貴。這是比捨棄我欲更進一步的境界了。

施捨眾生
京都的秋天很美。
沿著鴨川的流水,走過六波羅密寺的旁邊,遠眺建仁寺。在狹窄的路上和車子錯身的時候,突然發現一根大石柱矗立在眼前。「臨濟宗大本山建仁寺」這幾個大字,雖不是深深地刻入石頭中,但這些文字卻給人磅礡渾厚的感覺。
「榮西是在這兒出生的吧?」我才這麼想著,榮西的「日本佛法中興願文」,就突然明顯地呈現在眼前了。「伏乞普賢大王,守護三宗的法剎,乃至普渡眾生。」榮西不只傳一宗一派。真言、天臺也弘法,禪也弘法。綜合這三宗而建立一個佛教的總合道場。
「做為日本佛教的中興道場,是不限於出家人才能去的道場,即使是在家眾生也可前往。」你是不是也聽到榮西這麼說?
榮西在建仁寺,救濟了很多在家修行者,當時到處都是飢荒,路有餓死者,屍臭撲鼻。有一天,一個快餓死的流民來到了建仁寺。「榮西,我家很窮,我已經好多天沒吃東西了。我和三個孩子,除了餓死之外已別無他法了。最後的一點願望,希望你發發慈悲心,救救我吧!」
榮西卻愛莫能助,因為他也是什麼都沒有。榮西想了想,發現藥師像的背,是用銅板打造的,於是他立刻將藥師像背後的銅板拆下來,捲成一束送給那個人:「用這個去換食物,你就不會挨餓,你們父子三人也就可以活下去了。」
這時在一旁也多日未食的弟子就說:「佛像背可以隨便送給俗人嗎?這不是犯了佛物己用罪嗎?」
榮西就對弟子們說:「佛本身不就是割手斷足以佈施眾生的嗎?把佛物納為己用是該受罪,但是我是為了解救眾生的呀!」

禪話
一昧追求我欲是很痛苦的。捨棄我欲,謀求他人的幸福,才能體驗出人生真正的滋味。

02 以前不了解的時候……
〔榮西〕
守戒律,持慈悲心助他人
有個知己,任何困難都能度過
走入比叡山延曆寺的根本中堂時,看見上面寫著「照亮一隅,乃國之寶」,這句話洗濯了我的心靈,是我生活的目標。
負責戰後疑獄事件,而被稱為魔鬼檢察官的河井信太郎,也身受這句話所影響。「照亮黑暗角落者,乃國之寶」--這是道元禪師的教誨。我不知它出自何處,但卻是我人生行路的目標,不求多,不求高,我深信只要能做個默默照亮角落的人,這就是人生最高的目標。
這是被政界稱為魔鬼檢察官的河井信太郎的生活方式。自己的道路是由自己開創,循著他人開創過的道路前進,將無法追尋到自己的人生目標。這之間最重要的,是要多接受好老師或朋友的意見,千萬不要有「唯我獨尊」的想法。
人生的老師很多。吉川英治說過:「除了自己以外,每個人都是我的老師。」沿著前輩們的足跡,再由此開創自己的前途,以超過前輩們的成就,也可算是人生道路的一種。
人的一生中如果有好同伴,就可結伴一起踏上人生之旅程。如果沒有賢明的同伴,那就得自己一人獨行。朋友愈多,給你的影響也就愈多,這時就要好好地選擇。如果你的朋友是「賢明、正直、聰敏」,那不管你碰到什麼困難,都可以順利的解決。好的朋友就是好的財富。金錢消耗的很快,但友情卻是可終生享用的。
假設你有一個相交多年以上的朋友,他不能適應這個社會,無法隨時代進步,這樣對你也沒什麼幫助。如果你有相交十年的賢明朋友呢?這種朋友可做為你人生的同伴,你應和他一起向前邁進。
現在如果你有相交十年的朋友,就要好好珍惜。

滿懷慈悲心
把整個生命都奉獻於營建東大寺的重源去逝時,希望能由榮西為他授菩薩戒,尾的明惠也在看了榮西的房間後,就把建仁寺開放給眾人。
希望能振興禪宗以謀求國家安泰的榮西,寫有《興禪護國論》,以闡明自己的立場。「禪宗是不立文字,教外別傳,教文只傳心印,離文字無言語,直指心源以成佛」,榮西心中有戒律亦有慈悲心。榮西的心很軟,但卻嚴格遵守著戒律,「守律儀以防是非」。但他對人類卻有著打從心裡的慈悲情懷,「內心慈悲以助他人」。禪宗的精神必須從這兩方面去闡明佛法。
謹守戒律,心存慈悲心,就是禪宗弘法的目的。
建仁寺雖曾有過北條政子的皈依,和將軍賴家、實朝也很親近,但建仁寺卻很貧窮,食物常常不足,弟子們非常不滿,這時榮西就會嚴厲地訓誡弟子們說:「眾僧,你們如果希望榮西給你們的是衣糧,那你們就錯了。這些都是要由上天供給的,榮西只不過是個傳達者罷了,我家的命分早就注定好,不需為了糧食而汲汲奔走,而且,縱使有得吃,也不是因為榮西的緣故。」
榮西去宋朝留過兩次學,著有《喫茶養生記》一書,使得茶普及和預防醫學受到重視。榮西和他的弟子榮朝、行勇,都是非常慈悲的人,由《沙石集》中,就可知道他們如何發揮慈悲了。
榮西在《興禪護國論》的末尾之〈未來記〉中寫著:「我去逝後的五十年,將是禪宗最興盛的時候。」
正如同榮西所說的一樣,五十年後的北條幕府歷代子孫,皆誠心地皈依禪宗,他們都能竭盡全力地維護天下之太平。

禪話
若能選擇比自己賢明的人做朋友,那麼在人生旅程中即使碰到障礙,也一定能夠克服。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