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實現夢想的小目標時間管理術

79特價33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第5章 當計畫進度不如預期時

3 讓行動持續下去的三大關鍵
(1)善用習慣化以消除決策疲勞
我們每天都要做很多決定,例如:「今天吃什麼好呢?」、「穿什麼衣服好呢?」、「要從哪件事開始做起呢?」、「去哪家店好呢?」⋯⋯。
根據劍橋大學芭芭拉・薩哈金(Barbara Sahakian)教授的研究,每個人一天最多要做3萬5千次的決策。
想必很多人並未確實感受到自己有做這麼多的決策吧!然而,做了這麼多的決策,大腦會疲勞也是當然的吧。
賈伯斯(Steve Jobs)和馬克・祖克柏(Mark Zuckerberg)會選擇穿著同樣的服裝,理由其實也是因為這樣。
每天都需要做出許多重要決策的他們,清楚意識到不要在無謂的事情上使用決策力,以避免決策疲勞。
我們也應該學會注意這一點:試著把某些能做的事情規則化,把它們變成習慣,盡力減少無謂的決策次數吧。
所謂「習慣」,就是在長時間反覆執行當中,讓這些做法變成像常態一般自動完成。
例如,一般人「早上的習慣」就是起床後先刷牙洗臉等,就算還沒真正睡醒,身體也會不加思索去進行這些動作。
習慣化的好處就是有助於消除決策疲勞,省下決策時間,把精力分配到真正重要的事情上。這樣的結果就是會創造出時間,在關鍵時刻也能做出準確的判斷。
而且,還可以讓大腦有限的工作記憶增加容量,工作記憶是在大腦裡暫時儲存、處理資訊的能力。透過習慣化,釋放出原本容量就少的工作記憶,也能提高工作或讀書的效率和表現。
習慣化的效果與好處,平常可能不容易感覺得到,但是當習慣成自然的事情被打亂的時候,就會確實感受得到。
例如,每年4月是日本新年度的開始,也是職務異動或就職、入學、升學等生活或工作的節奏改變的時期。若自己是當事人,自然能夠感覺得到變動。若是家人或同事產生變動,自己也或多或少會受到影響。
過去已經習慣無須思考就會自然去做的事,很可能必須從頭開始建立新慣例。
這時候會發生什麼事呢?就是決策次數會增加,也就是容易發生決策疲勞的情況,不僅花費比平常更多的時間,又會增加疲憊感。
像這樣的情況,在新冠肺炎疫情一開始發出緊急事態宣言時,對很多人來說就非常顯著。
居家工作的人增加了,孩子們的學校停課,全家人一整天都在家的情況持續了許多日子。
平常都按照自己的步調生活,但決策的次數突然間因為在家的人數變多也增加了。「中午幾點吃飯?」、「要吃什麼?」、「線上會議在哪裡開?」等等,直到真正習慣為止,一定會有試誤的時間。「明明就不需要通勤上班,應該會變得更輕鬆才對,但為何我會這麼累?」當時,有很多人來找我商量這樣的煩惱。
這種疲勞感,就來自於決策疲勞。
因為決策疲勞而減少行動量,結果達成目標的道路也跟著變得漫長了。平常就要留意到習慣化的好處,有意識減少不必要的決策次數。
習慣化的重點,就在於不慌不忙,一次一小步,一步一步地做。
可能有些人一早起床,就開始念資格檢定的書,做伸展操,然後吃早餐等,把這幾個行動一口氣習慣化,但是這樣的門檻相當高。長期而言,光是持續一件事就很不容易了,所以要把門檻降到最低,從「打開考古題庫」開始,一步一步啟動、持續下去。
此外,跟已經習慣成自然的行動結合一起做,會比較容易習慣化。刷牙的同時做深蹲等,就是很好的例子。
請你也學會把某些事情一步一步地習慣化,逐步減少日常的決策疲勞吧。
(2)不是提高動機,而是不要讓動機持續降低
「只要動機持續下去,目標就一定能夠達成」,這句話的涵義就是「想要達成目標,一定要有動機」。
但實際上,我經常接到「要怎樣才能提高動機?」的諮詢。每當接到這樣的問題時,我都會告訴他們:「比起動機要提高的意識,你更要注意的是,該怎麼做才不會讓動機持續降低?」
說到底,動機的來源究竟是什麼?
動機的來源有兩種:一種就是從興趣和關心開始湧出的「內在動機」,另一種就是由評價或處罰為起始點的「外在動機」。
內在動機是對事物有強烈的興趣,從探求心產生的價值感或成就感,因此容易維持高品質的行動、發揮高度專注力。
相對的,外在動機來自於報酬或懲罰這種由外部產生作用的動機,「有成果就給你報酬」,「沒有成果就會得到懲罰」,類似這樣因為是簡單易懂的動機,在短時間內雖然會呈現出效果,但特徵就是效果不會持久。
因此,若能以外在動機為種子,與內在動機產生連結的話,這樣的動機就容易持久。在擁有「想做某件事」的心情之前,了解「為什麼要做」、「為了什麼而做」、「達成之後,會有什麼樣的未來在等著我」等目的,深入挖掘內在動機吧!
也有像這樣的例子:只要拿出成績來,就能夠領到更多的獎金,為此辛苦埋頭苦幹的業務員D,因為被數字評價左右而感到疲憊,跑來找我商量。
「再這樣下去,我就完蛋了!」,他這麼說。因此,我請他寫出除了數字之外,自己做了覺得開心、歡喜的事。結果他發現,隨著經驗的累積,他了解到屬於自己的業務手法,而且看到使用商品的客人歡喜的樣子會很開心。
之後,他把業務手法教給後輩很有幫助,於是產生了想把商品送到更多人手上的念頭,學會了以自己為主體積極行動。
像這樣,把外在動機和內在動機結合在一起,就會產生很棒的動力。
不過,動機是時高時低的東西,這個時高時低如果像雲霄飛車那樣翻來覆去,那光是這樣就會覺得疲憊了。要把降低的動機提高是需要很多能量的,因此必須盡量不要讓動機降低。
動機降低主要有三大原因:
• 無法持續下去。
• 擬定了不合理的計畫。
• 跟別人比較。
因此,擬定有可能達成的計畫,對維持動機來說也是很重要的。
就動機下滑這一點來說,應該注意的還有另一件事,就是剛才說的「習慣化」。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