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課〕 話語會開闢出一條路
選擇什麼樣的話語,就會塑造什麼樣的命運。──安東尼.羅賓斯(Anthony Robbins)
你上次認真思考你每天使用的話語是什麼時候?你對話語的選擇有多謹慎?
現在,你或許會想:「傑夫,不過就是話語而已,何必這麼小題大作呢?又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答案很簡單:你的話語擁有不可思議的力量。這些話語可能建構光明的未來、可能摧毀機會,也可能有助於維持現狀。你的話語強化了你的信念,你的信念又創造了你的現實。
你可以把整個過程想像成如下的骨牌:
思考>話語>信念>行動>結果
這些骨牌是這麼運作的:湯姆有個想法,例如「我的銷售表現不太好」。我們要知道,這個想法不只出現過一次,而是經常閃現在他腦中,在他這輩子或許已閃現過數百次甚至數千次了!
然後,湯姆開始說出支持這個想法的話,他會跟朋友和同事說:「我永遠不可能有很棒的銷售表現」,或者「我很討厭打銷售電話或接洽潛在客戶」。在自我對話及和別人討論事情的過程中,湯姆一次又一次地複述這些話。
這些話會進而強化他的信念──而這正是見真章的階段。由此可見,你人生中的所有成就都源自於你的信念。所以,在剛剛那個銷售的例子中,湯姆培養出的信念是:他不可能有成功的銷售表現,他不可能賺很多錢。此信念已根深柢固地嵌入他的潛意識。
這個信念可能造成什麼影響呢?因為湯姆不相信自己的銷售能力,所以他幾乎沒有採取任何行動,抑或者他所採取的都是不具成效的行動。他並沒有做促進成功銷售必須做的事。
可想而知,湯姆獲得很糟糕的結果。
更糟的是,湯姆接著又開始想一些更負面的想法、重複一些更負面的話語、強化一些更負面的信念,進而獲得更負面的結果。這是一個惡性循環!
當然,要是湯姆選擇正向思考,並以正面話語強化正面想法,最後的結局則會很美好。因為這會加深湯姆對於良好銷售表現的信念,使湯姆採取與此信念一致的行動,最後獲得傑出的成果。
我的重點是:不要低估你的話語在這個過程中扮演的角色。如果你一直用負面話語餵自己,你註定擁有負面態度,這純粹是因果的問題。你不能老是說些負面的話,卻奢望獲得很高的成就。因為負面話語一定會強化負面信念,而最終導致負面結果。你絕不會想要請我去你家修理任何東西
談到居家維修,我就沒轍了。要我去更換水龍頭或修理馬桶水箱裡的零件嗎?對我來說,這比爬到聖母峰峰頂還困難。木工或電路工作呢?我可是一竅不通。想要知道我的致命弱點嗎?就是按照說明書的指示,把一些從盒子裡拿出來的東西組裝好。你知道的,就是那種白紙黑字印製的手冊,告訴你(或者聲稱會告訴你!)只要參考「圖10A」說明,就會曉得各個螺帽和螺栓應該鎖在哪裡、各個零件應該如何組裝。
說明書之於我,就像是克利普頓石(kryptonite)之於超人一樣。如果你還記得早期的超人影集就會曉得,壞人如果對著超人發射子彈,他不僅不會受傷,子彈還會從他的胸膛彈回去;不過,有一個物質是超人抵抗不了的,就是克利普頓石。只要壞人拿起克利普頓石,超人就會站不穩,開始失去超能力。
我看到說明書也會腳軟,失去原有的能力。我知道看說明書對我根本沒有用,我是不可能看懂的,所以我都會把說明書擱在一旁,叫朵洛莉絲過來教我怎麼做。對朵洛莉絲來說,看說明書簡直是易如反掌的事。
怎麼會這樣呢?我不會宣稱自己是全世界最聰明的傢伙,但我自認為自己還算聰明。難道是我缺少了別人擁有的修理基因嗎?問題也不是出在這裡。
答案很明顯,因為過去四十年來,我一直對自己說:「我不擅長機械的東西」、「我什麼都不會修」。所以,你瞧!在使用負面話語四十年後,我已培養出堅定的信念,認為自己沒辦法做好這些事。
你看出來了嗎?我因為沒注意自己的話語,而創造出這種情境。事實上,只要我開始說些正面話語,相信自己有能力修好東西,情況終將有所轉變。
科學家的話值得一看
幾年前,我讀到一篇關於肯特.庫勒斯(Kent Cullers)的文章。肯特.庫勒斯是美國太空總署「尋找外星智慧計畫」(Search for Extraterrestrial Intelligence)的負責人,擁有物理學博士學位,他當時正在開發一種搜尋無線電信號的軟體,以觀察宇宙是否存在其他生命形式。
聽起來有點像是《星際爭霸戰》(Star Trek)的情節,對不對?不過別誤會了,這可是非常專業的科學研究。
只是,庫勒斯有一個必須克服的生理挑戰。讓我來告訴你他如何描述這項挑戰。他將之形容為「微不足道的痛苦」、「幾乎不會造成任何不便」。庫勒斯的生理挑戰是什麼呢?是輕微的關節炎嗎?還是偶發性的偏頭痛?答案是:肯特.庫勒斯是盲人。你沒聽錯,他是個盲人。竟然有人會說失明是「微不足道的痛苦」、「幾乎不會造成任何不便」,是不是很令人難以置信呢?
藉由這些話語,肯特.庫勒斯賦予自己成就偉大事業的力量。他沒有因為生理上的限制而自我設限,所以能夠超越這些限制,獲得比非失明者更優異的成就。
你現在面臨了哪些人生的障礙?試想,如果你將之視為「幾乎不會造成任何不便」的小障礙,而非無法克服的障礙,你便可把潛在的力量釋放出來。
要不要告訴別人
當我說使用正面的話語很重要,可以促使你朝目標前進時,有些人可能會納悶:「傑夫,我是只說這些正面話語給自己聽就好,還是也要說給別人聽呢?」你或許會害怕,要是告訴別人你的目標,他們會認為你很自負,甚至會嘲笑你。
請讓我來為你提供一些有關這個領域的指導建議,也請瞭解沒有所謂「一成不變」的規則,你應該做對你最有利的事。
首先,儘可能多跟自己說正面的話。在我看來,愈常做這件事,就會愈開心。畢竟你是在跟自己說話,不用擔心別人聽到你的評論。關鍵在於你得一再聽到這種正面話語,使它深入你的潛意識。
要不要跟其他人分享你的目標是一個棘手許多的問題,不過我已學會一件事:絕對不要和負面的人討論你的目標,他們只會爭辯及指出種種你不會成功的原因。誰需要這些呢?這些「負面又缺乏鬥志的人」往往會一事無成,他們缺乏目標或夢想,也見不得別人好。
然而,在某些情況下,把你的目標告訴別人可能對你有所幫助。首先,你要確保訴說的對象是極正向且全力支持你的人,他們應該會非常樂見你達成目標,且會盡全力地協助你。你或許擁有符合此條件的朋友、同事或家人。
與共事的人分享你的目標,裨利達成成果也是相當重要的事。舉例來說,如果業務經理想要在未來的一年增加百分之二十的業績,就必須讓全體人員知道這個目標,這樣大家才能同心協力達成目標。
雖然我鼓勵你藉由正面話語督促自己朝目標邁進,但我並沒有建議你忽視可能面臨的阻礙,或是不允許別人給予意見。在著手達成任何目標之前,你最好為未來可能面臨的情況作好準備。以我個人來說,我偏好和正向的人討論這些問題,他們的意見會包含有創意的解決方案,有助於解決可能引發的難題。此外,我只和有能力針對這個主題提供聰明見解的人討論我的計畫。如果你打算自行創業,向你的埃爾默叔叔請教創業的事根本沒有道理;尤其如果埃爾默叔叔又是個負面的人,這輩子都在為別人工作的話,他怎麼會知道創業的事呢?他只會提出許多理由,說服你別自行創業而已。在與埃爾默叔叔閒聊之後,你就會開始懷疑自己了。你可不需要別人幫倒忙!
話語和責任
還有一個理由可以說明,為什麼在某些情況下,你應該和別人分享你的目標──因為你必須為此負起責任。也就是說,如果我告訴別人我打算做某件事,我就必須去做這件事!你可以把這個方法看作是「斷自己的後路」。
我必須聲明,若就人際關係或業務關係而論,我並非此信念的信奉者。不過有時候想在人生旅途中邁步向前(並達成遠大目標),唯一的方法就是斷絕所有退路。
這也可以成為一個很有用的策略。我們可以告訴某位朋友,我們這禮拜會去健身房運動三次,因為我們知道這禮拜結束時,這位朋友會問我們是不是真的去上了三次健身房!
還有一個更戲劇化的例子。知名勵志演說家齊格勒(Zig Ziglar)決定節食,把體重從九十二公斤減至七十五公斤。與此同時,他正在寫《如何登上人生的高峰》(See You At The Top)這本書。
齊格勒在書中寫到,他已把體重減至七十五公斤,當時距離該書付梓還有十個月;然後,他向印刷廠下訂兩萬五千本!還記得我剛剛說的話嗎?齊格勒在寫這段話時其實是九十二公斤;也就是說,他拿自己的信譽當賭注,跟兩萬五千人打賭他會減重成功!
齊格勒在書中提到他的體重為七十五公斤,這等於是告訴自己,他必須在該書付印前減重十七公斤,而他辦到了!
使用這個策略要有選擇性,只運用在對你很重要且矢志堅持到底的目標。使用這個策略有風險嗎?當然有,不過這是一個很棒的激勵因子!話語和情緒
在其暢銷著作《喚醒心中的巨人》中,安東尼.羅賓斯(Anthony Robbins)花一整個章節的篇幅,探討我們的字彙如何影響我們的情緒、信念和戰鬥力。我不完全贊同羅賓斯的所有哲理,不過他對話語力量的觀察可說是正中靶心。羅賓斯敏銳地察覺到某些話語如何影響我們的情感強度。
舉例來說,我們假設有人對你說了謊,你可能會說你「生氣了」或「不開心」。但假如你使用的字眼是「大發雷霆」、「勃然大怒」或「憤怒」,你的生理機能和後續行為就會產生劇烈的改變,你會血壓升高、臉色漲紅,整個人也會緊繃起來。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如果你說此情況使你感到「困擾」或「苦惱」,情況會是如何?這會大幅降低你的情緒強度。事實上,羅賓斯解釋道,說你很「苦惱」或許還能使你發笑,徹底打破負面情緒循環,使你覺得放鬆許多。
羅賓斯還提供了幾個降低負面情緒強度的方法。例如,與其說「我毀了」,不如說「我覺得很挫折」;與其說「我討厭」,不如說「我偏好」。當然,你也可以刻意選擇話語來強調正面的情緒。與其說「我已下定決心」,不如說「我勢不可擋!」;與其說「覺得不錯」,不如說「我覺得好極了!」或「我覺得棒極了!」
類似這種生動有趣又令人振奮的話語能夠提振你的精神,對身邊的人造成深遠的影響。當你有自覺地決定使用這些話語時,你就是在選擇改變你走的路,別人對你將會有不同的回應,你對自己的感受也會有所不同。
近距離檢視你的話語
我們來檢視一下你的生活。你是否使用過類似「我無法」、「我不擅長」和「我不可能」等話語?我們都認識一些會說類似這些話的人:
●我無法畫畫。
●我不擅長數學。
●我記不住名字。
●我不可能賺那麼多錢。
當你日復一日作出這種評論,持續十年、二十年或三十年,你就是在對你的頭腦灌輸失敗的程式!總歸來說,所有問題都是出在你的態度。這些例子都反映出一種負面態度。如果你透過污跡斑斑的窗戶看世界,你就會使用負面的話語,並獲得令你失望的結果。
幸好你可以控制自己的話語;也就是說,你有能力建構一個正面的信念體系,並產出你要的結果。第一個步驟是知覺。我們來檢視一下,一直以來你在人際關係、財務、職業生涯和健康這四面向使用了哪些話語。一、人際關係
你會說類似「所有的好男人(女人)都死會了!」或「別人總是在利用我!」這種話嗎?如果會,你就是在為自己規劃不愉快的人際關係。你的大腦會聽到你說的每個字,並開始證明你是對的。以上述的例子來說,你的大腦會確保你只吸引到那些會令你失望或利用你的人。這是你要的嗎?如果不是,就別再複述(並把心思集中在)這種負面話語了!
二、財務
你習慣使用哪些字眼描述你目前的財務狀況,和對未來的預期?諸如「我總是負債」、「經濟情況真糟糕」,或「沒人會買單」這種話只會產生對你不利的效果。最好能選擇一些重申繁榮昌盛與較佳經濟情況的話語。當然,並不是只要改變說話方式,就一定可在幾天之內擁有豐厚的財富。不過,唯有在你的信念改變之後,實際情況才有可能改變。澄清你的話語是你所須採取的首要步驟。
畢竟,世界上的有錢人並不是靠著喊窮而變成有錢人。總是抱怨缺錢的人,通常不可能變有錢。
三、職業生涯
如果我問你未來五到十年的職涯展望為何,你會怎麼回應?請誠實回答。你會說情況或許和現在一樣嗎?或者你會描述一個更具挑戰性、需要承擔更多責任、薪資較優渥且更高階的職務?如果你回答:「我不清楚未來的職涯發展為何」,到時候情況很可能不會有太大的改變,因為你的話語反映出你缺乏遠見與方向。從另一方面來說,如果你有一個清楚的目標,且能(會)時常清楚說出這個目標(就算只是對自己說),你就很有可能達成此目標。
這個道理也適用於自行創業。你說的話有助於事業成長嗎?或者你始終在哀嘆自己永遠無法更上層樓?
四、健康
毫無疑問,我們的話語會對我們的健康造成深遠影響。舉例來說,假如我們一群人坐下來享用一頓看似健康又美味的餐點。結果,兩小時之後我打電話告訴你,每個與我們用餐的人都因為食物中毒而被送到醫院。假設在我打電話給你之前,你完全沒有任何不適的感覺。在聽到我說的話之後,你會有何反應?你很有可能會摸著肚子,臉色蒼白,覺得很想嘔吐。為什麼呢?因為我透過話語對你灌輸了一個信念,使你的身體開始產生反應。就算我是在開惡意的玩笑,整個過程都在說謊,你的身體也會出現同樣的反應!你的身體會回應它聽到你和其他人說的話。因此,老是抱怨你有「永遠擺脫不了的慢性背痛」,或是你「每年都會得到三至四次重感冒」實在沒意義。說這些話其實是在指引你的身體出現病痛!
請別誤會,我不是說你應該否認病痛,也不是說你可以克服任何疾病;然而,如果你老是強調你很痛苦或是你的病好不了,對你不但毫無幫助,反而可能造成極大的傷害。
你有其他選擇
你有沒有想過,你是使用哪些話語來描述人生的這四個面向?當我們一再重複某些話語,這種感覺就像是在自己的腦中劃出一道唱片的「溝槽」,接著像是在播放一張已損壞的唱片一般,持續於腦中播放這段老舊的副歌。問題是你每說一次這些話,就是在加深這道溝槽,重複在腦中播放同樣的老舊迷思,強化同樣的老舊信念,然後得到相同的老舊結果。
不過你要知道,你不需要因為過去說了什麼,而盲目地繼續這麼做。改變話語需要一些自我要求和警覺,這是很值得付出的努力!所以,從現在起,你要有自覺地選擇可指引你朝目標前進的話語。如果怕自己不自覺地說錯話,可以請朋友從旁提醒。
切記,你的說話方式由你自己決定,你可以選擇能促使你朝目標前進的說話方式。所以,你要說與你真正希望踏上的路相符的話,且要採取相應之行動,然後,你便能看著自己開始朝對的方向前進。
選擇什麼樣的話語,就會塑造什麼樣的命運。──安東尼.羅賓斯(Anthony Robbins)
你上次認真思考你每天使用的話語是什麼時候?你對話語的選擇有多謹慎?
現在,你或許會想:「傑夫,不過就是話語而已,何必這麼小題大作呢?又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答案很簡單:你的話語擁有不可思議的力量。這些話語可能建構光明的未來、可能摧毀機會,也可能有助於維持現狀。你的話語強化了你的信念,你的信念又創造了你的現實。
你可以把整個過程想像成如下的骨牌:
思考>話語>信念>行動>結果
這些骨牌是這麼運作的:湯姆有個想法,例如「我的銷售表現不太好」。我們要知道,這個想法不只出現過一次,而是經常閃現在他腦中,在他這輩子或許已閃現過數百次甚至數千次了!
然後,湯姆開始說出支持這個想法的話,他會跟朋友和同事說:「我永遠不可能有很棒的銷售表現」,或者「我很討厭打銷售電話或接洽潛在客戶」。在自我對話及和別人討論事情的過程中,湯姆一次又一次地複述這些話。
這些話會進而強化他的信念──而這正是見真章的階段。由此可見,你人生中的所有成就都源自於你的信念。所以,在剛剛那個銷售的例子中,湯姆培養出的信念是:他不可能有成功的銷售表現,他不可能賺很多錢。此信念已根深柢固地嵌入他的潛意識。
這個信念可能造成什麼影響呢?因為湯姆不相信自己的銷售能力,所以他幾乎沒有採取任何行動,抑或者他所採取的都是不具成效的行動。他並沒有做促進成功銷售必須做的事。
可想而知,湯姆獲得很糟糕的結果。
更糟的是,湯姆接著又開始想一些更負面的想法、重複一些更負面的話語、強化一些更負面的信念,進而獲得更負面的結果。這是一個惡性循環!
當然,要是湯姆選擇正向思考,並以正面話語強化正面想法,最後的結局則會很美好。因為這會加深湯姆對於良好銷售表現的信念,使湯姆採取與此信念一致的行動,最後獲得傑出的成果。
我的重點是:不要低估你的話語在這個過程中扮演的角色。如果你一直用負面話語餵自己,你註定擁有負面態度,這純粹是因果的問題。你不能老是說些負面的話,卻奢望獲得很高的成就。因為負面話語一定會強化負面信念,而最終導致負面結果。你絕不會想要請我去你家修理任何東西
談到居家維修,我就沒轍了。要我去更換水龍頭或修理馬桶水箱裡的零件嗎?對我來說,這比爬到聖母峰峰頂還困難。木工或電路工作呢?我可是一竅不通。想要知道我的致命弱點嗎?就是按照說明書的指示,把一些從盒子裡拿出來的東西組裝好。你知道的,就是那種白紙黑字印製的手冊,告訴你(或者聲稱會告訴你!)只要參考「圖10A」說明,就會曉得各個螺帽和螺栓應該鎖在哪裡、各個零件應該如何組裝。
說明書之於我,就像是克利普頓石(kryptonite)之於超人一樣。如果你還記得早期的超人影集就會曉得,壞人如果對著超人發射子彈,他不僅不會受傷,子彈還會從他的胸膛彈回去;不過,有一個物質是超人抵抗不了的,就是克利普頓石。只要壞人拿起克利普頓石,超人就會站不穩,開始失去超能力。
我看到說明書也會腳軟,失去原有的能力。我知道看說明書對我根本沒有用,我是不可能看懂的,所以我都會把說明書擱在一旁,叫朵洛莉絲過來教我怎麼做。對朵洛莉絲來說,看說明書簡直是易如反掌的事。
怎麼會這樣呢?我不會宣稱自己是全世界最聰明的傢伙,但我自認為自己還算聰明。難道是我缺少了別人擁有的修理基因嗎?問題也不是出在這裡。
答案很明顯,因為過去四十年來,我一直對自己說:「我不擅長機械的東西」、「我什麼都不會修」。所以,你瞧!在使用負面話語四十年後,我已培養出堅定的信念,認為自己沒辦法做好這些事。
你看出來了嗎?我因為沒注意自己的話語,而創造出這種情境。事實上,只要我開始說些正面話語,相信自己有能力修好東西,情況終將有所轉變。
科學家的話值得一看
幾年前,我讀到一篇關於肯特.庫勒斯(Kent Cullers)的文章。肯特.庫勒斯是美國太空總署「尋找外星智慧計畫」(Search for Extraterrestrial Intelligence)的負責人,擁有物理學博士學位,他當時正在開發一種搜尋無線電信號的軟體,以觀察宇宙是否存在其他生命形式。
聽起來有點像是《星際爭霸戰》(Star Trek)的情節,對不對?不過別誤會了,這可是非常專業的科學研究。
只是,庫勒斯有一個必須克服的生理挑戰。讓我來告訴你他如何描述這項挑戰。他將之形容為「微不足道的痛苦」、「幾乎不會造成任何不便」。庫勒斯的生理挑戰是什麼呢?是輕微的關節炎嗎?還是偶發性的偏頭痛?答案是:肯特.庫勒斯是盲人。你沒聽錯,他是個盲人。竟然有人會說失明是「微不足道的痛苦」、「幾乎不會造成任何不便」,是不是很令人難以置信呢?
藉由這些話語,肯特.庫勒斯賦予自己成就偉大事業的力量。他沒有因為生理上的限制而自我設限,所以能夠超越這些限制,獲得比非失明者更優異的成就。
你現在面臨了哪些人生的障礙?試想,如果你將之視為「幾乎不會造成任何不便」的小障礙,而非無法克服的障礙,你便可把潛在的力量釋放出來。
要不要告訴別人
當我說使用正面的話語很重要,可以促使你朝目標前進時,有些人可能會納悶:「傑夫,我是只說這些正面話語給自己聽就好,還是也要說給別人聽呢?」你或許會害怕,要是告訴別人你的目標,他們會認為你很自負,甚至會嘲笑你。
請讓我來為你提供一些有關這個領域的指導建議,也請瞭解沒有所謂「一成不變」的規則,你應該做對你最有利的事。
首先,儘可能多跟自己說正面的話。在我看來,愈常做這件事,就會愈開心。畢竟你是在跟自己說話,不用擔心別人聽到你的評論。關鍵在於你得一再聽到這種正面話語,使它深入你的潛意識。
要不要跟其他人分享你的目標是一個棘手許多的問題,不過我已學會一件事:絕對不要和負面的人討論你的目標,他們只會爭辯及指出種種你不會成功的原因。誰需要這些呢?這些「負面又缺乏鬥志的人」往往會一事無成,他們缺乏目標或夢想,也見不得別人好。
然而,在某些情況下,把你的目標告訴別人可能對你有所幫助。首先,你要確保訴說的對象是極正向且全力支持你的人,他們應該會非常樂見你達成目標,且會盡全力地協助你。你或許擁有符合此條件的朋友、同事或家人。
與共事的人分享你的目標,裨利達成成果也是相當重要的事。舉例來說,如果業務經理想要在未來的一年增加百分之二十的業績,就必須讓全體人員知道這個目標,這樣大家才能同心協力達成目標。
雖然我鼓勵你藉由正面話語督促自己朝目標邁進,但我並沒有建議你忽視可能面臨的阻礙,或是不允許別人給予意見。在著手達成任何目標之前,你最好為未來可能面臨的情況作好準備。以我個人來說,我偏好和正向的人討論這些問題,他們的意見會包含有創意的解決方案,有助於解決可能引發的難題。此外,我只和有能力針對這個主題提供聰明見解的人討論我的計畫。如果你打算自行創業,向你的埃爾默叔叔請教創業的事根本沒有道理;尤其如果埃爾默叔叔又是個負面的人,這輩子都在為別人工作的話,他怎麼會知道創業的事呢?他只會提出許多理由,說服你別自行創業而已。在與埃爾默叔叔閒聊之後,你就會開始懷疑自己了。你可不需要別人幫倒忙!
話語和責任
還有一個理由可以說明,為什麼在某些情況下,你應該和別人分享你的目標──因為你必須為此負起責任。也就是說,如果我告訴別人我打算做某件事,我就必須去做這件事!你可以把這個方法看作是「斷自己的後路」。
我必須聲明,若就人際關係或業務關係而論,我並非此信念的信奉者。不過有時候想在人生旅途中邁步向前(並達成遠大目標),唯一的方法就是斷絕所有退路。
這也可以成為一個很有用的策略。我們可以告訴某位朋友,我們這禮拜會去健身房運動三次,因為我們知道這禮拜結束時,這位朋友會問我們是不是真的去上了三次健身房!
還有一個更戲劇化的例子。知名勵志演說家齊格勒(Zig Ziglar)決定節食,把體重從九十二公斤減至七十五公斤。與此同時,他正在寫《如何登上人生的高峰》(See You At The Top)這本書。
齊格勒在書中寫到,他已把體重減至七十五公斤,當時距離該書付梓還有十個月;然後,他向印刷廠下訂兩萬五千本!還記得我剛剛說的話嗎?齊格勒在寫這段話時其實是九十二公斤;也就是說,他拿自己的信譽當賭注,跟兩萬五千人打賭他會減重成功!
齊格勒在書中提到他的體重為七十五公斤,這等於是告訴自己,他必須在該書付印前減重十七公斤,而他辦到了!
使用這個策略要有選擇性,只運用在對你很重要且矢志堅持到底的目標。使用這個策略有風險嗎?當然有,不過這是一個很棒的激勵因子!話語和情緒
在其暢銷著作《喚醒心中的巨人》中,安東尼.羅賓斯(Anthony Robbins)花一整個章節的篇幅,探討我們的字彙如何影響我們的情緒、信念和戰鬥力。我不完全贊同羅賓斯的所有哲理,不過他對話語力量的觀察可說是正中靶心。羅賓斯敏銳地察覺到某些話語如何影響我們的情感強度。
舉例來說,我們假設有人對你說了謊,你可能會說你「生氣了」或「不開心」。但假如你使用的字眼是「大發雷霆」、「勃然大怒」或「憤怒」,你的生理機能和後續行為就會產生劇烈的改變,你會血壓升高、臉色漲紅,整個人也會緊繃起來。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如果你說此情況使你感到「困擾」或「苦惱」,情況會是如何?這會大幅降低你的情緒強度。事實上,羅賓斯解釋道,說你很「苦惱」或許還能使你發笑,徹底打破負面情緒循環,使你覺得放鬆許多。
羅賓斯還提供了幾個降低負面情緒強度的方法。例如,與其說「我毀了」,不如說「我覺得很挫折」;與其說「我討厭」,不如說「我偏好」。當然,你也可以刻意選擇話語來強調正面的情緒。與其說「我已下定決心」,不如說「我勢不可擋!」;與其說「覺得不錯」,不如說「我覺得好極了!」或「我覺得棒極了!」
類似這種生動有趣又令人振奮的話語能夠提振你的精神,對身邊的人造成深遠的影響。當你有自覺地決定使用這些話語時,你就是在選擇改變你走的路,別人對你將會有不同的回應,你對自己的感受也會有所不同。
近距離檢視你的話語
我們來檢視一下你的生活。你是否使用過類似「我無法」、「我不擅長」和「我不可能」等話語?我們都認識一些會說類似這些話的人:
●我無法畫畫。
●我不擅長數學。
●我記不住名字。
●我不可能賺那麼多錢。
當你日復一日作出這種評論,持續十年、二十年或三十年,你就是在對你的頭腦灌輸失敗的程式!總歸來說,所有問題都是出在你的態度。這些例子都反映出一種負面態度。如果你透過污跡斑斑的窗戶看世界,你就會使用負面的話語,並獲得令你失望的結果。
幸好你可以控制自己的話語;也就是說,你有能力建構一個正面的信念體系,並產出你要的結果。第一個步驟是知覺。我們來檢視一下,一直以來你在人際關係、財務、職業生涯和健康這四面向使用了哪些話語。一、人際關係
你會說類似「所有的好男人(女人)都死會了!」或「別人總是在利用我!」這種話嗎?如果會,你就是在為自己規劃不愉快的人際關係。你的大腦會聽到你說的每個字,並開始證明你是對的。以上述的例子來說,你的大腦會確保你只吸引到那些會令你失望或利用你的人。這是你要的嗎?如果不是,就別再複述(並把心思集中在)這種負面話語了!
二、財務
你習慣使用哪些字眼描述你目前的財務狀況,和對未來的預期?諸如「我總是負債」、「經濟情況真糟糕」,或「沒人會買單」這種話只會產生對你不利的效果。最好能選擇一些重申繁榮昌盛與較佳經濟情況的話語。當然,並不是只要改變說話方式,就一定可在幾天之內擁有豐厚的財富。不過,唯有在你的信念改變之後,實際情況才有可能改變。澄清你的話語是你所須採取的首要步驟。
畢竟,世界上的有錢人並不是靠著喊窮而變成有錢人。總是抱怨缺錢的人,通常不可能變有錢。
三、職業生涯
如果我問你未來五到十年的職涯展望為何,你會怎麼回應?請誠實回答。你會說情況或許和現在一樣嗎?或者你會描述一個更具挑戰性、需要承擔更多責任、薪資較優渥且更高階的職務?如果你回答:「我不清楚未來的職涯發展為何」,到時候情況很可能不會有太大的改變,因為你的話語反映出你缺乏遠見與方向。從另一方面來說,如果你有一個清楚的目標,且能(會)時常清楚說出這個目標(就算只是對自己說),你就很有可能達成此目標。
這個道理也適用於自行創業。你說的話有助於事業成長嗎?或者你始終在哀嘆自己永遠無法更上層樓?
四、健康
毫無疑問,我們的話語會對我們的健康造成深遠影響。舉例來說,假如我們一群人坐下來享用一頓看似健康又美味的餐點。結果,兩小時之後我打電話告訴你,每個與我們用餐的人都因為食物中毒而被送到醫院。假設在我打電話給你之前,你完全沒有任何不適的感覺。在聽到我說的話之後,你會有何反應?你很有可能會摸著肚子,臉色蒼白,覺得很想嘔吐。為什麼呢?因為我透過話語對你灌輸了一個信念,使你的身體開始產生反應。就算我是在開惡意的玩笑,整個過程都在說謊,你的身體也會出現同樣的反應!你的身體會回應它聽到你和其他人說的話。因此,老是抱怨你有「永遠擺脫不了的慢性背痛」,或是你「每年都會得到三至四次重感冒」實在沒意義。說這些話其實是在指引你的身體出現病痛!
請別誤會,我不是說你應該否認病痛,也不是說你可以克服任何疾病;然而,如果你老是強調你很痛苦或是你的病好不了,對你不但毫無幫助,反而可能造成極大的傷害。
你有其他選擇
你有沒有想過,你是使用哪些話語來描述人生的這四個面向?當我們一再重複某些話語,這種感覺就像是在自己的腦中劃出一道唱片的「溝槽」,接著像是在播放一張已損壞的唱片一般,持續於腦中播放這段老舊的副歌。問題是你每說一次這些話,就是在加深這道溝槽,重複在腦中播放同樣的老舊迷思,強化同樣的老舊信念,然後得到相同的老舊結果。
不過你要知道,你不需要因為過去說了什麼,而盲目地繼續這麼做。改變話語需要一些自我要求和警覺,這是很值得付出的努力!所以,從現在起,你要有自覺地選擇可指引你朝目標前進的話語。如果怕自己不自覺地說錯話,可以請朋友從旁提醒。
切記,你的說話方式由你自己決定,你可以選擇能促使你朝目標前進的說話方式。所以,你要說與你真正希望踏上的路相符的話,且要採取相應之行動,然後,你便能看著自己開始朝對的方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