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我的人生有「時間小偷」?

一提到「時間小偷」,立刻讓人想起遊戲、手機等具強烈成癮性的活動,或賴床、遊手好閒等懶惰的生活習慣。

然而,像這樣十分鐘、二十分鐘,一點、一點吃掉時間的,只能算小扒手。
真正的時間小偷出手可不同,短則數年,長則終其一生都活在它的掌控下。
究竟是什麼偷走大家的人生呢?
仔細閱讀後,回頭檢視自己的生活吧!

(1)沒有目標的人生
完全沒有人生目標的人,其實很罕見。一般人都會為了創造更好的未來,為了自己的夢想而活。
然而,真正的問題在於,所謂「夢想」根本不是自己的夢想。高中生想考上好大學,大學生想進入好公司,上班族想成家立業......耗盡一輩子的時間,只為達成這些夢想,是每個人的人生縮影。依循這種模式,人生中曾有段時間那麼渴切完成的目標,時間一久,無疑只是成為下個目標的踏板罷了。如果進大學僅是想拿到漂亮的學歷,而不是為了滿足對知識的好奇與學習的欲望,那麼那四年除了一紙文憑,毫無意義。

仔細想想,人生充滿許多為了達成某些目標而存在的踏板,卻沒有最終目標。
沒有目標的人生,就像耗盡電池用量的世界一樣;能量不足的人生,即便訂好計畫,執行過程也變得有氣無力。此外,為了迎合如同漲潮般席捲而來的他人目標,自己永遠只能過著被時間追著跑的生活。

所謂「穩定生活」,應該對自己富有某種意義,並能真心說出「這種生活真好」!時間管理最重要的第一點:訂定自己的人生目標。

(2)不喜歡的職業

引起所有上班族共鳴的事:不太能盡情享受星期日晚上播映的《Gag Concert》(韓國著名喜劇小品節目)。面對新的一週到來,越不喜歡自己的工作,星期一上班前鋪天蓋地而來的憂鬱程度越強烈。就算不用工作時,只要稍微想到工作,便會開始變得憂愁、焦慮的人,心境和工作中沒什麼不同。如此看來,對於一週工作四十小時的多數上班族而言,事實上卻耗費更多時間掛心於公事。

如果不喜歡自己的工作,工作期間既不快樂,效率也差。於是,一年的時間就在苦等著午餐時間、下班、週末、放假中度過了。做不喜歡的工作,如同勉強和不喜歡的人交往,是相當不幸的人生。邊做自己不想做的工作,邊想做好時間管理,如同和不愛的情人交往,卻硬要慶祝紀念日一樣,毫無意義,也毫無效果。
(3)執著於無法掌控的事情
「今天天氣怎麼這麼差?浪費了我的大好週末!」「分手的男朋友為什麼不和我聯絡?」「好想變得受歡迎,真希望所有人都喜歡我!」諸如此類的想法,通通屬於執著於無法掌控的事情。

尤其是執著於早已過去的錯誤或榮耀,以及尚未到來的未來,都極為愚蠢。
永遠別忘記,你唯一能掌控的,只有當下!
與過去或未來糾纏的同時,當下也在不斷流逝,不是真真正正地浪費時間嗎?

(4)擔憂

究竟擔憂與時間有什麼關聯性呢?擔憂讓人無法確實執行目標,深陷無止境的煩惱。人們總喜歡「追求完美」,其實大部分只是個藉口,重點在於擔心失敗而拖拖拉拉,最終反倒無法貫徹計畫。
「究竟要不要和喜歡的人聯絡呢?」「這間公司錄取人數很少,究竟要不要投履歷呢?」「現在有其他想完成的事,究竟要不要辭職呢?」......深陷反覆不斷的苦惱;最嚴重的情況是「朋友,你覺得我要不要剪劉海?」
對這種人,我無話可說......就算對這種人講了一大堆,他們也不會付諸行動。為了這種煩不煩惱根本沒差的事,消耗過多時間操心、擔憂,無疑是浪費時間。

此外,擔憂也會讓「拒絕」變得猶豫不決。說不出「NO!」的理由,與其說是因為人太好或責任感太重,更大的可能性是源自擔心對方責備與失望。一定要記住,若因為無法拒絕,通通「YES!」導致累積的事情越來越多,卻無法好好開始做應該做的正事,最終只會落得被時間追著跑的下場。

Time to Think:「時間小偷」讓你失去主導時間的能力。抓住真正的時間小偷, 小扒手也會自動消失不見。現在起,好好鎖住小偷,靠自己的力量捍衛自己的人生、自己的時間。

時間管理造成我們不自在的原因


試著想想, 假設某個看起來像專家的人, 在「快樂」後加上「管理」(management)一詞,大家便開始會不知不覺認為「最近快樂管理做得不好」「嘿,現在好好管理一下快樂吧」。無形中將「快樂管理」變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如何?是不是突然覺得「快樂」變得像公事?不知為何,甚至還覺得擁有「快樂」好困難。
時間管理也一樣。一如所有人都想擁有快樂般,按照自己的意志善用自己的時間,是人類的基本欲望。然而,當「時間」也加上「管理」時,「時間管理」頓時成了難以實踐的目標,彷彿變成業績很好的上班族或忙得不可開交的CEO的專有名詞。準備厚重的記事本,在年曆/月曆/週曆/日曆設定目標,安排待辦事項的輕重緩急......當大家提起「時間管理」,自然會聯想到這番過程。坦白說,我也討厭這種型態的時間管理。大家早已厭倦了......每天都要為了「管理」什麼而活,已經筋疲力竭了,到底還要我們「管理」多少事?

光想到時間管理就覺得壓力很大


現在我們需要的,是不需要勉強管理的時間管理法。偶爾虛度光陰,偶爾朝著目標狂奔,最終達成「自己擁有時間的主導權」。
或許有人認為「時間有限,絕不允許浪費」,這也正是時間需要「被管理」的原因,在此我想問問這些人:「空間呢?有限?無限?」
如果只想到此刻自己所在之處,或許覺得「有限」,但只要把牆打掉,空間便能相互貫通;時間亦然,只要拿走時鐘,界限也會隨之崩解。因此,時間的本質究竟是什麼,並不是三言兩語能釐清的簡單問題(很好奇的話,不妨直接跳到最後一章)。
認為「時間有限」「必須善加管理」,只是對時間理解的部分概念,這樣的概念督促你我成為天天努力生活的人,偶爾卻反成了牽絆。假如告訴被野狼追著跑的兔子,逃跑不是唯一出路時,無論是兔子(或任何人)便再無理由抗拒接受更宏觀的時間概念。
兔子為了變成遨遊銀河的星星,勢必要讓逼迫自己得時刻提高警覺的野狼消失。追趕我們的,正是「時間有限」「時間就是金錢」等固有觀念,只要一天不擺脫觀念強壓的枷鎖,時間管理對我們永遠是壓力。若想真正掌握時間,真正隨心所欲,務必拋開迄今的所有時間管理法。

Time to Think:哲學家韓秉喆於《時間的香氣》提及「人類如果顧著埋首創造極大化的生產力,無疑只會淪為『工作的動物』,就此失去享受時間獨有的香氣」。身處21 世紀的我們,是時候改變既有模式了。
時間管理的目標:「活出真我」

修習領導能力或時間管理課程時,首先要做的是撰寫「使命宣言」(mission statement);再厲害的企劃案,最先呈現的章節也絕對是「使命宣言」。所謂「使命宣言」,囊括人生願景、目標、策略、價值觀等內容。

「我是為了做___________ 而生,為了達成目標,我將會__________。」

文章型態大致如上,藉由使命宣言讓人釐清自己的人生目標。
傾盡肚裡的一切單字,寫好使命宣言後,自己似乎在不知不覺中躍身成一個優秀的人,相當滿足。
然而,滿足感卻隨著時間流逝減弱。只有少數人會一直記得使命宣言,實際照著撰寫內容生活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為什麼會這樣?簡單來說,因為使命宣言根本不是自己的東西。從小開始,我們都被要求「當個乖孩子」「當個正直的學生」「找有前途的工作」,不斷被教育的讀書、工作都與成功的(或能存活下來的)社會生活息息相關。長期籠罩在這樣的氛圍,實在很難從中發現真我(true self)。相信跳脫主修、職業、生產力,專注於本能想做的事情,就等於浪費時間,最終我們開始認為獲得父母、家人認同的目標,即是自己期盼的願景。可是,以華麗詞藻包裝的使命宣言,終究不屬於我。

接連不斷地問:「如何才能生活得快樂?賺大錢後想要什麼樣的生活?」最後抵達的結論是:「我想隨心所欲生活」。

人之將死,或許第一後悔的事,正是:「終其一生都在過別人想要的人生,而不是我想要的......」

既然人生如此,不禁好奇我們究竟需不需要壯麗的使命宣言呢?如果人最終只有一個目標的話,不就是「活出真我」嗎?還有比這個更遠大的目標嗎?如果神創建了存在這個世界的我的人生,想必也注定了要我「忠於自我地精采過生活」。
哲學家姜信珠曾說「活出真我,需要極大的勇氣」,並表示:「若試圖了解真我,我們必須直接去嘗試什麼對自己有好處、什麼對自己有壞處才行;如果試都不試,最後別人將成為自己人生的導演,而自己只能成為依循別人命令動作的演員。」

不曾活過「自己人生」的人,需要花很多時間才能弄清楚自己是什麼樣的人。直到辭去工作,成為人生教練前,我最少花了三年......至今,我仍持續走在了解自己的路途上。

如果沒辦法自信回答「自己是否活出真我」?不妨在閱讀完以下文字後,從今開始好好思考。

所謂「活出真我」,即是「隨心所欲」。

一天十分鐘也好,一星期一、兩小時也好,試著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不要吝嗇耗費在這些事的時間與金錢!我們進行時間管理的唯一目標,就是為了「活出真我」。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