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第一部:人人腦海中都有恐懼,你不孤單】

第一章

你的人生是戰場嗎?

恐懼從哪裡來?它看起來無處不在。

其實,恐懼來自你的內心:你的思想、信念、想法。但有一大堆恐懼來自外界、文化背景以及我們的環境。

這一章我們會介紹,你從文化中吸收到、使你陷入恐懼心態的資訊,信念和習得的行為。我想挑戰它們,幫助你看清它們,你也就不必陷入恐懼中。

人類是地球上僅有的、能意識到自己明天可以比今天更好的物種。正是這樣的意識,使我們脫穎而出。我們一生都在努力提升自己,拋棄舊的自我。你希望自己將來比現在更好,希望在對自己最重要的事情上能表現得高於平均。
  
你追求的「更好」,是很個人的──可能是讓你的公司招股上市,或是帶領你的團隊贏得決賽。你可能正在爭取升遷、計畫懷孕、買一棟大一點的房子或嘗試跑人生中第一個五公里。
  
我們大多數人追求的都超出了必要的範疇。不論努力的程度多寡,都是人性使然,我們也在努力的過程中產生獲勝的渴望。
  
當然,對某些人來說、在某些情況下,人生確實是一場攸關身體、物質或心理的生存之戰。你必須鼓起勇氣,用盡一切全力以赴,向那些困難正面宣戰。如果你處於上述情況,請容我向你致敬。
  
但是,對於西方世界大多數人來說,我們所謂的「戰鬥」很大程度上是人造的。我們可能只是在嘗試超越低標、達成目標或爭取時間。我們的「戰場」也可能只是工作或體育活動中團隊或個人之間的競賽。這種鬥爭不會危及生命,但可以讓我們更了解「戰鬥敘事」如何在維繫我們的生活,同時塑造我們的社交文化。回想一下你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語言。你常說「終結它、殺很大、搞定它」之類的話嗎?還是「選擇對的戰場」,「事實是最好的武器」,「衝鋒陷陣」,「衝一發」,「使出殺手鐧」,「瞄準目標」,「槍已上膛」,「重整旗鼓」,「吃了炸藥」?你懂我的意思了。
  
在更加男性化的文化中,例如體育圈、倫敦都會區或法律界,你可能會發現這類表達方式是標準語言,在這類競爭環境中工作的人都使用這種語言,不分男女。如果你是女性,則使用戰鬥語言的層面可能是較為個人的:例如,渾身解數哄孩子們入睡,牢牢釘著某人,好不容易拚到自己的時間,穿著打扮「擄獲」異性,或是碧昂絲(Beyoncé)說的「秒殺」(slay)。
  
我們使用戰鬥敘事已經走火入魔了。很多人(也許你也是其中之一)眼中的人生,已經淪為鬥爭、競爭甚至戰爭,再無其他可能。找一份理想的工作,或者早上帶孩子出門、順利搭上公車或地鐵、陌生人的粗魯行為或生活管理的挫敗感,確有可能感覺像是一場戰鬥。但是將人生視為戰鬥有用嗎?

儘管男人和女人都以這種方式看待人生,但表現方式可能略有不同。男性可能較常出現搏鬥或用身體支配對方的想法,但是女性也會討論如何鬥爭以取得成功,或保持優勢以求生存。對於女人外表的高度重視也是一種競爭形式,雖然越來越多男人也投入在這方面的競爭。人人都在爭取關注、名聲和認可,這是不分男女的。

所謂的戰士,就是受過戰爭訓練的戰鬥人員。戰士精神是競爭中的一項巨大資產,這是無庸置疑的,因為這代表他們能屏氣凝神,拿出非凡的勇氣、堅忍不拔的耐力和清晰的思維,並鎮靜地頂住壓力。我向真正的戰士致以最深切的謝意和尊重,但我不明白,這為什麼是我們生活中應當奉行的良好榜樣。

這種模式的動因是搶得先機、成為打不倒的勇者並征服他人。有這種想法並不是你的錯:從稚齡時期,我們就把生命想像成一場戰鬥,這種想法深深紮根於我們心中。支配他人才能成功的神話,已經成為我們的常態。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