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天都為後面的航行做準備
在書上看到過這樣一個案例:英國蒙特瑞綜合醫學院有一名男學生,在醫學院上學期間,常常因為看不到未來的希望,也不知應該從何努力而感到失望。他說,因為不知道自己能幹什麼,所以常常會感到焦慮、茫然與不知所措,上學的時候,他擔心自己通過不了考試;畢業了之後,又擔心自己找不到工作。
他在日記之中寫道,每一天他都過得很痛苦,因為他每天感受到的全部,都是對生活的擔憂和絕望,他害怕自己不能成才,害怕自己很快會老死,害怕自己無法成就一番事業。然而事實是,他的考試並沒有一次被當過,之後的際遇也不像是他擔憂的那樣毫無希望。
後來他讀到了一本書,書中的一段話,讓他一直以來的思考有了一個清晰的方向:「生活的順序很重要。」一個人只有先專注自己手邊的事,才能有仰望星空和腳踏實地的基礎。
這句話理清了他一直以來的愁緒,讓他心頭的陰霾為之一散,重新找到了生活的方向,也明白了做事的原理。他發現在此之前他一直困惑的問題,是因為他過分擔憂了未來的困難,而不是做好當下的事情。
因為人生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只有做好每一件小事,才能積蓄仰望星空的力量。很多時候,一件事不是看到了希望才會去做,而是做了之後,這件事的輪廓才會慢慢顯現出來。
只要活在當下,慢慢努力,時間就會帶來驚人的效果。從那以後,他不再為未來感到擔憂,而是抓住眼前的一切,做好手邊的事情,就這樣,他的命運也發生了本質的改變。
他就是後來創建世界知名的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並擔任牛津大學醫學院的教授威廉.奧斯勒爵士,被譽為「二十世紀醫學領域的大師」,同時也是現代醫學教育的始祖。
威廉.奧斯勒幾十年後在耶魯大學舉辦了一場演講,他在演講中說道:「別人總說,我能取得今天的成就,一定是因為我有一個異於常人的腦袋,其實並非如此,熟悉我的好朋友都知道,我也只不過是一個普通人。」
他告訴那些來參加他演講的人說,如果人生是一次遠航,每一個人的生活要比一條輪船複雜得多,而且要走的航程也遙遠得多。如何讓自己的航程安全,答案就是學會控制自己,生活在一個完全獨立的今天,每一天都為後面的航行做準備。
如果把人生比作一次航行的話,我們都是自己人生航道上的船長。我們手上握著船舵,這只船舵將控制我們人生的航向,你要駕駛這艘船遠航,到未來的方向上,但是路的前方有迷霧、有礁石,還有漩渦,稍不留意就可能偏離航向,甚至撞毀船隻。
怎麼辦?我們只有一步一步走穩,把每一步都走好,才能在未來的某一天抵達遠方。生活也是一樣,我們完完整整擁有了駕駛艙,擁有了所有的今天,不必再悔恨昨天的遺憾,不必再擔心明天的壓力,唯有如此,才能全心全力專注於開好今天的這艘航船。
這就是專注當下的意義。
這段故事,讓我想起了一個從小和我一起長大的朋友,這個朋友姓李,是個女性朋友。出了社會開始工作之後,我很少再見到她,只聽說她很早就嫁人了,直到去年回老家過年時,我和這個李姓朋友再次重逢。多年不見,我差點沒有認出來,這個李姓朋友的眼角,也出現了一些皺紋,身材也開始發福變
形,不再是當年和我一起上學時的那個美少女。
畢竟從小一起玩到大,聊了一會兒,也就沒有了時間和距離的隔閡。我問這個李姓朋友這些年過得如何,她便開始說起這些年感情的挫折。原來,她當年嫁的是一個「渣男」,她和他草草結婚又倉促離婚,如今家裡一地雞毛,工作也不順利。她苦笑著告訴我說,她特別想找到電影裡的那種催眠師,讓她能夠把過去清零,從自己的二十歲再重新開始。
我問她這麼多年,有沒有想過重拾人生的目標,將自己從現在的泥淖之中拯救出來?但是她說,自己現在的起點這麼低,還帶著孩子,如果要嫁人,誰還會要自己呢?
雖然她誤解了我的意思,但是我還是建議她到北京、上海、廣州這樣的大城市闖一闖,找到自己人生的價值,不要把嫁人看成是唯一的出路。
但她聽完我的話之後,仍然陷在自己的思維裡,始終覺得自己無法適應大城市的快節奏,她告訴我,這樣的生活太累了,她過不了。我建議她考個證照或者再提升一下學歷,她又說自己年紀大,學不動了。幾番來回,我終於明白,她只想得到不勞而獲的好未來,卻不願意專注當下去努力。
過去終究過去了,再痛苦也無法改寫歷史。就像有句話說的那樣,有的人出生在羅馬,有的人出生是騾馬。我們拿到手上的牌雖然爛,但是當我們已經拿到時,便已成了事實,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磨練牌技,努力找到自己的最佳解。
既然如此,何必對無法改變的事情耿耿於懷?不如把過去的焦慮都隔斷,活在當下,生活在完全獨立的今天裡,集中所有的智慧、所有的熱忱,把今天過得盡善盡美。我相信,只有從當下開始,集中能量過好每一天的人,才能得到一個美好的未來。
在書上看到過這樣一個案例:英國蒙特瑞綜合醫學院有一名男學生,在醫學院上學期間,常常因為看不到未來的希望,也不知應該從何努力而感到失望。他說,因為不知道自己能幹什麼,所以常常會感到焦慮、茫然與不知所措,上學的時候,他擔心自己通過不了考試;畢業了之後,又擔心自己找不到工作。
他在日記之中寫道,每一天他都過得很痛苦,因為他每天感受到的全部,都是對生活的擔憂和絕望,他害怕自己不能成才,害怕自己很快會老死,害怕自己無法成就一番事業。然而事實是,他的考試並沒有一次被當過,之後的際遇也不像是他擔憂的那樣毫無希望。
後來他讀到了一本書,書中的一段話,讓他一直以來的思考有了一個清晰的方向:「生活的順序很重要。」一個人只有先專注自己手邊的事,才能有仰望星空和腳踏實地的基礎。
這句話理清了他一直以來的愁緒,讓他心頭的陰霾為之一散,重新找到了生活的方向,也明白了做事的原理。他發現在此之前他一直困惑的問題,是因為他過分擔憂了未來的困難,而不是做好當下的事情。
因為人生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只有做好每一件小事,才能積蓄仰望星空的力量。很多時候,一件事不是看到了希望才會去做,而是做了之後,這件事的輪廓才會慢慢顯現出來。
只要活在當下,慢慢努力,時間就會帶來驚人的效果。從那以後,他不再為未來感到擔憂,而是抓住眼前的一切,做好手邊的事情,就這樣,他的命運也發生了本質的改變。
他就是後來創建世界知名的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並擔任牛津大學醫學院的教授威廉.奧斯勒爵士,被譽為「二十世紀醫學領域的大師」,同時也是現代醫學教育的始祖。
威廉.奧斯勒幾十年後在耶魯大學舉辦了一場演講,他在演講中說道:「別人總說,我能取得今天的成就,一定是因為我有一個異於常人的腦袋,其實並非如此,熟悉我的好朋友都知道,我也只不過是一個普通人。」
他告訴那些來參加他演講的人說,如果人生是一次遠航,每一個人的生活要比一條輪船複雜得多,而且要走的航程也遙遠得多。如何讓自己的航程安全,答案就是學會控制自己,生活在一個完全獨立的今天,每一天都為後面的航行做準備。
如果把人生比作一次航行的話,我們都是自己人生航道上的船長。我們手上握著船舵,這只船舵將控制我們人生的航向,你要駕駛這艘船遠航,到未來的方向上,但是路的前方有迷霧、有礁石,還有漩渦,稍不留意就可能偏離航向,甚至撞毀船隻。
怎麼辦?我們只有一步一步走穩,把每一步都走好,才能在未來的某一天抵達遠方。生活也是一樣,我們完完整整擁有了駕駛艙,擁有了所有的今天,不必再悔恨昨天的遺憾,不必再擔心明天的壓力,唯有如此,才能全心全力專注於開好今天的這艘航船。
這就是專注當下的意義。
這段故事,讓我想起了一個從小和我一起長大的朋友,這個朋友姓李,是個女性朋友。出了社會開始工作之後,我很少再見到她,只聽說她很早就嫁人了,直到去年回老家過年時,我和這個李姓朋友再次重逢。多年不見,我差點沒有認出來,這個李姓朋友的眼角,也出現了一些皺紋,身材也開始發福變
形,不再是當年和我一起上學時的那個美少女。
畢竟從小一起玩到大,聊了一會兒,也就沒有了時間和距離的隔閡。我問這個李姓朋友這些年過得如何,她便開始說起這些年感情的挫折。原來,她當年嫁的是一個「渣男」,她和他草草結婚又倉促離婚,如今家裡一地雞毛,工作也不順利。她苦笑著告訴我說,她特別想找到電影裡的那種催眠師,讓她能夠把過去清零,從自己的二十歲再重新開始。
我問她這麼多年,有沒有想過重拾人生的目標,將自己從現在的泥淖之中拯救出來?但是她說,自己現在的起點這麼低,還帶著孩子,如果要嫁人,誰還會要自己呢?
雖然她誤解了我的意思,但是我還是建議她到北京、上海、廣州這樣的大城市闖一闖,找到自己人生的價值,不要把嫁人看成是唯一的出路。
但她聽完我的話之後,仍然陷在自己的思維裡,始終覺得自己無法適應大城市的快節奏,她告訴我,這樣的生活太累了,她過不了。我建議她考個證照或者再提升一下學歷,她又說自己年紀大,學不動了。幾番來回,我終於明白,她只想得到不勞而獲的好未來,卻不願意專注當下去努力。
過去終究過去了,再痛苦也無法改寫歷史。就像有句話說的那樣,有的人出生在羅馬,有的人出生是騾馬。我們拿到手上的牌雖然爛,但是當我們已經拿到時,便已成了事實,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磨練牌技,努力找到自己的最佳解。
既然如此,何必對無法改變的事情耿耿於懷?不如把過去的焦慮都隔斷,活在當下,生活在完全獨立的今天裡,集中所有的智慧、所有的熱忱,把今天過得盡善盡美。我相信,只有從當下開始,集中能量過好每一天的人,才能得到一個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