蒐集第二
在某些領域成為第一。第二名沒有意義。除了第一名以外,其他都沒有意義。
我們常聽到這種話,但其實第二名無所不在。
印象第二深的事物、第二難忘的事物。
第二喜歡、第二擅長的事物。被說是第二喜歡的人。
雖然想成為第一,卻未能如願的種種。
這些事物雖然被視若無睹,但它們一直存在著。
因為不在風尖浪頭,第二名的壓力沒那麼大。雖然也有這樣的好處,但還是忍不住要追求壓力更大的第一,這就是第二名可悲的天性。
我們就這樣哭哭啼啼地蒐集著各種第二。
在此之間,逐漸把自己形塑成獨一無二的存在。
無法以言語形容的事物
假設就像青色與水藍色之間有上百種顏色一樣,「寂寞」、「悲傷」、「難過」之間,也有上百種感情的色彩的話。
同樣地,假設朋友和戀人、戀人和家人、生活和工作之間,有著上百種關係和狀態的色彩的話。它們大抵上都太過幽微、纖細,無法形諸言語。
而社會不會容忍無法以言語形容的事物。
可是,如果我們被賦與了使命,不論如何都要保護無法以言語形容的事物。
如果設法對抗這樣的社會,就是我們被賦與的使命的話。
即使如此,我們仍必須做出選擇
點P以秒速一公分的速度巧妙地移動,或必須思考粗體字b段落作者的心情,這樣的青少年時期還過得去。因為絕對有正確答案可以遵循。
不管是大學入學考、求職考、人際關係或約會,追根究柢,做的事情都一樣。
說穿了就是有拿到一百分滿分的解答模式。
換言之,到二十五歲以前,我們都不過是活在「一加一等於多少」的世界線。
但如此安全的世界線,卻會在二十五歲以後崩壞。
比方說,長相完全是天菜,但貞操觀念有問題的男人;和個性善良,但善良過頭很無聊的男人,應該選擇哪一邊才好?個性好但粗枝大葉讓人不耐煩的女人,和文靜美麗但體弱多病的女人,應該選擇哪一邊才好?高年薪但爆肝的工作,和年收過得去又穩定,但並不怎麼想做的工作,應該選擇哪一邊才好?
非得擇其一。如果可以,真想兩邊都選。只要拋棄良心,兩邊都可以要。
若是足夠無情,兩邊都可以拋棄,但現實並不是這樣的。有時候就是沒辦法這樣。
即使如此,總有一天,還是非做出選擇不可。
如此面對終極的選擇時,希望你能想起一件事。也就是:「打從心底接受自己的選擇和結果時,人就會回溯到做出選擇的當下,使它變成正確的選擇」。
「我們沒有所謂對或錯的選擇,所以不管選擇哪一邊都是一樣的」。
「唯有敞開心房去接受一切結果,才能得到解脫」。
在迎接由衷接受的那一天以前,人會後悔,也會埋怨,也會見異思遷。
不過,在全盤接受,覺得「這樣就好」的那一刻來臨前,可以決定一個時限,靜觀其變。
覺得可以的話,這樣就好。還是不行的話,就邁向下一個目標。
我在這時想起了「回收人生的伏筆」這句話。
我們經常會忘記,人生常有「當時的那件事,就是為了今天這一刻」的風雅之事。
大多數的伏筆都會被回收。
但也有遲遲未被回收的伏筆。到現在仍難以抹去的挫折、難以理解的離別、難以接受的感情死亡。我們應該靜靜地記得,這些未被回收的伏筆,有可能也是雲端上淘氣的作者送給我們的、別的插曲的前奏。
做出選擇吧!不斷地做出選擇。只要還活在世上,人生的篇章就還有後續。
把愛說出口
人們很容易忘記這件事,如果有了喜歡的對象,最好多多稱讚。
像是睡臉很可愛、夢話很有趣、生氣的樣子也很帥。
最好稱讚對方無可救藥的地方,竭盡一切的詞彙。盡量在不經意的時候說出口,因為無法保證你和對方明天都還活著。
要保護好本人覺得很遜的地方。
要說:「你那種地方很遜,但是真的可愛透了,教人討厭不起來。」
如果這能建立起對方的自信心就好了。
即使哪天我不在了,或許這些話也能保護好他的心——一面祈禱他最好不會遇到非想起我的話不可的困窘時刻。
在某些領域成為第一。第二名沒有意義。除了第一名以外,其他都沒有意義。
我們常聽到這種話,但其實第二名無所不在。
印象第二深的事物、第二難忘的事物。
第二喜歡、第二擅長的事物。被說是第二喜歡的人。
雖然想成為第一,卻未能如願的種種。
這些事物雖然被視若無睹,但它們一直存在著。
因為不在風尖浪頭,第二名的壓力沒那麼大。雖然也有這樣的好處,但還是忍不住要追求壓力更大的第一,這就是第二名可悲的天性。
我們就這樣哭哭啼啼地蒐集著各種第二。
在此之間,逐漸把自己形塑成獨一無二的存在。
無法以言語形容的事物
假設就像青色與水藍色之間有上百種顏色一樣,「寂寞」、「悲傷」、「難過」之間,也有上百種感情的色彩的話。
同樣地,假設朋友和戀人、戀人和家人、生活和工作之間,有著上百種關係和狀態的色彩的話。它們大抵上都太過幽微、纖細,無法形諸言語。
而社會不會容忍無法以言語形容的事物。
可是,如果我們被賦與了使命,不論如何都要保護無法以言語形容的事物。
如果設法對抗這樣的社會,就是我們被賦與的使命的話。
即使如此,我們仍必須做出選擇
點P以秒速一公分的速度巧妙地移動,或必須思考粗體字b段落作者的心情,這樣的青少年時期還過得去。因為絕對有正確答案可以遵循。
不管是大學入學考、求職考、人際關係或約會,追根究柢,做的事情都一樣。
說穿了就是有拿到一百分滿分的解答模式。
換言之,到二十五歲以前,我們都不過是活在「一加一等於多少」的世界線。
但如此安全的世界線,卻會在二十五歲以後崩壞。
比方說,長相完全是天菜,但貞操觀念有問題的男人;和個性善良,但善良過頭很無聊的男人,應該選擇哪一邊才好?個性好但粗枝大葉讓人不耐煩的女人,和文靜美麗但體弱多病的女人,應該選擇哪一邊才好?高年薪但爆肝的工作,和年收過得去又穩定,但並不怎麼想做的工作,應該選擇哪一邊才好?
非得擇其一。如果可以,真想兩邊都選。只要拋棄良心,兩邊都可以要。
若是足夠無情,兩邊都可以拋棄,但現實並不是這樣的。有時候就是沒辦法這樣。
即使如此,總有一天,還是非做出選擇不可。
如此面對終極的選擇時,希望你能想起一件事。也就是:「打從心底接受自己的選擇和結果時,人就會回溯到做出選擇的當下,使它變成正確的選擇」。
「我們沒有所謂對或錯的選擇,所以不管選擇哪一邊都是一樣的」。
「唯有敞開心房去接受一切結果,才能得到解脫」。
在迎接由衷接受的那一天以前,人會後悔,也會埋怨,也會見異思遷。
不過,在全盤接受,覺得「這樣就好」的那一刻來臨前,可以決定一個時限,靜觀其變。
覺得可以的話,這樣就好。還是不行的話,就邁向下一個目標。
我在這時想起了「回收人生的伏筆」這句話。
我們經常會忘記,人生常有「當時的那件事,就是為了今天這一刻」的風雅之事。
大多數的伏筆都會被回收。
但也有遲遲未被回收的伏筆。到現在仍難以抹去的挫折、難以理解的離別、難以接受的感情死亡。我們應該靜靜地記得,這些未被回收的伏筆,有可能也是雲端上淘氣的作者送給我們的、別的插曲的前奏。
做出選擇吧!不斷地做出選擇。只要還活在世上,人生的篇章就還有後續。
把愛說出口
人們很容易忘記這件事,如果有了喜歡的對象,最好多多稱讚。
像是睡臉很可愛、夢話很有趣、生氣的樣子也很帥。
最好稱讚對方無可救藥的地方,竭盡一切的詞彙。盡量在不經意的時候說出口,因為無法保證你和對方明天都還活著。
要保護好本人覺得很遜的地方。
要說:「你那種地方很遜,但是真的可愛透了,教人討厭不起來。」
如果這能建立起對方的自信心就好了。
即使哪天我不在了,或許這些話也能保護好他的心——一面祈禱他最好不會遇到非想起我的話不可的困窘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