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摘錄一 第一章:情緒強而有力,無所不在又難以掌控

»情緒可以是談判的絆腳石

沒有人不被情緒影響。情緒可能毀掉雙方達成明智協議的機會,可能將原本和睦的關係變成兩敗俱傷的長期鬥爭,也可能讓公平解決的希望為之破滅。究竟什麼原因讓情緒如此令人苦惱?
情緒會讓人無法集中注意力處理實質議題。如果你或對方開始心浮氣躁,你們都得應付情緒帶來的困擾。你是否應該氣沖沖地奪門而出?開口道歉?還是靜靜坐著生悶氣?你開始花心思琢磨如何保護自己或攻擊對方,不再全心全意追求令人滿意的協議。
情緒會傷害關係。不可遏制的情緒或許適用於墜入愛河的戀人,但在談判過程中,情緒的大幅波動可能導致你出現不智之舉。強烈的情緒會蒙蔽思考能力,讓你做出危及彼此關係的事。生氣的時候,你可能打斷同事的長篇大論,而他正打算提出你們雙方都能接受的協議。他可能因此懷恨在心,在你下次需要支援時,袖手旁觀報復你。
情緒容易讓對方抓住你的弱點。如果你被談判對手的提議嚇倒,或在表達自己的訴求時支支吾吾,這些明顯的反應都會讓對手看出端倪,暴露出你「真正」的顧慮與弱點。有心人可以透過你的情緒反應,得知你有多在乎這些提案、議題以及你們之間的關係。他們或許會利用這些情報來對付你。
»情緒也可以是寶貴資產

雖然情緒經常被視為談判的絆腳石,也確實如此,但它們同樣可以成為寶貴的資產。情緒可以幫助我們達到談判的目的,不論是尋找有創意的方法來滿足雙方利益,或者改善一段岌岌可危的關係。
在以色列與埃及兩國的歷史性和平會談期間,當時的美國總統卡特(Jimmy Carter)充分發揮了情緒的力量。他邀請時任以色列總理比金(Menachim Begin)和埃及總統沙達特(Anwar Saddat)共赴大衛營,目的是協調兩國領袖達成和平協議。歷經漫長的十三天後,協商瀕臨破局,以色列人民看不見達成協議的一絲曙光。
到了此時,卡特總統已對和平會談投入大量時間與精力。他大可顯露洩氣,甚至威脅比金接受他的最新提案,「否則後果自負」。但是敵對的態度很可能導致比金徹底放棄協商,而且恐有危及兩國領袖私交之虞。
相反的,卡特選擇動之以情,做出一件令比金大受感動的事。比金曾要求帶回卡特、沙達特和他自己的簽名合照,做為給孫兒孫女的禮物。卡特在每張照片各別寫上比金孫輩的名字,做為每個孩子專屬的禮物。會談陷入僵局時,卡特把照片交到比金手上。當看到孫女的名字赫然出現在第一張照片上時,比金不由得喊出她的名字,雙唇微微發顫。他翻看這疊照片,逐一唸出每個孫兒孫女的名字。他和卡特低聲聊起這些孩子和戰爭問題。這是整場會談的轉捩點。當天稍晚,比金、沙達特和卡特共同簽署了《大衛營協議》(Camp David Accord)。
倘若卡特和比金交惡,就不可能出現如此開誠布公的交流。比金把自己的難處告訴卡特,既不抱持排斥心態,也沒有拂袖而去。正面情緒為不具恐嚇意味的對談設立基調,讓兩人得以化解重大分歧。
這樣的基調絕不可能「從天而降」,得靠真心誠意的努力才會出現。早在這場會談的一年多前、雙方首度會晤時,卡特和比金就建立起深厚的友誼。當時,卡特私下邀請比金總理前來白宮,推心置腹暢談中東的衝突情勢。幾個月後,卡特及其夫人邀請比金伉儷參加一場私人晚宴。席間,他們聊起各自的生活經歷,包括比金的父母以及他唯一的兄弟如何在猶太人大屠殺(Holocaust)中不幸遇難。大衛營會談期間,卡特展現了關照各方利益的用心。例如,比金與沙達特初次在大衛營會面之前,卡特曾提醒比金,沙達特有可能提出咄咄逼人的方案,希望比金不要過度反應。
卡特不希望談判破局,比金和沙達特也是如此,「共贏」對所有人都有好處。卡特與兩位領袖之間的正面情緒,幫助會談得以繼續推進。
摘錄二 第三章:不吝表達賞識:從他人的想法、感受或行動中發掘優點
»表達賞識的三要素

表達賞識絕不只是一句簡單的謝謝。由於我們往往不懂得如何欣賞別人,所以需要改善以下三點:
 設法理解彼此的觀點;
 從彼此的想法、感受或行動中發掘優點;
 透過言語和行動表達我們的理解與賞識。

 理解對方觀點

要欣賞另一個人,首要任務就是從他們的角度看事情,體會他們的感受。最主要的工具,就是你的聆聽與提問能力。
許多人認為,除非他們親口說出,否則你無法真正理解他們對事物的看法。很多時候確實如此,但你還是可以透過換位思考準確揣摩對方的想法。不過,即便你確實明白對方觀點,他們仍舊希望有人聽到。請做好聆聽的準備。
有許多積極的聆聽技巧可以幫助談判雙方增進相互理解,在此提出最值得注意的兩個技巧:
除了聆聽字句,也要聆聽「旋律」。理解的過程,不只限於聆聽對方實際說出的一字一句。聆聽者也必須從談話氛圍蒐集訊息,感受說話者的心情、個性和語氣,領略話語背後的來龍去脈。
就像光聽一首歌的歌詞是不夠的,你也希望聽到伴隨這些歌詞的背景旋律。正如隆隆的鼓聲可以把深情的情歌變成充滿焦慮的戰鬥吶喊,說話的語氣也可以確認或推翻談判者說出的內容,好比一個人大吼著說:「我沒生氣!」
聆聽「弦外之音」。你有時會察覺對方話中有話;人們的話裡經常隱含這種模糊的言外之意。例如一場晚宴上,主人看著錶說:「今天真開心,我竟沒發現已經這麼晚了。」大多數客人都能立刻聽出主人送客的弦外之音。
弦外之音通常透露出一個人對正在討論的觀點,究竟持支持、反對或不置可否的態度。有一個簡單方法可以聽懂弦外之音,那就是注意聽對方強調哪一個字。下面四句話或許看似一模一樣,但每句話的含意各有不同,括弧裡的內容是對訊息的可能解讀。
「我」喜歡這份提案。(但是其他人不接受。)
我「喜歡」這份提案。(我強烈支持這個構想。)
我喜歡「這份」提案。(我喜歡這份提案勝過其他提案。)
我喜歡這份「提案」。(提案歸提案,我可沒答應簽約。)
切勿忽略模稜兩可或抗拒的態度。肢體語言傳達的訊息,可能跟人們實際說出來的話南轅北轍。留心弦外之音,你才能更深入理解對方的觀點。
 從他人的想法、感受或行動中發掘優點

賞識的第二個要素是發掘優點,也就是從對方的想法、感受或行動中尋找價值。想想生活中的家務事即可略窺一二。不論打掃廚房、整理床鋪、修剪草皮或記住某個特殊日子,假如家人對我們的付出視而不見,或從未給予讚美,我們肯定會傷心失望。表五說明我們如何從他人的想法、感受或行動中發掘優點,並表達賞識。
如果觀點相衝突,不妨從對方的思維邏輯發掘優點。就算你不贊成對方在某項議題上的立場,也能欣賞他們觀看世界的角度。驅策他們的,很可能是某種強烈的感受、堅定的信念,或者某個具有說服力的論點。這裡以羅傑代表聯邦政府出庭美國最高法院的經歷說明:
在輪到羅傑發言反駁訴願人時,他走向庭前說:「訴願人的論點強而有力。事實上,我認為比今天早晨律師在此陳述的論點更有力量。如果要我替訴願人陳情,我會補充下面這一點……。」
「費雪先生!」法蘭克福特大法官打斷他的話,「你是來為政府辯護的!」
「的確,庭上,」羅傑說:「而我希望稟明全體審判人員,我們不僅能夠反駁訴願人提出的論點,也能反駁我認為訴願人可以提出的另一個好論點。無論如何,他們的訴願內容並非無足輕重,也絕非牽強附會。我認為法院同意重新審理、判斷其中的是非曲直,是一個正確決定。這一點跟聯邦政府的立場一致。然而,儘管他們言之成理,基於以下理由,我們斷定他們違背法律,請容我一一陳述……。」
羅傑相信,由衷讚美對手論述中的優點,更能有效支持政府的立場,效果勝過一上庭就猛烈批評訴願人的主張荒唐可笑,根本不值得考慮。比起迴避對方的論述而自說自話,展現自己充分理解對方論點並予以正面反駁後,他的說詞可能產生更強大的效力。(政府最後打贏了這場官司。)
以這種方式表達賞識,也讓訴願人的律師相信政府聽到了他們說的話,而且他們的論點確實有價值。最後,律師穿越審判室跟羅傑握手致意,謝謝他認真看待他們的主張。
摘錄三第五章:尊重自主權:擴大你的自主範圍,同時不侵犯他人空間

»擴大你的自主空間
自主權的作用,主要在於左右決策的能力。許多人誤以為,沒有最終決策權就完全 使不上力。同樣地,如果其他人沒有決策權,我們也認為他們沒有用處,不值得打交道。既然出現在會議上的低階人員沒有資格做決定,為什麼要跟他談判呢?當我們代表客戶談判,假如沒有權力做最後決定,我們又何必跟對方開會呢?我們可能會擔心別人認為我們 的想法薄弱無力,把我們當成「弱者」。
不要過度限制你的自主空間。就算沒有決策權,仍然可以透過許多有效方法影響決策。你可以提出建議、在決策前提出其他方案,或舉辦聯合腦力激盪,邀請大家集思廣益。
一九七九年秋,美國駐德黑蘭大使館被攻占。絕大多數外交官和美方工作人員遭到挾持,長達數月之久。一九八○年春,時任總統卡特試圖以直升機營救人質,最後無功而返。不久後,白宮法律顧問勞伊德.卡特勒(Lloyd Cutler)打電話給我,請我想想辦法處理人質危機。卡特勒明白表示,我無權制定任何具有約束力的決定,另外,一天二十四小時我都可以透過白宮總機找到他。卡特勒明白,若由政府官員出面跟伊朗人商量解決辦法,他的任何說法都會被視為白宮的真正意圖,不論說什麼,都會被解讀成討價還價,伊朗人肯定在此基礎上要求更多。
身為一名大學教授,服務於一家非營利的小型民間組織,我完全沒有包袱。我認為自己的使命,是設法提出雙方都能接受的一套解決方案。
透過一位伊朗學生牽線,我跟當時伊斯蘭共和黨領袖貝赫什提長老(Ayatollah Beheshti)通上電話。貝赫什提的英文非常流利,而且顯然對我略有所知,態度出奇 親切。我們的對話大致如下:
羅傑:「伊朗的訴求是什麼?你們希望得到什麼?」
貝赫什提:「我告訴你我們不要什麼。我們不要紐約法庭干涉我們的金融債權。」
羅傑:「那你希望由誰解決金融糾紛?伊朗法庭?」
貝赫什提:「那倒不是。交給海牙國際法庭仲裁如何?」
羅傑:「你覺得伊朗會接受仲裁結果嗎?」
貝赫什提:「此刻,我承諾伊朗會接受海牙的仲裁。你能承諾美國也會照做嗎?」
羅傑:「我說過,我沒有任何權利代表美國政府做出承諾。不過,如果我們可以提出一套解決方法,我隨時準備好向白宮進言。伊朗還希望得到什麼?」
貝赫什提接著提出一連串議題,這些議題若是跟美國外交官討論,雙方免不了打官腔。不過,跟我談論的過程中,潛藏在立場底下的真正訴求漸漸浮現出來。
貝赫什提:「必須終止經濟制裁。」
羅傑:「哎呀,給我幾個理由好向美國政府提議終止制裁。」貝赫什提:「首先,我們已經受到足夠的懲罰。」
羅傑:「唉,卡特總統可以反駁說,懲罰是否『足夠』並沒有明確的標準。我需要更多論據。」
貝赫什提:「呃,繼續進行制裁有可能危害整個區域的穩定。」
羅傑:「請解釋這個論點。為什麼會這樣?」
貝赫什提:「你明知故問吧?你的政府難道不明白嗎?」
羅傑:「我不清楚美國政府知道了什麼,但我確實不明白。經濟制裁為什麼會危害區域穩定?」
貝赫什提:「為了進口及出口受到制裁的商品,商人必須對國境一邊或兩邊的官員行賄。長此以往,我國與鄰國政府都將逐漸喪失邊境地區的控管。」
羅傑:「這是個好論點。再給我一個吧。」
貝赫什提:「讓我想想。噢,假如美國政府沒有在人質獲釋之前結束制裁,就永遠找不到更好的藉口了。」
羅傑:「我喜歡這個說法,我肯定會提出這個論點來說服白宮。」
羅傑明確表示,儘管他有機會接觸白宮官員,卻無權代替美國政府做出任何承諾。如此一來,羅傑的自主空間擴大了,他可以大膽探索訴求,提出一套可能的政治方案。羅傑可以暢所欲言,不必擔心說的話被當成某種承諾,或被視為透露美國政府某種秘而不宣的立場。比起有權制定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決策,羅傑扮演非官方角色,更方便他催生協議的實質內容。同時,羅傑的非官方角色也讓貝赫什提得以放輕鬆交談,不必擔心做出代表政府的承諾。
摘錄四 第七章:扮演有意義的角色,並選擇能帶來成就感的活動

»肯定對方希望扮演的體制角色
有意義的角色可能在我們的生活中占據重要地位。我們的身分認同感,脫離不了角色及其帶來的一切地位、權力與盟友。失去那個角色,就像身上切掉一塊肉那樣痛苦。我們也許會用盡力量抗拒受傷。
以「約翰.摩爾」的經驗為例。他是個生意人,經營一家廣播頻道網,有意收購另一家電台。他必須跟電台的兩位股東談判,一位是投資人,另一位是電台經理。投資人持有三分之二股權,同意以約翰認為的合理價格,將股份全數賣給約翰。然而,經理開出的三分之一股權價格,竟然跟投資人三分之二股權價格一樣高。
羅傑和約翰共進午餐時,羅傑問他最近是否遇到談判上的問題,他可以幫上忙,約翰便說了這件事情。當時對話如下:
羅傑:「經理為什麼想拿這麼多錢?」
約翰:「不曉得,貪得無厭吧。你有解決貪婪的辦法嗎?」
羅傑:「他結婚了嗎?有沒有小孩?」
約翰:「那跟這件事情有關係嗎?對,他結婚了。他的辦公室裡有一張照片,是他的妻子和兩個穿著足球球衣的男孩,大概七、八年級。」
羅傑:「他的妻子是做什麼的?」
約翰:「我怎麼會知道?好吧,我確實知道。她是學校董事會的成員。有一次,我在電台的時候,她打電話過來。她得去開校董會,所以電台經理必須回家給孩子弄吃的。」
羅傑:「鎮上還有其他電台嗎?」
約翰:「沒有。」
羅傑:「他跟廣播電台有多深的淵源?」
約翰:「他創立了電台,基本上從零開始,直到電台成為市場第一。」
羅傑:「也許他不想搬家。既然他太太是校董會成員,而且兩個孩子都還在上學,我猜他們不願意搬家。除了搬家問題之外,他本人或許也不願意去買另一家電台,並且尋找新的投資人出資。你為什麼非得買下經理的股份?」
約翰:「聯邦通信委員會規定,若要合併會計報表,以某些子公司的虧損沖銷其他子公司的利潤,我必須至少持有每一家電台的四分之三股權。所以,光買下投資人的三分之二股權還不夠。」
羅傑:「你為什麼不跟經理說清楚?開出合理價格買下他的一些股份,他還可以保留四分之一股權。給他一份兩年的工作合約,讓他繼續留任經理。」
約翰:「沒有用的,他太貪了。」
羅傑:「你了解他,我不了解。也許你是對的,但你不妨試一下,給他一點現金,讓他繼續擔任經理,並保有四分之一股權。」
大約十天後,約翰打電話給羅傑,「你絕對猜不到發生了什麼事。他上鉤了。」
在這個個案中,羅傑不僅考慮財務問題,也顧及了經理面臨的個人問題。他提出問題,試圖從經理的角度理解事情。他發現經理掛念的也許不只是錢,還有為他帶來成就感的角色。
一旦賣掉電台,經理的許多角色都會失去成就感。他還是個好丈夫嗎?(他的妻子也許不願意離開她積極參與的社區,因而痛恨搬家的決定。)還是個好爸爸嗎?(面臨轉學和結交新朋友,孩子們也許既生氣又害怕。)還是個好經理嗎?(他經營這家電台好多年了,也許已把這角色視為自己的一部分,並透過這份工作找到意義。)還是個好創業家嗎?(他也許對於收購新的電台,以及尋找新的投資人出資感到五味雜陳。電台現在很成功,但要是新的電台做不起來呢?)
約翰眼中的貪婪,其實是經理渴望保留好丈夫、好爸爸、好經理和好創業家這些有成就感的角色。當經理收到的提議充分考慮了他的未來角色,不出所料,他果然「上鉤了」。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