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第1章 面對責罵,得從不回嘴開始練習
02 遲到被指責,你該如何回應?
 想解釋、想回嘴,不如反省跟道歉
那時候,我的公司在大磯町舉辦一個以到職第四年員工為對象的研修活動,地點就在一個濱海的研修場地。
我們的研修課程一直持續到晚上,後來有人提議說:「去海邊走走吧。」我和另一位同期的男性,以及兩位同期女性一起走到海邊。
當我們再回到研修場地時,卻發現燈光都已經熄滅,門也上了鎖。原來我們誤以為門禁時間是晚上十點,但其實是九點。在沒開電燈的大廳裡,研修活動負責人背對我們坐著。
當時我們想說,既然難得來海邊,那就去游泳吧!因為沒帶泳褲,我們就直接下海游泳了。故事到這裡,宛如一部青春電影。
海邊,到處散落著一些飲料空罐,那些都將成為海岸的垃圾。
「得把這裡弄乾淨才行啊!把它們帶回研修場地,丟進垃圾桶吧。」我們這麼說著,就把空罐撿了起來。
四個人都覺得自己做了一件好事。然而後來,被人看到的,卻是「所有人都渾身濕漉漉,手中拿著飲料空罐」的畫面。
空罐讓我們跳入黃河也洗不清。無論如何,我們都只會被認為是「跑到外面一邊暢飲啤酒、一邊游泳,然後超過門禁時間才回來的兩男兩女」。
那一夜究竟是怎麼被訓斥的,我已經記不得了。
隔天,公司董事要來談話,那是我部門的直屬主管。事態嚴重了。
「昨天,中谷他啊……」這件事可能就這麼被通報上去。也可能被簡略地歸納成「他溜出研修場地,和女性跑去海邊一邊喝啤酒、一邊游泳」這樣完全不符事實的結論。
那天,公司董事在大廳和研修負責人談話,我很快地走到兩人談話的地方。
在因通報而被罵之前,我決定先下手為強。
「昨天您教訓了我,但……」我率先開口插話,想營造出「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的氛圍。但研修負責人卻說:「你在說什麼?」
不是「你這傢伙昨天竟然給我溜出去」,而是「你在說什麼」。這句話更讓人覺得心頭一緊。感覺就像連害怕的部分,都一起被罵了。
「你在說什麼?」是我完全想像不到的嚴厲責備。
如果他說的是:「昨天你竟然給我溜出去?」我還覺得稍微好一點。
然而,「你在說什麼?」這句話讓我感受到的是,我因害怕被罵,所以想嘻皮笑臉地插話辯解,卻因為一句話,而全都被一掃而空的衝擊。
你養成好習慣的一句話02
比起道歉,你更應該反省。

03 主管罵你不貼心,是因為我們忘了將心比心
 你不該說「那我等您」,而要說「我幫您去拿」
在公司工作,我總是留到最後一刻,隔壁部門的主管也都留到最後。
有時,那位主管會這麼向我搭話:「還在工作啊?」
當我回答:「已經差不多要走了。」他就說:「要不要一起去吃個燒肉啊?」
「謝謝您的邀請。」我這麼說,然後和他一同往公司的側門走去。
深夜時分,正門通常緊閉。
就在經過警衛室前方時,那位主管說:「我把包包忘在桌上了。」
我回他說:「那我等您。」
我以為他要回辦公室拿包包,一切都很合理。此時,主管卻對我說:「你竟然說:『那我等您』。」
原來,他期待我說的是:「那我去替您拿來吧?」
因為包包沒有鎖在抽屜裡,我是可以去拿的。然而,他卻沒有說:「欸,你去幫我把包包拿來!」其實,也不需要特地這麼說。
就算「那我等您」這句話沒錯,卻也是大錯特錯。
那時,我該說的並不是「那我去替您拿來吧?」而是「那我去替您拿來。」
要是我問了那位主管:「我去替您拿來吧?」對方又得再回我一句:「可以替我拿來嗎?」
走出側門後,還得再刷一次門禁卡,實在太麻煩了。我並沒有說出「我去替您拿來」這句話。
那位主管長年宿疾纏身,經常在日比谷公園的長椅上休息。他是那種遊民一旦走過他面前,會說「你臉色很差」而給他藥吃的人。
由於過勞作祟,又過著老是邀「在公司留到最後的隔壁部門小伙子」去吃燒肉的生活,他很早就過世了。在他的喪禮上,我依然不斷地為自己說過的那句「那我等您」,而懊悔不已。
讓你養成好習慣的一句話03
藏在話語背後的深意,總是讓人難以察覺,你得特別留意。

04 被帶去應酬只顧著吃,後果就是回家吃自己
帶你來,其實是要你學習觀察事物的眉角
在我還是新人時,經常被帶去應酬的場合。自己經常招待別人,也有機會被別人招待。
老實說,那種淨是歐吉桑的應酬場合,我實在不太想去。歐吉桑們說的話,一點也不好笑。明明想去年輕人的店,卻老是被帶往歐吉桑的店。
我當時,並不了解「被帶去應酬」真正的意義。
那是我被歐吉桑邀請,在鱉料理餐廳發生的事。那餐廳有處理鱉肉的地方,歐吉桑叫我看。嗚啊——我實在拿這種解剖現場沒輒,對於「鱉肉」這種高級料理也吃不慣。我想,寧可給我漢堡吃還好一點。
接著,一道將鱉肝放入生鱉血的「頂級美味」,端上了桌。
「這可是會讓你精力充沛的喔!」他們如此推薦著這道料理。也對被招待的我說:「請用。」
「嗚啊,好可怕!」正當我還在猶豫著要不要喝的當口,主管揶揄我說:「給你補精力還給我這種反應?這可是我們這個年紀最需要的喔。」
接著,鮟鱇魚肝上桌了,完全的高級品。平時都吃漢堡果腹的我,根本連吃都沒吃過。
「那麼,我就不客氣了。」我一口氣把它送進嘴裡,他們卻責備我:「喂!那不能一口就吃光!要小口小口地品嚐!」
對我這連怎麼吃鮟鱇魚肝都不懂的人,他們說「別一口吃掉!」意思其實是:「給我好好品嚐!」
接著,他們問我:「你到底懂不懂自己為什麼會被帶來這裡啊?」我陪他們應酬,只好和他們同席而坐。
「我們可不是平白無故帶你來的!」主管告訴我帶我來的理由。
「我在培育廣告人才!你給我好好看著這些食物器皿、看著這些料理、看著這些玻璃杯!拍攝廣告時,這些都是教材!」
「你一口把食物吞了,就只是來『吃』而已!不是這樣的!鮟鱇魚肝究竟是怎樣的東西?鱉這種食材該如何料理?廚師工作的情況、整家店如何運作?這些都是為了讓你學習,才把你帶來應酬的!」
應酬,是學習的場合。即使是享樂的場合,也不是讓你快樂的所在。所有場合,都能讓人有所收穫。
讓你養成好習慣的一句話04
所有的事,你都該當做一種學習。

05 創意被打槍,你會提高音量解釋嗎?
 站在第三者看自己,你的態度就能超脫
當我們覺得自己沒做錯時,通常聲音會不自覺地大起來。
然而,如果是由自己獨立發想的點子,因為總是擔心著能否通過,無論做了多少努力,說話聲音總會變得微弱。
我有個資歷比我大一年的前輩,名字叫做石井。他是個對所有事都能態度超脫的人。
「你看看石井,那傢伙只有在說到矛盾、愚蠢的事情時,才會大聲嚷嚷;而你啊,卻只在說些正經八百的事情時,會提高音量。」有人這麼告訴我。
我想,他是在指責我身為一個創意工作者,氣量竟然這麼狹小。
的確,如果石井先生聽到一個企畫,而那企畫的點子蠢到不行時,他就會大聲地說:「這還挺有趣的嘛!」
而我當時老是擔心創作結果不夠讓人滿意,我總是把精力投注在「已經做好不被採用覺悟」的企畫案上。
老是想避免失敗,光是想著用最有效率的方式通過企畫案,這樣的創意工作者大概已經沒救了。
對所有人都不反對的企畫,說話就鏗鏘有力;面對看起來可能會被退件的企畫,則不願意提交或喪失自信。無論前者或後者都一樣不成體統,讓人看不下去。
過於顧慮周遭感受的怯懦、老是優先考慮效率的軟弱,都會讓你無法好好工作。
我的主管曾經這麼形容過石井先生:「他真是個不可思議的傢伙。」
據說,他曾在日本知名落語家三枝(現在改名為文枝)大師的攝影現場睡大頭覺。
走上舞台的三枝大師說:「這人是怎麼回事啊?」
不是在後台,而是在舞台上呼呼大睡喔。我想,沒有他那種氣度,應該做不到這種事。
「他真是個不可思議的傢伙啊。」我竟羨慕起被這麼形容的石井先生了。
他是那種讓人也希望自己能被形容為「真是個不可思議傢伙」的人。
讓你養成好習慣的一句話05
你得特別注意自己過於察言觀色的行為。

06 做不完,你是否把忙碌當藉口?
 敢提出無聊點子,才是創意工作者的本分
前輩告訴我:「下次會議前,先想好這次的企畫吧。」
我們希望企畫案能以四格漫畫分鏡腳本方式呈現。那時我手上有太多工作,因此到了開會時,並沒有以漫畫製作成腳本,只用文字做成了筆記報告。
隔天,前輩在一個四下無人的地方對我說:「我們要想出企畫案才有價值。不把企畫案提出來,就玩完了。」
當時,我並不喜歡無趣的企畫案。也曾經這麼想:要是企畫案無趣,我寧可不要提交。不過,那只是對自己說的藉口罷了。不讓點子僅止於紙上談兵,而讓它化為企畫腳本,才是創意工作者的本分。
比起記錄在紙張上的點子,無聊的腳本更勝一籌。當「筆記」變成「無聊的腳本」,那「無聊的腳本」才有機會成為「有趣的腳本」,根本沒有「筆記突然變成有趣的腳本」這一回事。
所謂企畫,並不能用筆記交差了事。而是必須以腳本形式對外提交。
因為前輩這番話,讓我痛定思痛。他看穿我只是想著「寧可不要提交無趣的企畫」,而將「工作負擔太大」當做藉口。
一旦開始找藉口,無論是誰都一樣。
「別找藉口!即使是無聊的點子也能持續提出,這才是創意工作者的本分。」我被前輩訓斥,也漸漸受教了。
「你的點子太沒意思了。」這一點也無所謂,我正努力製作中。
「要是認為這點子太無趣,我就不提交了,就不配作為創意工作者。」自從被前輩這樣責備,往後無論遇到再無聊的點子,我都會努力讓它化為腳本。
即使點子無聊,也能成為「讓它更有趣」的契機。只有筆記,無法成為任何人創造發想的啟示。
讓你養成好習慣的一句話06
你得留意到你其實正在找藉口。

07 文案被罵「這寫什麼鬼」,該怎麼辦?
 把文案數量提高,讓他看到你的誠意
我剛開始跟隨的天才大師藤井達朗先生曾說:「文案一個晚上弄個三百句就好。」
而我們的做法卻是帶了五百句過去。
「又寫這種東西?光是看也讓我手痠啊。」因為我們想被大師這樣抱怨。
大師總是說:「別只想著控球,要盡全力晃動捕手後方的擋球網!」他的意思是:「不要以捕手手套為目標,而是要瞄準擋球網來投球。總之,一定要以球速來決勝負!」
「記不住變化球也無妨,就投直球吧!」
「當你試圖控球,球速就會慢下來了!」
「一個站在打擊區的打者,只有『三振』和『場外全壘打』兩個選項,別淨耍些雕蟲小技!」大師如此指導我們,而我們也一心想要取悅他、對他充滿了敬重,於是將文案放大寫在稿紙上,每頁稿紙只寫了一個文案。
一本一百頁的稿紙共有五疊,大師翻閱後,把它們分成「感覺還不錯」和「沒搞頭」兩類。
我也在文案中混入一些毫無關聯的點子,希望能逗大師一笑,讓他覺得「這挺有趣的嘛」。
但大師卻說:「你是傻瓜不成?這種東西等有空的時候再搞!」然後將文案放到別的地方去了。
在我們業界,「你是傻瓜不成?」是最讓人感到光榮的讚美。
「這種東西等有空的時候再搞」這句話,聽起來雖然氣呼呼,但在未來的某一天,一定也有可能用在某個案子上。比起文案被採用,其實我們還有點期待被他這樣說。
另外,還有一句:「這不是挺好玩的嗎?」
我的這位大師,要是看到無聊的企畫,會帶著笑容說:「要是你能把樋口可南子帶來,我就原諒你。」
由於我們執行大地真央的拍攝工作,後來收到大地真央寫來的信,他也是說:「你看不錯吧?」一臉藏不住喜悅地炫耀。大師就是這樣一個人。
從我到職跟隨大師半年後,他就住院去了。僅僅半年,便撒手人寰。我和他接觸,只在那身為新進員工的第一年。儘管當時發了許多牢騷,但因為他走得早,反而讓我對他的思念更加強烈。
讓你養成好習慣的一句話07
抱著「不被採用」的覺悟,提交工作成果。

08 每月加班200小時請領加班費,被罵很沒品?
 嚴格看待自己到底是沒效率,還是事真多
半夜一點開始的會議,一直持續到早上七點。直到早上九點半,我都還在公司裡忙著。
回到家,要先沖個澡。要是馬上睡著,就完蛋了。抱著鬧鐘,以輕輕躺靠的方式休息。要是雙眼一閉,就會陷入熟睡狀態,所以只能小小地打個盹。先潑水洗個臉、打起精神,就這麼濕答答地躺下。萬一擦了臉,可是會睡著的。
我們公司所有人都跟我做一樣的事,甚至有人沒有自己的家。
比我資深一年的松本先生,就沒有自己的家。因為太忙了,回不了家,所以不需要住所。他在朋友家寄放了兩個包包,每天都睡在公司裡。當時,我們公司位於東京車站丸之內南口的郵局旁,而東京車站裡有東京溫泉,那溫泉就是松本先生的澡堂。他也曾經到位於京橋區的區立游泳池沖澡。
那個時代雖然連家便利商店都沒有,但是許多人的內衣褲卻都是T-shirt試用品,在公司堆得像座山,真是只有廣告代理商,才做得出來。
幾乎不回家,加班時間達兩百個小時之多,簡直是死也要工作。儘管工作得要死要活,卻常常被叫出辦公室,大罵:「快給我滾回家!」
明明我還在工作,卻對我說:「中谷,你實在是讓人困擾啊。」讓我不知道該如何才好。不只是公司的管理部部長,連主管都說:「快點回家去!」
「早點回家。但是,先做好這個工作。」主管這樣說。要是工作接踵而至,那就更不可能早點回家了。
當工作量暴增而不得不做,卻又被罵「給我快點回去!」時,我希望前輩能夠多為我設想,但對方卻只是嘟嚷著說:「呵、呵、呵,你可真沒品啊。」
要克服這種情況,只有「免費加班」一途了。想為自己請領加班超時津貼,卻被認為是「沒品」,這句話深深刺傷了我。
不是「別那麼兢兢業業」,而是「你真沒品啊」,這兩句話的角度截然不同,簡直傷人。
要是加了班,申請加班費天經地義。但只要不申請,「免費加班」就會變成理所當然的事。
評論申請加班費「有沒有品」,本身就是一件沒有品的事。
從此以後,我都會以「現在做的事有品,還是沒品?」的角度來看待自己,這就是我的判斷準則。
讓你養成好習慣的一句話08
牢記那個被貶低身價的自己。

09 自己覺得很認真,卻被罵「給我認真做」,怎麼會這樣?
過程的努力比達到目標更重要
我曾經在小學擔任過兒童會會長。當時負責兒童會工作的老師,教書才第二年,年齡二十四歲。
我完全不記得當時做過什麼事。但唯一記得的,卻是被這位老師狠狠責備:「給我認真做!」的這件事。那句話,既尖銳、又一針見血。
他是個會責備十二歲小學生:「給我認真做!」的熱血老師,實在很難得。
就像是網球選手松岡修造擁有許多熱血名言一樣。這位老師,給我留下這麼重要的一句話。而我只能從這句話,推論自己到底做了什麼事。
在那之後經過將近四十年,我在家鄉堺市擔任以培育老師為目標的「堺的教師夢想學校」主任一職,而成立「堺的教師夢想學校」的負責人,便是那位罵過我的老師。
當年「兒童會負責人及兒童會會長」的組合,就在三十多年後,以「學校負責人及學校主任」的關係復活了。
我對那位老師說:「您曾經對我破口大罵,說『給我認真做』喔。」而他的反應卻是:「有這一回事嗎?」
對方完全沒有印象了。
被那位老師責罵時,我也接觸到他的教育哲學。由於那是他一瞬間做出的反應,因此他沒有印象了。這層責罵與被責罵的關係,即使過了三十多年,依然緊扣著我們的共事關係。
讓你養成好習慣的一句話09
比起「是否做得到」,你更該在意「是否認真做」。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