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選擇心理學,教你做對每個決定

9特價25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早一步學會,重大決定不失誤

正在翻閱本書的各位,是否覺得你的各種決定都是自己選擇的?認為是在完全的自由意志之下,經由自身判斷才採取行動?如果你是這麼想的,那就大錯特錯了!

絕大多數的人都是在「自己也不知道的狀態下」,因無意識的心理作用決定了我們的行為。

假設你走在未知的街道上,完全搞不清楚哪個方向才能到達目的地,隨後來到一個分岔路口,此時一定會猶豫究竟該往左走呢?還是要選右邊這條路?其實心理學家能夠準確地猜中你心中所想—答案是「左邊」的道路。

當我們選擇人生伴侶時亦是如此,或許大家會認為:「不會吧!事關自己的結婚對象,應該會認真挑選!」但事實並非如此,若是當時還搞不清楚自己內心的想法,就會受到引導而將「某人」設定為結婚對象。由此可知,我們會因為「無意識的心理作用」以及強力誘導之下做出選擇。

此外,心理學家還能夠推測個人電子信箱,甚至是信用卡的密碼。或許你會認為:「什麼!密碼是自己決定的吧!」、「被別人輕易猜出密碼會產生很多問題耶!」但身為心理學家是真的能夠辦到,其實我也是很無奈……。

我想透過本書闡述的是—跟人類行為有關的各種判斷及決定其實都可推測;為何自己以往會做出這種行為,這些令人匪夷所思的現象,我相信在閱讀本書之後,你就能理解自己的行為及選擇。

「原來如此,只要是人都會做出這種選擇啊!」如果大家能藉由此書一窺人類心理世界,這將是我莫大的榮幸。話不多說,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手指交疊方式,能看穿對方個性

接下來請各位進行一個心理測驗—請伸出雙手並將十指交扣,此時應該有某隻手的拇指在「上面」,各位是右手還是左手拇指在上呢?

即便是如此簡單的心理測驗,我們也能從中得知許多資訊—此為康乃狄克大學(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辛西亞.摩爾(Mohr, C.)從神經心理學的觀點分析並確認出的結果。

摩爾請不同類型的受測者十指交扣,觀察他們是左手還是右手拇指在上,經由摩爾的分析,兩者差異如下——

‧右手拇指在上者屬於理性派、語言能力優秀,是為分析型。

‧左手拇指在上者屬於感性派、具創造性,適合直覺型的工作。

如果各位是右手拇指在上,則可得知你是注重邏輯道理、確實思考後才採取行動的類型;左手拇指在上面則屬於感覺型,適合朝藝術領域發展。日後看到客戶十指交扣且左手拇指在上,便可判斷他是感覺型的人,而這種人多半是以直覺決定事情,因此最好別讓他看一大堆數字的企劃書或資料;相反地,當看到客戶右手拇指在上時就是「分析型」,若沒有根據便無法讓他信服,所以你要提出確實的數據資料,輔以合乎邏輯的說明,才能順利取得對方信任。不妨利用這項小知識,依客戶性格擬訂業務策略。

當雙手十指交扣時,通常我們不會思考太多,但經由這種方式往往會如實呈現這個人的性格。事先知道這個小知識,就獲得了如何與對方相處的指南針,也算是有助於人際關係的技巧。

◆高明定價策略! 整數和帶尾數字的絕妙運用

在設定價格時,有尾數的價錢容易引起消費者注意,像是一九八○元的商品比二千元更會吸引顧客目光。然而,若是談到喜歡的數字,整數反而比較會受到青睞。

以四九九九與五千這兩個數字而言,大部分的人較喜歡五千這個數字。

新加坡國立大學(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譚金(King, D.)即透過實驗證實此項假說,他曾調查在一至一百當中,受試者對於這一百個數字的喜歡程度。

結果發現,相較於三六或九二這種有尾數的數字,受試者明顯比較喜歡八十或一百等整數。他推測其原因是對人類大腦而言,整數是較容易處理辨別的數字。

同時也得知,比起大於二十的數字,喜歡小於二十的受試者比例高出八.九%,推測應該是小於二十的數字較能輕鬆記住!

當聚餐需依人數計算出每人平均要分擔的費用時,因為我們不太喜歡零碎的數字,所以比起「每位要付九六五元」,「一個人要付一千元」不僅比較容易計算,且能讓人留下愉快的印象。

但各位難免會這樣想:「若跟朋友說每位要付一千元,會使得對方多出錢,因此還是除以人數計算出正確金額比較好吧!」雖然很細心地替他人設想,不過這反而是不受歡迎的做法。

此外,我們經常聽到因入場人次達一萬人或十萬人等,園方會發送慶祝紀念品,卻從沒聽過因為達到第九八二人而慶賀的案例。也就是說,整數是一件值得慶祝和感謝的事;相反地,不完整的數字便不具任何意義,更別說是慶賀或感恩了。假如我是商店老闆,當顧客需支付的金額是二○四○時,我便會說:「給我兩千就好。」直接向客人收取整數即可,而這麼做一來是因為顧客喜歡整數,二來雖然只有幾十塊,卻會讓人有賺到的感覺,這位客人或許會因此成為店裡的常客。

◆該坐在心儀對象哪一側?

假設你與喜歡的異性朋友一同到酒吧且併坐在吧檯,或是去公園的長椅並肩而坐時,該讓對方坐在自己的左側還是右側呢?

最好讓他坐在自己的「左側」,這是因為當對方坐在左邊時,能夠讓你的左半臉面向對方,而有一項說法是「女性的左臉比較美」,相較於右臉,左臉會給人溫柔的印象。即使是臉部表情僵硬的人,也是左臉表情會比右臉更為柔和。

不知是否由於這項原因,自文藝復興以來,根據分析女性肖像圖的研究顯示,有超過六○%的畫作是從左斜側繪製。因為畫家知道從這個角度描繪肖像,最能凸顯女性的美以及魅力之處。

當你站在車站月台或是街道散步時,假使有眼科或隱形眼鏡的廣告看板或海報,可以仔細觀察一下,裡面幾乎都是「左眼」的照片。因為相較於右眼,人的左眼看起來也比較溫柔。

然而,我們右臉與左臉並不相同,右臉看起來會比較「僵硬嚴肅」,所以與對方並肩而坐時,儘量請他坐在自己左側,較容易博得他人的好感。

因此安排座位時,並不是「隨便坐哪個位置都好」,而是運用策略讓他人對自己產生好感!如果記得這個小技巧,當你參加人數眾多的宴會時,相較於坐在右側的賓客,盡量跟自己左側的人聊天,對方便會覺得你是個有魅力的人!

◆巧妙運用人類心理的「幻影選項」

當商品有三個選項時,不知何故我們往往會選擇「中間價位」。

舉例來說,假設餐廳的菜單內有三種套餐,價格分別是「松套餐一千元」、「竹套餐七百元」及「梅套餐四百元」,出乎意料的是選擇竹套餐的顧客會變多,這是因為我們在無意識當中會避開最好跟最壞的選項。

美國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sity)亞歷山大.夏內夫(Chernev, A.)曾以無線電話、紅酒、防曬乳液分別製作三種商品清單且有價格上的差異,接著詢問受訪者會選擇何種價位的產品。

雖然依商品的種類多寡會出現差異,但據結果顯示約有五七.一%至六○.一%的人會選擇「中間價位」的產品。最高級或是過於廉價的商品,不知為何總是銷路不佳。不只是價格,商品的份量也是如此。比方說,在選擇飲料的時候,顧客出乎意料地會避開小杯跟大杯傾向選擇中杯,這是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凱瑟琳.夏普(Sharpe, K. M.)研究證實的結果。

然而,心理學將這種人們傾向選擇「中間」的現象稱為「金髮女孩效應」(Goldilocks Effect)—這個用語源自於英國童話故事,金髮女孩歌蒂羅克(Goldilocks)在三隻小熊家裡看見三碗粥,她不吃太燙或太冷的粥,而是選擇溫度適中的來吃。

在兩個選項當中不知道該選哪個時,只要出現第三個選項,幾乎就可準確預測顧客會挑選中間的項目。因此在行銷策略上,店家不會只準備兩個選項讓顧客比較,而是刻意再多加一個「誘餌」,藉此向客人推銷自己想銷售的商品。

舉例而言,將一萬元及兩萬元的冰箱併排在一起時,無法推斷哪台的銷售狀況比較好。假使想要推銷的主力商品是兩萬元的冰箱,只要在旁邊多陳列一台三萬元的冰箱,就能大幅提高兩萬元冰箱的銷售率。

店家原本的用意並非是要販賣三萬元的冰箱,只是為了讓兩萬元的冰箱位於中價位,才將其陳列在旁邊,這種方法稱為「幻影選項」(Phantom Alternatives),是巧妙運用人類心理的銷售手法。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