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誤解,導致網路霸凌、導致上司誤會,最後造成不可收拾的後果?

產生誤解有許多原因,有時是因為我們的身分,有時,則只是因為一句無心且不負責任的發言罷了。

★為什麼一句「我很忙」,會造成上司對自己的誤解?
新鮮人的一句「我很忙」,為什麼會造成上司的誤解?明明只是要向上司解釋為什麼工作沒有做好,最耗卻被誤以為自己在擺譜?
原來,因為身分的不同,對上司來說,「忙」的定義可能是連續一週都在公司加班超過十二點。但對新鮮人來說,或許晚一個鐘頭下班就是忙了。看在上司眼裡,這樣的「忙」,當然不構成能夠被接受的理由。

★網路霸凌的成因,其實也與誤解有關?
網路上的流言與抹黑,往往是來自一則無意或刻意的留言。發出這則留言的人,根本不需要負任何責任,卻可能讓其他人誤信他的說法,因此引起廣泛流傳。「傳遞的人誤解這樣的發言是可信的」,可能就會在無意或刻意的情況下點燃大眾的心裡,造成誤解更加擴大。最後的結果,可能就是逼使被霸凌的人走上絕路

★詐欺、投資,都用得上被刻意製造的誤解
誤解,其實就是錯誤的信任。一個騙子一開始就把他的受眾分做兩個群組,做出相反的預測。比如說他對A組預測「小麥價格即將上漲」,對B組預測「小麥價格即將上漲」,那麼一定會有一組因為他「預測正確」而對他產生信任。此時他可以再把這個組分做兩個小組,做出相反的預測……最後會有一組人完全相信他的說法,並且認為他下一次也會預測準確而投資大筆金額時,他就帶著巨款消失無踪了。

◎如何避免誤解造成的傷害?

本書中,作者不但要討論如何避免誤解產生,也要說明如何避免誤解產生的傷害。「為什麼那個有名的人會這樣對應他的緋聞/八卦/醜聞」?追根究柢,也與誤解的性質與來源有關。

★量化分析誤解的成因,不但突破困境、也搶得先機
本書首見以分類、量化解析的方式來分析誤解的成因,讓讀者可以完全以客觀的角度來掌握自己為什麼會被他人誤解。並提醒讀者,善用「先開口就贏」法則,在溝通的過程中搶得先機。

★為什麼藝人多半不理會網路流言?
冷處理。這是許多藝人面對這類誤解的不二法門。搞笑團體「爆笑問題」的太田光及數學家秋山仁都表示,自己不會去理會網路上的匿名中傷。作者也表明自己不會去回應亞馬遜上刻意匿名製造,意圖使人誤解的留言(實際署名則另當別論)。為什麼?因為他們深知,自己出面回復,往往只是更炒熱誤解形成的氣氛,最後對自己造成不利的影響。

★「失言」,是因為誤解對方與自己達成共識
所謂「失言」,其實就是說話的人認為自己與對方達成共識,對方必定會以自己認定的方式來理解自己說的話。但這是不可能的。看起來「達成共識」,只是表面上的訊息一致。只有兩方都努力掌握對方說話的背景與原因,努力不讓對方覺得有誤解,才是真正消弭誤解的方法。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