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勇不放棄:唐獎得主的故事

9特價315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開創新時代的價值與意義──唐獎創辦源起
專訪唐獎創辦人、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

創辦唐獎是我醞釀二十年的人生夢想,如今夢想實現,心情就像生了小孩一樣的高興,而二十年前之所以會想創辦唐獎,這跟我個人的發展有一點淵源。
我年輕的時候是個放蕩的孩子,是個不良少年,曾經在感化院度過兩年半的時間。我很幸運遇到兩位很好的老師:于敦德老師跟王金平老師,他們耐心地教導我、鼓勵我,讓我重新認識了人的價值,也讓我了解到教育工作者無私的奉獻,我也很感謝我父母親跟家人對我的支持,還有夥伴對我的支持,如果沒有這些因素,我是沒有辦法累積資源實現我的夢想來做這件事情。
為什麼要叫做唐獎,不命名元獎,或者是漢獎?我覺得我們應該從一個華人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而不是從一個人或一個家族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中庸的一個朝代,民族融合、文化璀璨,唐朝以經濟的力量帶動周遭經濟的發展,是個中庸之國,因為它大的融合跟寬大的包容,促使唐朝成為一個璀璨的盛世,所以我們就用唐獎,來做為基金會的名字。
我並沒有用尹氏獎,或是我父親的名字「尹書田獎學金」或基金會的方式,而選擇用唐獎,用唐獎的意思,就是以全體的華人來面對全世界。
另外,外界也好奇,唐獎為什麼要設立:永續發展、生技醫藥、漢學和法治這四個獎項呢?
我個人非常崇拜諾貝爾先生,但當時的時空背景並沒有這幾個獎項。沒想到這一百年來地球起了很大的變化。環保的問題愈來愈嚴重,地球過熱,也因為過度使用農藥、賀爾蒙,很多人提前生病,現在三個小孩就有一個小孩有過敏的病症,癌症那就更恐怖了。
所以我們設立了「永續發展奬」,這是針對地球的保護。地球有四十幾億年的歷史,人類的出現才短短的十萬年,但過去的三百年,人類對地球加速的破壞,比過去十萬年來各種動物對地球破壞的總和還要嚴重,尤其是近一百年來的汙染更嚴重,所以永續發展非常重要;「生技醫藥奬」則當然跟治療疾病有關聯,應該用生物科技製藥的技術,替人類解除病痛;至於「法治奬」,一個現代化的國家不僅僅是只有經濟的富裕而已,它應該有人權、有法治,所以法治非常重要;至於「漢學奬」,我們有發揚中華文化的意念在裡面。但是漢學的得獎人,未必是華人,要看獨創性跟貢獻。
每個獎項每兩年頒布一次,每兩年的六月十八日我們公布得獎人的名單,九月頒奬,每個獎項獎金新台幣五千萬元。其中四千萬直接給得獎人,另外的一千萬元分五年,做為他們後續研究、提攜後進之用,這也是跟諾貝爾獎不同的地方。
我要感謝陳長文律師,我多次跟他提到我想要辦唐獎的意念,他大力的鼓勵我、推動我,所以我要感謝他有力的督促與協助,另外我也非常感謝中央研究院,我很幸運獲得中研院院長翁啟惠答應幫忙我,還有李遠哲願意兩肋插刀當唐獎評選總召集人、願意承擔這個責任,否則徒然有一個唐獎基金會,而沒有中研院的背書跟支持的話,這會是一場空談,我也非常感謝基金會的執行長陳振川,勞心勞力幫我完成創辦唐獎的夢想,我更感謝所有的董事義無反顧的加入這個董事會,從一開始不知道要做什麼,到現在,我們愈來愈清楚了。
「渡一尊羅漢,勝過渡一百個凡夫,能渡一尊佛,勝過渡一百個菩薩」,我們希望能藉由唐獎,幫助真正知識上的先知,讓唐獎成為改變世界的力量。
要站在人民的立場上做出貢獻──唐獎的評選制度
專訪前中研院院長、唐獎評審委員會主席李遠哲
舉辦唐獎是尹衍樑先生的夢想,中研院接受了評審者的任務,翁啟惠院長則邀請我擔任評選委員會的主席。當初我會決定接下唐獎評審委員會主席的任務,主要是因為我希望唐獎可以成為一個對人類社會發展有貢獻的獎項。我也希望唐獎在台灣能夠辦的很好,選出最好的得獎人,讓世界上的人對台灣刮目相看。
我參加過很多國際場合,像是諾貝爾獎的頒獎。我接觸的面向也比較廣,國際上的科學院我認識的也比較多,所以我覺得我可以幫忙。這是很大的責任,我答應了翁院長,就決定要努力做好。
建立嚴謹的評選制度是舉辦國際獎項最重要的成功關鍵,唐獎得獎人的評選是由遴選委員發出邀請信,只有被邀請的人才能夠推薦候選人,不能由自己推薦。被邀請的人包括這幾個領域裡面較傑出的個人或單位,也包括美國、蘇聯、歐洲等科學院的院士,以及過去的諾貝爾獎得主等。例如,永續發展獎,我們大概就發出一、兩千封邀請信,他們推舉了很多不錯的人選。
候選人有很多,遴選委員會經過討論,先選出五位,五位中再選出三位,三位中再選出兩位,遴選委員最後從兩位中票選出得獎者。這過程就會討論到很多學術的研究、政策及對世界的貢獻等。
每個獎項的評選委員大約有二十位,這二十位提供廣泛的意見,其中有五位會全權負責。例如,推選出來的候選人很多位,不需要二十位委員都看過這些資料,這五位遴選委員會先全部看過所有候選人的資料,然後做篩選,再給全部的遴選委員看。在最後五位候選人討論的階段,我們還邀請了國際審查委員會的人一起審查,像是美國科學院院長、蘇聯工程學院院長、美國工程學院院長等,他們都來參加討論,提供國際的觀點。他們參與討論,也參與投票。
與人民站在一起
我覺得唐獎設立的四個獎項很有意義,我願意擔任評審委員會主席,也是認為這四個獎項很不錯。像唐獎裡面的永續發展,是我在國際上一直很努力在做的事情。
另外,像法治,得獎人很不容易選,因為大家對法治有很不一樣的看法。在台灣念法律的人,很多是希望將來當律師、法官、檢察官,很多學法律的人是想維持法律的現狀,認為所謂法律就是「依法行政」,就是要維持社會的現狀。但是這次唐獎法治獎得主奧比‧薩克思大法官所做的是推翻現狀,因為法律不公平,他為了改革,做了許多努力。唐獎選出來的得獎者是要站在人民立場上的人,而不是站在統治者的立場,這才是對的。
再來看漢學獎得主余英時,他年輕時對社會的不公、國民黨的腐化,他是不能接受的。但是共產黨走入一黨專政,他更不能認同。我們從他的文章、演講就可以看出他的態度。
第一屆唐獎得獎人公布,大家都很肯定。我們很高興的是,在評選過程中,我們沒有受到任何外力的影響,就是挑選出最好的得獎者。而在這過程裡的討論,包括國外專家的意見,過程中我們都是保密的。所以,我們六月就選出得獎者,但是在九月公布之前沒人知道。雖然評選委員包括國內外的院士,與海內外的專家,但我最高興的是,得獎者在公布前,消息都沒有走漏出去。
我想國際獎項的選拔過程如果不嚴謹,如果選出來的得獎者不是這麼高規格的人選,一開始就不會成功。諾貝爾獎辦了一百多年了,會這麼成功,也是因為他們的評選是很嚴謹的。唐獎第一屆的得獎者水平夠高,如果可以第二屆、第三屆繼續下去,做上十屆之後,唐獎就會變得很有名,這需要的時間很長,是一件長期的工作。
關於唐獎
創辦人尹衍樑博士於二○一二年十二月成立唐獎,設置永續發展、生技醫藥、漢學及法治四大獎項,不分種族與國籍,由唐獎中央研究院遴選出對世界具創新實質貢獻與影響力的成就者。
唐獎自二○一四年起,每兩年頒發一次。提供每獎項獎金新台幣四千萬元,並依得獎人指定之機構或個人,提供該獎項領域之獎勵研究補助費新台幣一千萬元。每屆每獎項得獎人至多三人,如有二位以上得獎人時,由得獎人均分該獎項之獎金及獎勵研究補助費。
四大獎項分別為,永續發展奬──表彰對人類在地球上永續生存與發展具開創性與卓越貢獻的科學與技術,包括工程建設、環境、能源、生態等領域;生技醫藥奬──表彰具原創的生物醫學及藥物研發之科學研究,對於重要疾病之預防、診斷與治療有明確的影響,以生技醫藥有效解決人類疾病的問題,有助人類健康的增進;漢學獎──意指廣義的漢學領域,包括研究中國及相關之學術,如思想、歷史、文字、語言、考古、哲學、宗教、經學、文學、藝術(不包含文學及藝術創作)等領域,重點在彰顯中華文化,促進人類內在的精神自覺;法治奬──基於人類生而平等的信念,包括個人、國家和國際組織,皆受法律的規範。唐獎提倡法律應兼顧正當程序與實體正義,為和平、人權、永續發展而奮鬥,以及追求人類及自然之共同福祉為最高目標,唐獎所設置的法治奬,獎助對法治理念或實踐有創新,進而對法治之實現貢獻卓越之個人或機構。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