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自律的程度,決定人生的高度
你期望的未來,源自今日的自律
蕭伯納(George Bernard Shaw)說:「自我控制是最強者的本能。」當我們每日沉浸於追劇、社群網路、玩遊戲等休閒放鬆的活動中時,大腦會傳遞出「舒服」的訊號,並自動將這種感覺延長。生活中大多數人會習慣性地選擇這種輕鬆快樂的感覺,對學習、工作等不易達成的事感到痛苦,於是就會逃避痛苦,將潛在的辛苦、疲憊拋諸腦後,繼續貪圖眼前的舒適安逸,舒服一天是一天。然而,少部分強者會選擇走出舒適圈,不屈從大腦發出的痛苦訊號,自發地約束自身的行為,嚴於律己,挑戰自己,戰勝惰性。
自律的意思是在無人監管的情況下,遵守規則,自我約束。事業有成的人一般都擁有自我約束的性格,史蒂夫.賈伯斯(Steve Jobs)、馬克.祖克柏(Mark Zuckerberg)、比爾蓋茲(Bill Gates)都保持著自律的生活,不會任由自己的惰性凌駕於行動之上。因為他們深深明白,自律意味著犧牲某些東西,而犧牲的這些東西能獲得更多的人生財富。如果你想要收穫精采而充實的人生,先得做好這樣的準備。
那一年,她才23歲,部落格是她寫作之路的起點。寫自己平凡的生活、寫零散的工作體會。因為摯愛文字,無論路有多難走,她都咬牙堅持了下來。當她的文章第一次被放上部落格首頁推薦閱讀的時候,有人懷疑她動用了工作上的媒體資源。還有人曾開玩笑問道:「妳每天那麼晚才下班,哪有時間寫作!是不是偷懶怠工呀?」對這一切的懷疑,她很是委屈。他們根本不知道,她認識的媒體資源有限,寫作題材更是與她的工作毫無交集。面對本職工作,她勤勤懇懇,和所有同事一樣,幾乎每天都需要加班。
然而,當同事們紛紛進入香甜夢鄉的時候,她卻頂著黑眼圈,坐在電腦前,日復一日地敲打著那些凝結在胸的文字。她規定自己,每天必須完成2,500字,無論多累多辛苦。
七年來,她每天堅持寫作。即使就業了,不管是否加班,每天下班後都在堅持寫作。她堅持不懈的努力,終於有了回報。26歲那年,她的作品掀起一陣熱潮。27歲那年,她出版了第一本關於職場的書。28歲那年,她出版了自己的第四本書,得到了業內的一致好評。
多年來,她將寫作這件事情變成了一個無比自然的習慣。這份常人難以企及的自律讓她從一個懵懂稚嫩的小女生慢慢強大起來,而她的人生,也因寫作而愈發充實、精采。
有人一直嚷嚷著減肥,結果越減越肥;有人特地買了個kindle,發誓要增加閱讀量,結果沒過一個星期,kindle便被丟到了角落裡,如今已積了厚厚一層灰。
為現狀焦慮不已,卻又沒有毅力控制自我人生的人比比皆是。他們會罵自己懶,周圍的人也會為他們貼上「不求上進」的標籤。然而,他們再怎麼憎恨自己,想要堅持的事情始終堅持不下去。他們混跡在人群裡,備感煎熬,卻始終無法改變現狀。
如果你也是這樣的人,請明白一個道理,唯有自律才能拯救你的人生。有位學者曾說過:「人一切的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自怨自艾純粹是在浪費時間而已,不如將自律的信條深深刻印到骨子裡,聽從它的「指示」行事。只因自律是解決人生痛苦的根本途徑。
自律的人到了關鍵時刻,從不忘主動推自己向前奮進。大部分情況下,「不自律」的代價短期內是看不到的。所以我們總是一邊信誓旦旦地發誓,一定要開始改變,一邊又將行動的日期推延至明天。所以說,想自律就要隨時抱有居安思危的意識。
不想往前走的時候,看到路面正在坍塌,你再懶得提起腳步,也要逼自己跑起來。想要偷懶的時候,「殘忍」地推自己一把,才能讓自己大步邁入未來。自律成就了太多人的夢想。古往今來,多少人因自律而收穫了一份欣欣向榮的事業、一段精采絕倫的人生傳奇。
你期望的未來,源自今日的自律
蕭伯納(George Bernard Shaw)說:「自我控制是最強者的本能。」當我們每日沉浸於追劇、社群網路、玩遊戲等休閒放鬆的活動中時,大腦會傳遞出「舒服」的訊號,並自動將這種感覺延長。生活中大多數人會習慣性地選擇這種輕鬆快樂的感覺,對學習、工作等不易達成的事感到痛苦,於是就會逃避痛苦,將潛在的辛苦、疲憊拋諸腦後,繼續貪圖眼前的舒適安逸,舒服一天是一天。然而,少部分強者會選擇走出舒適圈,不屈從大腦發出的痛苦訊號,自發地約束自身的行為,嚴於律己,挑戰自己,戰勝惰性。
自律的意思是在無人監管的情況下,遵守規則,自我約束。事業有成的人一般都擁有自我約束的性格,史蒂夫.賈伯斯(Steve Jobs)、馬克.祖克柏(Mark Zuckerberg)、比爾蓋茲(Bill Gates)都保持著自律的生活,不會任由自己的惰性凌駕於行動之上。因為他們深深明白,自律意味著犧牲某些東西,而犧牲的這些東西能獲得更多的人生財富。如果你想要收穫精采而充實的人生,先得做好這樣的準備。
那一年,她才23歲,部落格是她寫作之路的起點。寫自己平凡的生活、寫零散的工作體會。因為摯愛文字,無論路有多難走,她都咬牙堅持了下來。當她的文章第一次被放上部落格首頁推薦閱讀的時候,有人懷疑她動用了工作上的媒體資源。還有人曾開玩笑問道:「妳每天那麼晚才下班,哪有時間寫作!是不是偷懶怠工呀?」對這一切的懷疑,她很是委屈。他們根本不知道,她認識的媒體資源有限,寫作題材更是與她的工作毫無交集。面對本職工作,她勤勤懇懇,和所有同事一樣,幾乎每天都需要加班。
然而,當同事們紛紛進入香甜夢鄉的時候,她卻頂著黑眼圈,坐在電腦前,日復一日地敲打著那些凝結在胸的文字。她規定自己,每天必須完成2,500字,無論多累多辛苦。
七年來,她每天堅持寫作。即使就業了,不管是否加班,每天下班後都在堅持寫作。她堅持不懈的努力,終於有了回報。26歲那年,她的作品掀起一陣熱潮。27歲那年,她出版了第一本關於職場的書。28歲那年,她出版了自己的第四本書,得到了業內的一致好評。
多年來,她將寫作這件事情變成了一個無比自然的習慣。這份常人難以企及的自律讓她從一個懵懂稚嫩的小女生慢慢強大起來,而她的人生,也因寫作而愈發充實、精采。
有人一直嚷嚷著減肥,結果越減越肥;有人特地買了個kindle,發誓要增加閱讀量,結果沒過一個星期,kindle便被丟到了角落裡,如今已積了厚厚一層灰。
為現狀焦慮不已,卻又沒有毅力控制自我人生的人比比皆是。他們會罵自己懶,周圍的人也會為他們貼上「不求上進」的標籤。然而,他們再怎麼憎恨自己,想要堅持的事情始終堅持不下去。他們混跡在人群裡,備感煎熬,卻始終無法改變現狀。
如果你也是這樣的人,請明白一個道理,唯有自律才能拯救你的人生。有位學者曾說過:「人一切的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自怨自艾純粹是在浪費時間而已,不如將自律的信條深深刻印到骨子裡,聽從它的「指示」行事。只因自律是解決人生痛苦的根本途徑。
自律的人到了關鍵時刻,從不忘主動推自己向前奮進。大部分情況下,「不自律」的代價短期內是看不到的。所以我們總是一邊信誓旦旦地發誓,一定要開始改變,一邊又將行動的日期推延至明天。所以說,想自律就要隨時抱有居安思危的意識。
不想往前走的時候,看到路面正在坍塌,你再懶得提起腳步,也要逼自己跑起來。想要偷懶的時候,「殘忍」地推自己一把,才能讓自己大步邁入未來。自律成就了太多人的夢想。古往今來,多少人因自律而收穫了一份欣欣向榮的事業、一段精采絕倫的人生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