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眼光看向哪裡,決定你走到哪裡
六年前的此刻,我歷經半年內送走三位至親的巨慟。或許是靠著以前新聞工作的鍛鍊,表面上我很快地恢復正常。以前坐主播台,我必須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水銀燈一亮,導播喊三、 二、一,馬上就得端出專業的笑容播起新聞,長期訓練下來讓我學會了不管喜怒哀樂都要先把自己的心情藏起來,展現最正常美好的一面。最厲害的,是就算感冒鼻涕直流,但只要導播開始數秒,我的鼻涕立刻可以停住,等到播完稿頭後才繼續擤鼻涕,想想實在覺得不可思議。
孩子的爸離開後的一個多月,家人們一直穿著深色衣服守喪,當時剛好快要過農曆新年了,突然有天公公穿著一件大紅色的運動外套,上面還繡著一隻金色的龍,我看到時眼珠子差點掉下來,心裡想說︰「爺爺,我們應該還在守喪期間吧,這樣會不會太招搖了?」旋即我又轉念一想,我可以選擇繼續沉溺悲傷,但如果年邁的公婆都已經重新振作,我應該也要努力「正常」起來,正常的笑容、正常的服裝、正常的生活。然而,內在的我清楚知道一件事情,我的心還很痛。
家人一一離世以後,整整有三個月的時間我完全記不起保險箱的密碼,無論怎樣努力都想不起來,好多年後我才領悟到,一個人儘管表面正常、笑容專業,但是內心可能還是帶著很深的傷痛,那不是外表看得出來,也不是你穿了什麼顏色的衣服、微笑角度多少所能表達。還好我的信仰裡,有種類似「傷痛治療」的禱告方式,透過這個過程,我可以把所有的心情跟那位愛我的神傾訴――我狠狠地哭、痛快地罵、也好好地認罪,一層層像洋蔥一樣,找到自己的感受,完全徹底地釋放,最終明白不管經歷多少磨難,神的愛還是源源不絕地澆灌我,許多親朋好友持續關心著我與我們全家。
也在這樣的過程,我發現自己對事件的反應往往異乎常人。
有一天我姊打電話給我,難過地說她夢見了媽媽在天堂裡,髮色跟以前的棗紅色不一樣了,變成紫紅色,而且媽媽以前的頭髮是捲的,現在卻變成直的,她看了很傷心,心想媽媽一定不會滿意這樣的改變。可是我聽了以後是完全不一樣的解讀,我告訴她︰「我覺得那是天堂最新流行耶!最新髮色、最新款式,媽媽真是跟年輕時一樣懂得趕時髦啊!請問妳在傷心什麼?」姊姊聽了先是一楞,卻也因此調整了情緒,收起眼淚與擔心。後來她常常跟我說,我有「一句禪」的功力,總是能將看似非常傷心痛苦的事情,用正面的思考方式去回應。
我深信因為神源源不絕給我的愛,讓我能用不一樣的態度看待事情;我也深信生老病死就像春夏秋冬一樣,沒有人可以避免,怎麼回應問題完全取決於你的眼光。我的行事曆上,每天的第一條都是「戴上耶穌的眼鏡」﹕你可以只顧低頭看自己的苦難,越想越覺得困難、越想越覺得痛苦、越想越覺得自己可憐;你也可以戴上「耶穌牌眼鏡」,抬頭仰望美麗的天空、仰望未來,最重要的是仰望那位永遠愛你的神,相信祂必會帶領你的人生,那麼結果會完完全全不同。
過去三年透過我的書、見證、分享……我聽到了很多傷心的故事,但我也總在每個故事的背後,看到神「化了妝的祝福」。曾有位先知型的牧師為我禱告時,說他看見我走在一條大路上,走著走著,眼看已經要走進死巷,再也沒有路能夠讓我繼續前進了,但是當我靠近仔細一看,才發現居然是一條往上直通的大道,又直、又平、又長。
回首這幾年來我所歷經的傷痛,卻在傷痛裡更堅定對神的信心,最後竟然可以體貼別人的需要,成為別人的祝福,真的是不可思議。眼光看向哪裡,決定你走到哪裡,儘管歷經傷心痛苦,但我深信神所要賜的是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災禍的意念,如果我們把眼光放在正確的地方,就會發現死巷不再是死巷,而是一條充滿希望的大道,通往人生下一階段的方向。 愛的存款
在兒子的身上,我總是在幾乎沒有什麼希望中得到很多的盼望。我想最大的關鍵就是,如同我之前寫的理財書一樣:「過去的績效不代表未來的獲利,你能做的就是定期定額、持續不斷地投資下去。」
我的兒子從小爬得比別人慢、說話比別人晚,學業之路也跌跌撞撞的。記得他七、八個月的時候,我帶他出去跟同齡的小朋友玩耍,俗話說「七坐八爬」,但眼見別的孩子已經滿地亂滾、亂翻、亂爬,我家弟弟不知是否因為太健康、太胖,你得推他屁股一下他才會爬一步,就這樣一推一爬,人家都已經不知道爬了幾圈回來,他還在原地打轉。他開口的時間也比別人晚,別的孩子都已經會說不少話和單字了,他依然嚴守「沉默是金」的原則,讓我擔心了好一陣子。學業之路就更不用講了︰家裡有一個史丹佛博士的爸爸、一個賓州大學讀三年就畢業的哥哥,還有念雙語部,可是默寫古文也可以考一百分的姊姊……我當然對弟弟也抱著很大的期待,但後來發現就連要求他功課要帶回家,講了三年、四年也做不到。我知道對孩子一定要用愛澆灌,我也非常努力地試著用愛澆灌,但請原諒我是血肉之軀,我真的曾經在發現他三、四年級了還是忘記帶功課回家時,氣得把整個書包倒在地上,然後還拿「愛的小手」往他小屁股上揮兩下。
別人總是告訴我說男孩子發育得比較慢,我也老是拿這個話安慰自己,可是當我看到與他同齡的男孩明明就發育得很好、學習成就也很棒、比賽也很厲害,心底小小的OS還是一直不斷冒出來。我承認我經常擔心,但是我從來都不曾洩氣,就好像《沒經驗,是你最大優勢》那本書裡我的信念:放棄,從來不是我的人生選項。總是告訴自己,只要給孩子足夠愛的存款,時間久了一定會開花結果。
用愛包容,用愛澆灌,用愛讓不可能變可能
什麼是愛的存款?夫妻間設身處地的體諒、對孩子具體的讚美、對老闆同事真誠的感謝、甚至給付出不求回報的父母一個溫暖的擁抱,這些都是愛的存款,只要平常的存款足夠,偶爾有爭吵、挫敗、意見不合的時候就不用害怕。有些夫妻不敢吵架是因為存款不足,一吵,微薄的感情就出現撕裂傷,最後冷處理變成常態,愛的存摺裡面全部是負債。
親子銀行開戶時要先有「過人的耐性」,有時候看到兒子成績單的紅字、鬼打架的聯絡簿、流水帳的作文,一方面自己口吐白沫、火冒三丈,另一方面要呼喊主耶穌的名三次,然後深呼一大口氣,hold住口舌,絕不發出惡言,期許自己在很難鼓勵的狀況下,還是拚命找出值得稱讚孩子的地方,再加上耐心的等候,一點一滴慢慢地用愛儲蓄。當然,我必須說這真的是很難做到。
我家老大、老二都很知道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通常我比較常說的是:「不要再讀了,趕快去休息。」偏偏老三國小的時候總是狀況外,每次問說你功課做完了嗎?他睜著圓呼呼的大眼睛,很堅定地跟我說都做好了,結果睡覺前才發現只做了正面,背面都是空的。我告訴我自己︰打罵、洩他人志氣、說難聽的話,絕對無法教養出有愛的小孩,我能夠做的就是不停地用愛包容他、用愛澆灌他,並且用正面的言語帶領、啟發他,直到他懂事的那一天。我知道,其實他自己從來也沒有不想努力,只是有時候小孩子真的一玩就什麼都忘記。 當我們把心願放得很小,沒有抱太大期望,腳踏實地去做該做的事情時,往往會有出乎意料的結局。從來不敢在人前表現的他,四年級時認真地跟著同學一起做科展,不管是連續假期、週末下午,他就是乖乖地實驗、乖乖地做,他很少抱怨,就這樣默默往前走,結果成績揭曉,居然贏過了許多優秀的學長姊,得到了全校特優第一。同樣的,我單純出於想培養他敢在人前說話的勇氣,帶他參加了莫斯科發明展,因為這個比賽裁判會隨時隨地來到你的攤位前面,詢問你的發明內容、製作過程……而你必須要毫不猶豫地、勇敢地、有條理地用英文介紹你的設計理念。結果幾個年齡相近的小臭皮匠一起努力,居然以「智慧浴室」獲得了金牌獎回到台灣。一直跟著老師學習scratch動畫的他,也是默默地練習,默默地投稿參加動畫比賽,校內初賽沒人參加,傻乎乎的幸運的成為學校代表隊進軍北市賽。可是第二階段必須單槍匹馬去做口頭報告。我看著這個從來不肯在人前朗誦、演講、甚至大聲說話的孩子,跟著老師一遍又一遍練習報告內容,我心裡想:「貓叫可能還比你大聲一點,可以把嘴巴張開來說話嗎?」或許是我自己太常在台上講話了,知道什麼時候要提高音調、什麼時候要委婉、什麼時候要加上手勢,所以看到一派淡然的兒子,我真的著急得不得了。輪到他實際上場時,場外的我們可以看直播可是沒有半點聲音,我看到他拿著麥克風一會兒伸左手、一會兒伸右手、一會兒比比自己的作品,驕傲地自言自語說:「唉唷,畢竟是我生的小孩,上了場就是不一樣!」雖然我聽不到他究竟說了什麼,但是心裡那種一直覺得不夠好的念頭,再次地壓了下來,告訴自己他真的還只是個孩子。幾週後成績公布,他獲得代表台北市進軍全國賽的佳績,這也是台北市第一次有孩子獲得全國賽的代表權,下一階段要面對更多更困難的競爭。
愛會產生最大的複利效果✽✽
在兒子的身上,我總是在幾乎沒有什麼希望中得到很多的盼望。我想最大的重點就是如同我之前寫的理財書一樣:「過去的績效不代表未來的獲利,你能做的就是定期定額、持續不斷地投資下去。」其實我也在他身上看到想求好的心,但或許年紀真的還不到,而我相信這個時候唯一能夠給他鼓勵跟支持的人,就只有我了,所以我經常在家裡上演著咬著牙、硬著頭皮鼓勵稱讚的戲碼,但是這樣子持續不斷地做,我真的看到了不一樣的孩子。
今年陪伴孩子迎接六年級的生涯,我告訴他說六年級就是全小學最大的哥哥了,當你自己想要放棄、當你覺得自己不行的時候,你要換一個念頭鼓勵自己,告訴自己「我可以、我試試看、我再多努力一下」,不要輕易讓負面的思想擊垮你。我相信長期不斷的存款與禱告絕對發揮了功效!兒子升上六年級之後,平常回家一定要催促才會寫功課的他,居然已經能夠讓我下班回家聽不到人聲,仔細一看原來已經自動坐在書桌前,讓為娘的我真是熱淚盈眶,只想說「感謝主」呀!有幾次我念神學院下課得晚,回家的時候看到他房間的燈還亮著,不可思議的居然自動自發還在寫自修,當下我真的想高喊:「哈利路亞,我出頭了!」 大多數人面對不成功都是先爆發負面情緒,然後自己先否定自己。我的確曾經擔心過這個小兒子沒有定性,可是我絕對不會把這樣的話說出來。我會換一個角度、換一個正面的字眼表達,例如「再多努力五分鐘,功課一定更工整」或是「你不用跟那些第一名的比,只要每一個今天比昨天更好,你就超越了你自己」。因為他非常喜歡寫電腦程式,我知道寫程式跟數理能力息息相關,於是帶他去找了數學老師,老師了解他的狀況後說:「以後每個禮拜天一點到五點到這裡來報到吧!」我原本想要回說:「不可能啦,坐一小時就哇哇叫了!四小時太久了他坐不住的。」最後我決定把自己的嘴巴閉上,關掉負面的情緒,取而代之的是:「弟弟,我相信你如果這樣做,未來一定有機會得到更好的成績。」兒子也帶著這樣的盼望,以及自己也不相信自己能夠做到的心情,硬著頭皮去了。一次、兩次、三次、四次,幾次下來以前數學總是在及格邊緣的他,竟然在六年級第一次的月考就考了九十八分,我們全家真的是想要放鞭炮慶祝與歡呼了。這個時候我深深覺得,還好兒子這六年的小學生涯,愛的存款我從來沒有放棄間斷,也從來沒有想要停止儲存。
每當負面的念頭生起時,如果你能夠換一個方式稱讚、鼓勵,牽著孩子的手一起走下去,我相信到了某個關鍵時刻,你一定會看到不一樣的孩子與自己。愛的存款適用於任何人際關係,用打的、罵的、吵的,或是心急口出惡言,一點都沒有用。從今天開始,面對你的孩子、父母、老闆、同事,或是感情逐漸平淡的另一半,甚至是很久都沒有看到任何進步的學生,開始你的愛的存款,只要時間夠久,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複利效果。
我親愛的孩子,我會不斷地支持、一直鼓勵,陪你們走過這漫漫的人生馬拉松。
眼光看向哪裡,決定你走到哪裡
六年前的此刻,我歷經半年內送走三位至親的巨慟。或許是靠著以前新聞工作的鍛鍊,表面上我很快地恢復正常。以前坐主播台,我必須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水銀燈一亮,導播喊三、 二、一,馬上就得端出專業的笑容播起新聞,長期訓練下來讓我學會了不管喜怒哀樂都要先把自己的心情藏起來,展現最正常美好的一面。最厲害的,是就算感冒鼻涕直流,但只要導播開始數秒,我的鼻涕立刻可以停住,等到播完稿頭後才繼續擤鼻涕,想想實在覺得不可思議。
孩子的爸離開後的一個多月,家人們一直穿著深色衣服守喪,當時剛好快要過農曆新年了,突然有天公公穿著一件大紅色的運動外套,上面還繡著一隻金色的龍,我看到時眼珠子差點掉下來,心裡想說︰「爺爺,我們應該還在守喪期間吧,這樣會不會太招搖了?」旋即我又轉念一想,我可以選擇繼續沉溺悲傷,但如果年邁的公婆都已經重新振作,我應該也要努力「正常」起來,正常的笑容、正常的服裝、正常的生活。然而,內在的我清楚知道一件事情,我的心還很痛。
家人一一離世以後,整整有三個月的時間我完全記不起保險箱的密碼,無論怎樣努力都想不起來,好多年後我才領悟到,一個人儘管表面正常、笑容專業,但是內心可能還是帶著很深的傷痛,那不是外表看得出來,也不是你穿了什麼顏色的衣服、微笑角度多少所能表達。還好我的信仰裡,有種類似「傷痛治療」的禱告方式,透過這個過程,我可以把所有的心情跟那位愛我的神傾訴――我狠狠地哭、痛快地罵、也好好地認罪,一層層像洋蔥一樣,找到自己的感受,完全徹底地釋放,最終明白不管經歷多少磨難,神的愛還是源源不絕地澆灌我,許多親朋好友持續關心著我與我們全家。
也在這樣的過程,我發現自己對事件的反應往往異乎常人。
有一天我姊打電話給我,難過地說她夢見了媽媽在天堂裡,髮色跟以前的棗紅色不一樣了,變成紫紅色,而且媽媽以前的頭髮是捲的,現在卻變成直的,她看了很傷心,心想媽媽一定不會滿意這樣的改變。可是我聽了以後是完全不一樣的解讀,我告訴她︰「我覺得那是天堂最新流行耶!最新髮色、最新款式,媽媽真是跟年輕時一樣懂得趕時髦啊!請問妳在傷心什麼?」姊姊聽了先是一楞,卻也因此調整了情緒,收起眼淚與擔心。後來她常常跟我說,我有「一句禪」的功力,總是能將看似非常傷心痛苦的事情,用正面的思考方式去回應。
我深信因為神源源不絕給我的愛,讓我能用不一樣的態度看待事情;我也深信生老病死就像春夏秋冬一樣,沒有人可以避免,怎麼回應問題完全取決於你的眼光。我的行事曆上,每天的第一條都是「戴上耶穌的眼鏡」﹕你可以只顧低頭看自己的苦難,越想越覺得困難、越想越覺得痛苦、越想越覺得自己可憐;你也可以戴上「耶穌牌眼鏡」,抬頭仰望美麗的天空、仰望未來,最重要的是仰望那位永遠愛你的神,相信祂必會帶領你的人生,那麼結果會完完全全不同。
過去三年透過我的書、見證、分享……我聽到了很多傷心的故事,但我也總在每個故事的背後,看到神「化了妝的祝福」。曾有位先知型的牧師為我禱告時,說他看見我走在一條大路上,走著走著,眼看已經要走進死巷,再也沒有路能夠讓我繼續前進了,但是當我靠近仔細一看,才發現居然是一條往上直通的大道,又直、又平、又長。
回首這幾年來我所歷經的傷痛,卻在傷痛裡更堅定對神的信心,最後竟然可以體貼別人的需要,成為別人的祝福,真的是不可思議。眼光看向哪裡,決定你走到哪裡,儘管歷經傷心痛苦,但我深信神所要賜的是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災禍的意念,如果我們把眼光放在正確的地方,就會發現死巷不再是死巷,而是一條充滿希望的大道,通往人生下一階段的方向。 愛的存款
在兒子的身上,我總是在幾乎沒有什麼希望中得到很多的盼望。我想最大的關鍵就是,如同我之前寫的理財書一樣:「過去的績效不代表未來的獲利,你能做的就是定期定額、持續不斷地投資下去。」
我的兒子從小爬得比別人慢、說話比別人晚,學業之路也跌跌撞撞的。記得他七、八個月的時候,我帶他出去跟同齡的小朋友玩耍,俗話說「七坐八爬」,但眼見別的孩子已經滿地亂滾、亂翻、亂爬,我家弟弟不知是否因為太健康、太胖,你得推他屁股一下他才會爬一步,就這樣一推一爬,人家都已經不知道爬了幾圈回來,他還在原地打轉。他開口的時間也比別人晚,別的孩子都已經會說不少話和單字了,他依然嚴守「沉默是金」的原則,讓我擔心了好一陣子。學業之路就更不用講了︰家裡有一個史丹佛博士的爸爸、一個賓州大學讀三年就畢業的哥哥,還有念雙語部,可是默寫古文也可以考一百分的姊姊……我當然對弟弟也抱著很大的期待,但後來發現就連要求他功課要帶回家,講了三年、四年也做不到。我知道對孩子一定要用愛澆灌,我也非常努力地試著用愛澆灌,但請原諒我是血肉之軀,我真的曾經在發現他三、四年級了還是忘記帶功課回家時,氣得把整個書包倒在地上,然後還拿「愛的小手」往他小屁股上揮兩下。
別人總是告訴我說男孩子發育得比較慢,我也老是拿這個話安慰自己,可是當我看到與他同齡的男孩明明就發育得很好、學習成就也很棒、比賽也很厲害,心底小小的OS還是一直不斷冒出來。我承認我經常擔心,但是我從來都不曾洩氣,就好像《沒經驗,是你最大優勢》那本書裡我的信念:放棄,從來不是我的人生選項。總是告訴自己,只要給孩子足夠愛的存款,時間久了一定會開花結果。
用愛包容,用愛澆灌,用愛讓不可能變可能
什麼是愛的存款?夫妻間設身處地的體諒、對孩子具體的讚美、對老闆同事真誠的感謝、甚至給付出不求回報的父母一個溫暖的擁抱,這些都是愛的存款,只要平常的存款足夠,偶爾有爭吵、挫敗、意見不合的時候就不用害怕。有些夫妻不敢吵架是因為存款不足,一吵,微薄的感情就出現撕裂傷,最後冷處理變成常態,愛的存摺裡面全部是負債。
親子銀行開戶時要先有「過人的耐性」,有時候看到兒子成績單的紅字、鬼打架的聯絡簿、流水帳的作文,一方面自己口吐白沫、火冒三丈,另一方面要呼喊主耶穌的名三次,然後深呼一大口氣,hold住口舌,絕不發出惡言,期許自己在很難鼓勵的狀況下,還是拚命找出值得稱讚孩子的地方,再加上耐心的等候,一點一滴慢慢地用愛儲蓄。當然,我必須說這真的是很難做到。
我家老大、老二都很知道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通常我比較常說的是:「不要再讀了,趕快去休息。」偏偏老三國小的時候總是狀況外,每次問說你功課做完了嗎?他睜著圓呼呼的大眼睛,很堅定地跟我說都做好了,結果睡覺前才發現只做了正面,背面都是空的。我告訴我自己︰打罵、洩他人志氣、說難聽的話,絕對無法教養出有愛的小孩,我能夠做的就是不停地用愛包容他、用愛澆灌他,並且用正面的言語帶領、啟發他,直到他懂事的那一天。我知道,其實他自己從來也沒有不想努力,只是有時候小孩子真的一玩就什麼都忘記。 當我們把心願放得很小,沒有抱太大期望,腳踏實地去做該做的事情時,往往會有出乎意料的結局。從來不敢在人前表現的他,四年級時認真地跟著同學一起做科展,不管是連續假期、週末下午,他就是乖乖地實驗、乖乖地做,他很少抱怨,就這樣默默往前走,結果成績揭曉,居然贏過了許多優秀的學長姊,得到了全校特優第一。同樣的,我單純出於想培養他敢在人前說話的勇氣,帶他參加了莫斯科發明展,因為這個比賽裁判會隨時隨地來到你的攤位前面,詢問你的發明內容、製作過程……而你必須要毫不猶豫地、勇敢地、有條理地用英文介紹你的設計理念。結果幾個年齡相近的小臭皮匠一起努力,居然以「智慧浴室」獲得了金牌獎回到台灣。一直跟著老師學習scratch動畫的他,也是默默地練習,默默地投稿參加動畫比賽,校內初賽沒人參加,傻乎乎的幸運的成為學校代表隊進軍北市賽。可是第二階段必須單槍匹馬去做口頭報告。我看著這個從來不肯在人前朗誦、演講、甚至大聲說話的孩子,跟著老師一遍又一遍練習報告內容,我心裡想:「貓叫可能還比你大聲一點,可以把嘴巴張開來說話嗎?」或許是我自己太常在台上講話了,知道什麼時候要提高音調、什麼時候要委婉、什麼時候要加上手勢,所以看到一派淡然的兒子,我真的著急得不得了。輪到他實際上場時,場外的我們可以看直播可是沒有半點聲音,我看到他拿著麥克風一會兒伸左手、一會兒伸右手、一會兒比比自己的作品,驕傲地自言自語說:「唉唷,畢竟是我生的小孩,上了場就是不一樣!」雖然我聽不到他究竟說了什麼,但是心裡那種一直覺得不夠好的念頭,再次地壓了下來,告訴自己他真的還只是個孩子。幾週後成績公布,他獲得代表台北市進軍全國賽的佳績,這也是台北市第一次有孩子獲得全國賽的代表權,下一階段要面對更多更困難的競爭。
愛會產生最大的複利效果✽✽
在兒子的身上,我總是在幾乎沒有什麼希望中得到很多的盼望。我想最大的重點就是如同我之前寫的理財書一樣:「過去的績效不代表未來的獲利,你能做的就是定期定額、持續不斷地投資下去。」其實我也在他身上看到想求好的心,但或許年紀真的還不到,而我相信這個時候唯一能夠給他鼓勵跟支持的人,就只有我了,所以我經常在家裡上演著咬著牙、硬著頭皮鼓勵稱讚的戲碼,但是這樣子持續不斷地做,我真的看到了不一樣的孩子。
今年陪伴孩子迎接六年級的生涯,我告訴他說六年級就是全小學最大的哥哥了,當你自己想要放棄、當你覺得自己不行的時候,你要換一個念頭鼓勵自己,告訴自己「我可以、我試試看、我再多努力一下」,不要輕易讓負面的思想擊垮你。我相信長期不斷的存款與禱告絕對發揮了功效!兒子升上六年級之後,平常回家一定要催促才會寫功課的他,居然已經能夠讓我下班回家聽不到人聲,仔細一看原來已經自動坐在書桌前,讓為娘的我真是熱淚盈眶,只想說「感謝主」呀!有幾次我念神學院下課得晚,回家的時候看到他房間的燈還亮著,不可思議的居然自動自發還在寫自修,當下我真的想高喊:「哈利路亞,我出頭了!」 大多數人面對不成功都是先爆發負面情緒,然後自己先否定自己。我的確曾經擔心過這個小兒子沒有定性,可是我絕對不會把這樣的話說出來。我會換一個角度、換一個正面的字眼表達,例如「再多努力五分鐘,功課一定更工整」或是「你不用跟那些第一名的比,只要每一個今天比昨天更好,你就超越了你自己」。因為他非常喜歡寫電腦程式,我知道寫程式跟數理能力息息相關,於是帶他去找了數學老師,老師了解他的狀況後說:「以後每個禮拜天一點到五點到這裡來報到吧!」我原本想要回說:「不可能啦,坐一小時就哇哇叫了!四小時太久了他坐不住的。」最後我決定把自己的嘴巴閉上,關掉負面的情緒,取而代之的是:「弟弟,我相信你如果這樣做,未來一定有機會得到更好的成績。」兒子也帶著這樣的盼望,以及自己也不相信自己能夠做到的心情,硬著頭皮去了。一次、兩次、三次、四次,幾次下來以前數學總是在及格邊緣的他,竟然在六年級第一次的月考就考了九十八分,我們全家真的是想要放鞭炮慶祝與歡呼了。這個時候我深深覺得,還好兒子這六年的小學生涯,愛的存款我從來沒有放棄間斷,也從來沒有想要停止儲存。
每當負面的念頭生起時,如果你能夠換一個方式稱讚、鼓勵,牽著孩子的手一起走下去,我相信到了某個關鍵時刻,你一定會看到不一樣的孩子與自己。愛的存款適用於任何人際關係,用打的、罵的、吵的,或是心急口出惡言,一點都沒有用。從今天開始,面對你的孩子、父母、老闆、同事,或是感情逐漸平淡的另一半,甚至是很久都沒有看到任何進步的學生,開始你的愛的存款,只要時間夠久,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複利效果。
我親愛的孩子,我會不斷地支持、一直鼓勵,陪你們走過這漫漫的人生馬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