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的確,Google是世界上最大的網路公司,也是世界上最具價值的品牌。我所面對的是價值不菲的股票和薪水,一個風光誘人兼具辛苦的職位,一個被天才包圍的工作環境。當我嘗試著把離開Google的決定告訴身邊的親人時,他們不禁瞪大了眼睛驚呼:「什麼,你開玩笑?世界上還有更好的工作嗎?」

是的,這樣的工作機會已經千載難逢,那還有什麼能夠讓我痛下決心呢?

我想,那就是來自我內心深處的聲音了。當一個微小的火種慢慢地在心裡閃爍,最終蔓延成為燃燒的火焰;當一個並不清晰的潛意識漸漸地執著生長,成為了明確的意志;我想,這就是做出改變的時候了。這和我之前很多次的人生經驗相似,每一次放棄,都有爭議,都有掙扎,都有留戀。但是最終通過理性走向平靜,我深刻地知道,每一次放棄與選擇,都是「捨」與「得」的對應。但人們只有傾聽內心的聲音,真正做到「捨棄」,才可能讓自己全力以赴,到達心中的下一個「理想國」。

隨著年齡的增長,每一次選擇的機會成本將愈來愈大。隨之對應的,是做出選擇時需要的勇氣愈來愈多。我相信,根據一般人的經驗,一定時間之後,年齡與勇氣的增長就成了反比。

因此,我迫不及待在此刻做出選擇,生怕日後再沒有機會。

回望我的工作經歷,經過蘋果、SGI、微軟、Google四個世界頂級公司的歷練,我感覺到內心漸漸充滿了一種能量。這種能量讓我從心底萌發出很多有關產品的奇思妙想,我的思緒常常在空氣中馳騁,卻又被眼前現實中巨大的工作量所淹沒。逐漸的,我希望能有不囿於眼前緊密的日程表的空間,能夠放鬆地讓這些奇思妙想落地生根、發芽,以致於帶給人們的生活方式種種「驚喜」。不僅如此,我希望把所有聰明人關於科技的奇思妙想集中到一個盒子裡,然後讓它們經過碰撞,擦出火花,最終經過經驗豐富的老師的指導,形成獨立的團隊投入運作。我的理想是讓這個盒子成為「哈利波特的魔法書」,產生「改變世界某個細枝末節」的魔力。在Google中國工作期間,時常有人問我對別的工作是否感興趣,也有獵人頭公司悄悄給我寫信。但是,我恪守著對Google的承諾,盡心盡力、忠實隨著那些緊密的時間表旋轉。今天,當一個新的機會點出現的時候,我知道Google中國已經從平地躍起,走入了大多數網友的視線,成為一家成熟、穩健、受人敬愛的公司。此時,我終於看到那片更廣闊的森林向我招手,儘管通向那裡的道路也許滿是荊棘。

過去這十一年斷斷續續在中國的工作經歷,以及父親對我的影響,讓我對這片土地充滿了難以表述的感情。父親曾經想寫一本書,叫《中國人未來的希望》,而過去的十年裡,我一直和青年們有著近距離的交流。我相信,年輕人的未來,正是國家未來的希望。因此,當時機逐漸成熟,我終於可以輕裝前進,和年輕人站在一起時,把畢生工作所得的經驗親手教給他們。

我希望能夠和他們在一起,讓我之前積累的工作經驗好好地幫助他們建立團隊、形成文化、提升領導力。我希望和他們在一起,讓我所創立的「創新工場」提供他們一個機會,讓他們有資金、有時間去實現自己的創業夢想,而我也願意充當一個創業教練的角色,站在他們身邊,告訴他們我所犯過的錯誤,讓他們能夠飛過一片時間的海洋,找到到達成功彼岸的捷徑。

是的,這就是我的新選擇。

從一個資深經理人的角色裡脫身而出,變成一個創業者的教練,一個網路「創新工場」的帶頭人。這並非普通概念上的創業投資,盼望著飛速取得回報,也不同於人們所熟悉的「天使投資」(初創投資),把金錢投入一個看好的項目。我們要做的是從無到有地建立、投入、孵化,不離不棄地指導、跟蹤,一直到它們羽翼豐滿。

審視自身,為什麼我的內心會發出這樣的聲音呢?我與我在讀博士期間的同學蘭迪‧鮑許教授有著十分相近的想法。罹患胰腺癌的蘭迪在生前曾經做過一場風靡全美的講座,題目是「真正實現你的童年夢想」,講座的影片在不同影音網站上被點播了上千萬次,《華爾街日報》把這次講座稱為「一生難覓的最後的演講」。蘭迪除了告訴人們應該不斷打破自己內心的磚牆,克服恐懼追尋自己內心的夢想之外,還講到了真正偉大的目標:幫助別人完成夢想,做一個助人圓夢者。他說:「我發現,幫助他人實現他們的夢想,是唯一比實現自己的夢想更有意義的事情。」我愈來愈相信,當我已經完成了很多夢想之後,我更大的願望就是幫助年輕人圓夢。這將比個人的成功更具有意義,也可以將我個人的力量盡可能地放至最大。

我一直認為蘭迪教授所說的「Lead your life(引領你的一生)」這句話既簡短有力又意味深長。「Lead your life」而不是「Live your life(過一生)」,也就是說,不要只「過一生」,而是要用你的夢想引領你的一生,要用感恩、真誠、助人圓夢的心態引領你的一生,要用執著、無懼、樂觀的態度來引領你的一生。如果你做到了這些,人的一生就不會再有遺憾。而如果說我之前的選擇是在一個框架之下,那麼創新工場的這個選擇,更有「Lead my life」的色彩。

在這本書中,你可以看到,人的一生面臨著無數的選擇,每一步都會決定著「人生下一步」這個嚴肅的命題。它如此玄妙,又如此令人緊張。

很多年輕人在不同的場合問我,怎樣才能擁有選擇的智慧?

我的答案就是,反覆叩問自己的內心,向人生更遠的方向看去,而不是被眼前的喧囂所迷惑。

正如蘋果創辦人賈伯斯曾經勸慰年輕人的那樣,「不要被信條所惑,盲從信條就是活在別人思考的結果裡。不要讓別人的意見淹沒了你內在的心聲。最重要的,擁有跟隨內心與直覺的勇氣,你的內心與直覺多少已經知道你真正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任何其他事物都是次要的。」

你未來的人生之路,就在你的每一次選擇中。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