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破除奇蹟的迷思──從深不可測到有憑有據〉
奇蹟。有點神祕,對嗎?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恰好接連發生,拯救了某個人的生命,或是讓某人實現了最瘋狂的夢想,但人們卻不知道這究竟是怎麼發生的。哇,這不是很吸引人嗎?只不過,這種神祕的本質也影響我們對奇蹟的看法。
這些年來,我聽過有人只靠著深切的期盼,就讓大病奇蹟似的復原;甚至還有分離很久的戀人,又在數十年後神奇地相遇,這些故事都令人感到既好奇又敬畏。
的確,這種故事足以稱為奇蹟。但對許多人而言(或許也包括你),這種事反而讓奇蹟冠上壞名聲。不相信奇蹟的人認為,這種神奇的事只會發生在其他人身上。他們認為,所有奇蹟都是難以捉摸、神祕、隨機發生、講求運氣且無法觸及的,完全不真實又無法預測。這種事不會發生在真實人生中──至少不會發生在他們身上。
我也曾有相同的想法。
我是說,如果光靠「想」,就能在信箱裡「想出」一張百萬美元的支票,那每個人不都能變成百萬富翁?所謂的「奇蹟康復」也就不再希奇,而那些難相處的客戶或同事(就是經常刺激你血壓的那種人)……呃……當然可以突然消失。
如果你也有這種感覺,你或許會認為凡事要眼見為憑。
心存懷疑是好事,所有人都該這麼做:批判性思考,評估、質疑一切,尋找真相。我是這麼看待事物的,你也應該這麼做。
然而,我們仍必須小心謹慎,因為懷疑主義會帶來一種潛在的毀滅性影響:很容易讓人變得憤世嫉俗。它會讓我們陷入一種不健康的不信任狀態,限制我們的可能性。在本書中,你們將了解奇蹟有兩種類型,將它們搞混實在不公平,也沒有好處。
你或許會說,以上所提到的奇蹟是「被動的」或「隨機的」,發生的機率純屬偶然,我們對其令人難以置信的本質感到驚奇,卻找不到一種確切的解釋方法,更不用說想要重現它們只被視為隨機的巧合。如果你想創造那種奇蹟,多半只能「祈禱,然後等待」。嗯,很抱歉,我不能給你什麼建議,那不是本書要討論的奇蹟。
本書所說的是具體、可測量的奇蹟,需要你主動參與製造過程。這些奇蹟更像是能讓你最宏大、最可怕、最不可能的目標變成現實。你對這種奇蹟保有一定程度的控制力,這表示你可以一而再、再而三地創造它,因為你了解它出現的過程。只是為了創造這種奇蹟,你必須先相信自己追求的結果是可能的、相信自己可以製造奇蹟。如果你心存質疑,我想請你暫時放下這種感覺──至少在讀這本書的時候,如此一來,你才能發掘自己的可能性。
別誤會,我不是想說服你相信什麼不可理喻的事,只是想讓你打開心胸接受新的可能性,接受你有能力隨心所欲創造第二種奇蹟。在這一章,我們將定義何為具體、可測量的奇蹟,才能進行接下來的對話。接著深入討論這種類型的奇蹟究竟如何發生,好讓你能創造不凡的結果。再接下來……信不信就由你了。
〔任何人都能創造的奇蹟〕
說到奇蹟,我們可以想想以下的問題:例如是否只有特別的、「被揀選的」人才能經歷奇蹟?奇蹟是否只會隨機發生?奇蹟是否由上帝或其他神祕的高等智慧創造?或是每個人真的生來具有無限潛能,遠超過我們以為自己所有的?這是否便是某些人能獲得不凡成就的理由──因為他們知道如何挖掘蟄伏的潛能?如果你知道自己距離挖掘出這份潛能只差一、兩項決定,你會怎麼做?
理解這些事,會改變你對目標「規模」的看法,也會改變你的人生;「平凡」的標準因此提高了,因為平凡意味著「成為非凡」。想像一下,如果你和身邊的人都開始發揮自己百分之百的潛力;如果每個人都不再畫地自限,開始創造自己想要的一切,並對世界產生深刻的影響;如果我們每個人都成為奇蹟智者,情況會變成怎樣呢?
〔什麼是奇蹟智者?〕
「智者(maven)」這個字來自意第緒語「meyvn」和希伯來文「mebhin」,意思是「明白事理之人」。
雖然奇蹟(miracle)這個字有幾種定義,對我們而言最有用的意義是《牛津生活英語辭典》裡的「一件非常好的事件或發展,能帶來非常受歡迎的結果」。
「奇蹟智者」一詞便同時包含了這兩個定義。
只要仔細想想,你一定會想到幾個人,他們幾乎將自己所有的潛能在人生中發揮得淋漓盡致,甚至彷彿擁有讓願景成真的本領。無論你和他們有私交,或是只能遠遠地敬仰,這些人絕不讓任何人(包括自己)說服他們放棄心中偉大的願景。他們似乎總有源源不絕的創造力和毅力,還擁有數不盡的機會。你或許好奇:他們為何總是如此幸運?但如果事實上,幸運只占了成功原因的一小部分,甚至毫無關聯的話,你又有什麼想法呢?
綜觀歷史,許多人物都積極在創造具體、可測量的奇蹟:美國總統甘迺迪的願景是將人送上月球;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恩的願景則是讓全美人民都能生活在自由平等之下。他們都是自主、積極創造奇蹟的典範;當其他人還在祈禱、「等待」結果發生時,這兩位卻努力「讓」它們發生。他們成功地將看似不可能的想法轉變成具體的事實,並且不斷追隨自己的願景,創造非凡卓越的全新現實。因為開拓自己的潛能,使他們成了奇蹟智者。
成為奇蹟智者只是一種生存之道。只要你懷著堅定的信念、付出過人的努力,你就是奇蹟智者。許多知名的奇蹟智者來自各行各業,他們的成就與辛苦走過的道路,充滿人們想像得到的各種可能,而他們的許多成就也都對世界帶來重大的影響。
這些「普通人」打從一開始便不斷想辦法超越可能性的限制、克服綑綁人心的恐懼和不安全感。我們生來即具有無限潛能,這些人只是找到了挖掘它的方法。等你也找到這套方法,一切都會改變。
雖然情況各有不同,但「人人具有無限潛能」卻是相同的。事實上,有很多故事在在說明了,即使身處艱難情況,仍能找到讓人生變得傑出不凡的方法──或許你身邊就有這樣的人人。
我希望各位明白的是,外在環境不能決定你的成就,那只是你的過去,不會支配你的未來。你必須先預設好心目中理想的未來、看清它、建立信念,並相信它是可能成真的;同時,必須開始向前進,前面所列的那些人也都是這麼做的。他們認定自己想要的未來有可能成真,也清楚知道自己該做什麼,才能理想「非常可能」實現;接著,不斷付出努力,直到成功變成「必然」。你一定也能這麼做。
記得,你決定要達成的目標不一定非得大到要改變世界。它可大可小,可難可易,隨你喜歡,關鍵是它必須對你有意義,而這項重要性,也將成為你的動力。
〔創造奇蹟是你的決定〕
許多勵志書對我們為何遠離自己想要的生活提供了無數答案:是我們的習慣、信念、影響圈、自信度、能量、吸引力法則、時間管理、情商、教育或缺失等等,多得有點讓人難以承受。但我相信這上百個答案都可以簡化成兩項直接的決定。你的成敗與否,餘生能不能成為奇蹟智者,全繫於這兩項決定。
無法做出這兩項決定,我們就無法完成自己想做的事。但明知如此,人們卻還是一次次重蹈覆轍。這兩項決定就是「保持堅定的信念」與「付出過人的努力」。人若無法創造出自己真正想要的人生,原因不外乎缺乏對自我能力的信念,或是並未付出必要的努力。就這麼簡單。許多人兩項都沒做到。
我知道這聽來容易──或許有點太簡單了,但我們來深入看看。
決定一:堅定的信念。雖然信念有很多其他名稱:信仰、自信或信心,但簡單來說,那些能活出不凡人生的人都相信自己的能力,並且持續增強與維持這樣的信念,直到創造出自己想要的一切,因此,我們說這些人的信念是「堅定不移」的。
這和人性本質相悖。我們的信念經常受過去和近期的結果、情況所影響,如果要相信自己能克服或完成過去辦不到的事,就必須冒險踏出舒適圈、要認為自己比過去更好,並在缺乏證據的情況下,想像某種可能性確實存在。建立這種信念既不算正常、也不自然,當然也無法自動生成,因為相信自己(無限)的能力需要有意識且深思熟慮的決定。
維持這種信念也不是自然的。任何有價值的成就,幾乎都得克服許多障礙和挫折後才能獲得。對許多人來說,障礙和挫折會動搖信念、讓人們不再追求自己想要的事物。因此,我們需要第二個決定來創造奇蹟。
決定二:過人的努力。雖然你可以找到各種同義詞來代替努力,像是工作、生產力、竭盡全力或行動……但那些最終能達成有意義的目標的人,都是因為付出了必要(且多半過人)的努力,直到他們創造出自己想要的結果。在後面的章節裡,大家將會了解到,過人的努力不一定是辛勤工作,但它的確需要你付出精力。讓努力「過人」的,是長時間的持之以恆,少了這一點,你便無法點燃自己的信念。
不幸的是,這種努力並非與生俱來。我們經常以長期的成功和自我實現為代價,換取短期的愉悅。這樣的話,我們只要付出最少的努力,就能感覺安全,就能待在舒適圈中。這種態度阻止我們做正確的事,因為做簡單的事……簡單多了。
人類的天性限制了社會上的大多數人,賺到的錢只求溫飽,不足以獲得成功。我們光憑口味和口感選擇吃下肚的食物,這些食物儘管會帶來短暫的愉悅,卻奪走我們一生的活力健康和能量。我們堅守著那些自己看來毫無成就感的工作,只為了一份穩定的薪水,而不是去追求那些能為我們帶來眾人所渴望的財富,或財務自由的目標和夢想。
〔堅定信念和過人努力帶來的回饋〕
我們都曾經歷過這種情況:對新設定的目標感到興奮,心裡對目標的樣貌、完成時的感覺也有清楚的想像;甚至完全知道該做什麼才能成功,也相信有可能成功。我們踏出第一步,並一步步前進,然後突然間……咚!
我們遇到了意外的障礙,讓成果出現的速度不如預期:或許是沒人回應你丟出去的履歷表;或許老闆在你計畫利用空閒時間運動、寫自己的部落格時,又派你執行新的專案;或許你的新產品已經發售,業績卻不如預期……要在這種時候繼續堅持奇蹟公式很難。眼前遇到的障礙越大,便越感到挫折,這是你最有可能拋棄這段公式、回到「老樣子」生活的時候。
當你看不到預期(想要)的結果,信念自然會產生動搖;一旦失去信念,達成目標所必須的努力也隨之消逝。我相信你曾問過自己:如果我已不再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繼續嘗試還有什麼意義呢?
堅定的信念和過人的努力各有其重要性,它們相互支持,而不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行動;更像是一個圓圈,或是一只輪子。它們彼此合作,當你建立起「目標必達」的堅定信念時,內心便會產生採取行動時不可或缺的動力,也就是過人的努力。那種努力會讓內心擁有一種正當性,從而萌發更多信念。等到你兩者都具備了,公式便成立了;但如果你偏離了軌道,整個過程便將戛然而止。這兩者會彼此回饋,只要帶著堅定的信念經營人生、目標、夢想,甚至是戀情,同時也付出過人的努力,就能讓這個回饋圈不斷循環下去,你便能再三創造奇蹟,便能活得像一位奇蹟智者。
奇蹟。有點神祕,對嗎?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恰好接連發生,拯救了某個人的生命,或是讓某人實現了最瘋狂的夢想,但人們卻不知道這究竟是怎麼發生的。哇,這不是很吸引人嗎?只不過,這種神祕的本質也影響我們對奇蹟的看法。
這些年來,我聽過有人只靠著深切的期盼,就讓大病奇蹟似的復原;甚至還有分離很久的戀人,又在數十年後神奇地相遇,這些故事都令人感到既好奇又敬畏。
的確,這種故事足以稱為奇蹟。但對許多人而言(或許也包括你),這種事反而讓奇蹟冠上壞名聲。不相信奇蹟的人認為,這種神奇的事只會發生在其他人身上。他們認為,所有奇蹟都是難以捉摸、神祕、隨機發生、講求運氣且無法觸及的,完全不真實又無法預測。這種事不會發生在真實人生中──至少不會發生在他們身上。
我也曾有相同的想法。
我是說,如果光靠「想」,就能在信箱裡「想出」一張百萬美元的支票,那每個人不都能變成百萬富翁?所謂的「奇蹟康復」也就不再希奇,而那些難相處的客戶或同事(就是經常刺激你血壓的那種人)……呃……當然可以突然消失。
如果你也有這種感覺,你或許會認為凡事要眼見為憑。
心存懷疑是好事,所有人都該這麼做:批判性思考,評估、質疑一切,尋找真相。我是這麼看待事物的,你也應該這麼做。
然而,我們仍必須小心謹慎,因為懷疑主義會帶來一種潛在的毀滅性影響:很容易讓人變得憤世嫉俗。它會讓我們陷入一種不健康的不信任狀態,限制我們的可能性。在本書中,你們將了解奇蹟有兩種類型,將它們搞混實在不公平,也沒有好處。
你或許會說,以上所提到的奇蹟是「被動的」或「隨機的」,發生的機率純屬偶然,我們對其令人難以置信的本質感到驚奇,卻找不到一種確切的解釋方法,更不用說想要重現它們只被視為隨機的巧合。如果你想創造那種奇蹟,多半只能「祈禱,然後等待」。嗯,很抱歉,我不能給你什麼建議,那不是本書要討論的奇蹟。
本書所說的是具體、可測量的奇蹟,需要你主動參與製造過程。這些奇蹟更像是能讓你最宏大、最可怕、最不可能的目標變成現實。你對這種奇蹟保有一定程度的控制力,這表示你可以一而再、再而三地創造它,因為你了解它出現的過程。只是為了創造這種奇蹟,你必須先相信自己追求的結果是可能的、相信自己可以製造奇蹟。如果你心存質疑,我想請你暫時放下這種感覺──至少在讀這本書的時候,如此一來,你才能發掘自己的可能性。
別誤會,我不是想說服你相信什麼不可理喻的事,只是想讓你打開心胸接受新的可能性,接受你有能力隨心所欲創造第二種奇蹟。在這一章,我們將定義何為具體、可測量的奇蹟,才能進行接下來的對話。接著深入討論這種類型的奇蹟究竟如何發生,好讓你能創造不凡的結果。再接下來……信不信就由你了。
〔任何人都能創造的奇蹟〕
說到奇蹟,我們可以想想以下的問題:例如是否只有特別的、「被揀選的」人才能經歷奇蹟?奇蹟是否只會隨機發生?奇蹟是否由上帝或其他神祕的高等智慧創造?或是每個人真的生來具有無限潛能,遠超過我們以為自己所有的?這是否便是某些人能獲得不凡成就的理由──因為他們知道如何挖掘蟄伏的潛能?如果你知道自己距離挖掘出這份潛能只差一、兩項決定,你會怎麼做?
理解這些事,會改變你對目標「規模」的看法,也會改變你的人生;「平凡」的標準因此提高了,因為平凡意味著「成為非凡」。想像一下,如果你和身邊的人都開始發揮自己百分之百的潛力;如果每個人都不再畫地自限,開始創造自己想要的一切,並對世界產生深刻的影響;如果我們每個人都成為奇蹟智者,情況會變成怎樣呢?
〔什麼是奇蹟智者?〕
「智者(maven)」這個字來自意第緒語「meyvn」和希伯來文「mebhin」,意思是「明白事理之人」。
雖然奇蹟(miracle)這個字有幾種定義,對我們而言最有用的意義是《牛津生活英語辭典》裡的「一件非常好的事件或發展,能帶來非常受歡迎的結果」。
「奇蹟智者」一詞便同時包含了這兩個定義。
只要仔細想想,你一定會想到幾個人,他們幾乎將自己所有的潛能在人生中發揮得淋漓盡致,甚至彷彿擁有讓願景成真的本領。無論你和他們有私交,或是只能遠遠地敬仰,這些人絕不讓任何人(包括自己)說服他們放棄心中偉大的願景。他們似乎總有源源不絕的創造力和毅力,還擁有數不盡的機會。你或許好奇:他們為何總是如此幸運?但如果事實上,幸運只占了成功原因的一小部分,甚至毫無關聯的話,你又有什麼想法呢?
綜觀歷史,許多人物都積極在創造具體、可測量的奇蹟:美國總統甘迺迪的願景是將人送上月球;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恩的願景則是讓全美人民都能生活在自由平等之下。他們都是自主、積極創造奇蹟的典範;當其他人還在祈禱、「等待」結果發生時,這兩位卻努力「讓」它們發生。他們成功地將看似不可能的想法轉變成具體的事實,並且不斷追隨自己的願景,創造非凡卓越的全新現實。因為開拓自己的潛能,使他們成了奇蹟智者。
成為奇蹟智者只是一種生存之道。只要你懷著堅定的信念、付出過人的努力,你就是奇蹟智者。許多知名的奇蹟智者來自各行各業,他們的成就與辛苦走過的道路,充滿人們想像得到的各種可能,而他們的許多成就也都對世界帶來重大的影響。
這些「普通人」打從一開始便不斷想辦法超越可能性的限制、克服綑綁人心的恐懼和不安全感。我們生來即具有無限潛能,這些人只是找到了挖掘它的方法。等你也找到這套方法,一切都會改變。
雖然情況各有不同,但「人人具有無限潛能」卻是相同的。事實上,有很多故事在在說明了,即使身處艱難情況,仍能找到讓人生變得傑出不凡的方法──或許你身邊就有這樣的人人。
我希望各位明白的是,外在環境不能決定你的成就,那只是你的過去,不會支配你的未來。你必須先預設好心目中理想的未來、看清它、建立信念,並相信它是可能成真的;同時,必須開始向前進,前面所列的那些人也都是這麼做的。他們認定自己想要的未來有可能成真,也清楚知道自己該做什麼,才能理想「非常可能」實現;接著,不斷付出努力,直到成功變成「必然」。你一定也能這麼做。
記得,你決定要達成的目標不一定非得大到要改變世界。它可大可小,可難可易,隨你喜歡,關鍵是它必須對你有意義,而這項重要性,也將成為你的動力。
〔創造奇蹟是你的決定〕
許多勵志書對我們為何遠離自己想要的生活提供了無數答案:是我們的習慣、信念、影響圈、自信度、能量、吸引力法則、時間管理、情商、教育或缺失等等,多得有點讓人難以承受。但我相信這上百個答案都可以簡化成兩項直接的決定。你的成敗與否,餘生能不能成為奇蹟智者,全繫於這兩項決定。
無法做出這兩項決定,我們就無法完成自己想做的事。但明知如此,人們卻還是一次次重蹈覆轍。這兩項決定就是「保持堅定的信念」與「付出過人的努力」。人若無法創造出自己真正想要的人生,原因不外乎缺乏對自我能力的信念,或是並未付出必要的努力。就這麼簡單。許多人兩項都沒做到。
我知道這聽來容易──或許有點太簡單了,但我們來深入看看。
決定一:堅定的信念。雖然信念有很多其他名稱:信仰、自信或信心,但簡單來說,那些能活出不凡人生的人都相信自己的能力,並且持續增強與維持這樣的信念,直到創造出自己想要的一切,因此,我們說這些人的信念是「堅定不移」的。
這和人性本質相悖。我們的信念經常受過去和近期的結果、情況所影響,如果要相信自己能克服或完成過去辦不到的事,就必須冒險踏出舒適圈、要認為自己比過去更好,並在缺乏證據的情況下,想像某種可能性確實存在。建立這種信念既不算正常、也不自然,當然也無法自動生成,因為相信自己(無限)的能力需要有意識且深思熟慮的決定。
維持這種信念也不是自然的。任何有價值的成就,幾乎都得克服許多障礙和挫折後才能獲得。對許多人來說,障礙和挫折會動搖信念、讓人們不再追求自己想要的事物。因此,我們需要第二個決定來創造奇蹟。
決定二:過人的努力。雖然你可以找到各種同義詞來代替努力,像是工作、生產力、竭盡全力或行動……但那些最終能達成有意義的目標的人,都是因為付出了必要(且多半過人)的努力,直到他們創造出自己想要的結果。在後面的章節裡,大家將會了解到,過人的努力不一定是辛勤工作,但它的確需要你付出精力。讓努力「過人」的,是長時間的持之以恆,少了這一點,你便無法點燃自己的信念。
不幸的是,這種努力並非與生俱來。我們經常以長期的成功和自我實現為代價,換取短期的愉悅。這樣的話,我們只要付出最少的努力,就能感覺安全,就能待在舒適圈中。這種態度阻止我們做正確的事,因為做簡單的事……簡單多了。
人類的天性限制了社會上的大多數人,賺到的錢只求溫飽,不足以獲得成功。我們光憑口味和口感選擇吃下肚的食物,這些食物儘管會帶來短暫的愉悅,卻奪走我們一生的活力健康和能量。我們堅守著那些自己看來毫無成就感的工作,只為了一份穩定的薪水,而不是去追求那些能為我們帶來眾人所渴望的財富,或財務自由的目標和夢想。
〔堅定信念和過人努力帶來的回饋〕
我們都曾經歷過這種情況:對新設定的目標感到興奮,心裡對目標的樣貌、完成時的感覺也有清楚的想像;甚至完全知道該做什麼才能成功,也相信有可能成功。我們踏出第一步,並一步步前進,然後突然間……咚!
我們遇到了意外的障礙,讓成果出現的速度不如預期:或許是沒人回應你丟出去的履歷表;或許老闆在你計畫利用空閒時間運動、寫自己的部落格時,又派你執行新的專案;或許你的新產品已經發售,業績卻不如預期……要在這種時候繼續堅持奇蹟公式很難。眼前遇到的障礙越大,便越感到挫折,這是你最有可能拋棄這段公式、回到「老樣子」生活的時候。
當你看不到預期(想要)的結果,信念自然會產生動搖;一旦失去信念,達成目標所必須的努力也隨之消逝。我相信你曾問過自己:如果我已不再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繼續嘗試還有什麼意義呢?
堅定的信念和過人的努力各有其重要性,它們相互支持,而不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行動;更像是一個圓圈,或是一只輪子。它們彼此合作,當你建立起「目標必達」的堅定信念時,內心便會產生採取行動時不可或缺的動力,也就是過人的努力。那種努力會讓內心擁有一種正當性,從而萌發更多信念。等到你兩者都具備了,公式便成立了;但如果你偏離了軌道,整個過程便將戛然而止。這兩者會彼此回饋,只要帶著堅定的信念經營人生、目標、夢想,甚至是戀情,同時也付出過人的努力,就能讓這個回饋圈不斷循環下去,你便能再三創造奇蹟,便能活得像一位奇蹟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