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Part1位低莫入眾,言輕不勸人

──情商高的人,自己首先不丟面子

有分寸,說話才有分量

  日本著名導演大宅壯一說:「一個人的臉,就是一張履歷表。」但是從某種意義上看,一個人的嘴也是。演藝圈裡有很多資歷深、背景雄厚的前輩,也有很多科班出身、人脈頗廣的大牌。但是論起說話的分量,很多人都不如黃渤這位半路出家的演員。

  為什麼?因為黃渤說話懂分寸,有分寸,才能讓說出的話有分量。在做客《人物》雜誌專訪時,主持人曾問黃渤:「怎麼看待外界對你高情商的評價?」這是個很簡單的問題,主持人想聽到的,是黃渤一貫的機智和幽默。但讓人沒想到的是,黃渤很認真地回答了這個問題。

  「你知道,實際的情況根本不是那樣。其實有的時候,所謂高情商,是你不想傷害別人。另外,我不是一個那麼衝動、侵略性那麼強的人,我的個性裡也有柔軟的地方,所以不喜歡把話說得那麼絕。」

  黃渤的高情商與分寸感,正是基於他不想傷害別人的初衷。

  得益於此,黃渤得到了演藝圈「高情商代表」的頭銜,也成為眾明星喜歡來往的演員。比如,女演員閆妮與黃渤一起拍戲時,想調侃黃渤兩句,於是故意說道:

  「我以前都是跟帥哥演戲,這次跟你演夫妻,我就知道自己要進入醜星的行列了。」黃渤溫和一笑,不但沒有惱羞成怒,反而從容道:「那我覺得和妳一起演,是我要走向帥哥的行列了。」

  言語之間,黃渤反而誇了對方一番。黃渤不僅在生活中情商很高,在公開場合回答記者提問時,說話間也很有分寸感。曾經有位記者問黃渤:「是否覺得自己能代替葛優?」黃渤沒有直接給出「是」或「否」的回答,而是毫不猶豫地說道:「這個時代不會阻止你自己閃耀,但你也掩蓋不了任何人的光輝。因為人家曾是開天闢地,劃時代的電影人。……我們只是繼承了他們的成果而在奮發努力的晚輩,對這個不敢造次。」

  這幾句話很有分寸,既表達了自己的努力,也表達了對前輩葛優的推崇和尊重。

  如此高的情商和分寸感,自然讓黃渤吸引到一些「明星粉絲」。在一檔綜藝節目中,有「臺灣第一美女」之稱的女藝人林志玲如願體驗了一回「嫁給黃渤」。

  應製作單位要求,黃渤要對林志玲說一段話。黃渤真誠地說道:「你演繹了無數的愛情,希望有一天,能夠看到你臉上露出真正的,不是劇本裡的笑容。」

  這段話讓林志玲熱淚盈眶,她知道黃渤能理解自己,也是真心祝福自己的。因此,林志玲後來多次公開表示,自己未來的擇偶標準,就是找一個像黃渤這樣的對象。

  說話要有分寸感,這樣才能讓人願意與之交談,說出的話才能有分量。一代國學大師季羨林曾說:「假話全不說,真話不全說。」說話的藝術也就在此了,真正高情商、懂分寸的人,不會口出惡語,也不會尖酸刻薄。相比於嘲笑他人,他們更傾向於看破不說破。懂得為他人留有餘地的人,才能讓自己的話更有分量。

  自古便有「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說」之語,可見我們說話的分寸,實際上就是做人的分寸。被譽為「全日本最會生活的男人」,著名作家松浦彌太郎也在其著作《謝謝你》中寫道:「立刻看出對方的苦衷,不苦苦相逼,這是一種體貼。」

  如果我們無法拿捏說話的分寸,不但會得罪對方,也會讓說出的話語分量降低,甚至沒人願意再和我們交談。

  民國時期女作家張愛玲曾講過她與摯友炎櫻的一段往事。張愛玲和炎櫻的相遇很浪漫,她們在同一年去香港求學,又在同一艘船上相遇。二人一路同行,就此成為無話不談的好友。在香港淪陷之際,張愛玲還與炎櫻共飲共寢,沒有被子,二人就用雜誌當棉被蓋著,相擁而眠。

  炎櫻出現在張愛玲的大部分作品中,可見二人關係的親密。在炎櫻語錄裡,張愛玲開篇便是:「我的朋友炎櫻說,每一隻蝴蝶都是從前的一朵花的靈魂,回來尋找它自己……」到後來,張愛玲經歷了一段失敗的愛情。雖然她卑微到塵埃裡,前夫胡蘭成卻還是辜負了她。心灰意冷的張愛玲遠赴美國,遇到了65歲的賴雅。

  賴雅身體不好,張愛玲的作品在異國他鄉又不暢銷,二人過得十分落魄。可是炎櫻不同,她去往日本後,不僅在事業上順風順水,還邂逅了眾多優秀的追求者。

  後來,炎櫻明知道張愛玲的狀況,卻還是在來往的信中這樣寫道:「我從來也不認為自己美麗,但George(炎櫻丈夫)說我這話是不誠實的……只有George說過,我想那是因為他愛我……我憑著自己的蹩腳日文而做過幾billions(數十億)的生意……」

  大家都能看出,炎櫻是在昔日好友落魄時刻意炫耀,張愛玲又何嘗不明白?她在寫信給另一位好友鄺文美時說道:「Fatima(炎櫻英文名)並沒有變,我以前對她也沒有幻想,現在大家也仍舊有基本的了解,不過現在大家各忙各的,都淡淡的,不大想多談話……」

  炎櫻此後說出的話語無論多華麗絢爛,也無法再在張愛玲心中引起一絲漣漪。俗話說,「對失意人莫談得意事」,說話沒有分寸的人,注定無法讓自己的分量提升。

  如今,總有人把尖酸刻薄當幽默,把沒有教養當直率。說話不分輕重是沒有分寸的表現,很多人表現出來的低情商,其實並非是不會說話,而是個性使然。

  如果不懂得禮貌與尊重,那說的話、做的事自然會出格。想要讓別人怎麼對待你,你就需要怎麼去對待別人。情商高的人,懂得說話的技巧,更懂得做人的道理。

  所謂高情商,不過是有分寸感,而說話有分寸,也無非就是這兩層涵義:該說話時好好說,不該說話時不要說。

  在該說話時,我們不能閉口不言,更不能口出狂言、口出惡言;不該說話時,要注意沉默是金,懂得適可而止,不要一說起來就沒完。這樣的舉動是再平常不過的分寸,也是最基本的教養,但凡有點分寸的人,情商都不會低。

  反之,如果說話沒有分寸,就成了「失度」。比如當眾揭短、公開隱私,都屬於沒有分寸的低情商對話。這樣的人不但說話沒有分量,反而還會讓人心生厭煩,避之唯恐不及。

  懂分寸的人,說出的話才有分量。也只有這樣的人,才能讓人「久處不厭」,心生好感。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