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01學會「快接慢說」,不再害怕臨時被CUE

一聽到「即興發言」這四個字,你可能立刻就會感覺緊張。其實不光是普通的職場人,就連那些以說話為生的主持人在錄製節目的時候,如果聽到導播讓他們即興發揮一兩分鐘,他們也同樣會心驚肉跳。
很多人對於即興發言都有一個誤解,覺得首要問題是「克服緊張」。但實際上, 你之所以會緊張,是因為你對於講話的場合和講話的內容沒有做好事先的預測和準備。所以,掌握一套應對不同即興場景的方法和快速組織語言的思考模式,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下面為你介紹即興發言的一個核心方法和兩個輔助性策略,學會後,你就能在任何場合做好即興發言的準備了。
首先我們來說核心方法,總結下來就是六個字:快張嘴,慢說話。什麼叫作快張嘴、慢說話?我用最常見的一個職場場景舉例:

小張來公司沒多久,被叫去參加公司新產品的研討會。在討論產品的市場行銷策略的時候,在場多位有經驗的同事都提了一些專業意見,這時候,老闆突然點到小張的名字,讓他也來說說自己的想法。
小張有點意外,於是他趕忙抬起頭仔仔細細地看大螢幕上的 PPT,腦袋裡快速搜索剛才的各種關鍵資訊,然後下意識地邊想邊說:「嗯,這個……我覺得……」

到這裡,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第一個重點。我平時上課的時候發現,很多人在被叫到即興發言的時候,他們的注意力立刻全都放在了怎麼回答問題上。
我非常理解大家想立刻說出一些具體、實質性的內容。但是你要知道,即興表達一個非常大的忌諱就是冷場。所以我教給你的第一招, 叫作「快張嘴」,也就是想辦法把話題快速接下來。這樣做其實只有一個目的,就是證明你反應快。
也就是說,你不需要一張嘴就直接回答對方的提問。你可以說說跟主題相關或更簡單一點的內容。比如你最近看到的相關行業新聞,或者是聯想到的發生在自己或朋友身上的事,總之,你用一個相關內容就把對方拋過來的話題接住了,這樣場子就不會冷掉。
你可能會問,如果一時間什麼都想不到,怎麼辦?那你記住三個字:「獲得感」, 也就是講述你從剛才聽到的內容中學到了什麼。我們重新回到剛才的場景,如果小張這麼說,效果會好很多:

「今天我是第一次坐在這裡聽各位前輩講產品行銷策略,我在這方面是小白,真是收穫良多。剛才那些行銷方案,讓我想起自己在超市買東西的時候常常『中招』,原來這背後有這麼多安排。」

注意到了嗎?剛才的第一句話可以立刻張嘴說出來。事實上,他並沒有回答老闆的問題,小張把他的個人立場帶到了產品行銷這個話題中,聽眾一點都不會覺得突兀,又顯得小張反應非常快。這部分不用多說,三、四句話就夠了。
介紹完「快張嘴」的方法,接下來我們說說第二招:「慢說話」。所謂的「慢」,不是指慢吞吞地說話,而是指要有條理地把你的核心觀點說出來。大家都知道,職場表達的第二個禁忌就是發言沒有重點、跑題。所以,如果你想讓自己的發言條理清晰,要記住兩個關鍵字,一是時間框架法,二是結構法。

時間框架法和結構法:讓發言更有邏輯
首先說時間框架法。實際上,它的目的就是對發言時間進行規劃、設計,幫助你在限定時間內說出具有一定含金量的話。大家平時看到的美國總統演講或名人的公開演講,全都需要用時間來劃分內容。可以這麼說,任何沒有時間劃分的即興發言,都難以做到條理清晰。
這個框架要怎麼建立起來?最實用的方法就是「總分總結構」。
舉個例子,如果你想要做一個三分鐘的即興發言,那就要有意識地把這一八○秒劃分成三段,開頭二十秒,結尾十秒,中間核心主體一五○秒。
開頭和結尾都相對簡單,中間的核心主體部分是最難的。你可能會問,有什麼方法能幫我在短時間內輸出核心觀點嗎?這裡就要涉及慢說話的第二個工具了,也就是「結構法」。
任何事與物,都可以把它的基本屬性按照一定結構來拆分。比如說,每幅畫都有它的色彩、風格、背景年代等;每個產品都有它的價格、品質、功能和設計等。
回到例子,假如老闆要小張對新產品的行銷策略發表看法,那他就可以先在腦子裡迅速拆分一下關於行銷的幾個基本面,比如價格、品質、廣告文宣,然後展開他的核心觀點:

「第一,從價格上看,我覺得這個方案很吸引人。和其他產品相比,的確有非常大的競爭力。第二,從品質上看,提一點小建議,我們的產品本身品相非常好,需要讓更多的消費者都瞭解這一點,所以我建議在促銷的時候送一些試用包。第三,從廣告文宣上看,我覺得現在的文案非常棒。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說,我已經被打動了。」

這三點說完,基本上已經清晰又有條理的表達了你的核心觀點,再加上開頭和結尾總結的一兩句話,可說是完成了一次合格的即興發言。
到這裡,我們詳細地介紹了即興表達的核心方法:快張嘴、慢說話。總結一下,「快張嘴」就是要立刻接住話題。用什麼接話題呢?用「獲得感」來接話題,也就是表達自己學習到的事。緊接著是「慢說話」。對於慢說話,我們需要用到時間框架法和結構法,經過構思再說出口,慢慢來,不能心急。

外腦支持:與在場其他人互動
接下來我們說說即興發言的兩個輔助性策略,第一個就是「外腦支持」。即興發言雖然通常是一個人來完成,但是也沒有規定說不能請人幫忙,是吧?所謂的「外腦支持」,就是指你講話的時候可以通過跟在場的人互動,來建造一個共同交流的場景。
那找誰來幫忙最合適呢?支持者可以是你的同事,也可以是你的老闆。老闆不是把你叫起來回答問題嗎?你也可以把問題再拋給老闆。
其實這一招,在主持節目的時候是非常有效的。我曾經看過馬東主持的一檔綜藝節目,那期的主題是「身處鄙視鏈,被指『油膩中年』怎麼辦?」當時的情況是嘉賓們在舞臺上說得熱鬧, 可是現場是年輕大學生居多,對於「油膩中年」這個主題的感觸不多,所以就有點冷場。馬東為了把現場的氣氛吵起來,他臨時起意,把麥克風對準了現場的觀眾,正好有幾個觀眾發言特別有趣,整個現場嘩一下子就熱起來了。
同樣的道理,在職場上類似的場合,你也可以利用別人來支撐你的發言。除非是在特別正式嚴肅的場合,或者當你跟其他人的地位差別很大時,請謹慎使用這個技巧,否則千萬別讓自己一個人孤單單地待在臺上。

點題式收尾:強化核心觀點
第二個輔助型策略,就是「點題式收尾」。一次成功的即興發言, 同樣需要一個畫龍點睛的結尾。你可能會說,把核心內容表達完整已經很不容易了,哪還有餘力畫龍點睛呢?這裡面有一個錯誤的認知,那就是很多人都認為說過的話不用再說第二遍,但這個想法是大錯特錯。
重要的內容是需要重複表達的,目的是要讓人們記住。觀點要短而有力,只挑關鍵資訊,字數控制在十五個字以內是最合適的長度。這裡再教給你一個能為自己加分的小動作,就是「熱情的眼神」。在做最後的陳述時,你說話要稍微慢一點,聲音要大一點,同時,用一個篤定、自信的眼神和在場的人逐一進行交流,要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感覺到被你關注,被你的熱情所感染。

總結
遇到需要即興發言的場合,記住六個字:「快張嘴、慢說話」。在慢說話時,用「時間框架法」和「總分總結構法」準備核心內容。如果覺得發言不夠充分的話,可以借助「外腦支持」,向在場的人拋問題,最後,無論發言長短,都要記得「點題式收尾」,強化一下你的核心觀點。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