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第1章  從對方的言行舉止看透他的心理

STAGE1 
若想看穿他的想法,看「眼神的流轉」就對了!
從眼睛的動作可以看出對方是否說謊

日本有句俗諺說「眼睛說的和嘴巴一樣多」,事實上,人的腦子在想像著某件事情時,旁人可以透過其眼神的流轉知道他在想什麼。
舉例而言,右撇子的人在想像自己的記憶中沒有的畫面時,眼球會朝向右上方;如果是記憶中已有的畫面,眼球會朝著左上方。另外,當人想像著記憶中不曾出現過的聲音和話語時,眼球會往右側移動,相反地,若是在回想記憶中的某個聲音或話語,眼球會轉向左側。
總歸來說,如果你發現對方在回答你的問題時,他的視線不是往右上就是往右移動,那麼即可判斷他很可能不是正在運作掌管回溯已留存記憶的右腦,而是拚命運作左腦,編造出虛構的事,也就是說謊。
另外,一般認為多數的左撇子和一部分的右撇子,眼球的轉動方向和上述剛好相反。但是,只要事先掌握對方的眼球動作所遵循的規則,就能夠得知其真實的反應。簡單來說,只要平常多注意對方的眼球轉向,就能判斷他說的是實話還是謊話了。

STAGE2  識破對方說謊的方法
說謊時的身體反應

當自己的謊言被人揭穿時,出於緊張的關係,他很容易出現各種身體的反應。因此,若你懷疑對方講的不是實話,不妨直接了當地詢問對方「你說的是謊話吧?」而且通常能得到滿意的結果。
舉例而言,假設兩個人明明聊得好好的,對方卻在你向他提問後,講話變得吞吞吐吐,或者講話速度變得很快,甚至出現答非所問的情形,都已充分證明對方的內心正慌亂不已。另外,對方為了避免自己受到更進一步的追究,突然急著改變話題也是常見的反應之一。
除此之外,眼神游離不定、眨眼次數增加、突然翻臉發脾氣、表現出煩躁不安的樣子、額頭冒汗或流手汗等,也是證明一個人內心陷入慌亂的代表性動作。總之,如果對方出現上述反應,表示他很可能做了什麼不想讓人知道的事。
另外,看看談話之後的反應,也是識破對方有沒有說謊的方法之一。如果自己的謊言沒有被拆穿,人很自然地會產生安全感,有時會反映在用手遮住嘴巴、用手撫胸、舔嘴唇、揚起某一邊的嘴角等動作。
說謊時常見的反應:
◆正在說謊時的身體反應:
.說話速度突然加快
.講話變得吞吞吐吐
.時常答非所問
.突然發脾氣
.眼神游離不定
.表現得急躁不安
.額頭冒汗和流手汗

◆靠謊言順利蒙混過關之後的身體反應:
.用手遮住嘴:代表內心不安,擔心自己是否失言。
.用手撫胸:度過難關後,鬆了一口氣時最容易出現的動作。
.舔嘴唇:因為緊張而感到口渴時的反應。
.一邊的嘴角上揚:來自順利騙過別人所得到的成就感,因而貶低對方的心理。

STAGE6  以口頭禪看透對方的本性2
面對有這句口頭禪的人,一定要這樣應對!

動不動就喜歡大吐苦水,說什麼「我之前真的很辛苦」的人,簡單來說,有自我誇大的傾向。「雖然很辛苦,但我還是做到了」「這道難關我終於克服了」之類的話聽在別人耳裡,不但很可能有誇大之嫌,也讓人覺得這個人對自己的能力評價過高。但是,直接吐槽對方有可能只會引起他的反感,建議各位還是隨便敷衍幾句,選擇左耳進右耳出就算了。
只要一開口,幾乎都以「那麼」當作開場白的人,屬於個性一板一眼,較不懂得變通的類型。這類型傾向於重視年資和職位,所以當你遇到這類型的人時,如果對方較你年長,建議你要保持恭敬有禮的態度,更加注意說話的用字遣詞。
聽到別人發表意見之後,馬上用「可是」反駁的人,屬於猜忌心較強的類型,傾向於凡事都抱持小心謹慎的態度。與這類慢熟性格的人相處,需要花更多時間才能與他變得親近,但只要消除讓對方感到不安的因素,就能逐漸卸下他的心防,得到他的信任。
此外,把「該怎麼說」當作口頭禪的人,屬於不論面對何事,都想發表自己的看法,不吐不快的類型。他們的主見強烈,喜歡一再舊事重提,很可能導致會議或協商時間拉長。與這類型的人相處時,請小心不要讓自己一直去配合對方的步調。

STAGE10  以小動作掌握放鬆和緊張的程度
一個不經意的小動作,其實是消除壓力的妙方

有些人拿到收據或便條紙後,看過就隨手揉成一團丟掉了。雖然此舉看似稀鬆平常,殊不知做出這個舉動的人,正處於承受巨大壓力的狀態。就心理學的觀點而言,把紙揉成一團,是一種人為了紓壓,下意識做出的自然行為。
另外,坐在椅子上時,不斷改變翹腳姿勢的人,可能正承受沉重的壓力。左右腳不斷上下交叉的人,展現出想藉由這個動作,給予內心刺激,達到振奮精神的心理。這個動作只有一個目的,就是讓自己恢復精神。換言之,這樣的人可能累積了很多壓力,沉重到必須常常想辦法讓自己打起精神。如果各位發現有朋友等認識的人做出這樣的行為,或許你可以用不著痕跡的方式問他,聆聽他的傾訴。
此外,抽完菸用力地把菸蒂擰熄在菸灰缸裡、明明正事已經講完,卻遲遲不掛電話等,也是出於下意識的紓壓行為。如果發覺自己也曾出現過上述行為,建議你不妨重新檢視自己的內心,找出壓力的根源吧。

STAGE12  透過行為了解的人格特質
個人的性格也表露在日常的行為中

準時赴約可說是身為社會人士的最基本原則。不過,有些人因為太擔心自己會遲到,居然比約定的時間提早超過15分鐘抵達。
這種類型看似屬於喜歡預留一點時間,讓自己從容不迫的謹慎型,但實際的個性剛好相反,幾乎都是個性散漫、不擅管理時間的人。因為也很清楚自己缺乏時間觀念的毛病,所以遇到「遲到就死定了」的場合,才會特地提早到。
能夠認清自己的缺點,願意努力當個守時的人的態度固然可取,但這類型的人很難把時間管控得剛剛好,絕大多數都不擅長擬定計畫,然後按部就班去做。所以不單是相約時間見面,若是在工作場合中有共事的機會,也是特別需要注意的對象。
除此之外,習慣把零錢放進褲子口袋,走路時叮噹作響的人,表示這個人不在乎小錢。這類型的人不喜歡腳踏實地,比較想要一步登天。至於結帳時,連一元銅板都會一個個掏出來付帳的人,大多是個性穩健,對小細節也一絲不苟的人。屬於一定會把事情做好,不會虎頭蛇尾的人,所以是值得委託重要工作的人選。

專欄  陷入沒有幹勁的時候該怎麼辦
光是在心中默念「我非做不可」無法激發出幹勁

相信每個人都有過這樣的經驗:明明還有工作上所需的資料或家事等著自己去做,不料卻陷入「我知道該動工了,但就是提不起勁……」的狀態。但很多人即使在心裡不斷告訴自己「我得趕快開始做正經事」,卻還是忍不住打開電視,或者滑起手機瀏覽社群網站。等到自己終於驚覺不能再繼續下去,已經是好幾個小時以後的事。我想,有過這種慘痛經驗的人應該不在少數吧。
那麼,該怎麼做才能有效提升幹勁呢?事實上,位於腦部的一個名為「伏隔核」的神經區塊,和幹勁的產生有關。簡單來說,目前已經得知只要刺激這個部位,就會激發出幹勁。因此,不論形式為何,有無實際採取行動很重要。建議各位一定要做些什麼,即使無心工作,也要打開有關工作的檔案,或者翻翻寫報告會用到的參考書等。因為這些行為都會刺激伏隔核,化為激發出幹勁的動力。總之,光是在心中默念「我得動工了」對幹勁的產生毫無幫助。只有付諸行動,才能逐漸激發出幹勁。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