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化不可能為可能的人生
如果妳希望能真正了解本書的內容和背後的信念,我想要先和妳分享一個小故事。
這是一個伴我長大的小女孩之親身經歷。她從小對所有事情都有一股強烈的好奇心,雖然並非天賦異稟,但她總是抱著樂觀、熱情的態度做任何事情。
六年前,這位女孩完成了教育並踏入社會,努力工作且不斷獲得升遷。
她做好了振翅高飛的準備,立志發展自己的長才,同時攀向事業的高峰,只因她深深相信人生充滿了無限的可能。
這位女孩比我所認識的任何人都還要認真,即便在面臨某些極不合理的工作或同儕環境中,她也維持著不屈不撓的態度。每次見到她時,我都可以看見她眼中堅定地透露出渴望成功的火花。
夢想著要征服世界的她努力工作,把握住所有機會來完成每一項工作及任務。雖然看似經常被佔小便宜,但她從來沒有質疑過自己選擇的路,因為她深信:堅守正確的職業倫理、保持對工作的熱誠並且堅持不懈,終將能邁向成功。
但最近幾年來,我發現她眼裡的光芒和熱情慢慢黯淡了下來。
她發現,在職場中能夠給予像她這樣年輕女性的支持、鼓勵和輔導,其實非常有限。儘管因為努力工作,她成為全球知名化妝品牌大洋區的品牌經理,並成為許多世界聞名公司的品牌顧問,但是她卻深深地感到孤單。她尋找著志同道合的女性夥伴,能指引她邁向下一個高峰的前輩,以及願意栽培許多像她這樣有理想年輕女性的企業。她覺得自己像是一條逆流而上的魚,或是一隻在森林中迷失方向的小白兔,總是缺少了些引領和激勵。在追求事業成功的這條路上,渴望能不斷進步的她備感孤寂。
雖然找不到這樣的平台,但她沒有服輸。她決定化危機為轉機,自己去創造這樣的平台,因為一個理想的環境不會憑空產生,它需要有信念的人一同去創造。一個全新的組織─Little Girl Big Dream─就這樣誕生了。
Little Girl Big Dream致力於串連和培養優秀、有企圖心的年輕專業女性,透過職場講座、專業訓練課程,引領並裝備新時代女性的職場技能。從澳洲雪梨(Sydney)為起點,不斷成長,Little Girl Big Dream至今已幫助培育了數百位澳洲女性,並在三年內擴展到澳洲的其他城市,包括墨爾本(Melbourne)和伯斯(Perth)。儘管設立的時候沒有合夥人,缺乏資金與資源,這個女孩讓我看到只要有夢想,就有堅持下去的勇氣與決心。她用將近四年的時間創業,同時維持她全職的品牌工作,毫無休息或約會的時間,全心全力投入其中。雖然一路走來充滿挑戰與困難,她幫助我相信,只要深信沒有不可能的事,我們就能達成看似不可能的目標。
看到這裡,妳也許已經猜到─是的! 那女孩─就是我。
我在臺灣出生,在紐西蘭成長,後來到澳洲工作。當初父母堅持把我送出國,是因為我根本無法在亞洲的教育和社會體系下生存:
我不能理解所謂的「第一志願」或學子搶進的熱門科系,因為我們應該鼓勵每個人都可追求不同的興趣和人生;
我不能接受男主外女主內的觀念,因為不論是男、是女,都應該要有選擇自己定位及角色的權利;
我不能同意少犯錯不失敗就是成功,因為那代表的,其實是你從未踏出自己的舒適圈;
我更不相信有不可能的事(IMPOSSIBLE),因為這個字本身就已經說了它是可能的:I-M-POSSIBLE。
儘管我在臺灣只度過人生的第一個十二年,但這塊土地一直都是最讓我備感溫馨的地方。我一直希望有一天能為這個地方帶來一些改變,幫助像我一樣的年輕職場女性完成她們的夢想。雖然在國外成長的背景,讓我對臺灣的職場文化、企業願景與問題了解有限,但我相信在職場上,女性所面臨的挑戰全球皆然。
臺灣是個有許多前景及機會的地方,但從我跟許多當地職場女性的互動中,我看到臺灣女性(或是亞洲女性)經常被加諸於身的觀念所綁住,或是成為傳統倫理規範中,女性角色與責任的犧牲品,這都是世界各地許多想要跨越文化障礙的職場女性常遇見的問題。
這就是為什麼這本書對我來說,意義非凡,因為將此書澳洲版的成功經驗及影響力延伸到了臺灣,不但開始實現我長期以來對臺灣的願景,並再次驗證:只要相信自己,願意去做,沒有達不到的事。
這本書中,集結了二十位臺灣頂尖女性領導者的手稿,將她們在職場上克服困難,邁向成功,實現夢想中的領悟,在書中跟大家分享。 我根本無法想像,中文只有小學程度及對於臺灣出版業毫無概念的我,在完全沒有任何人脈及關係的情況下,靠著一股理念堅持與熱忱,一個一個地搜尋與聯絡、一步一步地學習與摸索,整合了臺灣各界高階女性領導者的職場智慧,把這本書做出來。正因如此,我在此要對這群前輩獻上深深感謝,感謝妳們願意支持一個不認識的女孩達成她的夢想,感謝妳們對於提攜年輕女性的熱情與決心,本書才得以發行。
我希望這本書能幫助我們,以全新的思維去檢視我們工作的態度─不再只是為了應付家計而默然承受;不再只是等待工作五天後的週末玩樂;不再只是交差了事,而是重新發掘心中的夢想,再次點燃心中的熱忱,才能讓我們把一份份的工作轉變成終身的事業,邁向人生的下一個高峰。
也許聽起來陳腔濫調,但我深深相信,唯有心懷大於「小確幸」的夢想,才能讓我們活得精采。的確,在現實中也許有著因性別或文化,而在職場上存在的各種差別待遇,但當我們在埋怨玻璃天花板(Glass Ceiling)牢不可破的同時,是否自己也畫地自限(Sticky Floor),在安逸的舒適圈裡原地踏步?除非我們每個人提升自己,追求突破,否則妳現在面臨的劣勢和現況不會有一絲改變。
Little Girl Big Dream幫助了許多澳洲女性找尋、追求並達到職場的目標和夢想,我也深深希望這本書帶給各位的,不僅是短暫的鼓舞,而是能夠真正激發每一個人去追求和完成自己所夢想的一切。最後想跟大家分享一句總是帶給我無限動力及想像力的一句話─
IF YOU CAN DREAM IT, YOU CAN DO IT!
築夢逐夢,精采人生。
童至祥 特力集團執行長
我是在嘉義縣朴子鄉出生的,父母都是老師,到臺北讀大學時,足足像個鄉巴佬進城,鬧過很多笑話,但我認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家庭背景、出生環境,只要有夢想,勇於實踐,大膽跨前,凡事都有可能。不要怕犯錯,就裹足不前,因為錯誤可以為我們帶來成長及學習的經驗,假如我們什麼都怕,處處顧忌別人對自己的觀感,就無法走出第一步回想我年輕的時候,因為非常熱愛在「IBM」工作,即便已經當到行政主管,仍想有什麼方式可以在這家公司多一些歷練、有更多發展的機會?我大學讀的是外國語文系,在沒有任何技術及商業背景的情況下,仍下定決心主動請調業務單位,與其他理工科系的新進同仁一起受訓,從頭開始學習如何做sales。妳說我當時心裡不怕嗎?當然也怕! 但儘管面對挑戰,我知道這是我想要的,也是我做的選擇,所以就繼續堅持朝著夢想、克服困難,往自己設定的目標勇敢地邁進。在二○○六年更成為IBM在臺灣五十年來,第一位女性總經理。
在職場上,我一向認真做事,年輕時我以為自己的努力老闆應該都看得見。只要我好好做事,世界是公平的,所以老闆一定也會公平地激勵我、給我機會。但有一次我的同事獲得晉升,我原以為這機會是我的,後來詢問上司了解原因時,他說:「Sophia,妳很不錯,但我不知道妳對這個職位有興趣。妳也從來沒提過妳想要這個職位,而這位同事很清楚地向我表達過他的企圖心,同時他的表現也不錯,機會來時,我就把機會給他了。」這對年輕的我是當頭棒喝的一課,原來勇於溝通自己的想法,表達對夢想的企圖心,是那麼重要!
後來我在IBM歷經二十個以上不同職務,再從科技業轉跑道至貿易零售領域的特力集團。過程中我更體會到職場上幾個重要的人格特質:
第一,勇於踏出舒適圈去追求夢想。人要有勇氣突破自己,做出困難的決定,即使面對挫折,也要學習不向困難妥協,愈挫愈勇。
第二,懷抱熱情。熱情是創造職場競爭差異的根本,唯有選擇符合自己個性、能發揮熱情的工作,才能愛妳所做,無怨無悔。
第三,持有正面態度。面對挑戰,我們可以選擇阿Q一點,把吃苦當吃補,用正面的態度去看待考驗,並展現當責的精神,從挑戰中不斷累積自己的經驗和實力。
第四,展現紀律。我認為紀律其實是一種生活態度─願意挑戰自己、戰勝自己,相對地它會帶來成就感、滿足感,甚至讓個人的自尊提升,使妳更有自信,以致有能力愛自己、也愛他人。
有句話說:「如果你不揮棒,怎能擊出全壘打?」不論我們喜不喜歡,面對未知的人生,冒險是無可避免的一部分,做任何決定、行動都有風險,但不行動風險可能更大。 人生的選擇權其實在於自己,女性們若認知到選擇權是在自己手上,就該勇於冒險去追逐夢想,不畏挫折,並以熱情、正面態度,加上紀律,主動積極地為生命負責。儘管面對各種環境,亦能勇敢地表達企圖心,為自己創造有利的機會,做一個真正「操之在我」的人,活出精采人生!
不要忘記最初純粹的夢想。
王文欣 中國無印良品(上海)商業公司董事總經理
人生真是一趟充滿無限可能的旅程。成長自平凡家庭的我,因為工作與生活,接觸到許多有趣的人事物,在工作中不但實現自我,也因此豐富了我的人生。如果要我給在追求自己的夢想旅途中的年輕女性一些建議,我想,「永遠保持好奇心與學習力」、「對人生與工作充滿熱情」、「當機會來臨時,勇於接受挑戰,不要停止擦亮自己」是我在實踐夢想的旅程中的心得。
永遠保持好奇心與學習力
在還年輕時的妳,工作所獲得的薪水和獎金大部分都會花完,只有透過工作所學到的東西才是最重要的,那是自己的,誰也拿不走,而且這學到的知識與能力,會成為滋養妳未來人生的重要養分。每段時間給自己設定大大小小不同的目標,也許簡單的如讀幾本好書、完成一個精采的project(計劃);也可以是較長遠的目標,持續精進一種運動、利用幾年的時間學好一種語言、取得一個學位,當設定這些目標的同時,妳也開始了一段學習之旅。而這種學習,不單指工作,在生活中也是如此,認真經營自己的生活、結交有深度的朋友、增廣見聞也好,讓自己成為一個豐富、精采、有趣的人。
對人生與工作充滿熱情
人生與工作總是會遇到挫折,只是有的人遇上得早,有的人發生得晚。在我工作的第五年,無預期地碰上了一次打擊。當時我的上一層主管離職,當所有的同事都認為工作表現一直深獲肯定的我,應該是這個職位出缺的不二人選。一天,上上層的主管把我找了去,語重心長地告訴我,妳有一天會結婚生子,走入家庭,妳要付出更多心力在家庭生活中,所以這個主管職缺不能由妳擔任。那是我第一次曉得什麼是玻璃天花板,性別歧視的打擊更甚於未升任主管職。 但在收拾好心情之後,我讓自己還是回到熱愛的工作崗位上,幾年後,我反而很感謝因為這樣,多了一些準備時間,讓我有更成熟的心智狀態去面對領導統御的工作。正面思考,可以為自己及周遭的人帶來正面的能量,遇到挫折時堅持下去,讓自己一直對人生有源源不絕的熱情。
當機會來臨時,勇於接受挑戰,不要停止擦亮自己
在二○一三年,放下了在臺灣習慣已久的舒適生活,來到中國大陸接任無印良品董事總經理一職,這從來不在我的人生規劃內。離開comfort zone(舒適圈),對任何人來說,都是困難的事。但我常覺得,必須給部屬比他能力稍為重一點的任務,因為如果太駕輕就熟,不太容易有精采的表現,人往往都是在最不安、困苦的狀態下,激發出潛力,產生最好的作品。隨著工作時間拉長,妳會累積一些工作經驗、資歷,漸漸形成妳的舒適圈。所以,不要忘記,要有自覺地不斷淬練自己,勇於接受各種挑戰。
最後,我想建議年輕的妳,常常去聆聽自己心底的聲音,不要忘記最初那個純粹的夢想,就能滿懷熱情與勇氣前行!
如果妳希望能真正了解本書的內容和背後的信念,我想要先和妳分享一個小故事。
這是一個伴我長大的小女孩之親身經歷。她從小對所有事情都有一股強烈的好奇心,雖然並非天賦異稟,但她總是抱著樂觀、熱情的態度做任何事情。
六年前,這位女孩完成了教育並踏入社會,努力工作且不斷獲得升遷。
她做好了振翅高飛的準備,立志發展自己的長才,同時攀向事業的高峰,只因她深深相信人生充滿了無限的可能。
這位女孩比我所認識的任何人都還要認真,即便在面臨某些極不合理的工作或同儕環境中,她也維持著不屈不撓的態度。每次見到她時,我都可以看見她眼中堅定地透露出渴望成功的火花。
夢想著要征服世界的她努力工作,把握住所有機會來完成每一項工作及任務。雖然看似經常被佔小便宜,但她從來沒有質疑過自己選擇的路,因為她深信:堅守正確的職業倫理、保持對工作的熱誠並且堅持不懈,終將能邁向成功。
但最近幾年來,我發現她眼裡的光芒和熱情慢慢黯淡了下來。
她發現,在職場中能夠給予像她這樣年輕女性的支持、鼓勵和輔導,其實非常有限。儘管因為努力工作,她成為全球知名化妝品牌大洋區的品牌經理,並成為許多世界聞名公司的品牌顧問,但是她卻深深地感到孤單。她尋找著志同道合的女性夥伴,能指引她邁向下一個高峰的前輩,以及願意栽培許多像她這樣有理想年輕女性的企業。她覺得自己像是一條逆流而上的魚,或是一隻在森林中迷失方向的小白兔,總是缺少了些引領和激勵。在追求事業成功的這條路上,渴望能不斷進步的她備感孤寂。
雖然找不到這樣的平台,但她沒有服輸。她決定化危機為轉機,自己去創造這樣的平台,因為一個理想的環境不會憑空產生,它需要有信念的人一同去創造。一個全新的組織─Little Girl Big Dream─就這樣誕生了。
Little Girl Big Dream致力於串連和培養優秀、有企圖心的年輕專業女性,透過職場講座、專業訓練課程,引領並裝備新時代女性的職場技能。從澳洲雪梨(Sydney)為起點,不斷成長,Little Girl Big Dream至今已幫助培育了數百位澳洲女性,並在三年內擴展到澳洲的其他城市,包括墨爾本(Melbourne)和伯斯(Perth)。儘管設立的時候沒有合夥人,缺乏資金與資源,這個女孩讓我看到只要有夢想,就有堅持下去的勇氣與決心。她用將近四年的時間創業,同時維持她全職的品牌工作,毫無休息或約會的時間,全心全力投入其中。雖然一路走來充滿挑戰與困難,她幫助我相信,只要深信沒有不可能的事,我們就能達成看似不可能的目標。
看到這裡,妳也許已經猜到─是的! 那女孩─就是我。
我在臺灣出生,在紐西蘭成長,後來到澳洲工作。當初父母堅持把我送出國,是因為我根本無法在亞洲的教育和社會體系下生存:
我不能理解所謂的「第一志願」或學子搶進的熱門科系,因為我們應該鼓勵每個人都可追求不同的興趣和人生;
我不能接受男主外女主內的觀念,因為不論是男、是女,都應該要有選擇自己定位及角色的權利;
我不能同意少犯錯不失敗就是成功,因為那代表的,其實是你從未踏出自己的舒適圈;
我更不相信有不可能的事(IMPOSSIBLE),因為這個字本身就已經說了它是可能的:I-M-POSSIBLE。
儘管我在臺灣只度過人生的第一個十二年,但這塊土地一直都是最讓我備感溫馨的地方。我一直希望有一天能為這個地方帶來一些改變,幫助像我一樣的年輕職場女性完成她們的夢想。雖然在國外成長的背景,讓我對臺灣的職場文化、企業願景與問題了解有限,但我相信在職場上,女性所面臨的挑戰全球皆然。
臺灣是個有許多前景及機會的地方,但從我跟許多當地職場女性的互動中,我看到臺灣女性(或是亞洲女性)經常被加諸於身的觀念所綁住,或是成為傳統倫理規範中,女性角色與責任的犧牲品,這都是世界各地許多想要跨越文化障礙的職場女性常遇見的問題。
這就是為什麼這本書對我來說,意義非凡,因為將此書澳洲版的成功經驗及影響力延伸到了臺灣,不但開始實現我長期以來對臺灣的願景,並再次驗證:只要相信自己,願意去做,沒有達不到的事。
這本書中,集結了二十位臺灣頂尖女性領導者的手稿,將她們在職場上克服困難,邁向成功,實現夢想中的領悟,在書中跟大家分享。 我根本無法想像,中文只有小學程度及對於臺灣出版業毫無概念的我,在完全沒有任何人脈及關係的情況下,靠著一股理念堅持與熱忱,一個一個地搜尋與聯絡、一步一步地學習與摸索,整合了臺灣各界高階女性領導者的職場智慧,把這本書做出來。正因如此,我在此要對這群前輩獻上深深感謝,感謝妳們願意支持一個不認識的女孩達成她的夢想,感謝妳們對於提攜年輕女性的熱情與決心,本書才得以發行。
我希望這本書能幫助我們,以全新的思維去檢視我們工作的態度─不再只是為了應付家計而默然承受;不再只是等待工作五天後的週末玩樂;不再只是交差了事,而是重新發掘心中的夢想,再次點燃心中的熱忱,才能讓我們把一份份的工作轉變成終身的事業,邁向人生的下一個高峰。
也許聽起來陳腔濫調,但我深深相信,唯有心懷大於「小確幸」的夢想,才能讓我們活得精采。的確,在現實中也許有著因性別或文化,而在職場上存在的各種差別待遇,但當我們在埋怨玻璃天花板(Glass Ceiling)牢不可破的同時,是否自己也畫地自限(Sticky Floor),在安逸的舒適圈裡原地踏步?除非我們每個人提升自己,追求突破,否則妳現在面臨的劣勢和現況不會有一絲改變。
Little Girl Big Dream幫助了許多澳洲女性找尋、追求並達到職場的目標和夢想,我也深深希望這本書帶給各位的,不僅是短暫的鼓舞,而是能夠真正激發每一個人去追求和完成自己所夢想的一切。最後想跟大家分享一句總是帶給我無限動力及想像力的一句話─
IF YOU CAN DREAM IT, YOU CAN DO IT!
築夢逐夢,精采人生。
童至祥 特力集團執行長
我是在嘉義縣朴子鄉出生的,父母都是老師,到臺北讀大學時,足足像個鄉巴佬進城,鬧過很多笑話,但我認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家庭背景、出生環境,只要有夢想,勇於實踐,大膽跨前,凡事都有可能。不要怕犯錯,就裹足不前,因為錯誤可以為我們帶來成長及學習的經驗,假如我們什麼都怕,處處顧忌別人對自己的觀感,就無法走出第一步回想我年輕的時候,因為非常熱愛在「IBM」工作,即便已經當到行政主管,仍想有什麼方式可以在這家公司多一些歷練、有更多發展的機會?我大學讀的是外國語文系,在沒有任何技術及商業背景的情況下,仍下定決心主動請調業務單位,與其他理工科系的新進同仁一起受訓,從頭開始學習如何做sales。妳說我當時心裡不怕嗎?當然也怕! 但儘管面對挑戰,我知道這是我想要的,也是我做的選擇,所以就繼續堅持朝著夢想、克服困難,往自己設定的目標勇敢地邁進。在二○○六年更成為IBM在臺灣五十年來,第一位女性總經理。
在職場上,我一向認真做事,年輕時我以為自己的努力老闆應該都看得見。只要我好好做事,世界是公平的,所以老闆一定也會公平地激勵我、給我機會。但有一次我的同事獲得晉升,我原以為這機會是我的,後來詢問上司了解原因時,他說:「Sophia,妳很不錯,但我不知道妳對這個職位有興趣。妳也從來沒提過妳想要這個職位,而這位同事很清楚地向我表達過他的企圖心,同時他的表現也不錯,機會來時,我就把機會給他了。」這對年輕的我是當頭棒喝的一課,原來勇於溝通自己的想法,表達對夢想的企圖心,是那麼重要!
後來我在IBM歷經二十個以上不同職務,再從科技業轉跑道至貿易零售領域的特力集團。過程中我更體會到職場上幾個重要的人格特質:
第一,勇於踏出舒適圈去追求夢想。人要有勇氣突破自己,做出困難的決定,即使面對挫折,也要學習不向困難妥協,愈挫愈勇。
第二,懷抱熱情。熱情是創造職場競爭差異的根本,唯有選擇符合自己個性、能發揮熱情的工作,才能愛妳所做,無怨無悔。
第三,持有正面態度。面對挑戰,我們可以選擇阿Q一點,把吃苦當吃補,用正面的態度去看待考驗,並展現當責的精神,從挑戰中不斷累積自己的經驗和實力。
第四,展現紀律。我認為紀律其實是一種生活態度─願意挑戰自己、戰勝自己,相對地它會帶來成就感、滿足感,甚至讓個人的自尊提升,使妳更有自信,以致有能力愛自己、也愛他人。
有句話說:「如果你不揮棒,怎能擊出全壘打?」不論我們喜不喜歡,面對未知的人生,冒險是無可避免的一部分,做任何決定、行動都有風險,但不行動風險可能更大。 人生的選擇權其實在於自己,女性們若認知到選擇權是在自己手上,就該勇於冒險去追逐夢想,不畏挫折,並以熱情、正面態度,加上紀律,主動積極地為生命負責。儘管面對各種環境,亦能勇敢地表達企圖心,為自己創造有利的機會,做一個真正「操之在我」的人,活出精采人生!
不要忘記最初純粹的夢想。
王文欣 中國無印良品(上海)商業公司董事總經理
人生真是一趟充滿無限可能的旅程。成長自平凡家庭的我,因為工作與生活,接觸到許多有趣的人事物,在工作中不但實現自我,也因此豐富了我的人生。如果要我給在追求自己的夢想旅途中的年輕女性一些建議,我想,「永遠保持好奇心與學習力」、「對人生與工作充滿熱情」、「當機會來臨時,勇於接受挑戰,不要停止擦亮自己」是我在實踐夢想的旅程中的心得。
永遠保持好奇心與學習力
在還年輕時的妳,工作所獲得的薪水和獎金大部分都會花完,只有透過工作所學到的東西才是最重要的,那是自己的,誰也拿不走,而且這學到的知識與能力,會成為滋養妳未來人生的重要養分。每段時間給自己設定大大小小不同的目標,也許簡單的如讀幾本好書、完成一個精采的project(計劃);也可以是較長遠的目標,持續精進一種運動、利用幾年的時間學好一種語言、取得一個學位,當設定這些目標的同時,妳也開始了一段學習之旅。而這種學習,不單指工作,在生活中也是如此,認真經營自己的生活、結交有深度的朋友、增廣見聞也好,讓自己成為一個豐富、精采、有趣的人。
對人生與工作充滿熱情
人生與工作總是會遇到挫折,只是有的人遇上得早,有的人發生得晚。在我工作的第五年,無預期地碰上了一次打擊。當時我的上一層主管離職,當所有的同事都認為工作表現一直深獲肯定的我,應該是這個職位出缺的不二人選。一天,上上層的主管把我找了去,語重心長地告訴我,妳有一天會結婚生子,走入家庭,妳要付出更多心力在家庭生活中,所以這個主管職缺不能由妳擔任。那是我第一次曉得什麼是玻璃天花板,性別歧視的打擊更甚於未升任主管職。 但在收拾好心情之後,我讓自己還是回到熱愛的工作崗位上,幾年後,我反而很感謝因為這樣,多了一些準備時間,讓我有更成熟的心智狀態去面對領導統御的工作。正面思考,可以為自己及周遭的人帶來正面的能量,遇到挫折時堅持下去,讓自己一直對人生有源源不絕的熱情。
當機會來臨時,勇於接受挑戰,不要停止擦亮自己
在二○一三年,放下了在臺灣習慣已久的舒適生活,來到中國大陸接任無印良品董事總經理一職,這從來不在我的人生規劃內。離開comfort zone(舒適圈),對任何人來說,都是困難的事。但我常覺得,必須給部屬比他能力稍為重一點的任務,因為如果太駕輕就熟,不太容易有精采的表現,人往往都是在最不安、困苦的狀態下,激發出潛力,產生最好的作品。隨著工作時間拉長,妳會累積一些工作經驗、資歷,漸漸形成妳的舒適圈。所以,不要忘記,要有自覺地不斷淬練自己,勇於接受各種挑戰。
最後,我想建議年輕的妳,常常去聆聽自己心底的聲音,不要忘記最初那個純粹的夢想,就能滿懷熱情與勇氣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