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第一章 讀心有術──洞察人性,才能掌控全局
  做人做事要懂得靈活應變,關鍵在於思想上的變通。俗話說:「千萬不要吊死在一棵樹。」無論做什麼事,都應該動腦筋,嘗試不同的方法與角度,或許換個思維,就能發現新的機會,達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做事切忌走極端,過於執著反而容易讓自己陷入困境。就像有些人執意要騎著同一匹馬跑完全程,卻沒注意到前方可能是懸崖,最終落得無法挽回的後果。因此,保持彈性思考,懂得適時調整方向,才能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遠、更穩。

思維轉個彎,人生就有更多可能
  在這個變化快速的時代,成功與否,往往不在於資源的多寡,而在於是否具備靈活變通的思維。有些人天賦異稟,卻遲遲無法實現理想,並非因為知識不足,而是因為被固有的思維模式困住,無法跳脫框架,去探索新的可能性。

靈活變通,才能找到突破口
  還記得烏龜與兔子的賽跑故事嗎?傳統的版本告訴我們:「慢而穩才能贏得比賽。」但如果換個角度思考呢?
想像一下,兔子輸了第一場比賽後不服氣,要求再來幾場,烏龜依然一敗塗地。連輸三次後,換作一般人可能早已放棄,但烏龜並沒有氣餒,而是開始思考:「單靠努力是不夠的,畢竟兔子的速度遠勝於我,我需要找出自己的優勢!」
  於是,當輪到烏龜選擇比賽路線時,它聰明地挑了一條必須穿越水域的路線。結果可想而知,兔子被小河擋住,烏龜則輕鬆游過終點,終於逆轉勝!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努力固然重要,但若能靈活變通,運用自身優勢,成功的機會才會大大提升。

機會總是留給懂得變通的人
  生活中,不乏因思維僵化而錯失機會的例子,但也有人憑藉靈活應變,成功扭轉局勢。例如,早期臺灣夜市裡的小吃攤經常被取締,許多攤販被迫搬遷,生意大受影響。但有些人並未因此放棄,而是轉變經營模式,將夜市美食搬進店面,甚至發展成知名連鎖品牌,成功打入國際市場。這些創業者的成功,並非因為運氣特別好,而是他們懂得適時調整策略,順應環境變化。

思維的突破,往往決定了人生的高度
  在18世紀的歐洲,馬鈴薯一度被視為「毒物」,農民對它敬而遠之。但有位農學家靈機一動,請求政府派軍隊看守馬鈴薯田,讓它顯得「彌足珍貴」。結果農民因為好奇,趁機偷種,最終讓馬鈴薯成功在歐洲普及。這個聰明的策略,展現了思維轉變的威力。
  再看看臺灣,早期許多傳統產業面臨國際競爭,許多老字號品牌因此走向衰退。然而,也有企業選擇轉型,例如某些傳統糕餅業者,不再只依賴本地市場,而是將產品精緻化、包裝高級化,成功打入海外市場,甚至成為觀光客來臺必買的伴手禮。這些企業之所以能成功,就是因為他們不被舊思維侷限,願意調整方向、創新突破。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