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前言 用對的方式和對的人, 建立對的人脈

我在第一頁要先給你本書的全局觀:
人生與事業要成功,祕訣就是要學會與他人搭上線,並建立關係,但多數人都不知道如何做。
如果你聽過創業家說,他們痛恨「經營人脈」(或者,你本人就是說過這種話的創業家),原因通常只有一個:他們不知道正確的經營人脈方法。如今,講到「經營人脈」,很多人會想到:膚淺的對話、交易式的關係,以及急著要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以從對方身上獲得好處的焦慮感。但經營人脈不一定是這樣,這也是你從本書會得到的大發現。
如果戴爾.卡內基(Dale Carnegie)沒有寫下經典之作《人性的弱點》(How to Win Friends and Influence People),就不會有你手上這本書了。我很愛那本書,直至今日,此書仍是我的必讀。但隨著我在過去三十餘年,慢慢成長為創業家,我發現這本書需要大幅更新。我親身學到(而且吃了不少苦頭),僅靠「贏取友誼」和「影響他人」不足以得到成功和幸福。相反的,要贏取對的友誼與影響對的人,而且,一開始就要知道這些人是誰。你的人生愈是成功,這些技能就愈是重要。
我打造出一套架構,可以把對的人跟錯的人分開。任何關係,只要符合「小精靈」型(ELF,這是Easy, Lucrative & Fun 的字頭縮寫,意指輕鬆、有錢賺又有樂趣) 的人際關係, 那就對了。反之, 如果是「 半吊子」 型(HALF, 這是Hard, Annoying, Lame & Frustrating 的字頭縮寫,意指辛苦、惱人、無力,且讓人倍感挫折)的人際關係,那就是錯的。你的客戶和隊友要不是「小精靈」型的,要不然就是「半吊子」型的。過去,我樂於和「半吊子」型的人打交道。因為這些人脈伴隨商機,要很勇敢才能揮別這些人。但到了人生的此刻,我只願意投入經營「小精靈」型的人際關係。
我對你的期望,以及本書的宗旨是:改變你對於人際交流的看法,讓你在任何情境下,都可以用對的方式和對的人,建立對的聯繫。
要精於此道,關鍵是從一個簡單的問題問起:

對方能從中獲得什麼好處?

提出這個問題,就是把焦點從自己身上移開,轉向你對他人有何貢獻。你跳脫了經營交易性質人脈的心態,開始打造有轉化力量、深富意義與彼此合作的關係(順帶一提,這通常都是「小精靈」型的關係)。
再三提出這個問題,你就能知道別人需要什麼,出手幫助他們,讓他們的人生更美好,從而和對方培養出關係。從實際面來說,問出這個問題,能減輕對方的負擔。這樣一來,你也能成為具有吸引力的寶貴人脈,受人重視,而且別人也願意和你合作。你利用這種方式經營出的豐盈人際關係,能為你打開很多機會之門,也會減輕你自己的負擔,增進你的人生,並讓這個世界變成更好的所在。
在我們切入正題之前,你可能很好奇一件事:我是何人,又有什麼立場暢談這個主題?
我叫喬.波力士(Joe Polish),連名帶姓用英文發音的話,聽起來像擦鞋油(shoe polish),就不會被誤認為波蘭人(Polish)了。我以前是個問題小孩、成癮者、大力推動戒斷的人、專業行銷人,凡此種種。如今的我,擁有亞利桑那州克利特鎮(Cleator)這座約近四萬九千坪的荒廢城鎮,也是虛擬實境公司天才X(GeniusX)的共同創辦人。然而,我最為人所知的,應該是我創辦了兩家全球最高階的行銷團體──「天才網絡」和「十萬美元小組」(100K)。這兩個團體的會員,每年分別要支付兩萬五千美元和十萬美元。此外,我也打造出「大師心態」(mastermind)模型,多年來採用過這套模式的人不計其數。而大家也稱我為「地球上人面最廣的人」(most connected man on the planet,這是別人說的,我是不會這麼自稱啦)。如今的我肩負雙重任務:我要培養出更出色的創業家,教大家擁有「小精靈」型的人生與事業;我也要改變世人的看法,讓大家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待與治療各種癮頭。這兩件事聽起來相差十萬八千里,但對我來說,兩者密不可分。
這就是今天的我,但一開始的我並不是這個樣子。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