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表情和動作來傳達的訊息――〈非言語行為〉
1‧愛不需要語言就可以表達――非言語溝通
有話說—「眼淚是女人的武器」,而且從眼睛裡流出來,流過臉頰的淚水最能動
搖男人的心。我們通常會用語言來表達我們想講的話,但是一言不發所流出來的淚水,比起千言萬語更具有傳達真愛的力量。男人的淚水也同樣能傳達真心。
「男兒有淚不輕彈」,由於這種世俗的眼光,所以男性不隨便哭。就因為這樣,所以當男人壓抑內心的悲傷而流出淚水時,更能讓對方感受到他內心的痛楚。
淚水不是語言,但是卻比語言更能將自己的情緒表達給對方知道。用言語以外的手段來表達情緒的方法並不是語言。所以稱――「非言語溝通」。
非言語溝通是以我們的身體動作為主,根據臉、手、腳、姿勢等等的動作傳達某些訊息給對方。其中,臉部的肌肉變化構成表情,能夠傳達更多的情感。
在非言語溝通中,不單單只有眼睛看得到的視覺性非言語溝通,也有聽覺性非言語溝通。不只是說話的內容,說話的方式、聲調、速度比起說話的內容,更能表達出說話者的情緒。
2‧會臉紅的女孩子是單純的――無意識的非言語溝通
女孩子遇到自己喜愛的人,會不由自主的臉紅。因為害羞而想要隱藏自己的情緒,
有的人會用雙手掩蓋著臉、臉紅不僅能表達對對方的好感,因害羞而遮住臉的動作,更能讓人感受到女孩子的純真。
女孩子並不是為了要傳達給對方那種訊息,才故意做出這樣的行為。雖然那是無意識、自然做出的行為,但是卻能將女孩子的情緒及性格,傳達給對方知道。像這樣子的非言語溝通可以稱為――「無意識的非言語溝通」。
另一方面,向喜歡的人送秋波、招手等動作,是一種傳遞信號、好感的行為,所以稱為「顯意識的我言語溝通」。如以上所言,非言語溝通中包含了顯意識的非言語溝通,以及無意識的非言語溝通。
為了知道對方的心意和隱藏的內在情緒,明確地捕捉其無意識的非言語溝通是非常重要的。由於無意識的非言語溝通,是對方在無意中表達出來的訊息,所以可以藉此直接了解對方原本的心意。另外,顯意識的非言語溝通,除了可以讓自己和對方溝通無障礙之外,也可以讓彼此的溝通模式更具有變化性。比起語言,擁抱更能傳達一個人的心意。而且光靠語言是不夠的,有時語言無法表達的情緒,可以藉由手部的動作來傳達。
3‧感覺敏銳是與生俱來的?――對於非言語行為的解讀能力
「那個人喜歡你喔!看他的臉就知道了。」
「真的嗎?我完全不知道。你是怎麼知道的?」
「你真遲鈍耶!從他看你的眼神就知道了,難道你都感覺不出來嗎?」
「真的嗎?」
――像這樣子,察覺非言語溝通的能力,是因人而異的。
這種時候,我們將其稱為――「感覺敏銳」或是――「擁有敏銳的第六感」。但
是,這並不是因為那個人擁有特別的第六感器官,而是他對於別人的非言語溝通,擁有強烈的感受力。
這種非言語感受力是根據表情、動作、手勢等,來推測對方內在含意的解讀能
力。非言語行為的解讀能力因人而異,一部分取決於個人的資質。
有些人天生感覺就比較敏銳,也就是感受力比較強。另外,也有許多人是根據經驗的累積而學得正確的解讀能力。一般而言、在生活中會去學習別人長處的人,比起優哉遊哉過生活的人,擁有更好的解讀能力。因此,在社會上常常有人說:「吃過苦的人,比較有判斷能力。」
再者,可以透過訓練來加強這種能力。最近,非言語研究者正在開發一些解讀能力的訓練課程。
4‧女性感覺比較敏銳的理由――女性的非言語解讀能力
女人是敏感的。實際上,女性在人際關係方面比起男性而言,更能做出正確的預
測。但這並不是說女性具有預知能力,或是擁有特別的感官能力。
女性之所以感覺較敏銳,是因為比起那些很容易只依賴表面話的男性,女性對於非言語訊息較為敏感。也就是說,和那些不了解話中含意的男性相較之下,由於女性是根據語言以外的訊息,來判斷一句話的真偽,所以更能得到正確的訊息。而沒有注意到這點的男性們,就會認為女性擁有可怕的第六感,真不愧是魔女!
如果針對對於表情或動作等這些非言語訊息的讀取能力來做測驗,很明顯的,女性測驗的結果絕對比男性高明,而且對於非言語行為擁有較優秀的解讀力。然後就是臉面紋路的橫.、深淺與彎曲,如人笑起來,臉上的紋路呈現較多的曲線。會心的笑,左右兩邊紋路的深淺是對稱的;而那種皮笑肉不笑的人,笑起來卻可以看出左右兩邊紋路的深淺是有差異的。面部肌肉顏色的變化也影響到了人的面部表情,如高興時面色紅潤,失意時面色蠟黃,恐懼時臉色灰白,羞愧時臉色面紅耳赤等。人臉面部光澤的變化也會影響面部表情,如春風得意時光彩照人,倒楣時晦氣陰暗等,正因為臉面有這些生理變化,才可以讓人們「察顏觀色」,了解他的內心世界,看出他複雜的內心。
傳說韓愈在潮州做官時,有一天出巡,在街上碰見一個和尚,面貌凶惡,特別是翻出口外的兩顆長牙,韓愈很討厭他,想回去好好收拾他。韓愈回到府裡,才下轎,看門的就給他一個紅包,裡面是和尚的牙齒。韓愈想,我想敲他的牙齒,並沒有說出來,他怎麼就知道了呢?後來韓愈才知道,他就是潮州靈山寺有名的大顛和尚,是個學問很深的人。
無獨有偶,西方也流傳著一個有趣的小故事,講述的是同樣的道理:
創立了原子論的古希臘哲學家德謨克利特,被後人譽為唯物論的鼻祖。有一天,德謨克利特在街上偶然遇見一位熟識的姑娘,德謨克利特和她打了一聲招呼:「姑娘,你好!」
第二天,德謨克利特再一次碰到與昨天同樣打扮的那位姑娘時,卻這樣招呼道:「這……這……太太,你好!」一語道破之後,他便轉身離去。
一夜之間,成為「太太」的那位姑娘被德謨克利特看穿時,臉上恐怕要湧上害羞的潮紅了。那麼,德謨克利特是如何看穿那位姑娘「一夜之間變成了太太」的呢?這是他仔細觀察那位姑娘的臉色、眼睛的活動情況、面部表情及走路的姿態……等一系列舉止的結果。
據說,德謨克利特有時正吃著鮮美可口的瓜果,會突然從房間裡跳出來,跑到果園裡去搞清楚瓜果為甚麼這麼好吃。他就是具有如此極強烈的探索精神和敏銳的觀察力,所以才會具有如此神奇的本領。
這兩個故事告訴我們:在高明的人看來,每個人的臉上都掛著一張反映自己肉體和精神狀況的明細表,能夠反映出每個人的性格,因而通過臉來判斷人的性格是切實可行的。在面部表情上,對於嘴的作用不可輕視。嘴的表情達意一般如此,值得注意的是,人們大都懂得眼睛很會說話,而對於嘴的作用有點輕視。
美國的一位心理學家為了研究比較眼和嘴表情的作用,將許多表現某種情緒的照片橫切之後再綜合複製,比如把表現痛苦的眼睛和一張表現歡樂的嘴配合在一起。實驗結果,他發現觀看照片者受嘴的表情的影響遠甚於受眼的影響,也就是說,嘴比眼能表現出更多的情緒。問題倒不在於嘴與眼相比,誰的表現力更強,而在於我們的嘴不出聲就會「說話」,讓我們看看嘴唇的「表情」:
嘴唇閉攏,表示和諧寧靜、端莊自然;嘴唇半開,表示疑問、奇怪、有點驚訝,如果全開就表示驚駭;嘴唇向上,表示善意、禮貌、喜悅;嘴唇向下,表示痛苦悲傷、無可奈何;嘴唇噘著,表示生氣、不滿意;嘴唇繃緊,表示憤怒、對抗或決心已定。
可見,面部表情能夠傳達多麼複雜而微妙的信息,讓你洞穿對方心理。
現實中,不是每個人都能像大顛和尚、德謨克利特那樣善於從臉部看人,這種能力是要通過努力的學習和長期的實踐才能得到的,它不是雕蟲小技,而是一種極其重要的做人、看人的本領,發現並掌握它,往往能大大地幫助你做一個左右逢源、極受人喜歡的人。那麼,女性為什麼會對非言語性的訊息比較敏感呢?
這與養育小孩有很大的關係。嬰兒是不會說話的,完全依靠非言語行為。因此,為了了解嬰兒的心態,非言語的解讀能力就變得相當重要了。或是身為母親的女性,原本就具備這種能力。女性從小就意識到自己將來會生育小孩,所以,大部分的女性都比較喜歡與小孩接觸,因此學得了這種能力。於是,將這種非言語的解讀能力應用到人際關係上,也許可以做出正確的預測。
5‧在行禮的同時能夠傳達你的心――非言語的表達能力
有些公司會有某種不成文的禮儀規定,但也是一種默契、一種公司文化。普通打招呼要行15度禮,面對客人時要30度,非常有禮貌的鞠躬則要彎腰45度。「這未免太死板了吧!」、「重點是在於你的心態如何吧!」︙︙等,或許有人對這種鞠躬像量角器般的行為感到排斥。但是,透過這種從外表就可以清楚了解的行為,反而能夠正確地傳達你的心意。
為了讓人際關係更順暢,非言語溝通的能力就顯得相當重要了。而這種能力有兩種種類。一個是解讀對方非言語行為的能力,另一個是將自己的心情正確的傳達給對方知道的能力。
「心意是重要的、情緒是重要的。」話雖如此,但如果無法將自己的心意和情緒,
正確地傳達給對方知道,對方也無法理解。如此一來,人際關係就無法順利的展開了。
因此,要將自己的情緒正確的傳達給對方知道,就必須注意以下兩點:
一、要提高語言,也就是說話的能力
二、要提高非言語行為的能力
「自己的口才不好,所以常常吃虧!」—會這樣想的人,往往都只注意到自己說
話能力的不足而已。但是,想要擁有美好的人際關係,除了說話能力以外,非言語的表達能力也相當重要。透過表情和動作,會讓人產生好感,這一點也必須要注意。
6‧工作是言語的,感情是非言語的――在人際關係中,非言語的重要性
工作是言語的,而人際關係是非言語的。「工作一切都很順利,但無法處理好人際關係」、「工作上的人際關係還不錯,但是私底下的人際關係就有一點尷尬了……」,你有沒有這種煩惱呢?
有些人非常努力工作,在公司受到大家矚目,未來也是一片看好,但私底下卻連情人、親友也沒有,而這樣的例子在社會上相當多見。工作能力強的人擅長語言的溝通、這種人能夠客觀地處理別人的事,而且不帶任何私人感情,站在中立的角度來應對,所以感情上比較不會產生衝突而使工作順利進行。
不過,工作以外的人際關係就需受感情了,無法像工作一樣,能夠客觀的處理。不帶任何感情的話語無法讓人對你產生好感,也不能得到他人的信賴。
像這樣事業有成、但人際關係卻搞不好的人,應該要努力多注意非言語溝通,並且要多學習如何表現非言語行為、重點不在於要說些什麼,而是在於要表達些什麼。亦即要針對說話時所表現出來的行為來思考,而不是說話的內容。
視線、表情、姿勢、動作、說話方式等等,乍看之下,可能是沒什麼大不了的事,
但是卻可以決定人際關係的好壞。另外,除了自己的的非言語行為之外,也要多注意對方的非言語行為。並不是要你注意對方講了些什麼,而是要注意他是如何說話的,藉此努力去體會對方的心情。
1‧愛不需要語言就可以表達――非言語溝通
有話說—「眼淚是女人的武器」,而且從眼睛裡流出來,流過臉頰的淚水最能動
搖男人的心。我們通常會用語言來表達我們想講的話,但是一言不發所流出來的淚水,比起千言萬語更具有傳達真愛的力量。男人的淚水也同樣能傳達真心。
「男兒有淚不輕彈」,由於這種世俗的眼光,所以男性不隨便哭。就因為這樣,所以當男人壓抑內心的悲傷而流出淚水時,更能讓對方感受到他內心的痛楚。
淚水不是語言,但是卻比語言更能將自己的情緒表達給對方知道。用言語以外的手段來表達情緒的方法並不是語言。所以稱――「非言語溝通」。
非言語溝通是以我們的身體動作為主,根據臉、手、腳、姿勢等等的動作傳達某些訊息給對方。其中,臉部的肌肉變化構成表情,能夠傳達更多的情感。
在非言語溝通中,不單單只有眼睛看得到的視覺性非言語溝通,也有聽覺性非言語溝通。不只是說話的內容,說話的方式、聲調、速度比起說話的內容,更能表達出說話者的情緒。
2‧會臉紅的女孩子是單純的――無意識的非言語溝通
女孩子遇到自己喜愛的人,會不由自主的臉紅。因為害羞而想要隱藏自己的情緒,
有的人會用雙手掩蓋著臉、臉紅不僅能表達對對方的好感,因害羞而遮住臉的動作,更能讓人感受到女孩子的純真。
女孩子並不是為了要傳達給對方那種訊息,才故意做出這樣的行為。雖然那是無意識、自然做出的行為,但是卻能將女孩子的情緒及性格,傳達給對方知道。像這樣子的非言語溝通可以稱為――「無意識的非言語溝通」。
另一方面,向喜歡的人送秋波、招手等動作,是一種傳遞信號、好感的行為,所以稱為「顯意識的我言語溝通」。如以上所言,非言語溝通中包含了顯意識的非言語溝通,以及無意識的非言語溝通。
為了知道對方的心意和隱藏的內在情緒,明確地捕捉其無意識的非言語溝通是非常重要的。由於無意識的非言語溝通,是對方在無意中表達出來的訊息,所以可以藉此直接了解對方原本的心意。另外,顯意識的非言語溝通,除了可以讓自己和對方溝通無障礙之外,也可以讓彼此的溝通模式更具有變化性。比起語言,擁抱更能傳達一個人的心意。而且光靠語言是不夠的,有時語言無法表達的情緒,可以藉由手部的動作來傳達。
3‧感覺敏銳是與生俱來的?――對於非言語行為的解讀能力
「那個人喜歡你喔!看他的臉就知道了。」
「真的嗎?我完全不知道。你是怎麼知道的?」
「你真遲鈍耶!從他看你的眼神就知道了,難道你都感覺不出來嗎?」
「真的嗎?」
――像這樣子,察覺非言語溝通的能力,是因人而異的。
這種時候,我們將其稱為――「感覺敏銳」或是――「擁有敏銳的第六感」。但
是,這並不是因為那個人擁有特別的第六感器官,而是他對於別人的非言語溝通,擁有強烈的感受力。
這種非言語感受力是根據表情、動作、手勢等,來推測對方內在含意的解讀能
力。非言語行為的解讀能力因人而異,一部分取決於個人的資質。
有些人天生感覺就比較敏銳,也就是感受力比較強。另外,也有許多人是根據經驗的累積而學得正確的解讀能力。一般而言、在生活中會去學習別人長處的人,比起優哉遊哉過生活的人,擁有更好的解讀能力。因此,在社會上常常有人說:「吃過苦的人,比較有判斷能力。」
再者,可以透過訓練來加強這種能力。最近,非言語研究者正在開發一些解讀能力的訓練課程。
4‧女性感覺比較敏銳的理由――女性的非言語解讀能力
女人是敏感的。實際上,女性在人際關係方面比起男性而言,更能做出正確的預
測。但這並不是說女性具有預知能力,或是擁有特別的感官能力。
女性之所以感覺較敏銳,是因為比起那些很容易只依賴表面話的男性,女性對於非言語訊息較為敏感。也就是說,和那些不了解話中含意的男性相較之下,由於女性是根據語言以外的訊息,來判斷一句話的真偽,所以更能得到正確的訊息。而沒有注意到這點的男性們,就會認為女性擁有可怕的第六感,真不愧是魔女!
如果針對對於表情或動作等這些非言語訊息的讀取能力來做測驗,很明顯的,女性測驗的結果絕對比男性高明,而且對於非言語行為擁有較優秀的解讀力。然後就是臉面紋路的橫.、深淺與彎曲,如人笑起來,臉上的紋路呈現較多的曲線。會心的笑,左右兩邊紋路的深淺是對稱的;而那種皮笑肉不笑的人,笑起來卻可以看出左右兩邊紋路的深淺是有差異的。面部肌肉顏色的變化也影響到了人的面部表情,如高興時面色紅潤,失意時面色蠟黃,恐懼時臉色灰白,羞愧時臉色面紅耳赤等。人臉面部光澤的變化也會影響面部表情,如春風得意時光彩照人,倒楣時晦氣陰暗等,正因為臉面有這些生理變化,才可以讓人們「察顏觀色」,了解他的內心世界,看出他複雜的內心。
傳說韓愈在潮州做官時,有一天出巡,在街上碰見一個和尚,面貌凶惡,特別是翻出口外的兩顆長牙,韓愈很討厭他,想回去好好收拾他。韓愈回到府裡,才下轎,看門的就給他一個紅包,裡面是和尚的牙齒。韓愈想,我想敲他的牙齒,並沒有說出來,他怎麼就知道了呢?後來韓愈才知道,他就是潮州靈山寺有名的大顛和尚,是個學問很深的人。
無獨有偶,西方也流傳著一個有趣的小故事,講述的是同樣的道理:
創立了原子論的古希臘哲學家德謨克利特,被後人譽為唯物論的鼻祖。有一天,德謨克利特在街上偶然遇見一位熟識的姑娘,德謨克利特和她打了一聲招呼:「姑娘,你好!」
第二天,德謨克利特再一次碰到與昨天同樣打扮的那位姑娘時,卻這樣招呼道:「這……這……太太,你好!」一語道破之後,他便轉身離去。
一夜之間,成為「太太」的那位姑娘被德謨克利特看穿時,臉上恐怕要湧上害羞的潮紅了。那麼,德謨克利特是如何看穿那位姑娘「一夜之間變成了太太」的呢?這是他仔細觀察那位姑娘的臉色、眼睛的活動情況、面部表情及走路的姿態……等一系列舉止的結果。
據說,德謨克利特有時正吃著鮮美可口的瓜果,會突然從房間裡跳出來,跑到果園裡去搞清楚瓜果為甚麼這麼好吃。他就是具有如此極強烈的探索精神和敏銳的觀察力,所以才會具有如此神奇的本領。
這兩個故事告訴我們:在高明的人看來,每個人的臉上都掛著一張反映自己肉體和精神狀況的明細表,能夠反映出每個人的性格,因而通過臉來判斷人的性格是切實可行的。在面部表情上,對於嘴的作用不可輕視。嘴的表情達意一般如此,值得注意的是,人們大都懂得眼睛很會說話,而對於嘴的作用有點輕視。
美國的一位心理學家為了研究比較眼和嘴表情的作用,將許多表現某種情緒的照片橫切之後再綜合複製,比如把表現痛苦的眼睛和一張表現歡樂的嘴配合在一起。實驗結果,他發現觀看照片者受嘴的表情的影響遠甚於受眼的影響,也就是說,嘴比眼能表現出更多的情緒。問題倒不在於嘴與眼相比,誰的表現力更強,而在於我們的嘴不出聲就會「說話」,讓我們看看嘴唇的「表情」:
嘴唇閉攏,表示和諧寧靜、端莊自然;嘴唇半開,表示疑問、奇怪、有點驚訝,如果全開就表示驚駭;嘴唇向上,表示善意、禮貌、喜悅;嘴唇向下,表示痛苦悲傷、無可奈何;嘴唇噘著,表示生氣、不滿意;嘴唇繃緊,表示憤怒、對抗或決心已定。
可見,面部表情能夠傳達多麼複雜而微妙的信息,讓你洞穿對方心理。
現實中,不是每個人都能像大顛和尚、德謨克利特那樣善於從臉部看人,這種能力是要通過努力的學習和長期的實踐才能得到的,它不是雕蟲小技,而是一種極其重要的做人、看人的本領,發現並掌握它,往往能大大地幫助你做一個左右逢源、極受人喜歡的人。那麼,女性為什麼會對非言語性的訊息比較敏感呢?
這與養育小孩有很大的關係。嬰兒是不會說話的,完全依靠非言語行為。因此,為了了解嬰兒的心態,非言語的解讀能力就變得相當重要了。或是身為母親的女性,原本就具備這種能力。女性從小就意識到自己將來會生育小孩,所以,大部分的女性都比較喜歡與小孩接觸,因此學得了這種能力。於是,將這種非言語的解讀能力應用到人際關係上,也許可以做出正確的預測。
5‧在行禮的同時能夠傳達你的心――非言語的表達能力
有些公司會有某種不成文的禮儀規定,但也是一種默契、一種公司文化。普通打招呼要行15度禮,面對客人時要30度,非常有禮貌的鞠躬則要彎腰45度。「這未免太死板了吧!」、「重點是在於你的心態如何吧!」︙︙等,或許有人對這種鞠躬像量角器般的行為感到排斥。但是,透過這種從外表就可以清楚了解的行為,反而能夠正確地傳達你的心意。
為了讓人際關係更順暢,非言語溝通的能力就顯得相當重要了。而這種能力有兩種種類。一個是解讀對方非言語行為的能力,另一個是將自己的心情正確的傳達給對方知道的能力。
「心意是重要的、情緒是重要的。」話雖如此,但如果無法將自己的心意和情緒,
正確地傳達給對方知道,對方也無法理解。如此一來,人際關係就無法順利的展開了。
因此,要將自己的情緒正確的傳達給對方知道,就必須注意以下兩點:
一、要提高語言,也就是說話的能力
二、要提高非言語行為的能力
「自己的口才不好,所以常常吃虧!」—會這樣想的人,往往都只注意到自己說
話能力的不足而已。但是,想要擁有美好的人際關係,除了說話能力以外,非言語的表達能力也相當重要。透過表情和動作,會讓人產生好感,這一點也必須要注意。
6‧工作是言語的,感情是非言語的――在人際關係中,非言語的重要性
工作是言語的,而人際關係是非言語的。「工作一切都很順利,但無法處理好人際關係」、「工作上的人際關係還不錯,但是私底下的人際關係就有一點尷尬了……」,你有沒有這種煩惱呢?
有些人非常努力工作,在公司受到大家矚目,未來也是一片看好,但私底下卻連情人、親友也沒有,而這樣的例子在社會上相當多見。工作能力強的人擅長語言的溝通、這種人能夠客觀地處理別人的事,而且不帶任何私人感情,站在中立的角度來應對,所以感情上比較不會產生衝突而使工作順利進行。
不過,工作以外的人際關係就需受感情了,無法像工作一樣,能夠客觀的處理。不帶任何感情的話語無法讓人對你產生好感,也不能得到他人的信賴。
像這樣事業有成、但人際關係卻搞不好的人,應該要努力多注意非言語溝通,並且要多學習如何表現非言語行為、重點不在於要說些什麼,而是在於要表達些什麼。亦即要針對說話時所表現出來的行為來思考,而不是說話的內容。
視線、表情、姿勢、動作、說話方式等等,乍看之下,可能是沒什麼大不了的事,
但是卻可以決定人際關係的好壞。另外,除了自己的的非言語行為之外,也要多注意對方的非言語行為。並不是要你注意對方講了些什麼,而是要注意他是如何說話的,藉此努力去體會對方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