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誰偷了我的時間
「我現在這樣滿好的」,你真的很好嗎?
生活中有很多人非常安於現狀、不求上進,總是用「我現在這樣滿好的」來搪塞別人的勸說上進,其實「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這個社會要求我們,抓緊時間完善自己,去擁有更多的成就!
你的身邊有這樣的人嗎?他們非常努力,收穫卻很少。當你勸進他們應該更加上進,獲得更高的成就時,他們只拋來一句簡單的:「我現在這樣滿好的啊!為什麼要更加上進呢?」這種人只知道前進,卻沒有更高的抱負,沒有更高的追求,結果只能被時代所遺棄。
李響和林英一起進入某雜誌社的兩個部門工作,李響和在廣告部負責與客戶接洽廣告業務,林英在排版部負責雜誌的排版設計。
李響性格比較外向,喜歡和客戶交流,於是靠著自己的靈活應變和勤勞,迅速與客戶搭建了長久的合作關係。隨著社會閱歷的增加,李響更為自己設定了更長遠的職場規劃。而林英正好跟李響相反,他性格非常內向,在做排版的時候總是戴上耳機,完全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下班回到家裡看看小說、玩玩遊戲,薪水比李響差得遠了。
因為一起進入雜誌社,兩人很有默契也成了無話不說的好朋友,進入公司兩年後,李響不止升遷,並且薪水也調漲了幾次,而林英還是老樣子。有很多次,李響憑著自己三寸不爛之舌遊說林英加入到銷售的行列中來。林英總是一副無所謂的樣子,嘴裡總是說:「你看我現在不錯啊!薪水雖然不多,但是足夠我的開銷,而且省一點的話還能存下一些錢呢……。」
可是在李響看來卻完全不是那麼回事,所以在這個時候,李響總是會說:「好什麼啊?錢這種東西越多越好,你想想以後需用錢的地方還很多呢,你應該賺更多的錢以備不時之需!」
雖然李響費勁口舌的勸說林英做銷售,但林英始終不為所動。兩年後因為經營不善,雜誌社被更大的出版單位收購,雜誌社的員工都面臨著裁員的結果。但是因為自己的努力,李響建立了廣泛的人脈,因此馬上找到了工作。林英的命運剛好相反,在雜誌社任職期間,林英不思進取,最後沒辦法只好回到老家,隨便找了一份工廠的工作。
農民在犁地的時候,不願意找那些只知道低頭拉車往前走,卻不願意抬頭看看路的牛,這樣的牛雖然貌似犁得很直,但事實上因為不抬頭看路,犁地的時候經常會脫離原來的軌跡。要知道,方向永遠比勤懇更重要。正確的方向會促使我們事半功倍,而錯誤的方向是導致我們事倍功半的罪魁禍首。
而故事中的林英就像是這種犁地不抬頭看路的牛,只知道埋頭工作,卻不知道正是「我現在滿好的」讓他看不到危機,即便再有吃苦精神,人生沒有方向,始終都會被社會淘汰。我們總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不要總拿「我現在滿好的」來當做不需要進步的擋箭牌,你確定你真的很好嗎?
在任何人的眼中,比爾蓋茲的成功無可複製,但是我們可以從他的身上吸取成功的經驗。了解比爾蓋茲的人都知道,從一九八〇年代開始,比爾蓋茲養成了一個奇怪的習慣,那就是「閉關」,他會在每年的上半年和下半年各選一週,專門「閉關」,從不過問公司的狀況。
據說在為期一週的閉關時間內,比爾蓋茲住在一棟自己的別墅裡,不見任何人,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雖然在這閉關的一週內,比爾蓋茲既不見任何人,也不處理公司的事務,但是他卻會利用這一週的時間,拜讀成功人士的傳記,並且反省自己這半年的工作狀況,制定接下來這半年的工作計畫。也許正是這種閉關思考的舉動,從一定程度上鑄就了比爾蓋茲的與眾不同。
試想,連比爾蓋茲都不曾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成功與安逸之中,我們更不能迷失在「我現在這樣滿好的」狀態下。
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意在告訴我們,隨著時間的消逝,我們不能被歲月所囿,應該時時充實自己、完善自己。在現在這個變化很快的時代,房價可能在短時間內漲幅很大、某一種高科技會突然實驗成功……在我們所不了解的領域中,一瞬間皆可能會發生很多事情。
想要適應這個社會,跟上這個社會的步伐,我們必須抓緊一切時間充實、完善自己,並且要警惕別沉浸在「我現在這樣挺好的」狀態之下,這種安逸的想法勢必會導致我們被這個時代所拋棄。
「還有時間,明天再做吧」
如果你一直期待明天完成手頭的事務,那麼你的明天一定不會到來。
時間是寶貴的,不能虛度年華。可是生活中不乏有人生活在拖延之中,他們遇到棘手的事情不是馬上想辦法去解決,而是寄希望於明天。這種行為是非常危險的,如果在第二天換了一種思路來解決還好,但是如果過分依賴明天,勢必會影響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萬伶瑄是一名廣告企劃,入行已經三年了,但最近客戶的要求越來越多,雖然公司會定期送她參加各種培訓,但是應付起來難免有些疲勞。在近兩個月來的工作中,萬伶瑄總是找不到靈感,上司向她要企劃案的時候,萬伶瑄總是說:「別著急,客戶不是後天才來看嗎?還有明天呢!明天再說!」
一開始萬伶瑄還能在客戶來之前把文案搞定,但是時間長了之後,萬伶瑄開始過分依賴起「明天」,上司交代下來的工作,不到最後一秒,萬伶瑄從不會打開。
一次為了爭取一個大客戶,上司要求萬伶瑄馬上企劃,第二天之前一定要交給他,誰知萬伶瑄把上司的話當成了耳邊風,依然我行我素。結果第二天又沒有及時交出企劃案,導致公司與這位大客戶失之交臂。公司因此流失掉了一個將近百萬的案子,萬伶瑄也非常內疚,並且交了檢討報告。但即便如此,公司依舊辭退了萬伶瑄。
生活中的你跟萬伶瑄一樣總是期待明天嗎?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話,那麼你就危險了。要知道若是一味把「還有時間,明天再做吧」掛在嘴邊,會在無形之中過度消耗你的時間,更會悄悄改變你的行為準則,長此以往你的效率將蕩然無存,影響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古人陶淵明曾作詩:「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世界上最無情的就是時間,它會毫無感情地帶走我們的每一天。但是時間卻又是多情的,它給了我們生命,讓我們用時間來創造價值。當然這一切都仰仗於我們自己本身,我們要有效管理自己的每分每秒。
樹林裡迎來了新的一天的日出,烏鴉歡快的來到喜鵲的家門口,扯著嗓門大喊:
「喜鵲姐姐,快點起床啊!我們去捕食吧!」
喜鵲被烏鴉難聽的聲音叫醒,很不耐煩的嘟囔著:
「你是誰啊?我還沒睡夠呢,我要再睡會兒,別來吵我!」
聽說喜鵲還沒醒,烏鴉繼續大聲喊:
「喜鵲姐姐,快點起來吧!一日之計在於晨,我們應該利用這美好的早晨去捕食,這樣一整天才會有吃的啊!」
「我不是說了我還沒睡夠嗎,等我睡夠了自然會去捕食的,你先去吧!我要再睡一下……。」喜鵲說完,回到夢鄉裡,烏鴉只好獨自去捕食。
夕陽西下,捕食回來的烏鴉收穫頗豐,途經喜鵲家門口的時候,看到喜鵲雖然醒著,卻在床上發呆,烏鴉說:
「喜鵲姐姐,妳醒了吧!再不去捕食,妳晚上吃什麼啊?」
「不去,不去……我的食物還夠我吃,明天我再去捕食。」
聽完喜鵲的回答,烏鴉只好回到了家裡,第二天早上依舊去敲喜鵲的房門想跟牠一起去捕食。誰知得到的回答依舊是「我的食物還足夠,我明天再去捕食。」不久,森林的雨季來了,在這樣的雨天裡很難找到食物,於是烏鴉留在家裡,享受著這幾天捕來的食物。
中午的時候喜鵲來到烏鴉的家中,向牠討點食物。原來喜鵲的食物吃完了,本來想今天去捕食的,可是偏偏遇上了大雨,於是飢餓不堪的喜鵲不得不向烏鴉求助。
雖然是一個小寓言故事,但是我們依舊可以從中悟出道理:「我們必須珍惜當下。古今中外無數成功人士,沒有不珍惜時間的,更沒有人一味寄希望於明天。」
班傑明曾說過:「你珍惜生命嗎?那麼請不要浪費時間,因為時間是組成生命的條件。」文學家魯迅也說過:「時間就是生命。無端空耗別人的時間,其實無異於謀財害命。」德國詩人歌德把自己的時間稱為自己的財產,無獨有偶,法國文豪巴爾札克更把時間比作資本,以說明時間的價值。
我們知道「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無論是昨天、今天還是明天,時間都是公平的,只要你去珍惜的話都會創造出價值。但是每一天又有所不同,昨天已經過去,我們應該從中總結經驗教訓;明天還沒到來,我們只能做好計畫迎接它的來臨;我們最應該珍惜的就是當下,今天既是昨天的終結,也是明天的基礎。只有打下「今天」這個堅實的基礎,才能做好很多事,擁有一個更美好的明天。
「我現在這樣滿好的」,你真的很好嗎?
生活中有很多人非常安於現狀、不求上進,總是用「我現在這樣滿好的」來搪塞別人的勸說上進,其實「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這個社會要求我們,抓緊時間完善自己,去擁有更多的成就!
你的身邊有這樣的人嗎?他們非常努力,收穫卻很少。當你勸進他們應該更加上進,獲得更高的成就時,他們只拋來一句簡單的:「我現在這樣滿好的啊!為什麼要更加上進呢?」這種人只知道前進,卻沒有更高的抱負,沒有更高的追求,結果只能被時代所遺棄。
李響和林英一起進入某雜誌社的兩個部門工作,李響和在廣告部負責與客戶接洽廣告業務,林英在排版部負責雜誌的排版設計。
李響性格比較外向,喜歡和客戶交流,於是靠著自己的靈活應變和勤勞,迅速與客戶搭建了長久的合作關係。隨著社會閱歷的增加,李響更為自己設定了更長遠的職場規劃。而林英正好跟李響相反,他性格非常內向,在做排版的時候總是戴上耳機,完全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下班回到家裡看看小說、玩玩遊戲,薪水比李響差得遠了。
因為一起進入雜誌社,兩人很有默契也成了無話不說的好朋友,進入公司兩年後,李響不止升遷,並且薪水也調漲了幾次,而林英還是老樣子。有很多次,李響憑著自己三寸不爛之舌遊說林英加入到銷售的行列中來。林英總是一副無所謂的樣子,嘴裡總是說:「你看我現在不錯啊!薪水雖然不多,但是足夠我的開銷,而且省一點的話還能存下一些錢呢……。」
可是在李響看來卻完全不是那麼回事,所以在這個時候,李響總是會說:「好什麼啊?錢這種東西越多越好,你想想以後需用錢的地方還很多呢,你應該賺更多的錢以備不時之需!」
雖然李響費勁口舌的勸說林英做銷售,但林英始終不為所動。兩年後因為經營不善,雜誌社被更大的出版單位收購,雜誌社的員工都面臨著裁員的結果。但是因為自己的努力,李響建立了廣泛的人脈,因此馬上找到了工作。林英的命運剛好相反,在雜誌社任職期間,林英不思進取,最後沒辦法只好回到老家,隨便找了一份工廠的工作。
農民在犁地的時候,不願意找那些只知道低頭拉車往前走,卻不願意抬頭看看路的牛,這樣的牛雖然貌似犁得很直,但事實上因為不抬頭看路,犁地的時候經常會脫離原來的軌跡。要知道,方向永遠比勤懇更重要。正確的方向會促使我們事半功倍,而錯誤的方向是導致我們事倍功半的罪魁禍首。
而故事中的林英就像是這種犁地不抬頭看路的牛,只知道埋頭工作,卻不知道正是「我現在滿好的」讓他看不到危機,即便再有吃苦精神,人生沒有方向,始終都會被社會淘汰。我們總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不要總拿「我現在滿好的」來當做不需要進步的擋箭牌,你確定你真的很好嗎?
在任何人的眼中,比爾蓋茲的成功無可複製,但是我們可以從他的身上吸取成功的經驗。了解比爾蓋茲的人都知道,從一九八〇年代開始,比爾蓋茲養成了一個奇怪的習慣,那就是「閉關」,他會在每年的上半年和下半年各選一週,專門「閉關」,從不過問公司的狀況。
據說在為期一週的閉關時間內,比爾蓋茲住在一棟自己的別墅裡,不見任何人,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雖然在這閉關的一週內,比爾蓋茲既不見任何人,也不處理公司的事務,但是他卻會利用這一週的時間,拜讀成功人士的傳記,並且反省自己這半年的工作狀況,制定接下來這半年的工作計畫。也許正是這種閉關思考的舉動,從一定程度上鑄就了比爾蓋茲的與眾不同。
試想,連比爾蓋茲都不曾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成功與安逸之中,我們更不能迷失在「我現在這樣滿好的」狀態下。
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意在告訴我們,隨著時間的消逝,我們不能被歲月所囿,應該時時充實自己、完善自己。在現在這個變化很快的時代,房價可能在短時間內漲幅很大、某一種高科技會突然實驗成功……在我們所不了解的領域中,一瞬間皆可能會發生很多事情。
想要適應這個社會,跟上這個社會的步伐,我們必須抓緊一切時間充實、完善自己,並且要警惕別沉浸在「我現在這樣挺好的」狀態之下,這種安逸的想法勢必會導致我們被這個時代所拋棄。
「還有時間,明天再做吧」
如果你一直期待明天完成手頭的事務,那麼你的明天一定不會到來。
時間是寶貴的,不能虛度年華。可是生活中不乏有人生活在拖延之中,他們遇到棘手的事情不是馬上想辦法去解決,而是寄希望於明天。這種行為是非常危險的,如果在第二天換了一種思路來解決還好,但是如果過分依賴明天,勢必會影響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萬伶瑄是一名廣告企劃,入行已經三年了,但最近客戶的要求越來越多,雖然公司會定期送她參加各種培訓,但是應付起來難免有些疲勞。在近兩個月來的工作中,萬伶瑄總是找不到靈感,上司向她要企劃案的時候,萬伶瑄總是說:「別著急,客戶不是後天才來看嗎?還有明天呢!明天再說!」
一開始萬伶瑄還能在客戶來之前把文案搞定,但是時間長了之後,萬伶瑄開始過分依賴起「明天」,上司交代下來的工作,不到最後一秒,萬伶瑄從不會打開。
一次為了爭取一個大客戶,上司要求萬伶瑄馬上企劃,第二天之前一定要交給他,誰知萬伶瑄把上司的話當成了耳邊風,依然我行我素。結果第二天又沒有及時交出企劃案,導致公司與這位大客戶失之交臂。公司因此流失掉了一個將近百萬的案子,萬伶瑄也非常內疚,並且交了檢討報告。但即便如此,公司依舊辭退了萬伶瑄。
生活中的你跟萬伶瑄一樣總是期待明天嗎?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話,那麼你就危險了。要知道若是一味把「還有時間,明天再做吧」掛在嘴邊,會在無形之中過度消耗你的時間,更會悄悄改變你的行為準則,長此以往你的效率將蕩然無存,影響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古人陶淵明曾作詩:「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世界上最無情的就是時間,它會毫無感情地帶走我們的每一天。但是時間卻又是多情的,它給了我們生命,讓我們用時間來創造價值。當然這一切都仰仗於我們自己本身,我們要有效管理自己的每分每秒。
樹林裡迎來了新的一天的日出,烏鴉歡快的來到喜鵲的家門口,扯著嗓門大喊:
「喜鵲姐姐,快點起床啊!我們去捕食吧!」
喜鵲被烏鴉難聽的聲音叫醒,很不耐煩的嘟囔著:
「你是誰啊?我還沒睡夠呢,我要再睡會兒,別來吵我!」
聽說喜鵲還沒醒,烏鴉繼續大聲喊:
「喜鵲姐姐,快點起來吧!一日之計在於晨,我們應該利用這美好的早晨去捕食,這樣一整天才會有吃的啊!」
「我不是說了我還沒睡夠嗎,等我睡夠了自然會去捕食的,你先去吧!我要再睡一下……。」喜鵲說完,回到夢鄉裡,烏鴉只好獨自去捕食。
夕陽西下,捕食回來的烏鴉收穫頗豐,途經喜鵲家門口的時候,看到喜鵲雖然醒著,卻在床上發呆,烏鴉說:
「喜鵲姐姐,妳醒了吧!再不去捕食,妳晚上吃什麼啊?」
「不去,不去……我的食物還夠我吃,明天我再去捕食。」
聽完喜鵲的回答,烏鴉只好回到了家裡,第二天早上依舊去敲喜鵲的房門想跟牠一起去捕食。誰知得到的回答依舊是「我的食物還足夠,我明天再去捕食。」不久,森林的雨季來了,在這樣的雨天裡很難找到食物,於是烏鴉留在家裡,享受著這幾天捕來的食物。
中午的時候喜鵲來到烏鴉的家中,向牠討點食物。原來喜鵲的食物吃完了,本來想今天去捕食的,可是偏偏遇上了大雨,於是飢餓不堪的喜鵲不得不向烏鴉求助。
雖然是一個小寓言故事,但是我們依舊可以從中悟出道理:「我們必須珍惜當下。古今中外無數成功人士,沒有不珍惜時間的,更沒有人一味寄希望於明天。」
班傑明曾說過:「你珍惜生命嗎?那麼請不要浪費時間,因為時間是組成生命的條件。」文學家魯迅也說過:「時間就是生命。無端空耗別人的時間,其實無異於謀財害命。」德國詩人歌德把自己的時間稱為自己的財產,無獨有偶,法國文豪巴爾札克更把時間比作資本,以說明時間的價值。
我們知道「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無論是昨天、今天還是明天,時間都是公平的,只要你去珍惜的話都會創造出價值。但是每一天又有所不同,昨天已經過去,我們應該從中總結經驗教訓;明天還沒到來,我們只能做好計畫迎接它的來臨;我們最應該珍惜的就是當下,今天既是昨天的終結,也是明天的基礎。只有打下「今天」這個堅實的基礎,才能做好很多事,擁有一個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