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第一章 網路酸民又如何,我已練就「我是誰」

四、我與酸民的交手軌跡


酸民真的是很神奇的生物,我用了不少時間觀察他們的生態,但現在依舊不能理解他們腦袋裝了什麼特殊成分,才能引起各種不可思議的習性,既不符合社會常識,也不符合人體工學,完全就是自然界的奇蹟。

酸民從我國小六年級開始如影隨形,奉獻自己成為我的影子,比大部分的粉絲還要認真追隨我。我會說他們是我的鐵粉,只是在進化過程中不小心哪裡突變失敗,才會用這種方式表達自己的愛意。

‧與酸民的初次交會

我在升國中的暑假開始拍影片,那時候台灣還不盛行Youtuber,智慧型手機也沒普及到可以隨走隨看,一般人如果想看Youtube只能用電腦看,而我也是其中一份子,沒事就開電腦瀏覽有興趣的影片。

我一開始拍影片的契機非常普通,就是一個悠閒過暑假的孩子,恰巧看到有人上傳唱歌的影片,基於生性喜愛表演的個性,加上嚮往成為藝人的夢想,沒考慮多久就用爛爛的數位相機錄下第一支影片。

那支影片不是後來讓我爆紅的〈煎熬〉,而是一首偶像劇的主題曲,剛開始沒什麼觀看數或回應,我當時也不懂經營頻道,就只是純粹地唱歌,直到我上傳〈煎熬〉那支影片。

網友突然開始湧入我的頻道,點閱數字衝出我的想像,留言欄刷滿嘲笑的字眼。不過,那時候我甚至沒意識到究竟發生什麼事,只是單純因為有人關注而感到開心。

然而,那份被矚目的快樂沒有持續太久,當我的家人知道我在網路上被罵得很難聽,事情開始漸漸走樣。家人因為不太懂3C產品,所以一開始沒有發現網路上的留言,直到他們的朋友轉述我負面爆紅,才發現我在網路上被罵得那麼難聽。而且,從別人嘴裡轉述的感覺比直接看到留言更糟糕,讓家人感到非常羞愧、丟臉,爸爸甚至對我說:「明明罵你就好,幹嘛還要罵到我?」

因為網路上的謾罵與惡言,家人開始干涉我拍影片,我也認真去看網友的留言,但就算看完每一條留言,我還是不清楚自己到底做錯什麼。我知道自己被罵得很難聽,但是不理解自己被罵了什麼,更無法從他們的隻字片語中猜到被抨擊的原因。某些飽含惡意的文字,對一個國小生來說實在太難理解了,我不知道他們為什麼要罵我男不男女不女,為什麼要說我是娘娘腔,又或是戲謔地稱我為「台灣小甲斯汀」。現在想想,當時的酸民真有創意,能從單純嘲諷唱歌不好聽,到攻擊我的性別氣質。真心覺得酸民們的嗅覺十分靈敏,知道一個人心中可能藏有什麼弱點,能精準地咬在傷口比較深的地方,並於未來幾年都在那個孩子心中留下傷疤。

當時,我覺得自己只是單純拍唱歌影片,沒發現大家的留言風向從嘲笑轉為惡意傷害,甚至覺得只要能換來關注度,被罵個幾句並無損失。後來,我只要發現自己被罵,第一個反應就是不要讓家人看到,以免他們制止我。現在回想,這樣一個單純到天真的想法,反而幸運地撐過那段謾罵無數的日子。

真正讓我對人性感到心寒的,是媽媽過世之後。我發現酸民不但不予以同情,甚至使用更殘忍的文字在我傷口上灑鹽(直到現在還有人這麼做)。我至今仍記得有人留言:「你們家應該不用請法師,法會上只要有你去幫你媽唱就好了。」

我真心不懂說出這種話的人到底抱持什麼心態?是單純好玩、想炫耀自己的留言創意無限,還是看到有人被圍毆就順便進去踹一腳,證明自己那一腳可以踹在心窩,然後期待被傷害的人出來大聲拍手:「你們攻擊得好準,眼光好棒棒,我的生活被你們酸成一鍋硫酸,快把我融化了。」

酸民們到底有什麼毛病,絞盡腦汁想出那些惡毒的話,只為了傷害一個素未謀面、還沒升國中的小孩?我們在新聞上看到虐童案,會生氣地想追打施暴的犯人,但當一個想追求夢想的小孩被網路霸凌時,為什麼沒有人阻止呢?

所有節目都在檢討我唱歌不好聽,或是指控我爸媽為什麼不阻止我,但直到現在我仍不理解,拍影片是什麼傷天害理的事情?這不是壞事,只是一個當時還很新鮮、一般小孩不會做的事。我也很想反問那些酸民,究竟是生活多美滿、人格特質與歌聲多完美,才能理所當然地寫下那些自以為是的評論?

第三章 校園理應光明卻暗黑,我的青春「我決定」

三、應該「主觀」還是「客觀」上課?


老師在教育體制中是教學者,但並不是某個特定科目很強,就算是好老師。好老師應該要適時了解學生的感受,而不是丟某些東西強迫學生吃下去,教育又不是在養狗,狗都會挑伙食了,何況是學生。

但是,很多老師會忘記,講台下的學生各自面臨不同的課題。有些學生可能家裡出事,有些學生可能健康或精神狀況不好,導致上課表現不佳。或許在很多老師的眼中,上課表現不佳的學生就是「壞學生」,所以有些老師會選擇責備,最糟糕的甚至直接忽視,或是就此放棄。作為一個宣稱夠格教育別人的老師,卻用這種最淺薄的方式判斷學生好壞,硬生生把需要幫助的學生逼成壞學生。

沒錯,老師的確有指正學生的權力,也有資格評斷上課表現不好的學生,但老師在指責之前,難道沒有義務了解學生為什麼會有這些表現嗎?

對於老師來說,放棄的確是解決問題的方法之一,但我們為什麼總是選擇解決出問題的人,而不是選擇解決問題?了解學生不是指掌握一切,而是適時明白學生的狀況。但偏偏真的很多老師選擇完全放任,上課繼續寫他的黑板、上他的課,或是直接丟下一句指責的話,最糟的是帶動全班起鬨,即使情況接近失控也不管。我有時都懷疑,一個愛睡覺的學生如果在班上昏倒,不適任的老師要過多久才會發現。

每個學生都是一段人生,老師怎麼能因為個人的主觀意識,而選擇篩選掉任何一條生命?這比把學生當狗養更惡劣,狗被安樂死還有人幫牠們抗議,但被丟棄的學生呢?

‧性教育是為了減少歧視和霸凌

之前有人要求用公投決定教育方向,我覺得這種方式很荒謬,因為很多家長的觀念趨於保守,很容易被奇怪的傳言洗腦或煽動。很奇怪耶,為什麼沒人出來反對小孩學代數或微積分壓力太大,反而一直關注性這一塊,理解微積分的小孩不一定幸福,但理解性教育的小孩,至少在遭遇相關問題時,有足夠的知識保護自己。

社會的許多歧視來自於不了解與不熟悉。反過來說,了解之後就能有效減少歧視和霸凌,而性教育就是幫社會減少霸凌、減少被孤立的小孩,並不是把小孩變成同性戀,不然我們都在異性戀的環境中長大,為什麼沒有全部的人都變異性戀?

‧很多時候老師才是霸凌的主因

把話題拉回教育現場,老師身為教育者,除了傳授知識之外,同時也可能影響學生的一生,因為學生在還沒培養出獨立思考的能力前,老師就像是聖人。學生會吸收、奉行老師的一言一行,而且影響的效果立竿見影。我甚至聽過朋友的老師當面對他說:「同性戀不正常。」這種老師到現在還是很常見。如果學生心智夠成熟、有獨立思考的能力,相信很多人聽到老師的言論一定會反擊,但是如果臺下的孩子還未完整建立價值觀,便不會去質疑老師,而是深信不疑。

於是,心智不成熟的學生聽到老師斬釘截鐵的言論,可能就會出現孤立甚至是霸凌的狀況,因為「老師說這樣不正常」。

所以真的,不要再把霸凌全推卸給媒體,當然媒體也要負一定的責任,但是老師在教育現場才是最重要的。不過,很多老師選擇漠視教育現場的問題,然後丟下一句「網路帶壞」就拍屁股走人,這樣我們要這些老師何用?他們有拿退休金以外的功能嗎?

我的許多信念和價值觀是透過閱讀而建立,一開始看到書中內容的當下,經常感到非常訝異,因為和我過去受過的教育內容完全不一樣,也正是因為閱讀,讓我看到學校之外的廣闊世界。但是,很多學生是不看書的,他們都只看youtuber拍的網路幹片,如果老師這時候又放任學生不管,到底該如何維持學生的素質,不任由整個教育品質往下沉?

五、霸凌,整人手段總是創意無限

愛在我背後酸言酸語、偷拍我再傳到網路上嘲笑之類的招數實在太常見,是等級最低也最嫩的。有不少人會當面嘲笑或攻擊我,甚至直接對我動手動腳。

我在影片中講過很多次,許多人會對我唱〈煎熬〉然後大笑,這種無聊的事一直到現在都沒斷過,如今我走在學校,還是有人會特別從宿舍探出頭來對我大吼大笑,那些人難道都活在沒網路的世界,還是其實是穿越時空來的?我都已經出新單曲了,還整天給我唱〈煎熬〉,真的很不懂得與時俱進耶。

‧幼稚卻能把人逼瘋的伎倆

國中時期,很多人只要在走廊看到我,抬腳就往我屁股踹,那時候的運動服醜得要命,但我討厭的理由不僅是因為它醜,而是因為運動褲用的布竟然是黑色的(難道不知道黑布吸熱嗎?)。每一次我被踹,褲子上都會留下明顯的鞋印,某些踹我屁股的人甚至會先去操場沾上一些沙子,只求能在我身上印出最大、最清楚的鞋印。
還有一次我單獨去福利社買點心,結帳的時候聽到周圍有人在鼓譟,但當時我只想趕快買完回到教室,也沒特別注意旁邊的人在講什麼,就在我準備掏錢的時候,有個人突然衝出來抓住我的褲子往下拉。

沒錯,他居然在大庭廣眾之下脫我褲子,而且是我完全不認識的人。他和同夥們一看到成功整到我,又笑又叫的,好像做了什麼了不起的大事,然後再一臉挑釁地等著看我反應。

當時我身邊沒有認識的人,還長得瘦弱又沒攻擊性,只能迅速把褲子穿起來,拿著我買的東西就匆匆跑回教室。我沒有辦法反擊,甚至沒有告訴老師,因為我知道對他們那種人來說,被處罰、記警告都沒有嚇阻效果,只會換來更過激的攻擊行為。所以,我每次遇到類似的事都忍在心裡,不敢跟老師說,更不敢跟家裡說,就怕引發更嚴重的事情。

我還曾經遇過有人跟蹤我回家,晚上對著我房間的窗戶丟石頭,在家樓下大吼大叫地要我出來,聽聲音是個和我差不多年紀的人,卻用命令的口吻要我出來給他罵。我關掉房間所有的電燈,躲在棉被裡不敢動彈,希望自己快點睡著,或是那個人可以快點離開。

即使這種事發生不只一次,我因為怕被家人知道,連報警都做不到,只能任由對方挑釁到厭倦為止。那段時間我經歷許多恐懼和不舒服,也只能消化和接受,然後學著怎麼保護自己的安全。

‧最驚險的一次逃跑

我發現會直接對我出手的人,心裡都會抱持「我整到鍾明軒了我超屌」的心態。可能因為我是名人,不論是當面嘲笑我、踹我屁股、脫我的褲子,或是半夜來敲門,都是一種能炫耀的素材。有些人可能會覺得這種心態無傷大雅,不過是個小小的「惡作劇」,但當這種心態無限放大,事情就不會只有惡作劇這麼簡單。我就曾差點被一群人圍毆。

我在國中時期曾兩度被同一群人試圖圍毆。第一次,我才剛出校門口就發現苗頭不對,立刻轉身衝回學校求救,幸運地逃過一劫,但第二次就沒有這麼好運了。失敗一次後,那群人的計畫變得仔細許多。國中附近有一間家樂福,我下課常和同學到那裡走走逛逛,沒想到就被同一群人堵到。他們把我帶到附近人煙稀少的靈骨塔,並圍在我身邊對我大聲叫囂:「很跩喔~」「秋什麼秋~」「XX娘!」之類的話。其中有一個學長被他們拱著,要他來當第一個揍我的人,我甚至聽到有人說:「你不是看他不順眼很久了,快揍他啊!」

我不認識那個學長,也從來沒跟他說過一句話,但他憑著網友的罵聲、周圍的謠言還有朋友的煽動,就覺得自己可以來教訓我。在一群人的起鬨之下,我卻可以感覺到他的猶豫,儘管揍我可以成為向朋友炫耀的勳章,但當我真的被帶到他面前,他可能才突然意識到,眼前是個有血有肉的人。

趁他們還在鼓譟的時候,我找機會快速逃跑,所幸最後沒受什麼傷。也還好那個靈骨塔在學校附近,是我能成功脫逃的範圍。

國中時期我遭遇過各式各樣的校園霸凌,我除了不斷想方法自保之外,也不斷思考:「讓人覺得自己可以傷害他人的優越感究竟是什麼,難道只是因為其他人也在謾罵,就可以隨便在別人身上貼上罪該萬死的標籤嗎?」

也許是因為遭遇過太多莫名其妙的事,我經常思考要怎麼免於傷害,或許很多人看完前面的故事後會心想:「鍾明軒你不是很兇嗎,怎麼被欺負的時候都在逃跑?」

實際上,面對霸凌的當下,被霸凌者處於絕對弱勢,不只是因為對方比較高大、打架比較厲害那麼簡單,而是因為霸凌者往往是人多的一方。

這邊要講的東西很殘酷,但相信很多人在求學階段、職場中都曾遇過。大多情況下,常會出現「人多就是正義」的荒謬情況,因為人多所以能串出對己方最有利的解釋;因為人多,所以解決受害者更容易;因為人多,所以代表主流的價值觀。很不幸地,身為非主流則容易成為欺凌的絕佳素材。

所以,在被欺負的當下,首先要先考慮自己該怎麼逃跑,雖然硬碰硬很帥,但可能會因此遭遇更嚴重的報復情形,因此務必將保護自己作為最優先考量。如果像我一樣遇到類似被圍堵的情況,請先想好逃跑路線,可以跑去警察局、學校的辦公室區域,或是任何人多的公開場合,有監視器的地方最好。萬一要是逃不了的話,也要控制好自己的反應,很多時候那些人只是用逗弄的心情想整人,記得不要讓情緒失控,不然在一些廢物老師的處理下,最後反倒是你要跟那些垃圾道歉。

如果霸凌的情形已經嚴重影響到自己的身心健康,不要因為怕丟臉或怕被報復而不敢說,可以試著和能信任的大人求救,一定要讓一些人知道自己的情況,不要憋著自己想。如果身邊都沒有可以相信的大人,打電話給教育部的反霸凌專線,走這條路可以逼迫學校處理事情。

我必須承認,霸凌帶來的傷害直到現在還殘留在日常生活中,我沒辦法像電視劇演的一樣,笑著原諒那些欺負過我的人,因為這種傷害真的會留存一輩子。最後,我希望所有和我有相似經驗的人都能明白:被霸凌不是我們的錯。最初我也曾在自己身上找理由,但這樣只會讓自己陷入更深的痛苦,經過多年沉澱後我才漸漸體悟到這一點。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