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前言 醒過來吧


  園裡有一隻貪食葡萄葉的蟲。一日他忽然醒來……他不再是一隻蟲。他是整串葡萄藤,也是整座果園,是果實,是枝幹,是不必貪婪吞食也源源茁長的智慧與喜悅。
──魯米,〈蟲的覺醒〉

  在你做夢之際,夢很像真實現實。你會忽然置身動作場面,不清楚自己怎麼來到這裡的。但你不會納悶自己怎麼會回溯到童年,又是怎麼長出翅膀在天上飛的。只有醒來以後,你才會發覺剛才在做夢。
  我們的人生也很像這樣。很難回想起自己是怎麼來到現在的處境,為什麼會做現在這些事,為什麼相信現在相信的觀念。想一想:你每天上班的路線是怎麼定下來的?刷牙方式呢?你為什麼習慣睡床的左側或右側?你端咖啡的姿勢呢?
  你當初怎麼會採信你現在重視的觀念?與你的身分認同緊密交織的那些看法又怎麼說?你的人生中可曾在明確的一刻宣告自己是自由派,或保守派,或兩者之間的某一派?
  這些觀念有哪幾個真的是你自己選擇的?哪幾個是你所屬的群體、學校、家庭灌輸的?
  很難說。
  我們不太清楚自己怎麼來到這裡的,只知道就在這裡了,所以繼續前進。我們夢遊似地走過人生,所有事都陷在排練過的運作方式裡。我們遵照習慣做選擇,而非聽從渴望做選擇。我們重申相同的觀念、思考相同的想法、做相同的選擇,得到相同的結果。
  在很真實的意義上,我們的過去成為我們的未來。過往的選擇支配著我們今日的行動。我們把自己拽進相同可預測的明天,在明天再經歷一遍昨天。
  我們會說有的人標新立異,聽隨不同的鼓點前進。但這個被用到爛的形容背後暗示,我們其他人只是聽從同樣的鼓點往前走。這個事實真實到讓人侷促不安。從我們很小的時候開始,旁人就告誡我們不要惹事生非,要安分守己,而且不可以表現出勉為其難的樣子。
  我們逐漸被不屬於我們的觀念框限界定。我們不知不覺走在前人踩出的路上,雖然那從來不是我們想走的路。我們聽從他人的指導,雖然對方既不認識我們,也不知道我們想去的地方。我們在別人畫出的線稿裡著色。
  結果是,我們變成自己人生的配角。
  對內在的破洞,我們習慣了向外尋找補丁,我們相信陌生人多過於相信自己。這種習慣的制約倒是幫了自助產業大忙:信用卡一刷,就能擁有「XX三大心法」、「OO五大訣竅」。企業與政府在日趨成熟的演算法助長下,比我們自己還認識我們,也使我們格外容易受到控制和操弄。
  在我們心底深處知道,我們理當不只這樣,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不是來做一天到晚做的這些事。但我們感覺受到不自然的灌輸教化和編制禁錮。我們逐漸耽溺於我們想逃避的現實。
  為了在這個世界上活下去,我們付出的代價是背叛自己的初衷,並且與內在天賦失去連結。
  你的內在是一座龐大寶庫,蘊藏未經開發的智慧。構成你的,是你有過的每一個經驗、聽過的每一則故事、曾經是的每一個人、讀過的每一本書、犯過的每一個錯,是你生而為人美麗又混亂的每一片存在。使你是你的這一切──是正待被探索的巨大寶藏。
  這些智慧全隱藏在你戴的面具、你扮演的角色之下,十幾二十年來的社會制約,教你要學老師的想法、學你父母的想法、學你所屬團體的想法,學網路紅人和思想領袖的想法──你該像他們那樣想,而不是聽隨自己的想法。
  結果,我們對自己異常陌生。很多人從生到死都不知道自己真正的想法,也不清楚真正的自己是誰。
  重點是:要說活出自己,沒有人比得過你。你是你最早遇到也會是最後遇到的人。如果你的想法是你這個人的延伸,如果你正在建構的東西,是你這個人天賦的產物,那麼其他人與你根本沒有得比。但若你抑制自己,如果你不主動拾取你內在的智慧,其他人也無法取得。那些智慧將會遺失,你擁有不了,這世界也擁有不了。
  何妨把人想像成單片拼圖,許多片拼圖一起能拼合成美麗的圖像。每一片拼圖都很重要,每一片都獨一無二。假如十億片都是邊角,都是同樣的形狀和顏色,這幅圖不可能拼得齊。每一片拼圖的不同之處,也正是它對整幅圖有價值、有貢獻的地方。你要是複製或遵守別片拼圖的樣子,世界也會失去完整的形狀和色彩。
  在我們之間,那些體現自己真實形狀顏色的拼圖很不簡單。他們與眾不同,因為他們不複製群眾。他們不隨外力擺布,因為他們會去塑造外力。他們不會受人誤導,因為他們知道這是自己的人生。
  他們也體現不沾鍋材質的魔力,他們不受他人意見拘束,也不受自己過去的看法和身分束縛。他們無論思考或行動都由衷獨立,從自己內心深處直接提出創見。
  這些不同凡響的思考者可謂天才。我說的天才,意思不是才華或智力出眾。借爵士鋼琴家孟克(Thelonious Monk)的話來說,天才是「最像自己的人」。天才的英語「genius」這個字,拉丁語源指的是,伴隨每個人出生就存在的靈魂。我們每個人就像阿拉丁,我們的精靈──或我們的天才──沉睡在我們心底的油燈裡,等待被喚醒。
  不同凡響的思考者,一旦喚醒自己的天才,會向周圍的世界分享。他們會引導這股讓自己存在的能量,轉化成只有他們能創造的藝術。他們不只是反抗或干預現況──他們重新想像現況,改變可行之事的基礎。借用蘋果電腦的廣告詞,這些人「不同凡想」(Think Different),他們不合時宜、叛逆、惹麻煩,是方孔中的圓釘。
  但目標不只是追求想法不同於人。只因為別人靠右走,自己就靠左走的人,只是換個形式從眾而已。這樣的人依舊活在對他人的反應裡,並沒有活出自己的章法。抵制科學事實,寧可相信地平說和外星人控制政府等等陰謀論的人,也是同樣道理。他們以為這些理論是自身思考的產物,但事實上也無非是被一種集體敘事綁架。為反對而反對的人,反而讓自己的思考變得更加從眾。信念堅定不移,是心智保守的表徵,不是心智獨立的表徵。
  我們在制約下已經習慣畏懼能獨立思考的人。讓人們自己思考做主,你便無從判斷他們會去向哪裡。獨立思考的人會不斷對現狀和受益於現狀的人構成威脅。當獨立的想法掀起騷動,君王會顫抖,統治會傾覆。
  為自己思考,不表示你只能自己一人思考,也不代表你比別人優越,或者你就要愛上自己的思想,像自戀的納西瑟斯愛上自己的湖中倒影。孤獨的天才不過是個迷思。稍後我會解釋,由想法不一的人組成的多元團體,可以當你的明鏡,幫助你看見可能忽略的深度。有志一同但想法各有不同的樂團,每個成員各自彈奏自己最好的內在旋律,奏出的會是一首完整的交響樂,而不僅是各部分的總和。
  在這個大規模操控的年代,許多原本聰明的人也被懶人思考誘惑,在這種時候不只是做出反應,而要敢於行動,該會是什麼樣的心情呢?敢於確信你的觀念是出自於你的?敢於停止自動導航運作?敢於以領導者和創之姿開拓你自己的道路?敢於展現自己是一塊與眾不同的拼圖,而不是聽話把自己扭曲成其他形狀?敢於在宇宙天地間留下你的印痕?
  這本書就是為有志在宇宙留下印痕的人寫的。這是一本為不講求實際的人寫的實用書。它會給你必要的工具幫助你覺醒及發掘自己──發現這首人生交響樂當中只有你能彈奏的旋律。
  這本書規劃成五個部分。
  第一部分,刻意捨去,談的是消滅不是你的你,好讓你開始發現真正的自己。學習如何忘記你原本所學,怎麼樣在繫於某個身分、信仰、團體、工作、另一個人、舊有自我的情況下,放鬆所受的束縛。你會看到怎麼為你的頭腦清除淤塞,讓你找到內在天賦,關注真正在乎的事。你會學到怎麼解除安裝不自然的程式設定,拋棄對你不再有用的東西,捨去既已有的,好讓你能夠去想可能可以的。

  第二部分,找到你的第一原理,談的是找到方法回到真實的你。怎樣找出你的第一原理、你的指紋、你的形狀和顏色,構成你的天賦的所有特質。你可以怎麼讓自己豐富化,並接受你的多樣性,不要掉入陷阱,把自己界定成一個靜滯、單一、不會演化的人。你會學到怎麼在人生中創造屬於你的多道門,而不是扭曲自己以便通過正好開啟的門。

  第三部分,解放你的內在原力,談的是點燃你的創造力。如何代表自己思考、創造原真想法,汲取你內心的智慧、挖掘你的洞見,從無中創造出有。你會學到,創意的重點其實不在於強迫念頭浮現,而更在於清除阻擋念頭自然流動的各種阻礙。我會說明幾個實際做法,讓你能找到在心中的汪洋深處悠游的那條大魚。讀完這個部分,你會掌握到創造有意義藝術的實用策略──不論那是一本書、一門生意,還是一個突破性的發想。

  第四部分,去除外在雜音,談的是探索外在世界,找到內在和外在間的平衡。可以用什麼辦法過濾資訊、偵測妄言,為什麼我們的理智那麼容易被禁錮,又要怎麼逃出嶄新、方便、流行的宰制。怎麼看向沒人看向的地方,看見沒人看見的事物,在平凡中發現不凡。你會學到成功故事為什麼是在唬弄我們、立意良善的建議何以常常誤導我們、你可以怎麼做來停止與人攀比。

  第五部分,迎向蛻變與未知,探討的是你的未來。我會揭露人生為何不是一道階梯,而是一座攀爬架。提前規劃為何可能妨礙你看見更好的可能性。還看不見清晰路線的時候,又該怎麼先起步走。你會學到你的安全網為什麼可能是拘束衣、放手何以也是一種愛的行為、為什麼縝密規劃的人生形同死去一半。

  當你從過去的沉睡中醒來,你會像《駭客任務》電影的主角尼歐,母體的幻覺會散去,你會開始看見所有的1和0。醒來的感覺很不舒服。浮現的新自我可能令你感到陌生,畢竟它被壓抑了這麼久。副作用包括頭痛、生存恐慌,以及朋友們的滿頭問號。
  永遠會有理由使你繼續在別人為你畫的,或你為自己畫的線稿裡上色。拋下感覺舒適的,去追求感到不安的,踏入未知之中,看從未存在過的事物在此被創造,這種感覺必然令人苦悶難熬。
  但就像小說家佐拉‧尼爾‧赫斯頓(Zora Neale Hurston)寫的:「世上沒有哪一種苦悶,比得上心中背負故事沒說出來。」這本書的存在,就是為了幫助你發現那個故事,開發你的內在智慧,催生你的天賦、你真實的自我──你理當成為的那個人。
  你不需要紅藥丸或魔法紅寶石鞋,也能展開這段旅程。
  你已經回到家了。
  翻向下一頁,開始一步步回到自己吧。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