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忘光吧!
「全忘光吧!」這是我離職前聽過最多次的一句話。正式離開公司的那天,大家都對我說:「對!忘了這裡的一切,重新開始吧!」
但,我該忘記哪些事?
老實說,沒有人能夠擁有一個完美的離職。一直到整理辦公桌的前一天,我每天都還過得心驚膽跳,造成長期的痛苦,心裡明明有數百個離職的理由,我卻選擇沉默。現在想想,有一次公司為了犒賞辛苦的我,放我一週假期,休假期間,我的電話仍響個不停。同事們紛紛打給我,不是因為擔心我,而是好奇我休假的理由,各種傳言與揣測四起,如:有人說我被其他公司挖角獲得超級待遇,還有人說我被派遣支援海外公司,甚至,還不知道男朋友在哪的我竟然被傳出要跟男朋友結婚!我就像空氣,煙消雲散,只留下這些傳聞與揣測。這段期間我付出所有的心血與熱情,拚命守護的企畫項目,瞬間就是別人的了。即使假裝聽不見、看不見,這些傳言仍猶如不速之客,在那天闖了進來,動搖我的心。
「時間久了,一切會過去」——我遵照著這不變的法則,將這些事埋在心底,但這顆曾經被遺忘的種子竟冒芽刺傷我了。那瞬間,即使我想裝作自己後知後覺,但心仍會被揪住,不斷打嗝,呼吸困難,導致日夜失眠。這時,我才領悟到自己比想像中脆弱,為了守住這個秘密,我不曾對任何人說過,應該是說,它是我永遠不願說出的事。
因此,我決定不去忘了它,而是記住它,一個一個好好地記得。記憶中,我幫那個曾經手忙腳亂的我按下「停止」鍵,並環抱當時發抖的肩膀,靜靜地安慰我自己。我對自己說:我已經盡力了,事情會變這樣不是我的錯。無論是向某人進行的抱怨或悔不當初的牢騷,現在都不關我的事了。
所以我無須努力忘記,而是留下一點不舒服和苦澀的記憶。在記憶中,我期待著跨越令人痛苦的江河,走上治癒之路的那一天,無論被強求做了哪些事,發生哪些不愉快的事,我決定這樣放任自己。雖然偶爾會覺得這樣束手無策的自己真讓人鬱悶、心灰意冷,但我依舊選擇忍耐,看淡這一切。因為在尚未熟悉這些變化中的日常與自己之前,我無法開啟新的計畫;況且,這樣對過去或現在的自己都好,我需要一段充分的時間平復心情。
TIP
我試著寫日記給過去的自己,對自己誠實講述當時的故事,以及對自己說:「唉~該發生的就是會發生啊」,然後打起精神來,闔上日記本。
厭倦努力生活
一群年過四十又沒有什麼特別話題的單身女子們聚集在一起聊天,猶如綠茶的滋味,平凡無奇。我們閒聊的話題既不令人反感,但也不刺激,連個感嘆詞都沒有。
曾在大企業混得不錯的後輩辭掉工作,獨自在延南洞開了一間紐約風格的小酒吧,我拖了一年才和公司同事一起登門拜訪。後輩臉上的神情略顯悲壯,無形之中,和我們產生了距離感,我們只好靜靜聽他傾訴近況與計畫。「這麼好的職場,你應該要再待一下啊!」也許這句話他已經聽了不下十遍,但我們還是說了。他笑著睜大眼睛,斬釘截鐵地說:「職場生活過得差不多了,現在我想賺錢,賺很多很多的錢。」表明自己明確的目標與計畫。他說話時,我們都頻頻點頭表示贊同。能夠向他人說出自己的目標,無論是什麼,這都是努力過生活的象徵與決心,十分令人敬佩。
喝了幾杯紅酒,醉意逐漸襲來,我和同事決定搭公車回家。明明是傍晚時刻,那天公車上的乘客卻特別少,偶爾有嘈雜聲與音樂飄過,我們選擇坐在最後一排,兩人都不發一語。大概是聽完後輩的故事後,耿耿於懷。因為我們知道現在的生活越來越不容易,人類的平均壽命又不斷被延長,我們應該像他一樣擁有人生的第二計畫。
但老實說,我們早已厭倦,不想再設立一個新目標並且努力向新目標邁進。因為我們不再對新的挑戰有所期待,更討厭重新經歷那段努力的過程。我呢,雖然看似正在挑戰新的人生,其實我問了自己無數次,既然以前都已經這麼努力了,現在是否可以稍微偷懶一點,活得更像自己一點?
我要坐到公車終點站,所以看著兩位比我先下車的女子,我對她們露出燦爛的微笑,希望這份笑容能夠給予她們安慰與支持。「無須過度擔憂,或匆忙想要達成什麼目標,因為我們已充分努力生活過了。」
TIP
一個人太辛苦的話,兩三個人同心協力不就好了。很多人說的「人生第二計畫組合」,你擅長的事加上我擅長的事,搞不好會蹦出一個不同凡響的計畫。
我的專屬參考資料
作為一名廣告策劃者,找靈感的最佳方法就是收集參考資料,包括一段影片、一行文句、一張照片或一首歌曲。從概念到產出,新創意皆由他人既有的想法產生。平常一有空,我會收集各種參考資料放入專屬的檔案夾,培養自己的靈感。小說家村上春樹曾說過:「寫小說恰似把自己的抽屜打開,拿出藏在裡頭的經驗和故事。」
從新進人員時期開始,我一直很認真收集資料,雖然是因為自己懂得太少,想多讀一點書,而誤打誤撞變成一種習慣、執著,以及屬於我的競爭力。當我升為組長後,每次有新企畫時,我都會先翻開插滿書籤的參考書和筆記,挑選適合這次企畫的參考資料。緊緊掌握這幾本書和筆記,一邊整理腦海中的想法,一邊整理頭緒,企畫案大致可以完成七八成。可是,如果那天未能找到滿意或適合的資料,我的心情就會非常焦躁。
自從我離開公司後,過去日積月累的參考資料立馬成了一團廢紙,原本它們可是我的靈感來源啊。檔案夾也被我丟進垃圾桶刪除了。沒了參考資料,我的日子過得越來越不安。天天點開線上書店的官網首頁,看看上面介紹的新刊,尋找一些比我早脫離工作崗位的前輩們寫的書籍,並試著追隨他們的腳步,但越看越發現,他們的經驗無法歸納成我自己的參考資料。
離開公司後,我的生活標準更明確了。我的人生主角是「我」,這樣就夠了。
無須背負深厚的哲學,未能領悟出自我成長之道也無妨,我只需收集適合自己的參考資料、找到屬於自己的方法,讓曾經掉入工作深淵的我,現在可以愉快地享受生活;曾被壓抑的心情能輕鬆哼唱歌曲;像個散漫的孩子一樣到處遊玩、發揮好奇心,這樣就夠了。
去哪裡喝咖啡會更享受?去哪裡散步心情會加倍快樂?下了一整天的雨,聽哪首歌好?沉醉在好心情裡,想為友人朗讀哪一首詩?這些都是能讓我聽見日常生活裡窸窸窣窣、微小卻有益的參考資料。
收集參考資料,幫它們建立新的檔案夾,目的不是為了減輕我內心的憂慮,而是喚起芝麻般微小簡單的幸福與快樂。有了它們,我知道自己現在無所事事的平淡生活是如此地愉悅及美麗。在真心體悟之前,只要有這些參考資料,便可為我帶來幸褔快樂。
TIP
試圖寫下自己的人生清單,無論是美食店、咖啡廳、電影或書籍都好。不管他人的意見,追尋自己的感情和想法,製作一份百分之百屬於自己的清單,勇敢創造享受自我的一天。
拿到零用錢的日子
兩三個月收一次零用錢,金額像條橡皮筋,時多時少,但至少足以養活我自己。
離開公司沒幾年,以前的同期、後輩的位階都變了,他們升遷填補我的空位,甚至有人成為最年輕的代表理事。聽他們放鬆的口氣,反而讓我更確信自己別回公司。日子過得一成不變的他們擔心我的飯碗,到處幫我介紹工作,不過我都斷然拒絕了,並表示現在我要以自身名義做每件事。
寄創作企畫案給出版社,積極在部落格上傳累積多年的畫作,但出版社毫無音訊,而部落格則淪陷為只剩文字的日記本。過了幾個月後,我帶著煩悶的心情,暫時到朋友的公司找了一個容身之處。雖然每天要上班,但上班時間很自由,沒事做的工作日也可以不用去公司。重點是不用看老闆的臉色,他允許我在自己的房間工作。我的事業運雖然不錯,但撐了幾個月後,經歷一番掙扎,最後只做了一年。
終於正式開啟自由工作者之路,現在我是食物鏈中最底層的人。起初知道食物鏈最頂端的人是當初還很嫩的後輩時,我非常驚慌,以前很習慣對他們直呼名諱,現在一個一個都自動加上職稱,改用敬語,並觀察他們的反應,向他們說明工作狀況,彼此的處境有了一百八十度轉變。不過他們心腸還是很好,如往常般恭敬對待我這個前輩,更在門前擁抱我,太令人感動了。
我現在欣然接受當他們的乙方,協助他們工作以換取零用錢。放下責任後的工作,一切都變了,頭腦和身體變得靈活,更能拓展尋求方案的範圍。自由工作者的優點就是可以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並知道自己的用處,而且不只有老手能成為自由工作者,每個階段能做的事情皆不同。而且越是資淺,越能與夥伴們打成一片,所以只要願意,誰都能在專業領域成為自由工作者,從中獲得豐厚的薪水,確實比領月薪更有成就感。
TIP
大家都想和工作強者一起做事,這樣的人如果被他人重視,通往自由工作者之路將會非常順遂。而且自由工作者不代表一定要一個人工作,聚集相關領域工作者,各自負責某一項工作,反而會產生加乘效果,以及獲得意想不到的人脈與機會。
自由工作者的休假
身為自由工作者,我的休假宛如加了清涼薄冰的莎當妮 。就算未決定好日期、何時開始何時結束,只要到了不想做任何事的時候,我就準備去度假。
跟前同事們一起旅遊過幾次後,我發現自己與他們休假目的截然不同。他們一休假完,馬上就要回公司上班,而我不一樣,如果不想回家就再多待幾天也沒關係,反正沒有什麼特別需要趕回家做的事情。換句話說,我們對時間的緊迫感不同,他們希望在寶貴的休假時間內多玩一點,但我只想啜飲冰涼的莎當妮,一邊看著書,優閒地繞著社區遊走。
在那之後,我用各種含糊的理由搪塞,想要一個人休假。一開始雖然有想過去哪裡旅遊,但找飯店、訂機票實在太麻煩,加上我的個性優柔寡斷,決定不了目的地,買了一堆沒用的旅遊書,催促自己該出門旅遊反而成了壓力,於是最後選擇在房間度過休假時光。
事前準備很間單,先選一本自己想看的書,像是很想讀卻覺得一大早看會很有罪惡感的推理小說、爆笑的惡趣味漫畫,或是代替自己去旅行的旅遊散文。接著再到百貨公司的超市,跟面熟的紅酒經理人打個招呼,選一瓶價錢合適的推薦紅酒,當然我最愛的是莎當妮(如何選擇一瓶不踩雷的白酒,提供大家一個參考方法:決定預算與確認烘乾程度後,無條件選擇莎當妮,基本上就不容易踩雷)。最後再買一些搭配紅酒的起司和酥餅。
全部準備好之後,隔天我的休假正式開始,大概過個三天兩夜,再多就不是休假,而是懶散了。睡個懶覺起床後,洗完澡,簡單吃個早餐,再看看外面的天氣,如果太陽很大的話,就拉上窗簾;綿綿細雨的話﹐則點燃芳香蠟燭,穿上符合度假風格的輕飄飄棉褲和T恤,拿出冰箱的莎當妮,以最舒服的姿勢躺在沙發上,小酌一口,這時當然也不能少了音樂。
村上春樹曾說:「如果我們的語言是威士忌的話……」那我的語言絕對是莎當妮。為自己遞上酒杯,我喝了一口,書中的話語和我的莎當妮融為一體,使我沉醉在幸福中,開啟一段自由工作者的完美休假。
TIP
去飯店度假雖然好,但偶爾在家一個人度假也不錯,用住宿費的四分之一即可吃喝玩樂。
不做需要硬做的事情
再次調整生活後,對我而言最大的改變是可以毫不猶豫地拒絕他人。雖然知道自由工作者拒絕工作後將無法保證還會有下一個工作,但我仍到處婉拒工作,拒絕的有兩種:怎麼做都做不好的事,和討厭做的事。換言之,若是需要硬做的事,我會立刻拒絕。
如果硬撐的話,「直覺」這傢伙會搖搖頭說:「非不得已,能不做就不做。」將你的熱情和工作欲望結成冰,告訴你光靠努力發光發熱的時代已經結束了。
就像人際關係一樣,偶然與許久不見的人重逢,不再像當初那麼開心;因意外而遠離的人,不會覺得可惜而拚命抓住,反正都是要離開的人,就讓他們走吧!
站在苦苦等待的「機會」面前,我不再不顧一切、橫衝直撞,而是以自我為中心思考,慢慢分析它到底是機會還是危機。有人說我年紀大了,變得凡事小心,不像以前一樣什麼都無所畏懼;也有人擔心我日子還很長,若持續這樣的狀態還能夠重新回歸社會嗎?
是啊!我確實比以前更謹慎小心,年輕時的堅定與膽量消失了,不過我領悟了一件事:生活越硬是要完美,過得越辛苦。人類都有弱點,也會失誤,我只是順應自然法則,如太陽東升西落,接受「自己不可能完美」的事實。早點發現,生活是不是就更輕鬆一點了?
因此,現在我不再想著要解決那些不是我的問題,而是更集中在我可以解決的問題上;況且,即使不走出世界,我也有足夠成熟的自信心與優閒可以獲得自我滿足。所以現在,我不想再因為那些勉強不來的事,錯過或放棄我的日常生活。
TIP
決定不做是我的選擇,應當尊重。說是為了我好,真的是這樣嗎?不是為你自己好嗎?
喚醒另一個自我
當我毅然決定離開公司之後,我問自己:「很好,你說現在要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那麼,你想做什麼?」身邊的朋友勸我去做自己擅長的事情,所以我不斷問自己:我最擅長的事情是什麼?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我一直以來做的工作……頓時,胸口像是被堵住了。
打開如同分身的筆記本,裡面記下了各種觸動心靈的佳句、留言般的日記和隨筆雜文。翻了幾頁,我的目光停留在幾行鮮豔的紫色原子筆字跡上:「來畫畫吧!只要能寫文章和畫畫,什麼事情都做得到。」旁邊還粗略畫了一個托著下巴沉思的女人。是啊!從國小開始,我就喜歡畫畫,曾經獲得全國師生賽的特獎。雖然音樂大學出身的媽媽不讓我去美術補習班,反拉著我的手進了鋼琴補習班,但她仍未澆熄我對畫畫的熱情。國中時,我進了美術班。在班上,一年四季都會畫當季花壇上的花;高中時,我跟著全校最厲害的美術老師學習,一起舉辦了展覽。當時還是個高中生的我,自己存下零用錢買了材質很好的寫生簿。在睡不著的夜晚,一個人躲在棉被裡畫畫。
那天,我立刻去書局買了幾本插畫的書和寫生簿。久違地打開寫生簿,拿出之前到歐洲出差看到外盒很美的色鉛筆。攤開二十四色的色鉛筆,發出一道彩虹般的光芒,那道光映照進我的內心——過去以工作為重心而變得漆黑的小宇宙。它喚醒了另一個我。可是,少女時期的夢想能為我的下半輩子負責嗎?
仔細想想,原來過去的我沉溺在一種迷思裡:人生必須達成那些眾所皆知的人生目標或成功指標。所以,剛離職的時候,我一直認為未來想做的事情應該要比現在做的事情更有模有樣,要過比現在更像樣的生活。
結果換了舞臺,問題還是存在,攬了一堆事情到自己身上。如果你不懂得放下,則無法喚醒另一個自我。在你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之前,你必須要先有勇氣不去做不想做的事情。內心雖然會有點憤怒、有虛榮心、有對贏的執著,但所謂的「勇氣」就是應該堂堂正正地拋下它們。我的紅髮安妮,喚醒遺忘的自我,畫圖寫文章的生活也很好。所以,我這樣告訴自己:只要比過去更快樂、笑容變多,那就足夠了。
TIP
試著回想一下,有哪些事情是不受到他人指使,是你自己找到的?以及,好好想一下你做那些事的時候,過程如何?心情如何?如果你在做這件事時,心情是很好、很愉快的,它就是能喚醒你的「自我」的那件事。
蛋包飯之味
「為什麼是東京?」一個午餐兼送別的聚會上,坐在旁邊的前輩突然這麼問我。而我開玩笑地回道:「嗯……因為蛋包飯。我想去東京,聞聞巷口散發出來的蛋包飯味道。」聽完我的回答,前輩噗嗤一聲笑了。他心裡大概是在想:「胡扯!這人腦袋確實有問題……」
其實,東京對我而言,一點魅力都沒有。以前我還是公司代理的時候,曾與廣告商出差到東京參加食品展。明明是一座大城市,英文卻不通,街上還有許多身穿奇裝異服的金髮少年們不知在發什麼傳單,而且不管去哪都要排隊,這就是我對東京的印象,根本不會讓我想再去一次。但我卻選了東京,作為最後一次的留學機會,這是為什麼?
首先當然是因為學習畫畫,東京有許多有名的設計專業學校,只需要兩年即能畢業歸國;再來,因為日劇《午餐女王》每天都逗得我笑開懷,劇中女主角夏美曾在狹巷裡的餐廳吃了一盤蛋包飯,並說了一句經典臺詞:「一個人如果做什麼都不順,也沒有可以打電話或見面的朋友訴苦,甚至沒有一個可以容身的地方,大多會感到寂寞孤獨。可是,這家店總會飄散出甜甜的香味,是蛋包飯的味道,是我以前常吃的蛋包飯味道……甜甜的,既溫暖又幸福,讓我有繼續活下去的動力。」這段話形容的正是我現在的處境啊!我大聲痛哭,不知道重覆播放了這個片段多少次。
那瞬間,我試著想像東京的某個巷子裡,有一間餐廳正在等著我,然後我背著畫具走到店家門前,停下腳步聞著裡面散發出的蛋包飯味道,然後追隨《午餐女王》女主角的腳步,享受著美味幸福的蛋包飯滋味,這更堅定了我去東京留學的想法。
幾個月後,我終於來到東京了。最炎熱的八月,東京天氣如蒸籠般悶熱,跟三溫暖沒兩樣,而且我抵達的第一天便下起暴雨,接連好幾天下不停。看著這樣的雨勢,想回去又不能回去的心情反覆交雜,好不容易下定決心竟又輕易地後悔了。然而,雖然後悔了幾十次,但終於讓我吃到朝思暮想的巷子蛋包飯,果真如電視劇的女主角所說,非常幸福。
離開職場之後,我成了一隻迷途羔羊,所以賦予自己另一個學生身分,開啟一段可能會再次徬徨的時光。為了下半輩子的人生,我一定要重新做些什麼。有一天,我在等地鐵回家時,看著東京明亮的藍天,雖然有點淒涼,但內心非常平靜,東京就像是偶然在巷子口找到的幸運,慢慢向我靠近。
TIP
下定決心留學的話,雖然學校的選擇很重要,但房子畢竟是要住好幾年的地方,必須慎選,絕對不要(像我一樣)被電視劇給騙了!
語言的庭園
我身在高考末代,一升上高三,最先放棄的就是漢字,那時的我心裡想著何必為五道題目浪費時間呢?隨便猜應該也能中一題吧!大學畢業後,英文因為是必要的廣告專業術語,還算堪用,但漢字只會偶爾在報紙上看到而已。那麼無視漢字的我,現在卻要學習從漢字衍生而來的日文。
一開始我小看了語言,打算一次挑戰三種語言(韓文、英文、日文),而且學了日文之後,我慢慢對日本電影和電視劇感到興趣,發現很多日文發音與韓文相似,這點讓我更加確信自己一定能夠輕鬆學好日文。就在決定辭職後,我到江南站附近的日文補習班上了兩個月的課程,包含平假名、片假名和簡單的基礎會話,一點也不難,反而覺得有趣。累積了信心,自認為沒有問題後,我立刻報名了留學辦事處介紹的東京學校,準備出發留學去。
日文比我們從小在學校學的英文簡單多了。同樣是在亞洲文化圈的國家,跟西方的英文相比,日文對韓國人來說更容易學習,就像歐洲人學英文比我們來得快。不過在學日文的過程中,有兩點最為困難:一、聽和寫不同;二、英文要改成日文寫法(例如:麥當勞的日文寫法和讀音是:「マクドナルド(makudo-narudo)」)。以前花了大筆錢到美國語言中心矯正的「道地發音」如今皆要捨棄,那也只能告訴自己這不是英文,而是日文的一部分。日文文法沒有想像中的困難複雜,好好聽課,一定能跟上學習的腳步。
還有一個問題是「說話」,想要和內向的日本人說話真不是普通難,因此,我每週會到社區中心開設的韓日文化交流會,結交一些日本朋友。他們都是喜愛韓國並對韓文很有興趣的朋友,每個人都很認真問我韓文問題,也很用心幫我矯正不自然的日文語法,自然而然地,我更敢開口說日文,聽力也變好了。大概過了十個月,我在地鐵裡可以聽懂女高中生們的閒聊內容(連沒有語言天分的我都可以辦得到),電視綜藝節目也大致聽得懂七八成。
而且在日本,若想進專業學校或一般大學,至少要背一千個漢字(高中畢業水準),我為了日語能力檢定準備了一年,像我這種對中文絲毫不懂的人都可以辦到,相信對中文稍微有概念的人,應該不是件難事。看來,年紀越大越容易挑戰的外語,非日文莫屬了?至少比現在的年輕韓國人懂的中文字更多一些?(我除外……)
而且連日本人都不太會寫日本漢字,大部分都以平假名替代標記,現在的智慧型手機也會很聰明地自動選字,所以沒有什麼太大的困難與問題。如果你能通過無趣又複雜的入門,此後便能以自己的方式在「日文」這座語言的庭園裡走得長遠。並且會發現,在這裡遇到的人們,和自己沒有什麼不同。
TIP
如果你喜歡日本動畫或電視劇,學日文會更簡單。你可以試著學習劇中的臺詞,直接使用在東京之旅,增添趣味;你會發現居然神奇地通用了!搞不好你就有更多的信心挑戰日文。
「全忘光吧!」這是我離職前聽過最多次的一句話。正式離開公司的那天,大家都對我說:「對!忘了這裡的一切,重新開始吧!」
但,我該忘記哪些事?
老實說,沒有人能夠擁有一個完美的離職。一直到整理辦公桌的前一天,我每天都還過得心驚膽跳,造成長期的痛苦,心裡明明有數百個離職的理由,我卻選擇沉默。現在想想,有一次公司為了犒賞辛苦的我,放我一週假期,休假期間,我的電話仍響個不停。同事們紛紛打給我,不是因為擔心我,而是好奇我休假的理由,各種傳言與揣測四起,如:有人說我被其他公司挖角獲得超級待遇,還有人說我被派遣支援海外公司,甚至,還不知道男朋友在哪的我竟然被傳出要跟男朋友結婚!我就像空氣,煙消雲散,只留下這些傳聞與揣測。這段期間我付出所有的心血與熱情,拚命守護的企畫項目,瞬間就是別人的了。即使假裝聽不見、看不見,這些傳言仍猶如不速之客,在那天闖了進來,動搖我的心。
「時間久了,一切會過去」——我遵照著這不變的法則,將這些事埋在心底,但這顆曾經被遺忘的種子竟冒芽刺傷我了。那瞬間,即使我想裝作自己後知後覺,但心仍會被揪住,不斷打嗝,呼吸困難,導致日夜失眠。這時,我才領悟到自己比想像中脆弱,為了守住這個秘密,我不曾對任何人說過,應該是說,它是我永遠不願說出的事。
因此,我決定不去忘了它,而是記住它,一個一個好好地記得。記憶中,我幫那個曾經手忙腳亂的我按下「停止」鍵,並環抱當時發抖的肩膀,靜靜地安慰我自己。我對自己說:我已經盡力了,事情會變這樣不是我的錯。無論是向某人進行的抱怨或悔不當初的牢騷,現在都不關我的事了。
所以我無須努力忘記,而是留下一點不舒服和苦澀的記憶。在記憶中,我期待著跨越令人痛苦的江河,走上治癒之路的那一天,無論被強求做了哪些事,發生哪些不愉快的事,我決定這樣放任自己。雖然偶爾會覺得這樣束手無策的自己真讓人鬱悶、心灰意冷,但我依舊選擇忍耐,看淡這一切。因為在尚未熟悉這些變化中的日常與自己之前,我無法開啟新的計畫;況且,這樣對過去或現在的自己都好,我需要一段充分的時間平復心情。
TIP
我試著寫日記給過去的自己,對自己誠實講述當時的故事,以及對自己說:「唉~該發生的就是會發生啊」,然後打起精神來,闔上日記本。
厭倦努力生活
一群年過四十又沒有什麼特別話題的單身女子們聚集在一起聊天,猶如綠茶的滋味,平凡無奇。我們閒聊的話題既不令人反感,但也不刺激,連個感嘆詞都沒有。
曾在大企業混得不錯的後輩辭掉工作,獨自在延南洞開了一間紐約風格的小酒吧,我拖了一年才和公司同事一起登門拜訪。後輩臉上的神情略顯悲壯,無形之中,和我們產生了距離感,我們只好靜靜聽他傾訴近況與計畫。「這麼好的職場,你應該要再待一下啊!」也許這句話他已經聽了不下十遍,但我們還是說了。他笑著睜大眼睛,斬釘截鐵地說:「職場生活過得差不多了,現在我想賺錢,賺很多很多的錢。」表明自己明確的目標與計畫。他說話時,我們都頻頻點頭表示贊同。能夠向他人說出自己的目標,無論是什麼,這都是努力過生活的象徵與決心,十分令人敬佩。
喝了幾杯紅酒,醉意逐漸襲來,我和同事決定搭公車回家。明明是傍晚時刻,那天公車上的乘客卻特別少,偶爾有嘈雜聲與音樂飄過,我們選擇坐在最後一排,兩人都不發一語。大概是聽完後輩的故事後,耿耿於懷。因為我們知道現在的生活越來越不容易,人類的平均壽命又不斷被延長,我們應該像他一樣擁有人生的第二計畫。
但老實說,我們早已厭倦,不想再設立一個新目標並且努力向新目標邁進。因為我們不再對新的挑戰有所期待,更討厭重新經歷那段努力的過程。我呢,雖然看似正在挑戰新的人生,其實我問了自己無數次,既然以前都已經這麼努力了,現在是否可以稍微偷懶一點,活得更像自己一點?
我要坐到公車終點站,所以看著兩位比我先下車的女子,我對她們露出燦爛的微笑,希望這份笑容能夠給予她們安慰與支持。「無須過度擔憂,或匆忙想要達成什麼目標,因為我們已充分努力生活過了。」
TIP
一個人太辛苦的話,兩三個人同心協力不就好了。很多人說的「人生第二計畫組合」,你擅長的事加上我擅長的事,搞不好會蹦出一個不同凡響的計畫。
我的專屬參考資料
作為一名廣告策劃者,找靈感的最佳方法就是收集參考資料,包括一段影片、一行文句、一張照片或一首歌曲。從概念到產出,新創意皆由他人既有的想法產生。平常一有空,我會收集各種參考資料放入專屬的檔案夾,培養自己的靈感。小說家村上春樹曾說過:「寫小說恰似把自己的抽屜打開,拿出藏在裡頭的經驗和故事。」
從新進人員時期開始,我一直很認真收集資料,雖然是因為自己懂得太少,想多讀一點書,而誤打誤撞變成一種習慣、執著,以及屬於我的競爭力。當我升為組長後,每次有新企畫時,我都會先翻開插滿書籤的參考書和筆記,挑選適合這次企畫的參考資料。緊緊掌握這幾本書和筆記,一邊整理腦海中的想法,一邊整理頭緒,企畫案大致可以完成七八成。可是,如果那天未能找到滿意或適合的資料,我的心情就會非常焦躁。
自從我離開公司後,過去日積月累的參考資料立馬成了一團廢紙,原本它們可是我的靈感來源啊。檔案夾也被我丟進垃圾桶刪除了。沒了參考資料,我的日子過得越來越不安。天天點開線上書店的官網首頁,看看上面介紹的新刊,尋找一些比我早脫離工作崗位的前輩們寫的書籍,並試著追隨他們的腳步,但越看越發現,他們的經驗無法歸納成我自己的參考資料。
離開公司後,我的生活標準更明確了。我的人生主角是「我」,這樣就夠了。
無須背負深厚的哲學,未能領悟出自我成長之道也無妨,我只需收集適合自己的參考資料、找到屬於自己的方法,讓曾經掉入工作深淵的我,現在可以愉快地享受生活;曾被壓抑的心情能輕鬆哼唱歌曲;像個散漫的孩子一樣到處遊玩、發揮好奇心,這樣就夠了。
去哪裡喝咖啡會更享受?去哪裡散步心情會加倍快樂?下了一整天的雨,聽哪首歌好?沉醉在好心情裡,想為友人朗讀哪一首詩?這些都是能讓我聽見日常生活裡窸窸窣窣、微小卻有益的參考資料。
收集參考資料,幫它們建立新的檔案夾,目的不是為了減輕我內心的憂慮,而是喚起芝麻般微小簡單的幸福與快樂。有了它們,我知道自己現在無所事事的平淡生活是如此地愉悅及美麗。在真心體悟之前,只要有這些參考資料,便可為我帶來幸褔快樂。
TIP
試圖寫下自己的人生清單,無論是美食店、咖啡廳、電影或書籍都好。不管他人的意見,追尋自己的感情和想法,製作一份百分之百屬於自己的清單,勇敢創造享受自我的一天。
拿到零用錢的日子
兩三個月收一次零用錢,金額像條橡皮筋,時多時少,但至少足以養活我自己。
離開公司沒幾年,以前的同期、後輩的位階都變了,他們升遷填補我的空位,甚至有人成為最年輕的代表理事。聽他們放鬆的口氣,反而讓我更確信自己別回公司。日子過得一成不變的他們擔心我的飯碗,到處幫我介紹工作,不過我都斷然拒絕了,並表示現在我要以自身名義做每件事。
寄創作企畫案給出版社,積極在部落格上傳累積多年的畫作,但出版社毫無音訊,而部落格則淪陷為只剩文字的日記本。過了幾個月後,我帶著煩悶的心情,暫時到朋友的公司找了一個容身之處。雖然每天要上班,但上班時間很自由,沒事做的工作日也可以不用去公司。重點是不用看老闆的臉色,他允許我在自己的房間工作。我的事業運雖然不錯,但撐了幾個月後,經歷一番掙扎,最後只做了一年。
終於正式開啟自由工作者之路,現在我是食物鏈中最底層的人。起初知道食物鏈最頂端的人是當初還很嫩的後輩時,我非常驚慌,以前很習慣對他們直呼名諱,現在一個一個都自動加上職稱,改用敬語,並觀察他們的反應,向他們說明工作狀況,彼此的處境有了一百八十度轉變。不過他們心腸還是很好,如往常般恭敬對待我這個前輩,更在門前擁抱我,太令人感動了。
我現在欣然接受當他們的乙方,協助他們工作以換取零用錢。放下責任後的工作,一切都變了,頭腦和身體變得靈活,更能拓展尋求方案的範圍。自由工作者的優點就是可以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並知道自己的用處,而且不只有老手能成為自由工作者,每個階段能做的事情皆不同。而且越是資淺,越能與夥伴們打成一片,所以只要願意,誰都能在專業領域成為自由工作者,從中獲得豐厚的薪水,確實比領月薪更有成就感。
TIP
大家都想和工作強者一起做事,這樣的人如果被他人重視,通往自由工作者之路將會非常順遂。而且自由工作者不代表一定要一個人工作,聚集相關領域工作者,各自負責某一項工作,反而會產生加乘效果,以及獲得意想不到的人脈與機會。
自由工作者的休假
身為自由工作者,我的休假宛如加了清涼薄冰的莎當妮 。就算未決定好日期、何時開始何時結束,只要到了不想做任何事的時候,我就準備去度假。
跟前同事們一起旅遊過幾次後,我發現自己與他們休假目的截然不同。他們一休假完,馬上就要回公司上班,而我不一樣,如果不想回家就再多待幾天也沒關係,反正沒有什麼特別需要趕回家做的事情。換句話說,我們對時間的緊迫感不同,他們希望在寶貴的休假時間內多玩一點,但我只想啜飲冰涼的莎當妮,一邊看著書,優閒地繞著社區遊走。
在那之後,我用各種含糊的理由搪塞,想要一個人休假。一開始雖然有想過去哪裡旅遊,但找飯店、訂機票實在太麻煩,加上我的個性優柔寡斷,決定不了目的地,買了一堆沒用的旅遊書,催促自己該出門旅遊反而成了壓力,於是最後選擇在房間度過休假時光。
事前準備很間單,先選一本自己想看的書,像是很想讀卻覺得一大早看會很有罪惡感的推理小說、爆笑的惡趣味漫畫,或是代替自己去旅行的旅遊散文。接著再到百貨公司的超市,跟面熟的紅酒經理人打個招呼,選一瓶價錢合適的推薦紅酒,當然我最愛的是莎當妮(如何選擇一瓶不踩雷的白酒,提供大家一個參考方法:決定預算與確認烘乾程度後,無條件選擇莎當妮,基本上就不容易踩雷)。最後再買一些搭配紅酒的起司和酥餅。
全部準備好之後,隔天我的休假正式開始,大概過個三天兩夜,再多就不是休假,而是懶散了。睡個懶覺起床後,洗完澡,簡單吃個早餐,再看看外面的天氣,如果太陽很大的話,就拉上窗簾;綿綿細雨的話﹐則點燃芳香蠟燭,穿上符合度假風格的輕飄飄棉褲和T恤,拿出冰箱的莎當妮,以最舒服的姿勢躺在沙發上,小酌一口,這時當然也不能少了音樂。
村上春樹曾說:「如果我們的語言是威士忌的話……」那我的語言絕對是莎當妮。為自己遞上酒杯,我喝了一口,書中的話語和我的莎當妮融為一體,使我沉醉在幸福中,開啟一段自由工作者的完美休假。
TIP
去飯店度假雖然好,但偶爾在家一個人度假也不錯,用住宿費的四分之一即可吃喝玩樂。
不做需要硬做的事情
再次調整生活後,對我而言最大的改變是可以毫不猶豫地拒絕他人。雖然知道自由工作者拒絕工作後將無法保證還會有下一個工作,但我仍到處婉拒工作,拒絕的有兩種:怎麼做都做不好的事,和討厭做的事。換言之,若是需要硬做的事,我會立刻拒絕。
如果硬撐的話,「直覺」這傢伙會搖搖頭說:「非不得已,能不做就不做。」將你的熱情和工作欲望結成冰,告訴你光靠努力發光發熱的時代已經結束了。
就像人際關係一樣,偶然與許久不見的人重逢,不再像當初那麼開心;因意外而遠離的人,不會覺得可惜而拚命抓住,反正都是要離開的人,就讓他們走吧!
站在苦苦等待的「機會」面前,我不再不顧一切、橫衝直撞,而是以自我為中心思考,慢慢分析它到底是機會還是危機。有人說我年紀大了,變得凡事小心,不像以前一樣什麼都無所畏懼;也有人擔心我日子還很長,若持續這樣的狀態還能夠重新回歸社會嗎?
是啊!我確實比以前更謹慎小心,年輕時的堅定與膽量消失了,不過我領悟了一件事:生活越硬是要完美,過得越辛苦。人類都有弱點,也會失誤,我只是順應自然法則,如太陽東升西落,接受「自己不可能完美」的事實。早點發現,生活是不是就更輕鬆一點了?
因此,現在我不再想著要解決那些不是我的問題,而是更集中在我可以解決的問題上;況且,即使不走出世界,我也有足夠成熟的自信心與優閒可以獲得自我滿足。所以現在,我不想再因為那些勉強不來的事,錯過或放棄我的日常生活。
TIP
決定不做是我的選擇,應當尊重。說是為了我好,真的是這樣嗎?不是為你自己好嗎?
喚醒另一個自我
當我毅然決定離開公司之後,我問自己:「很好,你說現在要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那麼,你想做什麼?」身邊的朋友勸我去做自己擅長的事情,所以我不斷問自己:我最擅長的事情是什麼?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我一直以來做的工作……頓時,胸口像是被堵住了。
打開如同分身的筆記本,裡面記下了各種觸動心靈的佳句、留言般的日記和隨筆雜文。翻了幾頁,我的目光停留在幾行鮮豔的紫色原子筆字跡上:「來畫畫吧!只要能寫文章和畫畫,什麼事情都做得到。」旁邊還粗略畫了一個托著下巴沉思的女人。是啊!從國小開始,我就喜歡畫畫,曾經獲得全國師生賽的特獎。雖然音樂大學出身的媽媽不讓我去美術補習班,反拉著我的手進了鋼琴補習班,但她仍未澆熄我對畫畫的熱情。國中時,我進了美術班。在班上,一年四季都會畫當季花壇上的花;高中時,我跟著全校最厲害的美術老師學習,一起舉辦了展覽。當時還是個高中生的我,自己存下零用錢買了材質很好的寫生簿。在睡不著的夜晚,一個人躲在棉被裡畫畫。
那天,我立刻去書局買了幾本插畫的書和寫生簿。久違地打開寫生簿,拿出之前到歐洲出差看到外盒很美的色鉛筆。攤開二十四色的色鉛筆,發出一道彩虹般的光芒,那道光映照進我的內心——過去以工作為重心而變得漆黑的小宇宙。它喚醒了另一個我。可是,少女時期的夢想能為我的下半輩子負責嗎?
仔細想想,原來過去的我沉溺在一種迷思裡:人生必須達成那些眾所皆知的人生目標或成功指標。所以,剛離職的時候,我一直認為未來想做的事情應該要比現在做的事情更有模有樣,要過比現在更像樣的生活。
結果換了舞臺,問題還是存在,攬了一堆事情到自己身上。如果你不懂得放下,則無法喚醒另一個自我。在你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之前,你必須要先有勇氣不去做不想做的事情。內心雖然會有點憤怒、有虛榮心、有對贏的執著,但所謂的「勇氣」就是應該堂堂正正地拋下它們。我的紅髮安妮,喚醒遺忘的自我,畫圖寫文章的生活也很好。所以,我這樣告訴自己:只要比過去更快樂、笑容變多,那就足夠了。
TIP
試著回想一下,有哪些事情是不受到他人指使,是你自己找到的?以及,好好想一下你做那些事的時候,過程如何?心情如何?如果你在做這件事時,心情是很好、很愉快的,它就是能喚醒你的「自我」的那件事。
蛋包飯之味
「為什麼是東京?」一個午餐兼送別的聚會上,坐在旁邊的前輩突然這麼問我。而我開玩笑地回道:「嗯……因為蛋包飯。我想去東京,聞聞巷口散發出來的蛋包飯味道。」聽完我的回答,前輩噗嗤一聲笑了。他心裡大概是在想:「胡扯!這人腦袋確實有問題……」
其實,東京對我而言,一點魅力都沒有。以前我還是公司代理的時候,曾與廣告商出差到東京參加食品展。明明是一座大城市,英文卻不通,街上還有許多身穿奇裝異服的金髮少年們不知在發什麼傳單,而且不管去哪都要排隊,這就是我對東京的印象,根本不會讓我想再去一次。但我卻選了東京,作為最後一次的留學機會,這是為什麼?
首先當然是因為學習畫畫,東京有許多有名的設計專業學校,只需要兩年即能畢業歸國;再來,因為日劇《午餐女王》每天都逗得我笑開懷,劇中女主角夏美曾在狹巷裡的餐廳吃了一盤蛋包飯,並說了一句經典臺詞:「一個人如果做什麼都不順,也沒有可以打電話或見面的朋友訴苦,甚至沒有一個可以容身的地方,大多會感到寂寞孤獨。可是,這家店總會飄散出甜甜的香味,是蛋包飯的味道,是我以前常吃的蛋包飯味道……甜甜的,既溫暖又幸福,讓我有繼續活下去的動力。」這段話形容的正是我現在的處境啊!我大聲痛哭,不知道重覆播放了這個片段多少次。
那瞬間,我試著想像東京的某個巷子裡,有一間餐廳正在等著我,然後我背著畫具走到店家門前,停下腳步聞著裡面散發出的蛋包飯味道,然後追隨《午餐女王》女主角的腳步,享受著美味幸福的蛋包飯滋味,這更堅定了我去東京留學的想法。
幾個月後,我終於來到東京了。最炎熱的八月,東京天氣如蒸籠般悶熱,跟三溫暖沒兩樣,而且我抵達的第一天便下起暴雨,接連好幾天下不停。看著這樣的雨勢,想回去又不能回去的心情反覆交雜,好不容易下定決心竟又輕易地後悔了。然而,雖然後悔了幾十次,但終於讓我吃到朝思暮想的巷子蛋包飯,果真如電視劇的女主角所說,非常幸福。
離開職場之後,我成了一隻迷途羔羊,所以賦予自己另一個學生身分,開啟一段可能會再次徬徨的時光。為了下半輩子的人生,我一定要重新做些什麼。有一天,我在等地鐵回家時,看著東京明亮的藍天,雖然有點淒涼,但內心非常平靜,東京就像是偶然在巷子口找到的幸運,慢慢向我靠近。
TIP
下定決心留學的話,雖然學校的選擇很重要,但房子畢竟是要住好幾年的地方,必須慎選,絕對不要(像我一樣)被電視劇給騙了!
語言的庭園
我身在高考末代,一升上高三,最先放棄的就是漢字,那時的我心裡想著何必為五道題目浪費時間呢?隨便猜應該也能中一題吧!大學畢業後,英文因為是必要的廣告專業術語,還算堪用,但漢字只會偶爾在報紙上看到而已。那麼無視漢字的我,現在卻要學習從漢字衍生而來的日文。
一開始我小看了語言,打算一次挑戰三種語言(韓文、英文、日文),而且學了日文之後,我慢慢對日本電影和電視劇感到興趣,發現很多日文發音與韓文相似,這點讓我更加確信自己一定能夠輕鬆學好日文。就在決定辭職後,我到江南站附近的日文補習班上了兩個月的課程,包含平假名、片假名和簡單的基礎會話,一點也不難,反而覺得有趣。累積了信心,自認為沒有問題後,我立刻報名了留學辦事處介紹的東京學校,準備出發留學去。
日文比我們從小在學校學的英文簡單多了。同樣是在亞洲文化圈的國家,跟西方的英文相比,日文對韓國人來說更容易學習,就像歐洲人學英文比我們來得快。不過在學日文的過程中,有兩點最為困難:一、聽和寫不同;二、英文要改成日文寫法(例如:麥當勞的日文寫法和讀音是:「マクドナルド(makudo-narudo)」)。以前花了大筆錢到美國語言中心矯正的「道地發音」如今皆要捨棄,那也只能告訴自己這不是英文,而是日文的一部分。日文文法沒有想像中的困難複雜,好好聽課,一定能跟上學習的腳步。
還有一個問題是「說話」,想要和內向的日本人說話真不是普通難,因此,我每週會到社區中心開設的韓日文化交流會,結交一些日本朋友。他們都是喜愛韓國並對韓文很有興趣的朋友,每個人都很認真問我韓文問題,也很用心幫我矯正不自然的日文語法,自然而然地,我更敢開口說日文,聽力也變好了。大概過了十個月,我在地鐵裡可以聽懂女高中生們的閒聊內容(連沒有語言天分的我都可以辦得到),電視綜藝節目也大致聽得懂七八成。
而且在日本,若想進專業學校或一般大學,至少要背一千個漢字(高中畢業水準),我為了日語能力檢定準備了一年,像我這種對中文絲毫不懂的人都可以辦到,相信對中文稍微有概念的人,應該不是件難事。看來,年紀越大越容易挑戰的外語,非日文莫屬了?至少比現在的年輕韓國人懂的中文字更多一些?(我除外……)
而且連日本人都不太會寫日本漢字,大部分都以平假名替代標記,現在的智慧型手機也會很聰明地自動選字,所以沒有什麼太大的困難與問題。如果你能通過無趣又複雜的入門,此後便能以自己的方式在「日文」這座語言的庭園裡走得長遠。並且會發現,在這裡遇到的人們,和自己沒有什麼不同。
TIP
如果你喜歡日本動畫或電視劇,學日文會更簡單。你可以試著學習劇中的臺詞,直接使用在東京之旅,增添趣味;你會發現居然神奇地通用了!搞不好你就有更多的信心挑戰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