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寬恕,是真的可以嗎?

9特價378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1 | 寓言故事——神奇的眼睛
斐士蘭內陸深處的法肯小村莊裡,住著一位名叫佛可的麵包師傅。他身形瘦長,有著尖尖的下巴和鼻子,是個正氣凜然的人。佛可太過於正直,從他薄薄的雙唇間好像會吐出一股正義之氣,吹向所有靠近他的人。因此,法肯的村民對他都敬而遠之。
希爾達是佛可的太太,長得矮矮的,身形圓潤,手臂胖胖的,胸部和臀部也都是圓圓胖胖的。希爾達不會散發正義之氣,拒人千里之外,反而因為渾身圓潤的特質吸引很多人,想要感受她敞開心胸的溫情與歡樂。
希爾達非常尊敬她那正氣凜然的丈夫,溫柔也非常愛她,但僅止於佛可能接受的程度。然而,希爾達卻感到心痛,因為她渴望佛可能愛她更勝於那尊貴的正義。
因此,在她的床第之間與內心深處的需要上,種下了悲傷的種子。
就在某一天,佛可天未亮就去揉麵團準備烤麵包。早晨的時候回到家,看見一名陌生男子在他的臥室裡,頭栽在希爾達圓潤的雙峰間。
希爾達出軌的事,馬上成為酒館裡茶餘飯後的話題,也成了法肯村的醜聞。大家都認為以佛可正直的個性,一定會把希爾達逐出家門。但是跌破大家的眼鏡,他竟然願意繼續讓希爾達做他的妻子,因為他說那本善書(The Good Book)說他應該要原諒。
佛可內心最深處其實無法原諒希爾達,因為她使自己蒙羞。只要一想到希爾達,他就感到憤怒與痛苦,厭惡並且瞧不起她,覺得她好像娼妓。追根究柢,他恨希爾達,因為自己是個忠誠的好丈夫,卻遭妻子背叛。
他只是假裝原諒希爾達,好用正義的慈悲懲罰她。
然而,佛可的偽善在天堂無法站得住腳。
所以,每次佛可對希爾達產生隱藏的恨意時,就會有一位天使在他的心中投下一顆如鈕扣般大小的小石子。每次一粒小石子落下時,他就會感到一陣刺痛,就像當初他目睹希爾達用那名陌生男子的肉體來滿足慾望時一樣。
也因此他就更加恨惡希爾達,惡性循環,他越恨就越痛,越痛就越恨。
小石子不斷地增加,佛可的心也因為石子的重量而越來越沉重,他的上半身甚至已經向前彎曲,站也站不直,只好硬把脖子抬起來看路。因為受到痛苦的折磨而精疲力竭,他真希望自己能死掉算了。
有一天晚上,那位在佛可心中投下小石子的天使來到他身邊,告訴他如何解決傷痛。
天使說,只有一帖良藥能治癒受傷的心。佛可需要神奇眼睛的奇蹟療法。佛可需要一雙眼睛,帶他回去看受傷的原點,還有看見希爾達是個柔弱、需要他的女人,而非那個被判以背叛的妻子。惟有透過這雙神奇眼睛去發掘看事情的新角度,才能治好因為過往傷痕所帶來的痛苦。
佛可反對這樣的說法。他說到:「過去是無法改變的。希爾達有罪,這是個連天使都無法改變的事實。」
天使回答道:「是啊,可憐人啊,你說的沒錯。你無法改變過去,只能從過去造成的傷害中得到醫治。得到醫治的唯一途徑就是透過神奇眼睛來看事情。」
「那麼我要怎麼得到你的神奇眼睛?」佛可不耐煩地問。
「只要開口求,求的時候要渴望,就會得到了。接下來,每次你透過新的眼睛看待希爾達,一粒小石子就會從疼痛不已的心中被挪走。」
佛可無法立刻開口要,因為他已經愛上了這股恨意。但是終究敵不過心中的疼痛,逼著他產生渴望並且開口要天使說的那雙神奇眼睛。他開口了,天使就給了他。
很快地,希爾達在佛可的面前開始不一樣了,改變就這麼奇妙且神奇地發生了!他開始覺得希爾達是個愛他、需要他的女人,而不是那個邪惡、背叛他的女人。
天使實踐了他的承諾,雖然花了好長一段時間才全部拿走那些石子,但他一粒一粒地挪去佛可心中的小石子。佛可漸漸地感到他的心越來越輕盈,走路也可以挺直腰板了,而且不知怎麼地,他的鼻子和下巴也不那麼尖削了。他再次邀請希爾達進入心中,她答應了,從此他們一起再度啟程,重新共享謙卑喜樂的旅程。

2 | PART 1
你該如何寬恕傷害你的人?過程中會發生什麼事?何時該寬恕?之後又會如何?寬恕對你有什麼益處?寬恕到底是什麼?
寬恕本身是個美好又簡單的行動,但是總會在內心掀起一陣複雜的情緒風暴。它是一整套人際關係技巧中最困難的一課。
我們就開誠布公地說,談談那對「神奇的眼睛」,使那些準備好的人,能從遭人錯待的痛苦牢籠中得到釋放。
寬恕會經過四個階段,若是我們能夠完整走過一遍,就能到達修復關係的最終點。
第一階段是心受了傷:若有人對你造成極深的痛苦,讓你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而你無法忘記,那麼你就是被強迫進入了寬恕這個旅程的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是萌生恨意:你無法擦去自己有多麼受傷的記憶,而且無法祝福你的敵人有好日子可過。有時候甚至希望傷害你的人也能跟你一樣痛苦。
第三階段是接受醫治:你有了那一對「神奇的眼睛」,能夠用嶄新的眼光看待傷害你的人。你的記憶傷疤癒合了,推開了襲來的痛苦,重獲自由。
第四階段是恢復關係:你邀請傷害你的人重新進入你的生命中。若他也能真誠相對,這份愛會將你們推向一段全新且修復的關係。這個階段的結局如何,完全看你和他如何應對。有時候傷害你的人不會再次回到你的生命中,那麼你就得自己完成療癒的旅程。

3 | PART 2
有一位女士最近告訴我,在很久以前,一些她未曾見過、不知其名、她也不認識的男人,曾對她做了一件很可怕的事情,這件事情從此永遠改變了她的人生。她的故事幫助我看見,有些人真的是難以寬恕。
這位女士是一位膚色黝黑的亞美尼亞裔美國人,她有著一對黑亮的雙眼,直視看進我的雙眼,彷彿想要我的眼睛給出言語所無法提供、讓她得以從痛苦的回憶中得著釋放的回答。我能給她自由的鑰匙,使她從這個捆綁她近半世記,在復仇聖壇上如煙焚燒的怨恨中得釋放嗎?
這位風姿綽約的女士到底需要寬恕什麼人?她要寬恕的人既沒有臉孔,也沒有名字,他們是一幫匪徒,在一個深夜侵入她位於德黑蘭的家,殺了她全家人。她在伊朗長大,在二十世紀早期,算得上是上流家庭。一個晚上,五個土耳其恐怖分子戴著頭套來到她家,把她的先生、兩個孩子和她的父母五花大綁,一路拖到了城外,在那裡殺了他們。她是一位幼稚園老師,園裡的孩子都是伊朗人,她之所以能倖免於難,是因為那個晚上她剛好出門替學校辦一些雜事。
她輕聲質問道:「告訴我,告訴我,我怎能原諒一群沒有臉孔、沒有姓名,不知道數量,但卻真實到能殺害我孩子的人?」在她溫和的質問中,我的心被深深攪動。
這些沒有臉孔沒有名字,犯下邪惡罪行的無名氏,就是她的問題所在。
你該如何寬恕看不見的人?這些人的臉孔你看不見,卻對你做出如此可怕的事。
我分享了這個故事,它將引導我們進入接下來這個我們非談不可的問題:難以寬恕的人。 我們很難寬恕看不見、摸不著,或甚至不認識的人。或甚至,我們也很難寬恕那些不管我們饒不寬恕他,他都不痛不癢的人。也有些人實在太過於邪惡了,以至於我們很難寬恕他。
而,最困難的,或許是寬恕我們自己。
那上帝呢?有些人在不容易的時刻中可能曾想過,為何上帝明明可以幫助我們,但祂卻讓我們失望?我們可以原諒上帝嗎?我們敢這樣說出來嗎?
我邀請你和我一起探索一些人的生命故事,我們會覺得他們受到的傷害是難以寬恕的,然而,我們仍然渴望原諒和遺忘。
4 | PART 3
寬恕是以愛對抗生命裡的不公平的革命性武器。當我們寬恕人時,我們就是無視要我們一報還一報的這個公平法則,藉著愛的魔法,我們將自己從痛苦過去中釋放出來。
我們繳了道德的學費,於是可以從過去的不公平裡面創造新的未來。我們釋放自己得自由,不再把自己深鎖在過去的錯事中,也斷開捆綁我們心靈的邪惡,而如果夠幸運,我們也可以重建原本可能永遠失落的一段關係。
原諒是一個奇蹟,然而,只有少數人才擁有能夠輕而易舉寬恕人的超凡能力。對於一個只擁有平凡愛的能力的人來說,寬恕所需要的條件,實在不容小覷。有些心存懷疑的人聽到耶穌寬恕人時,便挑釁問道:「除了神,誰能寬恕人的罪?」英國小說家查爾•威廉斯寫道,寬恕在本質上不是一件我們可以去做的事情,而是一場遊戲,我們只能當參與者。
當別人需要去原諒時,我們說著一口漂亮要別人寬恕他人的台詞;但是,只有極少數的人,在發現自己得原諒別人的殘酷行為時,有那個胸襟去原諒對方。
不過,眾人──普通人,而非聖人──確實有能力能寬恕,而他們也因此從可怕的痛苦中得了醫治。
我想邀請你一起,來看看平凡人是如何用自己的方法原諒他人。當然,別人的方式,甚至是細節,不見得一定和你的方法一樣。然而,看看別人怎麼做,可能對我們會有幫助。不要期待什麼小撇步或技巧,而是多注意尋找一些訊號跟提示。記住,可沒人說,原諒是一件簡單的事。

5 | PART 4
如果要不寬恕那些傷害我們的人,那可是有說也說不完的理由。其他人怎麼可以這樣橫衝直撞闖入我們的生命裡然後又離開,留下渾身是血的我們,然後還期待我們寬恕他們,彷彿這一切都沒有發生?
寬恕是跟以牙還牙、以眼還眼這個自然道德法則大相逕庭的事,蕭伯納(George Bernard Shaw)稱之為「乞丐的避難所」。而任何一個宣揚寬恕之美的人都應該要知道,鼓吹別人寬恕,其實是和正常人渴望一報還一報完全相反的事情。
我們必須正面迎擊懷疑論者的猜疑,他們認為寬恕只是一種誘惑受傷之人巧妙的宗教手段,要他們忍受本不該承受的傷痛。
別忘了,我們可是在說要去寬恕那些讓我們難以承受的事情。這個跟寬恕在人類社會中闖蕩難免會受到的那些小擦傷,可是兩碼子事。
我們可是要寬恕那些錯待我們、不公平且深深傷害我們的人,他們甚至讓我們覺得自己卑微得一點都不像是上帝根據祂的形象所創造的人。
這些反對我們一視同仁原諒這些傷害我們的人,他們發出的聲音和呼籲,是我們必須去正視和聆聽的。
如果我們仔細地去聽這些聲音,就會發現,我們內心也有一個聲音,和它們彼此和應。 一顆誠實的心會對於輕忽處理不公平傷痛的態度大發雷霆,如果寬恕只是再次讓受傷者赤露敞開,並且鼓勵做錯事的人一錯再錯的話,那它寧可不要去原諒。
所以我們該問的問題是:為什麼要原諒?
而我們應該這麼回答:因為原諒是在這個不公平的世界中,找到一個比較好的公平之道的唯一途徑,原諒是用愛推翻不公之痛的神來一筆,愛也帶來了盼望,讓我們可以從這極不公平的痛苦感受中得到痊癒。
接著,讓我們繼續向前,你也可以用你的心去感受、評斷,看看到底原諒能夠帶來多少公平。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