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Part1 透過高效社交,發現身邊的資源圈
好人緣是成事基本,要成事先結好人緣
  當年導演許鞍華準備拍攝電影《投奔怒海》時,男主角本來選定的是周潤發,但周潤發因故不能出演,於是向製片人夏夢推薦了劉德華,他們曾經合作過一部電影。那時的劉德華還是個無名小輩,夏夢心裡沒底,結果林子祥和攝影指導鍾志文也推薦了劉德華。
  於是劉德華在《投奔怒海》裡第一次出演男主角,由此開始在電影圈裡嶄露頭角,並逐漸成為華人圈「演而優則唱」的代表人物。
  在未參與這部戲的拍攝前,劉德華雖然只是一個跑龍套的演員,不過他一直非常認真地做好自己應該做的工作。他拍每部戲都很認真、很拚命,因而給與他合作的人留下了敬業的深刻印象,也憑此獲得了出演《投奔怒海》的男主角的機會。
  像劉德華一樣埋頭苦幹,努力把自己的工作做好的人非常多,但是劉德華為什麼可以獲得比他出名的這些人的推薦呢?
  很簡單,因為劉德華做到了以下3點。而這3點,也是你應該學會的。
1.品德與誠信是立足之本
  香港富商李嘉誠在創業之初,第一桶金就是依靠自己的誠信換來的。有一次,一位外商想從李嘉誠這裡訂購大批貨物,但又擔憂李嘉誠的供貨能力,於是,提出讓李嘉誠尋找有實力的廠商或者個人替他做擔保。
  但李嘉誠由於當時剛創業不久,沒有背景也沒有經濟實力,實在找不到擔保人。於是,李嘉誠只好將自己生產的樣品拿給外商看,並且很誠實地說:
  「承蒙您對公司樣品的肯定,我和我的設計師的努力沒有白費。我是非常希望能與您合作的,可是我又不得不坦誠地告訴您,我實在找不到擔保人做擔保,我已經盡力了,很抱歉。」
  外商被李嘉誠的真誠所感動,便說:「我這次來香港就是想尋找一位像您這樣誠實可靠的長期合作夥伴。閣下的真誠和信用,就是最好的擔保。」
  但是李嘉誠又說:「承蒙先生的信任,我不勝榮幸,但是我還是不能和您簽合約,因為我的生產規模非常有限。」
  李嘉誠的這句話徹底征服了外商,他認為李嘉誠非常值得信賴,更加想與其長期合作,便提議說:「您真的是一位令人尊敬的可信賴的人,我可以預付貨款,為您擴大生產提供資本。」
  就這樣,在外商的鼎力支持下,李嘉誠完成了生產規模的擴大工程,他的塑膠花很快就牢牢占領了歐洲市場,營業額及利潤成倍成長。李嘉誠不僅收穫了創業以來的第一桶金,還贏得了「塑膠花大王」的美稱。
  回看李嘉誠的成功,可以分析出非常多的原因,但是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可貴的誠信。
  李嘉誠有一句名言:「我絕不同意為了成功而不擇手段,如果這樣,即使僥倖略有所得,也必不能長久。」
  人無信不立,業無信必衰,國無信則危。品德與誠信,不僅會樹立一個人的形象,還會讓其獲得一種無形的資本。這種資本就是你的資源,有了強大的資源,才能在做事情的時候,得到強大的支持,然後步步高昇。
2.志同道合的夥伴是成功的基石
  半個世紀以來,我們一步步見證了股神巴菲特(Warren Edward Buffett)的成功,但很少有人知道其成功背後,都離不開他那個志同道合的合夥人——查理.蒙格(Charles Thomas Munger)。
  巴菲特曾說過:「我是蒙格的眼睛,蒙格是我的耳朵。查理.蒙格在推動我尋找價格合理的好公司,而不是價格高的好公司方面,對我有相當重要的影響。」
  巴菲特把蒙格稱為「從認識開始就是心靈夥伴」,並認為「他比我擁有更廣的理解能力,他非常擅長將非常重要的理念濃縮為幾個字」。
  能被巴菲特如此看重的合夥人,也必將是一位有著非凡智慧的人。兩個人能走到一起,不僅僅是因為兩個人都很聰明,更為關鍵的是兩人志同道合,他們有著共同的閱讀愛好,喜歡從各大商業雜誌上了解商業資訊和學習商業經驗。正因為這樣,他們兩人才能成為最優秀的合作夥伴。
  蒙格認為,知識是判斷的依據。但到底是蒙格豐富的知識儲備量為巴菲特的判斷提供了依據,還是巴菲特的需求催化了蒙格對更多知識的探尋?我們無法分清,但是可知的是,對知識的共同需求,維護了他們合作的基礎。
  除此之外,他們兩人還有一個相似之處,就是擁有堅定的意志力和敏銳的洞察力。巴菲特認為,良好的心理素養是投資活動必不可少的條件,而他對合作夥伴的要求也是如此。因此就心理成熟和抗壓能力而言,蒙格和巴菲特是絕佳的合作夥伴。
  這個世界,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葉子,也不會有兩個完全相同的人,所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但是在大是大非面前,兩個人能想到一起,只有志同道合的人才可以做到。正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有時候你能得到「貴人」的認可,就是因為你的想法和「貴人」的想法是一樣的。所以他們才會為你提供物質或者精神上的幫助,成為你身邊實在的「貴人」。
3.先付出可以幫助你成就好人緣
  某教育科技集團的創始人在大學期間,每天堅持打掃宿舍的衛生,並且替同學打熱水、洗衣服。多年後,他成立了公司,他需要合作夥伴,於是他的大學同學們放棄了國外優越的待遇,選擇回來幫助他。
  他們當時回來的理由並非是開了多優厚的待遇,而是:「就憑你當年為我們打了那麼多次開水,洗了那麼多件衣服,這個忙我們也必須幫。再說你的人品我們都了解,相信你絕對不會虧待我們的。」
  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同學的支持,該教育集團才能發展得如此迅速,成為同行中的佼佼者。
  很多時候,你的身邊有很多人,他們看起來很普通,所以你經常會忽略。但普通人也有不普通的地方,你需要學會發掘他們的優勢和價值,然後學會幫助他們成功。如果你急於求成,希望自己身邊的人,全部都是為自己帶來成功的「貴人」,這樣的想法就大錯特錯了。
  因為你本來就是普通人,你也只生活在一個普通的圈子裡,不可能突然就有好運砸中你。除非你本身就在一個高階的社交圈子中,遍地是機會。否則,先學會奉獻,並善於培養個人的社交圈子,挖掘同頻的社交圈子,只有這樣,才能讓那些你曾經做不到的事情,變成可能。
  所以,你在一直抱怨身邊沒有「貴人」的時候,也要反思一下,你自己曾經是否有對身邊的人奉獻過什麼。當你成為一個樂於奉獻,樂於為他人著想的人時,在關鍵的時候,你才能得到「貴人」相助。
社交圈整理術,判斷你有哪些寶藏資源
  美國好萊塢很流行一句話:一個人能否成功,不在於你知道什麼,而在於你認識誰。
  曾經有一個出版商,有一批賣不出去的書讓他很頭痛。後來他想到了一個好辦法,把書寄了一本給總統,並且三番五次地問總統的讀後感。
  總統不想要麻煩,就回覆這位出版商說:「這本書不錯。」出版商非常開心,馬上就廣為宣傳:「這是一本連總統都喜歡的書。」這批書馬上就被搶購一空了。
  沒過多久,出版商又遇到了相同的問題,於是他故技重施,這次總統沒像之前一樣順著他的心意,而給他回覆說:「這本書太糟糕了。」誰知道這個聰明的出版商再次大做宣傳:「這是一本連總統都討厭的書。」不用說,這批書再次被一搶而空。
  第三次,出版商再次寄書給總統,希望總統給些回應,但總統這次不打算再理會這個出版商了。這個出版商等了幾天,發現總統沒有給自己回饋,他做了一個震驚總統的宣傳:「這是一本連總統都無法下判斷的書。」這批書再次被搶購一空。總統對此哭笑不得。
  這位聰明的出版商的三次成功,正好印證了美國著名的人際關係學大師戴爾.卡內基(Dale Carnegie)曾提出的觀點:「一個人的成功,只有15%是由於他的專業技術,另外的85%要依靠人際關係。」
  一個競爭力強的人,比別人強的地方是他所擁有的有效資源比別人多,所以他距離成功與財富就比別人更近。而身為普通人的你,又該如何判斷自己擁有多少資源呢?又怎麼把你認識的人變成資源呢?
  在得到答案之前,我需要你認真想想以下問題:你是如何使用你手機裡的通訊錄的?
  手機是近代偉大的發明之一,而且它的普及率極高,基本上人手一部。可以說,你隨時隨地都可以透過手機存上對方的聯絡方式。
  但是大部分的人,可能只是利用通訊錄打個電話,從來沒有更多的想法。但事實上,只要你妥善使用,手機通訊錄對於整理人際關係是很有幫助的。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