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沒有排練的即興表演〉

我生在一個大家族,阿公是農夫,農業時代的人們沒什麼休閒娛樂,所以阿公和阿嬤就生了十二個小孩。
第二代各嫁娶後,到了第三代內外孫,加一加六十多位,所以每次家族聚會親戚百來人好不熱鬧。
我喜歡這種聚會的上半場,因為太多小朋友可以玩在一起。
我討厭這種聚會的下半場,因為大人聊著聊著總喜歡炫耀孩子們的成績,看到這裡應該就猜到我從小功課不好了吧。
鄉下吃飯的大圓桌,能坐下來的都是有年紀輩分的,站在後面一圈的都是等著要夾菜的,我們小孩都是拿著碗,哪邊有空位哪邊涼快去。
討厭的戲碼差不多都會在吃到一半的時候突然登場!
「阿公!我們家阿宏這次演講比賽全校冠軍溜!」
這位嬸嬸話音剛落,另一位嬸嬸立馬接著揚高音:「阿公!我們阿洲今年考上建中,阿娟珠算比賽是北市第一名ㄋㄟ!」另一位叔叔急插話進來:「最了不起是我們家美玲考上台大啦!」嬸嬸用歌仔戲的腔調強調建中、第一名、考上台大這些關鍵詞,只差沒揮彩帶拿羽扇跳舞。
阿公立刻很高興地各挾一塊雞肉到好成績孫子的碗裡。
嬸嬸們的戲還沒唱完呢……其他親戚也開始七嘴八舌炫耀自己家的孩子。
阿公笑得合不攏嘴:「考上大學!按呢來放個鞭炮吧!」
當時考上公立大學很不容易,所以演變出流行放鞭炮,就怕左鄰右舍不知道,要刻意高調!再高調!炫耀!再炫耀!
到這邊都還沒有發現我對不對?
我也想吃有著榮譽味道的雞肉啊!可是從來沒機會可以上前讓阿公挾給我。
眼睛一瞄看到角落,媽媽的表情怪怪的,我不知死活地靠過去她身旁,聽到她咬牙切齒小小聲地說:「你嘛卡好心ㄟ,考一張一百分,讓我也能挾塊阿公的雞肉呷看嘜!」媽媽的嘴脣文風不動,卻可以把聲音傳出來!
我驚豔到~~~太神了!
台灣人叫「咬牙根說話」。
我不在媽媽羞愧憤怒的情緒裡,完全只注意這是什麼技巧(類似腹語),我超想學的,原來媽媽根本是被家庭主婦耽誤的腹語大師啊!
每次家族聚會後,我發現媽媽好像很委屈受辱,因為我成績差,回到家裡她就獨自坐在客廳掉眼淚。我覺得很對不起媽媽,心想:好,我也要用功考一張一百分,媽媽就會有面子了。
不擅長讀書的我問資優生堂哥讀書的訣竅,他很得意地說:「人家我們早上五點就起來讀書了!」講到五點不只拉長音,還用手比出放射狀的五,就是演講比賽那種誇張的表現方式。這一套也太做作了吧,×的,讀書就讀書,五點就五點,幹麼那麼假掰!
第二天早晨五點,鬧鐘—「ㄌ一ㄤ~」我就起床、打開桌燈用功讀書。媽媽睡眼惺忪地問:「你鬧鐘怎……」一看倒抽一口氣,彷彿看到我背後發出七彩祥光,頭髮都豎直了。我很乖巧地對媽媽微笑,繼續念書。
穿著寬鬆睡袍的媽媽慢動作似地把裙襬順好坐下來,在旁邊凝視著我,臉上神情瞬間回到久違了的溫柔,可能是太感動了。
時間一跳,如果這是在拍電影,下一個畫面真會嚇死你們!
原本眼眶含淚的慈母翻臉變成嘴巴噴火的哥吉拉,「你考這什麼成績呀?34分?你是怎麼考的?你是眼睛都沒看嗎?上一次還有43分……」
媽媽一手拿著考卷,氣得不停顫抖著,我低著頭原本是懺悔的,但考卷上大大的紅色數字3和4忽然在我眼前跳起舞來,對吔!上次也是它們倆穿著紅色舞衣在白色地板上,隨著悠揚的樂曲跳起探戈……
我忍不住閉上眼,陶醉地說:「嗯,都有3也有4啊,呵呵!」畢ㄘㄟ(台語:形容尖銳分叉的聲音)的責罵聲把我拉回現實,我趕緊加上一句:「媽媽對不起,是因為我眼睛看不清……」
結果「楚」那個字還沒講出聲,臉上已經挨了熱辣辣兩記耳光。
我呆愣住,沒哭,為什麼?因為我第一個反應居然是在回想剛剛那個瞬間媽媽的動作—她是如何使出正手拍跟反手拍?
正手打第一個耳光時,如果因為太氣而用力過猛、焦點跑掉了,再回來反手一定打不準,就跟跳芭蕾一樣,在旋轉的時候一定得看著一個定點;也就是說正手拍要用手腕的力量「啪」地一打,盯著我的臉,緊接著反手拉開,完成的動作就像是黃飛鴻那個招牌動作。
沒錯,我就是這樣「不正常」,注意的地方和一般小孩不一樣。
第一時間我只有感到一點點的挫敗或害怕,也沒多想到媽媽的情緒,我並非沒羞恥心、不知懺悔,而是這樣的動作吸引住我的好奇,引發聯想,又太專注這種特殊感受的延伸,無暇想別的。
而古早的父母多半認為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沒想過或許孩子有與眾不同的特質(如果我是媽媽說不定就會立刻考阿輝,叫他跳一段數字舞之類的)。大人們總是要求孩子只要專心課業拿高分得第一,忽略了應該多多了解孩子們真正的特質,也不太懂如何引導孩子們,讓他們樂於探索、學習。
當然也是整體教育環境所影響,使孩子容易掉入大人的限制,痛苦地接受體制化或無法適應而產生偏差的行為。
相信很多人也經歷過這種折磨,從學校到職場,永遠在被打分數,時時感受到互相的傷害……其實我們不是要故意畫錯重點,不是搞叛逆,而是每個人專注的點大不相同。就像我沒辦法考一百分,卻對肢體動作、模仿、聲音、味道、情緒研究著迷。
現在可以事後諸葛一下,當時年紀小不知道—哦!原來這就是我的個人特質啊!
〈學豬叫可以當飯吃嗎?〉

經過乩童事件後,媽媽半信半疑我的成績會變好,還是要求我早上五點起來讀書,她坐在旁邊盯著。
讀書對我來說很吃力,因為眼睛正常功能啟動比較慢,但我的耳朵功能算得上天賦異稟,可以比一般人聽到更遠處的細微聲音(所以我相信盲劍客的劇情)。小時候家住台北市大龍峒,現在的大同區公所以前是一個屠宰場,中南部養的豬都是半夜走省道(當年十大建設的中山高速公路還沒完工)運送到這邊屠宰、清理,再分送到各菜市場的肉攤。
因為早上五點就起床讀書,但注意力又完全不在課本上(沒有興趣的我很容易分心),這時我居然可以聽到遠遠的屠宰場傳來豬叫的聲音,聽著聽著就很興奮地跟媽媽說:「媽媽!我有聽到豬在ㄍㄡˊ。」
其實這時的媽媽也還在半睡半醒間,被我這麼一說,好像立刻進入翻臉倒數階段—5、4、3、2……而我沒察覺到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殺氣!媽媽問豬是怎麼ㄍㄡˊ?(手腕已在暖身中……)
沒人教過我口技,我竟然可以模仿出豬叫的聲音,自己也很驚訝是怎麼辦到的?媽媽這邊已經快要爆發了,我自己還亂加碼,「媽媽!還有豬被殺的聲音!」媽媽更是一臉狐疑,「豬被殺是什麼聲音?」
我就「ㄍㄡˊㄍㄡˊㄍㄧㄍㄧ~—」發出豬的慘叫聲,她二話不說,又是一秒正反手兩巴掌,我沒哭,反而是媽媽哭了。
「一透早恁祖媽陪你公子讀書,你不好好讀書,在這邊學豬叫。你學這個豬叫以後是能當飯吃嗎?我給你警告喔!以後不准你學這種東西,你如果再學,我就打給你死!」
如果我就這樣聽話、就放棄了,然後勉強自己很不快樂地讀書,成績會變好嗎?即使遭到壓抑、禁制,內心還是喜悅於我模仿得出豬叫聲,之後也沉浸在模仿各種聲音的練習。
放寒假過年期間,一堆親朋好友齊聚嬸嬸家。嬸嬸家的小孩很會讀書,他們家的牆壁只要是立面的地方都貼滿了獎狀。我看得眼花撩亂時,媽媽上完廁所回來,一坐下就擰我大腿的肉,她又施展腹語術說:「你去看嘜,人家的獎狀都掛到廁所裡了。」
太誇張了吧!我才不相信呢,跑進去一看,鏡子、洗手台、馬桶、馬賽克的浴缸,沒有啊?回頭一看上方的橫梁一排全是獎狀。
當時真想把自己從馬桶沖掉算了。
隔幾天,場景跳到一張獎狀都沒有的我家,親戚們來我們家吃飯,吃完飯各自回去就好,怎知慘案竟這麼發生了!媽媽不知道哪根筋不對勁,居然cue我說:「阿輝,來!學個豬叫給大家聽看嘜。」說真的,我是嚇了一大跳!
媽媽:「沒關係,過年期間,來~讓大家開心一下。」
阿輝:「可是妳說……」
親戚們七嘴八舌:「什麼豬叫啦?」「啊真的會嗎?」被媽媽肯定的表情鼓勵到,而且陣陣掌聲已經響起,我就火力全開,盡情揮灑ㄍㄡˊㄍㄡˊㄍㄡˊ。
「啊~唉唷!好像呀!」親戚們有人家裡有養豬的嘖嘖稱奇。
「你們阿輝那ㄟ架嗷啦!」(台語:你們阿輝怎麼這麼棒啦!)
「怎麼會學豬叫,學得這麼像?」
「去當畜牲剛剛好啦!」
媽媽也人來瘋,「阿輝,媽媽來啊喔!」(媽媽左手攤開演磨刀石,右手假裝是殺豬刀在磨菜刀!)母子也沒有排練,媽媽靠近我就殺我一刀,我就學豬被殺的淒厲聲,所有人笑得更大聲了。
氣氛很歡樂,正覺得有稍微彌補一下沒獎狀的部分……
但觀眾永遠是貪婪的、無情的!
「你們阿輝還會模仿什麼其他動物的聲音嗎?」
觀眾開始點歌的概念!媽媽慌了,看著我,我也慌了,看著媽媽。
只好硬模仿狗叫「汪汪汪」、貓叫「喵喵喵」,沒爆點,笑聲中止,這場即興表演收在一個很糟的ending。
「好啦!我們也該回去了啦!唉……」
我永遠記得他們離場時在玄關換鞋子說的那句話,「這個小孩齁,撿角啦(一事無成),沒路用啦!」
〈一杯熱茶的溫暖心意〉

高中快畢業時,一位教餐飲課的老師問我想不想去中國信託工作。
說實話,從小學五年級起憑自己的本事,數學考試就都沒及格過,猜想在銀行上班要算錢,那可能連薪水都不夠賠。
還好老師說是去不對外營業、高階主管專用的聯誼餐廳當服務生,類似私人俱樂部、招待會所,常有政商名流出入,要懂得接待應對、口風緊、手腳伶俐。
從蜜蜂咖啡廳、康華飯店一連串磨練打下基本功後,我信心滿滿地接下了這個工作。
和飯店不一樣,這裡不是人人都能進來,感覺有點神祕,但不變的是我依舊會先找到展露我禮貌微笑的好位置。我的定位是在出電梯到包廂之間。
每當我看到保鑣站在電梯前,猜想辜先生應該是快上來用餐了。
腦子一轉,他一上午一定主持很多會議,大概也沒什麼時間喝水,泡上一杯熱茶應該是好主意。
結果等半天辜先生沒上來,眼看茶泡久了會變苦,正左思右想如何解決,剛好一位羅經理經過,就一個箭步端給他說:「羅經理您好,辛苦了,請喝茶。」他原本皺著眉頭想事情,立刻被這杯芬芳的茶暖了心。誰也想不到,若干年後他當上了中國信託的董事長。
回過身立刻再重新沏一杯茶,這次時間配合得剛剛好,當辜先生一坐下,我微笑看著他並遞上茶。他接過去啜飲,茶沒有發澀,也不燙口,我知道自己掌控得很好。
我不會急著把餐點全端上桌,因為菜全上了難免不自覺地吃很快,胃會不舒服。
上菜的時間也要掌握好,不能這道菜客人用完後等三分鐘還等不到下一道。
辜先生感覺到我在小細節上面的用心,有一次問我叫什麼名字,我站得直挺挺,面帶微笑大聲說:「小青蛙!」辜先生問:「是跳的那一種青蛙?」我回答是。他開心地笑了!相信他從此注意到我這個新人。
接著我開始跟主管學習安排辜先生的午餐菜單。
聯誼會很有名的牛排是八盎司配很多菜,豐盛得嚇人;尤其辜先生的午餐,廚師又會做得更特別一點!
把整理好的牛排用盒子盛裝並泡著油,這樣就不必微波解凍,立刻可烹飪。為了讓老闆吃到佳餚如此費工夫,我當然也不能漏氣,所以換季換菜單,我建議菜色增加,分量減少!問題是我當年十八歲,在大廚眼中我還是個小孩子,師傅不會理睬我的意見。但我就是想試試看,點餐的時候我請示地問:「總經理,今天午餐八盎司牛排改四盎司加六顆現包水餃好不好?」辜先生表示很好,我跟師傅說這是總經理的吩咐,他只好照做。結果莫名其妙成了「辜總特餐」,後來很多主管、客人也指定要這樣的午餐。
其實說穿了,嘗了幾口西式餐點和醬料,再換上中式食物,使味覺產生變化,特別滿足口腹之慾。一試成功,再加上巧思,換不同口味的水餃餡,包水餃的師傅也樂得施展身手。
優秀的工作團隊百花齊放,而非一枝獨秀。所以每次換餐點菜單時我們中、西廚師會先研究再試菜,看看主管們滿不滿意?還需要改進什麼地方嗎?有次賓客們覺得水餃好好吃,辜先生一示意,我們趕緊請師傅再準備一些,宴會結束當小禮物,又是一個賓主盡歡的ending。辜先生還親自去廚房謝謝廚師們,師傅們被鼓勵到了,再提出任何調整餐點的想法時當然接受度就更高了。
如何在困境中找到方法魔鬼藏在細節裡,服務需要考量很多細節,而不間斷地練習改進才能剔除不必要的錯誤。
除了用心觀察,就是要非常勤勞。
主管們開會時,我會站在外面候著,等到有人開門說要加熱水,我抓準時間點,門才一開已經拿好一壺stand by。
諸如此類,我盡心盡力地打理,辜先生看在眼裡,就告訴全家大小來聯誼會有任何需要都找小青蛙。很快地,老夫人、少爺們、辜小姐,誰來都喊著小青蛙這三個字。開個玩笑,我簡直是和韋小寶沒什麼兩樣。
此時,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
辜家發生了竊案!老夫人的珠寶不翼而飛,調查所有工作人員後決定撤換管家。
有天總務部經理跑來問我可否去辜公館幫忙當管家。滿心歡喜地帶著進豪門的心情,也沒問過爸媽,更沒掂量自己的能力是否能擔任,我就一口答應了。
即使後來爸爸表示不贊成我去做傭人,覺得沒面子,但我對管家這份職務充滿了想像與堅持,並因此得以打開視野,接觸到如此特別的工作經驗,學習不同的思考角度,想方設法解決問題,實在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從小打工到長大演戲,敏銳的觀察力對我幫助很大,讓我能在困境中找到方法和機會。
十九歲的我,要管理整個辜公館大小事情。我開始思索要做什麼事、怎麼執行,畢竟自己年紀小,有些歐巴桑、園丁或廚師的年紀都可以做我爺爺、奶奶了,要如何管理這一拖拉庫人事?他們會聽從我的職務調整和分配嗎?但職責所在,我必須學習,也不能硬碰硬,更不能自作主張,怎麼辦?不如試試請「老夫人」出面幫我……
(未完待續)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