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我是如何達成財務自由的
	
	「依循逆行人生者的七階段模型,能讓你的人生徹底自由。」當你聽到這句話時,是什麼心情?你的潛意識裡會立刻出現防禦機制,例如「少說廢話」、「我行嗎」、「那不過是特例」等。我在十幾歲、二十幾歲時也經常那麼想,所以很清楚你的心情。
	但如果你不卸下防禦機制,絕對不會有改變。在那種狀態下,無論你看什麼書,你都會覺得那本書在「胡說八道」或覺得「我做不到」等。
	為了超越潛意識,你該採取什麼策略呢?聽聽五十個和你相同處境的人,徹底獲得自由的故事就行了。人類擁有鏡像神經元(mirror neuron),讀別人的故事時,會把自己投射其中,隨著故事情節,一起感受主角的喜怒哀樂,被戲劇性發展所吸引,就像看了漫畫的孩子會模仿主角的動作並高喊台詞一樣。
	在本章中,我將描述我如何獲得財務自由,希望能用這個小故事稍微改變你的潛意識。從第二章開始將會正式進入逆行人生者的七階段模型。希望大家放輕鬆閱讀接下來的故事。
	
	第一幕 三道牆——我曾以為這輩子都無法跨過的事
	
	「明振,你腦袋有問題嗎?怎麼這麼不會讀書?我隨便都能考到班上前十名。我十五個科目裡面最差的是七十分,但是你考得最好的是六十九分,怎麼回事?看來你真的不是讀書的料。」
	十六歲。我考了班上第三十五名。排名在我之後的是根本不讀書的同學。熬夜抱佛腳的我居然幾乎是吊車尾……我無法理解。在學校這個世界裡,我是個劣等生。這種事一再重演,令我感到挫敗,覺得「我做什麼都不行」。同學經常取笑我:「你到底擅長什麼?」
	那時發生了一件雪上加霜,讓我更傷心的事。我暗戀的女生K,票選我為「班上最討厭的男生」第一名。學生時期,坐在我隔壁座的女同學常常會哭。這種事對我是家常便飯,但拿下「最討厭的男生」第一名,仍使我深受打擊。
	我不只是不會讀書,還長得難看又沒錢。我家住在安山最落魄的一區,是親戚出於同情,讓我們借住的公寓。公寓不同於大樓,除非打開暖氣,否則公寓的地板非常冰冷,幾乎會凍傷人。我家就是那樣的。我無法想像在家不穿襪子,睡覺時,我必須穿好幾件衣服和襪子,甚至要穿夾克。比起穿很多衣服的不適感,躺著時冷到嘴吐白煙的感覺更加難受。另外,因為沒熱水,一個月都洗不了澡,我在學校被起了「阿臭」的綽號。還有,母親哭著向討債親戚求情的場景更是司空見慣。
	我埋怨上帝。爸媽長得還不錯,哥哥在談戀愛,只有我是醜八怪,我是撿來的孩子嗎?母親經常開玩笑說我是從橋下撿來的,家人聽到那句話都笑了,只有我笑不出來。我認為除了撿來的,沒有其他原因可以解釋我不好看的長相。如果真的有神,絕不可能發生這種事。每當我在破舊的洗手間裡照鏡子,我都沒有信心能繼續活下去。國中時,每晚睡前我總會祈禱,「上帝,如果你真的可憐我,明天請改變我的長相吧……」
	這世界似乎太不合理了。功課、外貌、金錢,這些都像不可逾越的高牆。我究竟為什麼這麼「不平凡」?對我來說,最高的牆是大我四歲的表姐。我很羨慕表姐,表姐的父母親是校長和教務主任,家住蠶室的表姐家境富裕,逢年過節就吃牛肉。而且她長得漂亮不說,更以優異的成績考進教育大學、當上小學老師,可說是最佳媳婦人選。當時教育大學是那些嘲笑我成績,班上前十名的同學都考不進去的。在我就讀的國中,只有全校第一名或第二名,才有希望考上教育大學。我人生圍繞著三道高牆,而表姐在高牆之上。
	我十九歲前都在打遊戲,逃避現實,如果睡到一半醒來,我會繼續打遊戲打到睡著。十九歲時準備大學入學考試,讀了一年書,但是平均等級是五點五級,努力了一年的分數還不如沒讀書的朋友。我進入了地方大學資工系夜間部,資工系太難讀了,我很快就放棄了學業。母親看不下去,催促道:「你活得像個正常人吧,不要像垃圾一樣每天待在家裡,出去打工也好。」我嘴上說知道,但有哪家公司願意接受我這種繭居族呢?沒信心的我向十家左右的超商和烤肉店投了履歷,還真的沒有一家錄取我。
	然而,母親沒有放棄,又說:「兒子,我今天去了電影院,那裡的工讀生很帥,你也很帥,去應徵一下吧。」我想每個媽媽都覺得自己兒子很帥,但在這個世界我只是一個廢物。在母親不斷地催促下,我不得不硬著頭皮應徵,果不其然,沒被選上。生氣的母親打電話向電影院強烈抗議,問:「為什麼我兒子不行?他哪裡不好?」電影院經理慌了手腳,可能是覺得不能這樣下去,勉為其難地說:「那麼令郎平日上午時間方便嗎?那個時段沒有應徵者,如果那個時段可以,就請他過來吧。」我就這樣得到了第一份工作。
	如果我說我完全不期待,是騙人的,但沒人會歡迎一個遊戲繭居族。我一上班就被排擠了。沒人會喜歡一個傻里傻氣、生平沒自己買過衣服的二十歲年輕人。再加上失誤連連,四十名工讀生開始說我閒話。我搞不清楚狀況,老是忘記被指派的事。某一天,要開冷氣,我卻開成了暖氣,引起電影院觀眾接連抗議。我忘不了經理好不容易處理好退票危機後看我的表情。工作時,我必須要站在驗票處,但我經常被抓到坐在洗手間休息。一切都糟到不能再糟。工讀生們當然沒有找我去慶功宴,剛退伍的職員哥哥們也不把我當人看。
	因為幾乎沒去上學,所以第一學期的成績幾乎全是不及格F。交了四百萬韓圜(約9萬3千台幣)學費的學校不去,卻在電影院打工,領月薪五十萬韓圜(約1萬千台幣)。有比這更蠢的人生嗎?第一學期我單戀大學同學,追了六個月卻被拒絕;第二學期追了一起打工的工讀生,果不其然也被拒絕。我沒有特別感到失望。因為我對我的人生沒有任何期待,失望是有所期待才會產生的情緒,我只想著「又被甩了」,然後繼續過日子。我認為我絕對不可能交到女朋友。
	這樣的我,在二十歲的冬天遇到了人生最大的轉折點。一起打工的工讀生姐姐不經意地說:「明振,聽說新蓋的安山中央圖書館,真的很棒。」於是我結束打工後去圖書館看看,因為很少看書,我不知道該選什麼書好,有些慌張,我突然想起了我的煩惱,「有沒有改善人際關係的書?讓我也能跟女生輕鬆聊天的那類書?」然後,我在心理勵志區拿了一本關於溝通話術的書開始讀。內容很簡單。不要自顧自說話,重點要傾聽別人說話。之後,我又讀了其他幾本溝通話術的書。它們有一些重複內容,那就是要認真聽別人說話,好好給對方反應,不要輕率地給出建議等等。
	我試著把書中的內容應用到電影院工讀生身上,一開始不情不願與我對話的工讀生們,慢慢有了不同反應。神奇的是,他們漸漸來找我聊天了,起先他們大多會傾訴煩惱,再來是詢問我的建議,後來約我一起去網咖或讓我參加聚餐。我切身感受到了書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