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數 1/4
第一篇:好心好意,都要用好話說出來
〈要及時打住一句「不該說的話」——好心好意,都要用好話說出來〉
批評人的話,要想著說;
稱讚人的話,要搶著說。
多珍惜每次相遇的機會,
說出一句令人開心的好話。
有一天,我受邀到台北一所國中的「父母成長班」去演講。
我提早半小時抵達演講會場。當我在會場準備電腦、投影機、音箱等影音設備時,一個中年媽媽走了過來,對我說:
「戴老師,我以前在××公司,曾經聽過你的演講。」
我一聽,這家公司我記得,就回答她:「喔,那應該是大概二十多年前了?」
她說:「對啊,應該是二十多年前了!」
這時,這中年的媽媽繼續對我說:「戴老師,你那個時候比較小隻,現在比較大隻……」
我一聽,哇,這是什麼話啊?
「大隻」,妳是說,我是一種動物,而我現在變得很胖啊!
我看了她一眼,沒有回答,只有笑一笑,繼續準備我的影音設備。
人到中年,都會發胖一些啊!幹嘛當著別人的面,說人家變得「很大隻」?
也有一次,我也遇到一位多年不見的教授,一看到我就說:「你怎麼胖這麼多,害我差點都認不出你來!」
哈,這也太誇張了,其實你自己也胖很多,只是我沒有說出來而已啊!
批評人的話,要想著説;稱讚人的話,要搶著説。
多年不見,為什麼一定要說:「你變得很大隻!」
「你怎麼胖那麼多!」
怎麼不說:「戴老師,你今天的氣色好好哦!」
「戴老師,你笑起來,好好看喔!」
我們都要學習——
「珍惜每次相遇的機會,說出一句令人開心的好話。」
也要及時打住一句「不該說的話」。
因為,「好心好意,都要用好話說出來啊!」
〈說話與傳訊息,都需要用心再三——說話與文字,都是有溫度的〉
多想想——話語在別人聽到後,
會不會生氣、難過?
訊息在別人閱讀後,
會不會不悅、憤怒?
有一次,我在辦公室接到一通電話,對方是個男生,有點緊張的詢問我:「請問……這裡是戴晨志……的先生辦公室嗎?」
我聽了,覺得有點好笑。我知道,他太緊張了,把一個「的」字,放錯位置了。
他說,他是某個學校的老師,想邀請我去演講。
我説,好。不過,我這裡是「戴晨志先生的辦公室」,不是「戴晨志的先生辦公室」。
一字之差,可是相差很多哦!
第一篇:好心好意,都要用好話說出來
〈要及時打住一句「不該說的話」——好心好意,都要用好話說出來〉
批評人的話,要想著說;
稱讚人的話,要搶著說。
多珍惜每次相遇的機會,
說出一句令人開心的好話。
有一天,我受邀到台北一所國中的「父母成長班」去演講。
我提早半小時抵達演講會場。當我在會場準備電腦、投影機、音箱等影音設備時,一個中年媽媽走了過來,對我說:
「戴老師,我以前在××公司,曾經聽過你的演講。」
我一聽,這家公司我記得,就回答她:「喔,那應該是大概二十多年前了?」
她說:「對啊,應該是二十多年前了!」
這時,這中年的媽媽繼續對我說:「戴老師,你那個時候比較小隻,現在比較大隻……」
我一聽,哇,這是什麼話啊?
「大隻」,妳是說,我是一種動物,而我現在變得很胖啊!
我看了她一眼,沒有回答,只有笑一笑,繼續準備我的影音設備。
人到中年,都會發胖一些啊!幹嘛當著別人的面,說人家變得「很大隻」?
也有一次,我也遇到一位多年不見的教授,一看到我就說:「你怎麼胖這麼多,害我差點都認不出你來!」
哈,這也太誇張了,其實你自己也胖很多,只是我沒有說出來而已啊!
批評人的話,要想著説;稱讚人的話,要搶著説。
多年不見,為什麼一定要說:「你變得很大隻!」
「你怎麼胖那麼多!」
怎麼不說:「戴老師,你今天的氣色好好哦!」
「戴老師,你笑起來,好好看喔!」
我們都要學習——
「珍惜每次相遇的機會,說出一句令人開心的好話。」
也要及時打住一句「不該說的話」。
因為,「好心好意,都要用好話說出來啊!」
〈說話與傳訊息,都需要用心再三——說話與文字,都是有溫度的〉
多想想——話語在別人聽到後,
會不會生氣、難過?
訊息在別人閱讀後,
會不會不悅、憤怒?
有一次,我在辦公室接到一通電話,對方是個男生,有點緊張的詢問我:「請問……這裡是戴晨志……的先生辦公室嗎?」
我聽了,覺得有點好笑。我知道,他太緊張了,把一個「的」字,放錯位置了。
他說,他是某個學校的老師,想邀請我去演講。
我説,好。不過,我這裡是「戴晨志先生的辦公室」,不是「戴晨志的先生辦公室」。
一字之差,可是相差很多哦!
也有一次,有人邀請我演講,簡訊的尊稱,竟稱呼我「戴老鼠」。
天哪,我怎麼變成「戴老鼠」?老鼠,也有姓啊?
我竟然變成「鼠輩」了。
也有人給我的簡訊,稱呼我:「帶老師」、「載老師」。
看了這些簡訊邀請,我真是該不該生氣?還是好笑?
現在很多人,簡訊隨便打一打,就傳送出去了,連再看一次、檢查一次都沒有,真是不夠用心。
其實,「說話,是有溫度的;文字,也是有溫度的。」
話語,在説出去之前,要想一想——合不合宜?會不會説錯話?聽的人,會不會生氣、憤怒、難過……
文字,在傳送出去之前,要再三斟酌、檢查一下——有沒有打錯字、有沒有語意不明、會不會傷害到別人?
第二篇:鍛鍊基本功,讓自己發揮才華
〈勤記錄,讓自己受用不盡——長長的記憶,不如一支短短的筆〉
好記憶,不如濫筆頭!
聽,永遠是別人的東西,
只有寫下來、記下來、用出來,
才是屬於自己的智慧。
一早起來,就看到手機裡有讀者的留言,上面寫著:
「 戴老師,您的有聲書真的太棒了!我每天開車時,都會和我女兒一起聆聽……老師在有聲書裡有說到——『長長的記憶,不如一支短短的筆!』現在我出門,都會記得在包包裡,放著筆和紙備用著。
之前,還有人跟我說,聽有聲書幹嘛還要寫起來?聽聽就好了……
可是,就像老師所說:『好記憶,不如爛筆頭!』
『好習慣,都是從不習慣開始的!』
所以,我現在不管別人怎麼說,我就是每天隨時記錄,因為,我是一個容易忘記的人,不管是工作,或是生活上待辦的事,我都會寫下來、記下來……戴老師,好感謝您的有聲書的教導喔!」
看到這封來信,我心裡好感動;因為——
「想成功,就要有好習慣!」
「好習慣,都是從不習慣開始的!」
幾年前,我在馬來西亞受邀在一家保險公司的表揚大會演講時,看到一名中年的男業務員,他拿到全公司、全馬來西亞業績的第一名。當他上台接受數千名同仁起立歡呼、鼓掌時,他站在台上,雙手抱滿著同仁送給他的花束;他含著淚水,用華語說道:
「若要人前顯貴,就要人後受罪!」
哇,我聽到這句話,真的很開心,因為這句話太棒了,太有啟發性了!所以,我立刻拿筆,把這句話寫下來、記下來、背下來。
現在,在很多場合,我都用這句話與朋友或讀者們分享!
說真的,長久以來,我的身上都會隨時帶筆和紙,聽到什麼好話,或是想到什麼重要的事,我就會習慣性的把這些事寫下來、記下來。長官講了哪些事情、交待什麼事情,我也要隨時記錄。
甚至,我的床頭茶几上、車上,也都有紙筆,讓我隨時有靈感、有想法,隨時記錄。有時候,在外面與朋友聊天,想到什麼或是聽到什麼好話,一時之間,身上沒有紙,怎麼辦?……身上的衛生紙可以寫,統一發票也可以寫;只要有心,什麼都可以寫。
當然,現在手機很方便,大部分手機也都有手寫,或記錄的功能,都可以幫助我們方便記錄。
就像——「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四回成高手!」這句話,也是我聽來的,我寫下來、記下來、背下來,就屬於我的智慧,可以跟大家分享,不是嗎?
我們都要記得——「聽」,永遠是別人的東西,只有寫下來、記下來,我們才會記得;而當我們懂得用自己的方式內化、消化之後,再「說出來」時,才會是屬於自己的智慧!
〈朗讀,改變了我一生——訓練讓自己發光,把自我才華推銷出去〉
訓練讓自己發光,
不要等別人把你磨光。
找到自我興趣、全心投入,
才能讓自己發光發熱,發揮才華!
如果有人問我:「影響我一生最大的關鍵是什麼?」
我會說,關鍵因素有很多,但是,「朗讀」絕對是影響我一生的最大關鍵之一。
年輕時,我考不上大學,我唸「國立藝專廣播電視科」。一年級時,我們必須修一門「國語正音」課。我是在鄉下長大,大部分是講台語,國語並不標準,所以老師就要求我每天要唸「國語日報」,多加朗讀、練習發音。
我,真的去訂了一份「國語日報」,每天同學都還在宿舍裡睡覺時,我就一個人拿著「國語日報」到空教室、操場,一個字、一個字,開口慢慢唸、慢慢練習。
有時候,若手上拿到一些宣傳單、或一篇文章時,我也會習慣性的開口、不斷的朗讀。在搭乘公車時,若沒有座位時,我站立著,手拉著拉環,自己也小聲的唸著車箱上的廣告文案。
在有座位時,我就坐在公車上,看著窗外的景色,以「摩托車、高樓大廈、電線桿、餐廳、摩登女郎……」為題,自己訓練即席演講,並且強迫自己,要持續講三分鐘,不能啞口無言。
後來,我又透過朋友的介紹,認識了中廣公司的最知名前輩、播音員「閻大衛先生」。閻大哥很熱心、熱情的教導我練習播音,而且指正我許多不正確的地方;甚至,他要求我朗讀文章,要用很慢的速度,一個字、一個字,很慢的唸,而且要把每個字、每個音發得很完全、很正確。
剛開始的時候,我覺得很無聊,幹嘛要唸這麼慢?我每個字都會唸啊!可是,閻大哥嚴格的要求我——唸快沒有用,每個字都要唸得正確、聲音飽和、有快慢、有大小聲、有開始感、有結束感、有自然感、有輕鬆愉悅感……
閻大衛先生是最知名的播音員,他的聲音是「金嗓子」,他那麼熱情指導我,而且不收取分文酬勞,目的就是要我——一個積極渴望學習朗讀、播音的我,能夠真正學習到正確播音的精髓。
也因此,我每天都花半小時到一小時的時間,不斷的練習唸稿。我買了一個小三角架,上面夾著小麥克風,不停的開口練習、錄音,也反覆聆聽自己的聲音。
後來,我到美國留學唸碩士,我每天也都花半小時,朗讀中央日報的海外版,讓我在海外讀書、唸英文時,也不忘記國語的朗讀、播音技巧。
碩士畢業後,我回到台北,沒考上台視記者,但是後來考上華視記者。我相信,這都要歸功於閻大衛先生過去對我的用心指導。而我也要說,我過去每天持續朗讀的努力,終於得到報償——我當上了電視記者。
多年後,我當了大學系主任,我寫書、演講,從一開始沒沒無聞,到書籍越寫越多,演講邀約也紛至沓來;從台灣、馬來西亞、新加坡、中國大陸、泰國、汶萊……我過去從來沒有想過——過去從每天朗讀國語日報、中央日報的男生,一生中竟然有這麼大的變化,也在海內外的華人世界中,前後受邀演講三千多場次。
所以,我說,「朗讀」改變了我的一生!
我們都要——「訓練讓自己發光,不要等別人把你磨光。」
找到自己的興趣,願意全心投入,自然會有貴人來幫助我們,也讓我們發光發熱、也把自己的才華,推銷出去!
也有一次,有人邀請我演講,簡訊的尊稱,竟稱呼我「戴老鼠」。
天哪,我怎麼變成「戴老鼠」?老鼠,也有姓啊?
我竟然變成「鼠輩」了。
也有人給我的簡訊,稱呼我:「帶老師」、「載老師」。
看了這些簡訊邀請,我真是該不該生氣?還是好笑?
現在很多人,簡訊隨便打一打,就傳送出去了,連再看一次、檢查一次都沒有,真是不夠用心。
其實,「說話,是有溫度的;文字,也是有溫度的。」
話語,在説出去之前,要想一想——合不合宜?會不會説錯話?聽的人,會不會生氣、憤怒、難過……
文字,在傳送出去之前,要再三斟酌、檢查一下——有沒有打錯字、有沒有語意不明、會不會傷害到別人?
第二篇:鍛鍊基本功,讓自己發揮才華
〈勤記錄,讓自己受用不盡——長長的記憶,不如一支短短的筆〉
好記憶,不如濫筆頭!
聽,永遠是別人的東西,
只有寫下來、記下來、用出來,
才是屬於自己的智慧。
一早起來,就看到手機裡有讀者的留言,上面寫著:
「 戴老師,您的有聲書真的太棒了!我每天開車時,都會和我女兒一起聆聽……老師在有聲書裡有說到——『長長的記憶,不如一支短短的筆!』現在我出門,都會記得在包包裡,放著筆和紙備用著。
之前,還有人跟我說,聽有聲書幹嘛還要寫起來?聽聽就好了……
可是,就像老師所說:『好記憶,不如爛筆頭!』
『好習慣,都是從不習慣開始的!』
所以,我現在不管別人怎麼說,我就是每天隨時記錄,因為,我是一個容易忘記的人,不管是工作,或是生活上待辦的事,我都會寫下來、記下來……戴老師,好感謝您的有聲書的教導喔!」
看到這封來信,我心裡好感動;因為——
「想成功,就要有好習慣!」
「好習慣,都是從不習慣開始的!」
幾年前,我在馬來西亞受邀在一家保險公司的表揚大會演講時,看到一名中年的男業務員,他拿到全公司、全馬來西亞業績的第一名。當他上台接受數千名同仁起立歡呼、鼓掌時,他站在台上,雙手抱滿著同仁送給他的花束;他含著淚水,用華語說道:
「若要人前顯貴,就要人後受罪!」
哇,我聽到這句話,真的很開心,因為這句話太棒了,太有啟發性了!所以,我立刻拿筆,把這句話寫下來、記下來、背下來。
現在,在很多場合,我都用這句話與朋友或讀者們分享!
說真的,長久以來,我的身上都會隨時帶筆和紙,聽到什麼好話,或是想到什麼重要的事,我就會習慣性的把這些事寫下來、記下來。長官講了哪些事情、交待什麼事情,我也要隨時記錄。
甚至,我的床頭茶几上、車上,也都有紙筆,讓我隨時有靈感、有想法,隨時記錄。有時候,在外面與朋友聊天,想到什麼或是聽到什麼好話,一時之間,身上沒有紙,怎麼辦?……身上的衛生紙可以寫,統一發票也可以寫;只要有心,什麼都可以寫。
當然,現在手機很方便,大部分手機也都有手寫,或記錄的功能,都可以幫助我們方便記錄。
就像——「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四回成高手!」這句話,也是我聽來的,我寫下來、記下來、背下來,就屬於我的智慧,可以跟大家分享,不是嗎?
我們都要記得——「聽」,永遠是別人的東西,只有寫下來、記下來,我們才會記得;而當我們懂得用自己的方式內化、消化之後,再「說出來」時,才會是屬於自己的智慧!
〈朗讀,改變了我一生——訓練讓自己發光,把自我才華推銷出去〉
訓練讓自己發光,
不要等別人把你磨光。
找到自我興趣、全心投入,
才能讓自己發光發熱,發揮才華!
如果有人問我:「影響我一生最大的關鍵是什麼?」
我會說,關鍵因素有很多,但是,「朗讀」絕對是影響我一生的最大關鍵之一。
年輕時,我考不上大學,我唸「國立藝專廣播電視科」。一年級時,我們必須修一門「國語正音」課。我是在鄉下長大,大部分是講台語,國語並不標準,所以老師就要求我每天要唸「國語日報」,多加朗讀、練習發音。
我,真的去訂了一份「國語日報」,每天同學都還在宿舍裡睡覺時,我就一個人拿著「國語日報」到空教室、操場,一個字、一個字,開口慢慢唸、慢慢練習。
有時候,若手上拿到一些宣傳單、或一篇文章時,我也會習慣性的開口、不斷的朗讀。在搭乘公車時,若沒有座位時,我站立著,手拉著拉環,自己也小聲的唸著車箱上的廣告文案。
在有座位時,我就坐在公車上,看著窗外的景色,以「摩托車、高樓大廈、電線桿、餐廳、摩登女郎……」為題,自己訓練即席演講,並且強迫自己,要持續講三分鐘,不能啞口無言。 後來,我又透過朋友的介紹,認識了中廣公司的最知名前輩、播音員「閻大衛先生」。閻大哥很熱心、熱情的教導我練習播音,而且指正我許多不正確的地方;甚至,他要求我朗讀文章,要用很慢的速度,一個字、一個字,很慢的唸,而且要把每個字、每個音發得很完全、很正確。
剛開始的時候,我覺得很無聊,幹嘛要唸這麼慢?我每個字都會唸啊!可是,閻大哥嚴格的要求我——唸快沒有用,每個字都要唸得正確、聲音飽和、有快慢、有大小聲、有開始感、有結束感、有自然感、有輕鬆愉悅感……
閻大衛先生是最知名的播音員,他的聲音是「金嗓子」,他那麼熱情指導我,而且不收取分文酬勞,目的就是要我——一個積極渴望學習朗讀、播音的我,能夠真正學習到正確播音的精髓。
也因此,我每天都花半小時到一小時的時間,不斷的練習唸稿。我買了一個小三角架,上面夾著小麥克風,不停的開口練習、錄音,也反覆聆聽自己的聲音。
後來,我到美國留學唸碩士,我每天也都花半小時,朗讀中央日報的海外版,讓我在海外讀書、唸英文時,也不忘記國語的朗讀、播音技巧。
碩士畢業後,我回到台北,沒考上台視記者,但是後來考上華視記者。我相信,這都要歸功於閻大衛先生過去對我的用心指導。而我也要說,我過去每天持續朗讀的努力,終於得到報償——我當上了電視記者。
多年後,我當了大學系主任,我寫書、演講,從一開始沒沒無聞,到書籍越寫越多,演講邀約也紛至沓來;從台灣、馬來西亞、新加坡、中國大陸、泰國、汶萊……我過去從來沒有想過——過去從每天朗讀國語日報、中央日報的男生,一生中竟然有這麼大的變化,也在海內外的華人世界中,前後受邀演講三千多場次。
所以,我說,「朗讀」改變了我的一生!
我們都要——「訓練讓自己發光,不要等別人把你磨光。」
找到自己的興趣,願意全心投入,自然會有貴人來幫助我們,也讓我們發光發熱、也把自己的才華,推銷出去!
第一篇:好心好意,都要用好話說出來
〈要及時打住一句「不該說的話」——好心好意,都要用好話說出來〉
批評人的話,要想著說;
稱讚人的話,要搶著說。
多珍惜每次相遇的機會,
說出一句令人開心的好話。
有一天,我受邀到台北一所國中的「父母成長班」去演講。
我提早半小時抵達演講會場。當我在會場準備電腦、投影機、音箱等影音設備時,一個中年媽媽走了過來,對我說:
「戴老師,我以前在××公司,曾經聽過你的演講。」
我一聽,這家公司我記得,就回答她:「喔,那應該是大概二十多年前了?」
她說:「對啊,應該是二十多年前了!」
這時,這中年的媽媽繼續對我說:「戴老師,你那個時候比較小隻,現在比較大隻……」
我一聽,哇,這是什麼話啊?
「大隻」,妳是說,我是一種動物,而我現在變得很胖啊!
我看了她一眼,沒有回答,只有笑一笑,繼續準備我的影音設備。
人到中年,都會發胖一些啊!幹嘛當著別人的面,說人家變得「很大隻」?
也有一次,我也遇到一位多年不見的教授,一看到我就說:「你怎麼胖這麼多,害我差點都認不出你來!」
哈,這也太誇張了,其實你自己也胖很多,只是我沒有說出來而已啊!
批評人的話,要想著説;稱讚人的話,要搶著説。
多年不見,為什麼一定要說:「你變得很大隻!」
「你怎麼胖那麼多!」
怎麼不說:「戴老師,你今天的氣色好好哦!」
「戴老師,你笑起來,好好看喔!」
我們都要學習——
「珍惜每次相遇的機會,說出一句令人開心的好話。」
也要及時打住一句「不該說的話」。
因為,「好心好意,都要用好話說出來啊!」
〈說話與傳訊息,都需要用心再三——說話與文字,都是有溫度的〉
多想想——話語在別人聽到後,
會不會生氣、難過?
訊息在別人閱讀後,
會不會不悅、憤怒?
有一次,我在辦公室接到一通電話,對方是個男生,有點緊張的詢問我:「請問……這裡是戴晨志……的先生辦公室嗎?」
我聽了,覺得有點好笑。我知道,他太緊張了,把一個「的」字,放錯位置了。
他說,他是某個學校的老師,想邀請我去演講。
我説,好。不過,我這裡是「戴晨志先生的辦公室」,不是「戴晨志的先生辦公室」。
一字之差,可是相差很多哦!
第一篇:好心好意,都要用好話說出來
〈要及時打住一句「不該說的話」——好心好意,都要用好話說出來〉
批評人的話,要想著說;
稱讚人的話,要搶著說。
多珍惜每次相遇的機會,
說出一句令人開心的好話。
有一天,我受邀到台北一所國中的「父母成長班」去演講。
我提早半小時抵達演講會場。當我在會場準備電腦、投影機、音箱等影音設備時,一個中年媽媽走了過來,對我說:
「戴老師,我以前在××公司,曾經聽過你的演講。」
我一聽,這家公司我記得,就回答她:「喔,那應該是大概二十多年前了?」
她說:「對啊,應該是二十多年前了!」
這時,這中年的媽媽繼續對我說:「戴老師,你那個時候比較小隻,現在比較大隻……」
我一聽,哇,這是什麼話啊?
「大隻」,妳是說,我是一種動物,而我現在變得很胖啊!
我看了她一眼,沒有回答,只有笑一笑,繼續準備我的影音設備。
人到中年,都會發胖一些啊!幹嘛當著別人的面,說人家變得「很大隻」?
也有一次,我也遇到一位多年不見的教授,一看到我就說:「你怎麼胖這麼多,害我差點都認不出你來!」
哈,這也太誇張了,其實你自己也胖很多,只是我沒有說出來而已啊!
批評人的話,要想著説;稱讚人的話,要搶著説。
多年不見,為什麼一定要說:「你變得很大隻!」
「你怎麼胖那麼多!」
怎麼不說:「戴老師,你今天的氣色好好哦!」
「戴老師,你笑起來,好好看喔!」
我們都要學習——
「珍惜每次相遇的機會,說出一句令人開心的好話。」
也要及時打住一句「不該說的話」。
因為,「好心好意,都要用好話說出來啊!」
〈說話與傳訊息,都需要用心再三——說話與文字,都是有溫度的〉
多想想——話語在別人聽到後,
會不會生氣、難過?
訊息在別人閱讀後,
會不會不悅、憤怒?
有一次,我在辦公室接到一通電話,對方是個男生,有點緊張的詢問我:「請問……這裡是戴晨志……的先生辦公室嗎?」
我聽了,覺得有點好笑。我知道,他太緊張了,把一個「的」字,放錯位置了。
他說,他是某個學校的老師,想邀請我去演講。
我説,好。不過,我這裡是「戴晨志先生的辦公室」,不是「戴晨志的先生辦公室」。
一字之差,可是相差很多哦!
也有一次,有人邀請我演講,簡訊的尊稱,竟稱呼我「戴老鼠」。
天哪,我怎麼變成「戴老鼠」?老鼠,也有姓啊?
我竟然變成「鼠輩」了。
也有人給我的簡訊,稱呼我:「帶老師」、「載老師」。
看了這些簡訊邀請,我真是該不該生氣?還是好笑?
現在很多人,簡訊隨便打一打,就傳送出去了,連再看一次、檢查一次都沒有,真是不夠用心。
其實,「說話,是有溫度的;文字,也是有溫度的。」
話語,在説出去之前,要想一想——合不合宜?會不會説錯話?聽的人,會不會生氣、憤怒、難過……
文字,在傳送出去之前,要再三斟酌、檢查一下——有沒有打錯字、有沒有語意不明、會不會傷害到別人?
第二篇:鍛鍊基本功,讓自己發揮才華
〈勤記錄,讓自己受用不盡——長長的記憶,不如一支短短的筆〉
好記憶,不如濫筆頭!
聽,永遠是別人的東西,
只有寫下來、記下來、用出來,
才是屬於自己的智慧。
一早起來,就看到手機裡有讀者的留言,上面寫著:
「 戴老師,您的有聲書真的太棒了!我每天開車時,都會和我女兒一起聆聽……老師在有聲書裡有說到——『長長的記憶,不如一支短短的筆!』現在我出門,都會記得在包包裡,放著筆和紙備用著。
之前,還有人跟我說,聽有聲書幹嘛還要寫起來?聽聽就好了……
可是,就像老師所說:『好記憶,不如爛筆頭!』
『好習慣,都是從不習慣開始的!』
所以,我現在不管別人怎麼說,我就是每天隨時記錄,因為,我是一個容易忘記的人,不管是工作,或是生活上待辦的事,我都會寫下來、記下來……戴老師,好感謝您的有聲書的教導喔!」
看到這封來信,我心裡好感動;因為——
「想成功,就要有好習慣!」
「好習慣,都是從不習慣開始的!」
幾年前,我在馬來西亞受邀在一家保險公司的表揚大會演講時,看到一名中年的男業務員,他拿到全公司、全馬來西亞業績的第一名。當他上台接受數千名同仁起立歡呼、鼓掌時,他站在台上,雙手抱滿著同仁送給他的花束;他含著淚水,用華語說道:
「若要人前顯貴,就要人後受罪!」
哇,我聽到這句話,真的很開心,因為這句話太棒了,太有啟發性了!所以,我立刻拿筆,把這句話寫下來、記下來、背下來。
現在,在很多場合,我都用這句話與朋友或讀者們分享!
說真的,長久以來,我的身上都會隨時帶筆和紙,聽到什麼好話,或是想到什麼重要的事,我就會習慣性的把這些事寫下來、記下來。長官講了哪些事情、交待什麼事情,我也要隨時記錄。
甚至,我的床頭茶几上、車上,也都有紙筆,讓我隨時有靈感、有想法,隨時記錄。有時候,在外面與朋友聊天,想到什麼或是聽到什麼好話,一時之間,身上沒有紙,怎麼辦?……身上的衛生紙可以寫,統一發票也可以寫;只要有心,什麼都可以寫。
當然,現在手機很方便,大部分手機也都有手寫,或記錄的功能,都可以幫助我們方便記錄。
就像——「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四回成高手!」這句話,也是我聽來的,我寫下來、記下來、背下來,就屬於我的智慧,可以跟大家分享,不是嗎?
我們都要記得——「聽」,永遠是別人的東西,只有寫下來、記下來,我們才會記得;而當我們懂得用自己的方式內化、消化之後,再「說出來」時,才會是屬於自己的智慧!
〈朗讀,改變了我一生——訓練讓自己發光,把自我才華推銷出去〉
訓練讓自己發光,
不要等別人把你磨光。
找到自我興趣、全心投入,
才能讓自己發光發熱,發揮才華!
如果有人問我:「影響我一生最大的關鍵是什麼?」
我會說,關鍵因素有很多,但是,「朗讀」絕對是影響我一生的最大關鍵之一。
年輕時,我考不上大學,我唸「國立藝專廣播電視科」。一年級時,我們必須修一門「國語正音」課。我是在鄉下長大,大部分是講台語,國語並不標準,所以老師就要求我每天要唸「國語日報」,多加朗讀、練習發音。
我,真的去訂了一份「國語日報」,每天同學都還在宿舍裡睡覺時,我就一個人拿著「國語日報」到空教室、操場,一個字、一個字,開口慢慢唸、慢慢練習。
有時候,若手上拿到一些宣傳單、或一篇文章時,我也會習慣性的開口、不斷的朗讀。在搭乘公車時,若沒有座位時,我站立著,手拉著拉環,自己也小聲的唸著車箱上的廣告文案。
在有座位時,我就坐在公車上,看著窗外的景色,以「摩托車、高樓大廈、電線桿、餐廳、摩登女郎……」為題,自己訓練即席演講,並且強迫自己,要持續講三分鐘,不能啞口無言。
後來,我又透過朋友的介紹,認識了中廣公司的最知名前輩、播音員「閻大衛先生」。閻大哥很熱心、熱情的教導我練習播音,而且指正我許多不正確的地方;甚至,他要求我朗讀文章,要用很慢的速度,一個字、一個字,很慢的唸,而且要把每個字、每個音發得很完全、很正確。
剛開始的時候,我覺得很無聊,幹嘛要唸這麼慢?我每個字都會唸啊!可是,閻大哥嚴格的要求我——唸快沒有用,每個字都要唸得正確、聲音飽和、有快慢、有大小聲、有開始感、有結束感、有自然感、有輕鬆愉悅感……
閻大衛先生是最知名的播音員,他的聲音是「金嗓子」,他那麼熱情指導我,而且不收取分文酬勞,目的就是要我——一個積極渴望學習朗讀、播音的我,能夠真正學習到正確播音的精髓。
也因此,我每天都花半小時到一小時的時間,不斷的練習唸稿。我買了一個小三角架,上面夾著小麥克風,不停的開口練習、錄音,也反覆聆聽自己的聲音。
後來,我到美國留學唸碩士,我每天也都花半小時,朗讀中央日報的海外版,讓我在海外讀書、唸英文時,也不忘記國語的朗讀、播音技巧。
碩士畢業後,我回到台北,沒考上台視記者,但是後來考上華視記者。我相信,這都要歸功於閻大衛先生過去對我的用心指導。而我也要說,我過去每天持續朗讀的努力,終於得到報償——我當上了電視記者。
多年後,我當了大學系主任,我寫書、演講,從一開始沒沒無聞,到書籍越寫越多,演講邀約也紛至沓來;從台灣、馬來西亞、新加坡、中國大陸、泰國、汶萊……我過去從來沒有想過——過去從每天朗讀國語日報、中央日報的男生,一生中竟然有這麼大的變化,也在海內外的華人世界中,前後受邀演講三千多場次。
所以,我說,「朗讀」改變了我的一生!
我們都要——「訓練讓自己發光,不要等別人把你磨光。」
找到自己的興趣,願意全心投入,自然會有貴人來幫助我們,也讓我們發光發熱、也把自己的才華,推銷出去!
也有一次,有人邀請我演講,簡訊的尊稱,竟稱呼我「戴老鼠」。
天哪,我怎麼變成「戴老鼠」?老鼠,也有姓啊?
我竟然變成「鼠輩」了。
也有人給我的簡訊,稱呼我:「帶老師」、「載老師」。
看了這些簡訊邀請,我真是該不該生氣?還是好笑?
現在很多人,簡訊隨便打一打,就傳送出去了,連再看一次、檢查一次都沒有,真是不夠用心。
其實,「說話,是有溫度的;文字,也是有溫度的。」
話語,在説出去之前,要想一想——合不合宜?會不會説錯話?聽的人,會不會生氣、憤怒、難過……
文字,在傳送出去之前,要再三斟酌、檢查一下——有沒有打錯字、有沒有語意不明、會不會傷害到別人?
第二篇:鍛鍊基本功,讓自己發揮才華
〈勤記錄,讓自己受用不盡——長長的記憶,不如一支短短的筆〉
好記憶,不如濫筆頭!
聽,永遠是別人的東西,
只有寫下來、記下來、用出來,
才是屬於自己的智慧。
一早起來,就看到手機裡有讀者的留言,上面寫著:
「 戴老師,您的有聲書真的太棒了!我每天開車時,都會和我女兒一起聆聽……老師在有聲書裡有說到——『長長的記憶,不如一支短短的筆!』現在我出門,都會記得在包包裡,放著筆和紙備用著。
之前,還有人跟我說,聽有聲書幹嘛還要寫起來?聽聽就好了……
可是,就像老師所說:『好記憶,不如爛筆頭!』
『好習慣,都是從不習慣開始的!』
所以,我現在不管別人怎麼說,我就是每天隨時記錄,因為,我是一個容易忘記的人,不管是工作,或是生活上待辦的事,我都會寫下來、記下來……戴老師,好感謝您的有聲書的教導喔!」
看到這封來信,我心裡好感動;因為——
「想成功,就要有好習慣!」
「好習慣,都是從不習慣開始的!」
幾年前,我在馬來西亞受邀在一家保險公司的表揚大會演講時,看到一名中年的男業務員,他拿到全公司、全馬來西亞業績的第一名。當他上台接受數千名同仁起立歡呼、鼓掌時,他站在台上,雙手抱滿著同仁送給他的花束;他含著淚水,用華語說道:
「若要人前顯貴,就要人後受罪!」
哇,我聽到這句話,真的很開心,因為這句話太棒了,太有啟發性了!所以,我立刻拿筆,把這句話寫下來、記下來、背下來。
現在,在很多場合,我都用這句話與朋友或讀者們分享!
說真的,長久以來,我的身上都會隨時帶筆和紙,聽到什麼好話,或是想到什麼重要的事,我就會習慣性的把這些事寫下來、記下來。長官講了哪些事情、交待什麼事情,我也要隨時記錄。
甚至,我的床頭茶几上、車上,也都有紙筆,讓我隨時有靈感、有想法,隨時記錄。有時候,在外面與朋友聊天,想到什麼或是聽到什麼好話,一時之間,身上沒有紙,怎麼辦?……身上的衛生紙可以寫,統一發票也可以寫;只要有心,什麼都可以寫。
當然,現在手機很方便,大部分手機也都有手寫,或記錄的功能,都可以幫助我們方便記錄。
就像——「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四回成高手!」這句話,也是我聽來的,我寫下來、記下來、背下來,就屬於我的智慧,可以跟大家分享,不是嗎?
我們都要記得——「聽」,永遠是別人的東西,只有寫下來、記下來,我們才會記得;而當我們懂得用自己的方式內化、消化之後,再「說出來」時,才會是屬於自己的智慧!
〈朗讀,改變了我一生——訓練讓自己發光,把自我才華推銷出去〉
訓練讓自己發光,
不要等別人把你磨光。
找到自我興趣、全心投入,
才能讓自己發光發熱,發揮才華!
如果有人問我:「影響我一生最大的關鍵是什麼?」
我會說,關鍵因素有很多,但是,「朗讀」絕對是影響我一生的最大關鍵之一。
年輕時,我考不上大學,我唸「國立藝專廣播電視科」。一年級時,我們必須修一門「國語正音」課。我是在鄉下長大,大部分是講台語,國語並不標準,所以老師就要求我每天要唸「國語日報」,多加朗讀、練習發音。
我,真的去訂了一份「國語日報」,每天同學都還在宿舍裡睡覺時,我就一個人拿著「國語日報」到空教室、操場,一個字、一個字,開口慢慢唸、慢慢練習。
有時候,若手上拿到一些宣傳單、或一篇文章時,我也會習慣性的開口、不斷的朗讀。在搭乘公車時,若沒有座位時,我站立著,手拉著拉環,自己也小聲的唸著車箱上的廣告文案。
在有座位時,我就坐在公車上,看著窗外的景色,以「摩托車、高樓大廈、電線桿、餐廳、摩登女郎……」為題,自己訓練即席演講,並且強迫自己,要持續講三分鐘,不能啞口無言。 後來,我又透過朋友的介紹,認識了中廣公司的最知名前輩、播音員「閻大衛先生」。閻大哥很熱心、熱情的教導我練習播音,而且指正我許多不正確的地方;甚至,他要求我朗讀文章,要用很慢的速度,一個字、一個字,很慢的唸,而且要把每個字、每個音發得很完全、很正確。
剛開始的時候,我覺得很無聊,幹嘛要唸這麼慢?我每個字都會唸啊!可是,閻大哥嚴格的要求我——唸快沒有用,每個字都要唸得正確、聲音飽和、有快慢、有大小聲、有開始感、有結束感、有自然感、有輕鬆愉悅感……
閻大衛先生是最知名的播音員,他的聲音是「金嗓子」,他那麼熱情指導我,而且不收取分文酬勞,目的就是要我——一個積極渴望學習朗讀、播音的我,能夠真正學習到正確播音的精髓。
也因此,我每天都花半小時到一小時的時間,不斷的練習唸稿。我買了一個小三角架,上面夾著小麥克風,不停的開口練習、錄音,也反覆聆聽自己的聲音。
後來,我到美國留學唸碩士,我每天也都花半小時,朗讀中央日報的海外版,讓我在海外讀書、唸英文時,也不忘記國語的朗讀、播音技巧。
碩士畢業後,我回到台北,沒考上台視記者,但是後來考上華視記者。我相信,這都要歸功於閻大衛先生過去對我的用心指導。而我也要說,我過去每天持續朗讀的努力,終於得到報償——我當上了電視記者。
多年後,我當了大學系主任,我寫書、演講,從一開始沒沒無聞,到書籍越寫越多,演講邀約也紛至沓來;從台灣、馬來西亞、新加坡、中國大陸、泰國、汶萊……我過去從來沒有想過——過去從每天朗讀國語日報、中央日報的男生,一生中竟然有這麼大的變化,也在海內外的華人世界中,前後受邀演講三千多場次。
所以,我說,「朗讀」改變了我的一生!
我們都要——「訓練讓自己發光,不要等別人把你磨光。」
找到自己的興趣,願意全心投入,自然會有貴人來幫助我們,也讓我們發光發熱、也把自己的才華,推銷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