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一)第 4 條:愛深責切
成功又有意義的人生是由自律的金線織成,紀律讓你能夠去做知道該做但總是懶得去做的事。沒有了自律,你就不會訂下明確目標、不會善用時間、不會注意待人接物、沒辦法堅忍不拔度過低潮、不會去照顧自己的身體、沒辦法有正面的想法。
  
我之所以說遵循紀律是一種「愛深責切」,是因為對自己嚴格要求,其實才是真正的自愛;嚴以律己,你才更能做自己生命的主人,你才能照自己的想法去過日子,而不只是隨波逐流。我在一門講座上都這麼分享:你越是對自己嚴格,日子就會過得益發輕鬆。生活的品質最終是決定在你所做的每項抉擇——大到從事什麼行業,小到要看哪一本書,或是早上想要幾點起床,還有醒著的時候該把心思放在何處。當你能夠持之以恆地展現意志力,做出你知道是正確的選擇,而不是遇難則便宜行事,你便拾回了生活的方向盤。有效率、生活充實的人絕不會把日子花在做那些方便、輕鬆的事情上,他們會有勇氣傾聽自己的心聲,而做出有智慧的選擇,憑此他們才得以出類拔萃。
  
「成功的人有個習慣,就是會去做失敗者不愛做的事情,」作家暨思想家葛雷 (E. M. Gray) 如是說,「他們確實也不喜歡做某些事情,這無可厚非,但他們的偏好還是會屈從在目標的指揮之下。」十九世紀英國作家赫胥黎英雄所見略同,也說過:「任何教育所能教給我們最寶貴的一課,或許就是,有些時候有些事情該做就得去做,我們喜歡也好,不喜歡也罷。」哲人亞里斯多德的版本則是:「我們只能從做中學到東西;例如,建築師學會建築房屋,是透過敲槌;豎琴師學會演奏豎琴,是透過彈撥。同樣的道理,透過行事正直,我們才得以學得正直;透過行事自制,我們才得以長成自制;透過行事勇敢,我們才得以蛻變勇敢。」
(二)第 35 條:注意到問題,才能去解決問題
要消除自己的弱點,首先你要先能發掘自己的弱點在哪裡;要剔除壞習慣,第一步就是要先知道自己有哪些壞習慣。一旦你發展出這樣的自知,你就在改過向善的路上踏出了完美的第一步。
  
身為一個作家,我常常受邀上廣播或電視的談話性節目。一開始上節目的時候我以為自己天生就是要吃這行飯。我樂於跟主持人碰頭,分享看法,還有跟打電話進來的聽眾或觀眾討論我書中的觀念。一直到我開始給自己錄音,回去聽自己講話,我才發現有些問題自己並沒有注意到。比方說我發現我講話太快,把太多想講的話擠在連珠炮裡頭,以至於聽眾可能根本沒辦法掌握我話裡的重點。而了解到問題所在,我就踏出了改善這情形的第一步。
  
我到我最喜歡的書店買了五本教人有效溝通的書,還訂了一套有聲書,裡頭有一系列演講,講者都是全球最頂尖的;我參加了美國國家專業講師協會 (National Speakers Association);最後我拿起電話,撥給幾位我想請益的媒體朋友,約他們午餐吃個便飯。結果每一個都欣然接受。就這樣過沒幾個星期,我已經成功教育自己如何改善我在電視與廣播節目上的口條,讓我能夠更有效地去分享所知。
  
我還發現了解自己的缺點,去注意到自己不足的地方,可以讓我們更懂得如何去解決問題。比方說,當我了解到我說話得慢一點才能提升溝通的效果,我便開始注意到報紙裡其實有很多廣告,都是有關這類研討會的消息,書店裡架子上陳列了很多相關的書籍,同時我身邊也有很多相關領域的專家可以給我指點。所以未來幾週,請你好好反思一下自己有哪些缺點,下定決心把這些短處變成長處,你的生活一定會變得更多采多姿,更不可限量。
(三)第 41 條:學著發問
「問的人傻五分鐘,不問的人傻一輩子。」有句中國諺語是這麼說的。這讓我想到最近有次在報紙的分類廣告裡看到一則告示,上面說:「此致十一月二十八號下午四點在某某街的便利商店裡穿著棕色麂皮大衣的美女:你在雜誌區撞到了我,而我想跟你見個面聊聊。」告示裡還附上了電話。命運給了這位仁兄機會撞見美女──搞不好是他的夢中情人,而他卻讓這位夢中情人從身邊溜走,白白浪費了上天的安排。如今只好邊懊悔邊在報上登告示,希望大海撈針能創造奇蹟,而這一切都是肇因於他沒有開口問一聲:我能認識妳嗎?

你越是問,收穫也會越多,但發問是需要練習才能精進的;成功是可以靠反覆練習換得的,正所謂熟能生巧。有位佛教的聖者說過:「想要有一枝箭正中紅心,必先射偏一百枝箭。」接下來幾個禮拜,請你動動你的「發問二頭肌」,問問你最喜歡的餐廳能不能給你換個更好的位子,問問你們家旁邊的冰淇淋店能不能免費讓你續一球,還有下次搭飛機的時候問問航空公司能不能讓你的艙位免費升等。這麼做,你可能會喜出望外於只要認真開口問幾句話,生活竟就能輕輕鬆鬆如此富足。記住,只要開口,機會就是你的;不問,就一點機會都沒有。關於這一點,我曾經讀過一本談得很透徹的書,是我的朋友,本身也是專業講師的馬克.維克特.韓森 (Mark Victor Hansen),以及自我激勵專家傑克.坎菲爾 (Jack Canfield) 所合著作的《心靈雞湯:關於勇氣》(The Aladdin Factor),書裡頭提供了很多實用的點子與簡單的技巧,更別說還有極其豐富,振聾發聵的佳句,像毛姆 (Somerset Maugham) 就說了:「生活這東西很有趣;如果你凡事只要最好的,最後你得到的往往就是最好的。」
(四)第 79 條:別對自己太嚴苛
人很會自虐,花過多時間苛責自己怎麼會犯這個那個錯。我們不斷分析上一段友誼為何會結束,一再一再地反芻所有可能的失誤;不然就是在檢討那個讓公司損失慘重的決策,拼命想要是當時怎麼做就好了。請徹底揮別這種嚴苛待己的習慣。你是人,人天生就是會犯錯。只要你不二過,學會過去的教訓好增加將來的判斷力,你就沒問題了。接受現實,然後繼續努力。正如馬克.吐溫所寫:「我們應要謹慎小心,只擷取經歷中有智慧的部分,然後就停了;千萬別像一屁股坐到熱鍋蓋上的貓一樣。那個貓永遠不敢再坐上熱鍋蓋了,這樣也不能說是不好;但這隻貓卻也絕對不敢坐上冷鍋蓋。」

世人孰能無過,犯錯對我們的成長與進步貢獻良多,若有此領悟你便能釋懷。我們若能拋開追求完美的衝動,就能用更合理的角度來看待生活;我們過活的方式可以像山溪淌過枝葉茂密的森林一般,奔流有力卻不失優雅,我們終於可以欣然接受自己的本色。

有一個好辦法可以讓你更具洞見、更有智慧,就是將你這輩子犯過最嚴重的十個錯誤列在日記本的左頁,接著在右頁寫下每一個錯誤讓你學到的教訓,以及這些所謂的失敗其實為你的人生帶來的助益。你會立刻發現,若是沒有這些過去的錯誤,你的人生就不會像現在這麼豐富。所以對你自己寬容一些,看清人生的真實面貌:這是一條自我探索、追求成長及終生學習的道路。
(五)第 83 條:挑選可敬的對手
最近我讀到一篇文章,是在說奧運選手賽後歸國,有些選手會罹患一種心理學家稱為「奧運後憂鬱症」(POD,Post-Olympic Depression) 的病。為了能在比賽中獲勝而苦練多年,終於成為全世界目光的焦點,一旦絢爛歸於平淡,生活便會陷入低潮。在攀上成功的顛峰之後,似乎已經沒有更高的目標可以追尋,生命失去了意義。類似的症狀也曾發生在執行月球漫步任務的「阿波羅號」太空人身上,登月成功後,他們陷入沮喪,因為認定生命中再難有其他事物能夠媲美宇宙探索的刺激。

為了維持樂觀而熱情的健全人生態度,你必須不斷為自己設定更高的目標,一旦達成了目標──事業或是個人的目標都無所謂,你必須儘速設定下一個目標。我把不斷去設定更具野心、更過癮的目標這種過程稱為「挑選可敬的對手」。我還在當律師時,多半的時間都待在法庭上幫客戶打官司。在為這些客戶出庭辯護的那幾年,我發現自己都是遇強則強。那些聰明、準備周全而且敬業的訴訟律師,讓我不得不在法官面前直搗黃龍,把論點簡潔又清楚地陳述好。是那些最可敬的對手逼著我發揮最大的潛力,讓我表現得比以往都傑出。

同樣的道理,設定一連串遠大的目標,能夠幫你完全釋放自己的天賦。別忘了,鑽石是在高壓下成形。所以請確定你所設定的目標值得追求,也要確定這些目標具備足夠的挑戰性,可以驅使你發揮最大的潛力、把最好的一面表現出來。我在全美各地都有作個別輔導,以我的標準看來,有許多學員早已擁有成功的事業與生活。他們有地位也有影響力,喜歡自己的工作也過著均衡及充實的生活。他們之所以還來參加我的教練課程,是因為他們深知自己還可以不僅如此,命運還有別的獎賞等著給他們。他們知道為了要真正展現天賦,造福後人,他們必須不斷把目標提高,用更高的標準來自我要求。而因為這種自強不息的精神,命運真的對他們更好。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