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4 今年我要跟錢握手當好朋友(節錄)
有行動力才有收穫
我的加拿大朋友萊恩,在老家念完教育研究所畢業以後,二十幾歲時到台灣教英文,不知不覺在台灣待了整整十一年,終於有一天,他告訴我說:「今年我真的要回加拿大了。」
「你為什麼想回去?」我問。
「雖然我很喜歡台灣,但是開始渴望在自己的土地上生活,最近我夢想著在溫哥華買間房子,長住下來應該也很不錯。」
「溫哥華?那裡房地產現在已經變得很貴了,跟你離開的時候完全不一樣,哪裡買得起?就算想貸款,那麼久不在加拿大,當地銀行也不會借錢給你吧?」我懷疑他是不是在台灣時間太久,已經跟現實脫節了。
萊恩看看我,笑著說:
「我買得起。而且是用現金。」
「咦?」我以為我聽錯了。
「自從十一年前到台灣以後,我同時做好幾份工作,白天在雙語幼稚園當全職的外師,晚上在補習班教英文,白天下班跟晚上上課中間,就去幫忙托福模擬考閱卷、改作文,週末有自己接家教,還有固定監考托福,就這樣,我規定自己每個月都要存兩千到三千美金,寄放給父親的好友代管,十一年來,從來沒有間斷過。所以現在我可以用這十一年來放在帳戶的現金,在溫哥華想要買喜歡的房子,一點都不是問題啊!」
我當時吃驚的表情,一定很像卡通裡面才會出現的人物。
當許多台灣年輕人,認為台灣的薪資很低,不值得努力工作的時候,卻有人可以從加拿大來台灣存錢。我之所以覺得萊恩的成果當之無愧,是因為我幾乎不認識有幾個台灣年輕人,無論薪水多少,可以如此有紀律,持之以恆地主動每個月定期定額存款,每個月都做四份工作,付出比許多同齡的台灣年輕人好幾倍的努力。而且他本來就念教育,真心喜歡跟孩子們相處,看到自己的學生進步而歡喜。做著自己喜歡的工作,同時一面存錢,如今到了收穫的時候,我相信這是公平的,也真心為他高興。
受用的人生觀:模仿自己喜歡的人
如果想變成像我的朋友萊恩這樣,不需要花時間爭辯「其實外國人在台灣的工資比較高」之類的,因為許多工時比台灣人長、工資比台灣人低的東南亞移工,不需要十一年,也可以在台灣掙得足夠的錢回到故鄉購地、蓋屋,或是投資自己的夢想。沒有外國人在台灣可以,台灣人在台灣或是在外國不可以這麼做的道理。我自己就選擇用我付得起的價格,在泰國買了計畫常住的公寓,或許對有些人來說很遙遠,但是對我來說卻很務實。
雖然人跟人有點不一樣,環境也可能有點區別,但是老實說,並沒有特別到別人可以、我們一定不可以的道理。
如果說萊恩真的有什麼祕訣的話,那就是「持續力」。
只要願意的話,你可以借萊恩當作一個模仿的對象,把他當成一個值得模仿的「典範(mentor)」。
因為有時候,模仿是解決人生問題的捷徑。
就像我時常說的,模仿沒有什麼不好,在自己不知道該如何經營人生的時候,模仿我們喜歡的人的生活方式,是改進自己、讓自己升級的一個好方法。
這個道理,我是從NGO工作者的前輩那裡學來的,因為當我剛入行,抱著精神的潔癖,覺得有些有錢人成立基金會,或是投入慈善工作,其實是用錢買美名,藉行善之名在沽名釣譽,但這位前輩就提醒我:
「什麼叫做真的?什麼叫做假的?」她輕描淡寫地說,「如果你可以幫他,願意假裝一輩子到老到死,那不就是真的嗎?」
那真是我這輩子最受用的人生觀念之一了。
Chapter8 今年我要學習一個有趣的新東西(節錄)
急著學,通常也急著放棄
《東大特訓班》裡其實有一個相當有意思的橋段,是特別跟學英語有關的。
英文在日本的大學入學考試,也是必考的重要科目,所以當老師教英文程度不好的學生水野跟矢島如何寫作文時,他說英文很好的高材生,總會想辦法用很艱深的句型跟單字,來表現自己的程度,但是他們忘了,評分的標準是用錯誤來扣分的,也就是說,錯得越少,成績越好,不見得是寫得越艱澀的分數越高。
寫得艱深,出錯的比例就可能越高,會被扣的分數也因此更多,所以這些英文不怎麼好的後段班學生,反而應該要用自己確實懂的單字跟句型來寫作,錯誤率低、表達清楚,可以得到比較好的分數。
雖然這只是娛樂性質的漫畫,但是確實點出了許多學習失敗的人,最主要的致命傷:好高騖遠,看不起簡單的東西,覺得簡單的東西「不夠厲害」。
當我們從初生之犢不畏虎,好高騖遠挑戰了幾次困難後,無論是二〇一三年香港書展上聽信銷售員的話,買了一套五萬多塊港幣的迪士尼英語教材系列,還是因為看到五月天很帥也決定學電吉他,為日後組band做準備,挫折以及失敗的經驗,很快讓我們的志向大逆轉,變成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的典型「俗辣」,開始把目標很快地向下修正成只要能把網路上盛傳的「日常英語中最簡單有效的100句英語句子」學好,或是決定改學小型的夏威夷吉他—烏克麗麗,這麼簡單的,總該沒有問題了吧?招生簡章上明明說了,烏克麗麗是全世界最容易的彈唱樂器,如果一輩子至少想學一種樂器的話,烏克麗麗一定不可錯過。彈起來很帥,體積又小,攜帶方便,怎麼早沒想到要學呢?早知道就不要浪費時間學吉他,因為烏克麗麗可以隨身攜帶,走到哪裡就練到哪裡,傳單上白紙黑字寫著「公車內、等朋友、上廁所都可以練習」,簡直就太讚了啊!
結果呢?
讓我猜猜看。你的英文還是沒學好,烏克麗麗也半途而廢,別說自己變成「東大特訓班」水野跟矢島那樣的人生勝利組,甚至從此開始對號入座到「失敗保證班」,相信自己沒有學習語言的天分,也沒有學音樂的天分,基本上學什麼都會失敗。
這些保送「失敗保證班」的同學,根據我的觀察有一個共同的特性:急。
急著學好的人,通常也都會急著放棄。
學一種有趣的新東西,無論是語言還是其他的技藝,如果開始的時候特別心急,想要趕快看到璀璨的成果,學習很容易就變得不有趣,甚至很快放棄。
所以有沒有今年讓自己脫離這個「失敗保證班」的方法?
錯誤的學習,直接送進失敗保證班
這三、五年內開始突然爆發流行的烏克麗麗,買琴、學琴的人超多,樂器行如果不賣烏克麗麗就不如結束營業算了,吉他老師要是不兼教烏克麗麗,根本就活不下去。就連很多安親班、才藝課都有烏克麗麗團體班,但失敗、放棄的人,恐怕跟學的人數目一樣多,原因其實很簡單,如果開始學彈烏克麗麗之前,學習的原因根本是錯的,就可以預知不大可能會學成功。
一般人學習烏克麗麗的原因,不外乎這五個:
1.簡單!
學烏克麗麗的原因是因為曾經學吉他,後來覺得吉他太難而失敗或是放棄,烏克麗麗看起來像是迷你的簡版吉他,應該比較簡單。
2.不用練習!
我想彈好,但是沒有時間練習。現在先學一兩堂課,沒時間的話先停下來也無所謂,反正以後隨時想學還可以再學。
3.便於攜帶!
烏克麗麗跟吉他比起來很小巧,學成了到哪裡都可以帶著表演,光是想到會驚豔全場,就熱血澎湃超想趕快學好。
4.價錢便宜!
烏克麗麗比鋼琴、小提琴或大部分樂器都便宜,三、五千塊的就很好了,坊間社區大學三個月三千塊錢的學費,我也學得起。
5.超帥!
彈烏克麗麗超文青!音色好聽!
但是只要你是因為這五個其中任何一個原因而開始學習烏克麗麗的話,基本上我可以看到你的失敗。原因很簡單,你想學烏克麗麗的理由,根本就是一場美麗的錯誤。因為真正的烏克麗麗:
1.要學好並不簡單。
某台新聞報導鐵口下了一句標題:「學烏克麗麗取代學吉他」,但是如果把烏克麗麗當作吉他的替代品,甚至玩具版,就一定學不好,因為你對於這個樂器沒有敬重之意,一旦發現原來不像想像中那麼容易的時候,就會有被騙的感覺,而想要趕快放棄。
如果現在覺得難彈,或是因為其他任何藉口,一旦停下來以後,再拿烏克麗麗起來彈奏的機會真的很小。就好像學習語言一樣,比如一開始決定學習日語,是因為聽說日語比英語簡單,結果學五十音以後就因為覺得有點難而停下來,在這種沒有打好基礎、也沒有成就感的情況下中止,下次就算要再捲土重來重新開始學習,學好的機會其實就已經是微乎其微了。
2.需要天天練習。
烏克麗麗就像任何樂器,想學好的關鍵在於多練習,根據老師的建議,每天至少要練習一小時。
如果沒有一個強烈的學習動機來支撐,以「興趣」及「熱情」作為後盾,就沒有勤勞練習的動力跟紀律。一個曾經因為吉他「好難」「好難按」「手好痛」……等等原因而放棄的人,十之八九會因為同樣的原因而放棄烏克麗麗。
3.攜帶方便又怎樣?
小巧的樂器很多,小時候不是也強迫要學吹笛子嗎?請問這麼小巧的笛子或口琴,有因為體積小所以學好了嗎?如果比烏克麗麗體積更小的笛子跟口琴學不好,憑什麼以為烏克麗麗就會學得好?會不會學好,跟一個樂器是不是方便攜帶,基本上是沒什麼關係的。
4.價格便宜又怎樣?
便宜的烏克麗麗確實很多,就連大賣場現在幾百塊錢台幣就買得到,但是如果沒有對烏克麗麗具備興趣或熱情,無論再便宜也沒有用。跟網球比起來,羽毛球、乒乓球也都攜帶方便,價格便宜啊!但是因為這樣的原因而捨棄網球,改打羽球、乒乓球,就打得好了嗎?
5.其實沒那麼帥氣。
烏克麗麗不像吉他有六根弦,烏克麗麗是四根,理論上來說,學習負擔較輕,不像吉他是「尼龍弦」,彈起來手不會那麼痛,指板格子也不像吉他那麼小,又不像吉他有一堆不合乎人體工學的超難指法(尤其是封閉和弦),但是構造簡單的烏克麗麗,也因此有相應的缺點,那就是不管在曲風、和弦變化上,跟木吉他還是差上一大截,比吉他單調許多,所以一直聽著自己彈得不好的單調音色,還真挺容易膩的。
從小角落開始也可以欣欣向榮
如果聽起來挺熟悉的,覺得自己根本就是這種人!那麼今年給自己的重要功課,就是解決這些總是讓自己保送「失敗保證班」的問題。繼續以學習烏克麗麗或是學日文為例子,其實這五個常見的失敗原因,非常容易可以克服:
1用全新的眼光來看待。
充分的自我心理建設,認清楚烏克麗麗不是「小吉他」,而是另一種樂器。同樣的,日語也不是因為學不好英語,所以去學的替代品,而是另一種外語。
2學習減少挫折的方法。
維持興趣和熱情的方法其實很簡單,就是減少挫折感,無論是學樂器或學語言都一樣。烏克麗麗對於初學者的確容易上手,所以一開始一定先從簡單的開始,不要急著第一堂課就想要跟YouTube上面看到的烏克麗麗武林大賽冠軍相提並論,而是把目標設定在每一堂下課後,都一定會在課堂中熟練某一首歌,這樣其實是比較有效果的。一鼓作氣,用認真的態度把學習烏克麗麗當作一件嚴肅的事情持之以恆。沒有學習到一定的程度,絕對不要停止。如果沒有這樣的決心,就請不要輕易開始,白白搞壞了學習的胃口。
3記得學習的初衷。
樂器輕巧沒什麼了不起,最輕便小巧的樂器是你的喉嚨,並不代表你就知道怎麼把歌唱好。學習烏克麗麗不應該只是因為它小巧,否則比烏克麗麗更加輕巧的樂器其實很多,記得想要學習烏克麗麗的初衷,是因為看到別人彈得很好的帥模樣,朝那樣的目標邁進。
4不用花大錢,但也不要貪便宜。
買好一點的烏克麗麗,因為價格在一千元台幣以下、太過劣質的烏克麗麗,弦與指板按壓的位置太遠,比較好的烏克麗麗左右弦與指板的高度應該在○‧二公分,但是品質不好的往往高度不對(高達○‧四公分),很快就會因為不好按、不好彈而討厭烏克麗麗了。學習語言也是,雖然不用買一套五萬港幣的教材,但是選擇老師的標準,也不能只是比價最便宜、或是免費,而是要以最適合自己為考量的重點。
5建立合理的期待。
要知道「烏克麗麗」其實真正的好處是「好攜帶」「可愛」,而不是好聽。一旦建立合理的目標和期待後再來學習、接觸,從此便會開啟一扇音樂的大門。
就像吉他,烏克麗麗也大致有兩個階段,比較簡單的「自彈自唱」跟困難度較高的「Fingerstyle(中國大陸一般翻譯成「指彈吉他」)」,如果只是想要學會一種「簡易的彈唱樂器」,把目標設定在能夠自彈自唱就比較容易成功。就像吉他的初學者,明明基礎吉他都還沒學完,就急著要轉電吉他,或是要組團、練Solo、配團,當然很快就因為覺得自己彈得太爛而潦草收場,如果清楚設定學習烏克麗麗的目標就是要自彈自唱,不是絢麗的Fingerstyle,自然就比較可能成功。
無論今年想學的是烏克麗麗、還是一門外國語言,或是任何一個感興趣的新事物,就要學習從小角落開始,從小細節裡逐漸擴大,用全新的眼光去看待,找到可以減少挫折的方法,莫忘學習的初衷,準備合理的預算,建立合理的期待,把這五件事情做好,一定大幅提高成功率!
夢想的美麗花圃,往往是從一個角落裡欣欣向榮的小盆栽開始的。
有行動力才有收穫
我的加拿大朋友萊恩,在老家念完教育研究所畢業以後,二十幾歲時到台灣教英文,不知不覺在台灣待了整整十一年,終於有一天,他告訴我說:「今年我真的要回加拿大了。」
「你為什麼想回去?」我問。
「雖然我很喜歡台灣,但是開始渴望在自己的土地上生活,最近我夢想著在溫哥華買間房子,長住下來應該也很不錯。」
「溫哥華?那裡房地產現在已經變得很貴了,跟你離開的時候完全不一樣,哪裡買得起?就算想貸款,那麼久不在加拿大,當地銀行也不會借錢給你吧?」我懷疑他是不是在台灣時間太久,已經跟現實脫節了。
萊恩看看我,笑著說:
「我買得起。而且是用現金。」
「咦?」我以為我聽錯了。
「自從十一年前到台灣以後,我同時做好幾份工作,白天在雙語幼稚園當全職的外師,晚上在補習班教英文,白天下班跟晚上上課中間,就去幫忙托福模擬考閱卷、改作文,週末有自己接家教,還有固定監考托福,就這樣,我規定自己每個月都要存兩千到三千美金,寄放給父親的好友代管,十一年來,從來沒有間斷過。所以現在我可以用這十一年來放在帳戶的現金,在溫哥華想要買喜歡的房子,一點都不是問題啊!」
我當時吃驚的表情,一定很像卡通裡面才會出現的人物。
當許多台灣年輕人,認為台灣的薪資很低,不值得努力工作的時候,卻有人可以從加拿大來台灣存錢。我之所以覺得萊恩的成果當之無愧,是因為我幾乎不認識有幾個台灣年輕人,無論薪水多少,可以如此有紀律,持之以恆地主動每個月定期定額存款,每個月都做四份工作,付出比許多同齡的台灣年輕人好幾倍的努力。而且他本來就念教育,真心喜歡跟孩子們相處,看到自己的學生進步而歡喜。做著自己喜歡的工作,同時一面存錢,如今到了收穫的時候,我相信這是公平的,也真心為他高興。
受用的人生觀:模仿自己喜歡的人
如果想變成像我的朋友萊恩這樣,不需要花時間爭辯「其實外國人在台灣的工資比較高」之類的,因為許多工時比台灣人長、工資比台灣人低的東南亞移工,不需要十一年,也可以在台灣掙得足夠的錢回到故鄉購地、蓋屋,或是投資自己的夢想。沒有外國人在台灣可以,台灣人在台灣或是在外國不可以這麼做的道理。我自己就選擇用我付得起的價格,在泰國買了計畫常住的公寓,或許對有些人來說很遙遠,但是對我來說卻很務實。
雖然人跟人有點不一樣,環境也可能有點區別,但是老實說,並沒有特別到別人可以、我們一定不可以的道理。
如果說萊恩真的有什麼祕訣的話,那就是「持續力」。
只要願意的話,你可以借萊恩當作一個模仿的對象,把他當成一個值得模仿的「典範(mentor)」。
因為有時候,模仿是解決人生問題的捷徑。
就像我時常說的,模仿沒有什麼不好,在自己不知道該如何經營人生的時候,模仿我們喜歡的人的生活方式,是改進自己、讓自己升級的一個好方法。
這個道理,我是從NGO工作者的前輩那裡學來的,因為當我剛入行,抱著精神的潔癖,覺得有些有錢人成立基金會,或是投入慈善工作,其實是用錢買美名,藉行善之名在沽名釣譽,但這位前輩就提醒我:
「什麼叫做真的?什麼叫做假的?」她輕描淡寫地說,「如果你可以幫他,願意假裝一輩子到老到死,那不就是真的嗎?」
那真是我這輩子最受用的人生觀念之一了。
Chapter8 今年我要學習一個有趣的新東西(節錄)
急著學,通常也急著放棄
《東大特訓班》裡其實有一個相當有意思的橋段,是特別跟學英語有關的。
英文在日本的大學入學考試,也是必考的重要科目,所以當老師教英文程度不好的學生水野跟矢島如何寫作文時,他說英文很好的高材生,總會想辦法用很艱深的句型跟單字,來表現自己的程度,但是他們忘了,評分的標準是用錯誤來扣分的,也就是說,錯得越少,成績越好,不見得是寫得越艱澀的分數越高。
寫得艱深,出錯的比例就可能越高,會被扣的分數也因此更多,所以這些英文不怎麼好的後段班學生,反而應該要用自己確實懂的單字跟句型來寫作,錯誤率低、表達清楚,可以得到比較好的分數。
雖然這只是娛樂性質的漫畫,但是確實點出了許多學習失敗的人,最主要的致命傷:好高騖遠,看不起簡單的東西,覺得簡單的東西「不夠厲害」。
當我們從初生之犢不畏虎,好高騖遠挑戰了幾次困難後,無論是二〇一三年香港書展上聽信銷售員的話,買了一套五萬多塊港幣的迪士尼英語教材系列,還是因為看到五月天很帥也決定學電吉他,為日後組band做準備,挫折以及失敗的經驗,很快讓我們的志向大逆轉,變成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的典型「俗辣」,開始把目標很快地向下修正成只要能把網路上盛傳的「日常英語中最簡單有效的100句英語句子」學好,或是決定改學小型的夏威夷吉他—烏克麗麗,這麼簡單的,總該沒有問題了吧?招生簡章上明明說了,烏克麗麗是全世界最容易的彈唱樂器,如果一輩子至少想學一種樂器的話,烏克麗麗一定不可錯過。彈起來很帥,體積又小,攜帶方便,怎麼早沒想到要學呢?早知道就不要浪費時間學吉他,因為烏克麗麗可以隨身攜帶,走到哪裡就練到哪裡,傳單上白紙黑字寫著「公車內、等朋友、上廁所都可以練習」,簡直就太讚了啊!
結果呢?
讓我猜猜看。你的英文還是沒學好,烏克麗麗也半途而廢,別說自己變成「東大特訓班」水野跟矢島那樣的人生勝利組,甚至從此開始對號入座到「失敗保證班」,相信自己沒有學習語言的天分,也沒有學音樂的天分,基本上學什麼都會失敗。
這些保送「失敗保證班」的同學,根據我的觀察有一個共同的特性:急。
急著學好的人,通常也都會急著放棄。
學一種有趣的新東西,無論是語言還是其他的技藝,如果開始的時候特別心急,想要趕快看到璀璨的成果,學習很容易就變得不有趣,甚至很快放棄。
所以有沒有今年讓自己脫離這個「失敗保證班」的方法?
錯誤的學習,直接送進失敗保證班
這三、五年內開始突然爆發流行的烏克麗麗,買琴、學琴的人超多,樂器行如果不賣烏克麗麗就不如結束營業算了,吉他老師要是不兼教烏克麗麗,根本就活不下去。就連很多安親班、才藝課都有烏克麗麗團體班,但失敗、放棄的人,恐怕跟學的人數目一樣多,原因其實很簡單,如果開始學彈烏克麗麗之前,學習的原因根本是錯的,就可以預知不大可能會學成功。
一般人學習烏克麗麗的原因,不外乎這五個:
1.簡單!
學烏克麗麗的原因是因為曾經學吉他,後來覺得吉他太難而失敗或是放棄,烏克麗麗看起來像是迷你的簡版吉他,應該比較簡單。
2.不用練習!
我想彈好,但是沒有時間練習。現在先學一兩堂課,沒時間的話先停下來也無所謂,反正以後隨時想學還可以再學。
3.便於攜帶!
烏克麗麗跟吉他比起來很小巧,學成了到哪裡都可以帶著表演,光是想到會驚豔全場,就熱血澎湃超想趕快學好。
4.價錢便宜!
烏克麗麗比鋼琴、小提琴或大部分樂器都便宜,三、五千塊的就很好了,坊間社區大學三個月三千塊錢的學費,我也學得起。
5.超帥!
彈烏克麗麗超文青!音色好聽!
但是只要你是因為這五個其中任何一個原因而開始學習烏克麗麗的話,基本上我可以看到你的失敗。原因很簡單,你想學烏克麗麗的理由,根本就是一場美麗的錯誤。因為真正的烏克麗麗:
1.要學好並不簡單。
某台新聞報導鐵口下了一句標題:「學烏克麗麗取代學吉他」,但是如果把烏克麗麗當作吉他的替代品,甚至玩具版,就一定學不好,因為你對於這個樂器沒有敬重之意,一旦發現原來不像想像中那麼容易的時候,就會有被騙的感覺,而想要趕快放棄。
如果現在覺得難彈,或是因為其他任何藉口,一旦停下來以後,再拿烏克麗麗起來彈奏的機會真的很小。就好像學習語言一樣,比如一開始決定學習日語,是因為聽說日語比英語簡單,結果學五十音以後就因為覺得有點難而停下來,在這種沒有打好基礎、也沒有成就感的情況下中止,下次就算要再捲土重來重新開始學習,學好的機會其實就已經是微乎其微了。
2.需要天天練習。
烏克麗麗就像任何樂器,想學好的關鍵在於多練習,根據老師的建議,每天至少要練習一小時。
如果沒有一個強烈的學習動機來支撐,以「興趣」及「熱情」作為後盾,就沒有勤勞練習的動力跟紀律。一個曾經因為吉他「好難」「好難按」「手好痛」……等等原因而放棄的人,十之八九會因為同樣的原因而放棄烏克麗麗。
3.攜帶方便又怎樣?
小巧的樂器很多,小時候不是也強迫要學吹笛子嗎?請問這麼小巧的笛子或口琴,有因為體積小所以學好了嗎?如果比烏克麗麗體積更小的笛子跟口琴學不好,憑什麼以為烏克麗麗就會學得好?會不會學好,跟一個樂器是不是方便攜帶,基本上是沒什麼關係的。
4.價格便宜又怎樣?
便宜的烏克麗麗確實很多,就連大賣場現在幾百塊錢台幣就買得到,但是如果沒有對烏克麗麗具備興趣或熱情,無論再便宜也沒有用。跟網球比起來,羽毛球、乒乓球也都攜帶方便,價格便宜啊!但是因為這樣的原因而捨棄網球,改打羽球、乒乓球,就打得好了嗎?
5.其實沒那麼帥氣。
烏克麗麗不像吉他有六根弦,烏克麗麗是四根,理論上來說,學習負擔較輕,不像吉他是「尼龍弦」,彈起來手不會那麼痛,指板格子也不像吉他那麼小,又不像吉他有一堆不合乎人體工學的超難指法(尤其是封閉和弦),但是構造簡單的烏克麗麗,也因此有相應的缺點,那就是不管在曲風、和弦變化上,跟木吉他還是差上一大截,比吉他單調許多,所以一直聽著自己彈得不好的單調音色,還真挺容易膩的。
從小角落開始也可以欣欣向榮
如果聽起來挺熟悉的,覺得自己根本就是這種人!那麼今年給自己的重要功課,就是解決這些總是讓自己保送「失敗保證班」的問題。繼續以學習烏克麗麗或是學日文為例子,其實這五個常見的失敗原因,非常容易可以克服:
1用全新的眼光來看待。
充分的自我心理建設,認清楚烏克麗麗不是「小吉他」,而是另一種樂器。同樣的,日語也不是因為學不好英語,所以去學的替代品,而是另一種外語。
2學習減少挫折的方法。
維持興趣和熱情的方法其實很簡單,就是減少挫折感,無論是學樂器或學語言都一樣。烏克麗麗對於初學者的確容易上手,所以一開始一定先從簡單的開始,不要急著第一堂課就想要跟YouTube上面看到的烏克麗麗武林大賽冠軍相提並論,而是把目標設定在每一堂下課後,都一定會在課堂中熟練某一首歌,這樣其實是比較有效果的。一鼓作氣,用認真的態度把學習烏克麗麗當作一件嚴肅的事情持之以恆。沒有學習到一定的程度,絕對不要停止。如果沒有這樣的決心,就請不要輕易開始,白白搞壞了學習的胃口。
3記得學習的初衷。
樂器輕巧沒什麼了不起,最輕便小巧的樂器是你的喉嚨,並不代表你就知道怎麼把歌唱好。學習烏克麗麗不應該只是因為它小巧,否則比烏克麗麗更加輕巧的樂器其實很多,記得想要學習烏克麗麗的初衷,是因為看到別人彈得很好的帥模樣,朝那樣的目標邁進。
4不用花大錢,但也不要貪便宜。
買好一點的烏克麗麗,因為價格在一千元台幣以下、太過劣質的烏克麗麗,弦與指板按壓的位置太遠,比較好的烏克麗麗左右弦與指板的高度應該在○‧二公分,但是品質不好的往往高度不對(高達○‧四公分),很快就會因為不好按、不好彈而討厭烏克麗麗了。學習語言也是,雖然不用買一套五萬港幣的教材,但是選擇老師的標準,也不能只是比價最便宜、或是免費,而是要以最適合自己為考量的重點。
5建立合理的期待。
要知道「烏克麗麗」其實真正的好處是「好攜帶」「可愛」,而不是好聽。一旦建立合理的目標和期待後再來學習、接觸,從此便會開啟一扇音樂的大門。
就像吉他,烏克麗麗也大致有兩個階段,比較簡單的「自彈自唱」跟困難度較高的「Fingerstyle(中國大陸一般翻譯成「指彈吉他」)」,如果只是想要學會一種「簡易的彈唱樂器」,把目標設定在能夠自彈自唱就比較容易成功。就像吉他的初學者,明明基礎吉他都還沒學完,就急著要轉電吉他,或是要組團、練Solo、配團,當然很快就因為覺得自己彈得太爛而潦草收場,如果清楚設定學習烏克麗麗的目標就是要自彈自唱,不是絢麗的Fingerstyle,自然就比較可能成功。
無論今年想學的是烏克麗麗、還是一門外國語言,或是任何一個感興趣的新事物,就要學習從小角落開始,從小細節裡逐漸擴大,用全新的眼光去看待,找到可以減少挫折的方法,莫忘學習的初衷,準備合理的預算,建立合理的期待,把這五件事情做好,一定大幅提高成功率!
夢想的美麗花圃,往往是從一個角落裡欣欣向榮的小盆栽開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