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狂
無所謂的是非 放開雙手 任由你想像
到嘴邊的餘味 任由感覺 盲目的到處去冒險
~〈無所謂〉
很多人都覺得我很狂,我承認!因為我必須狂,如果不狂,我早就死了。但是,有人問過我為什麼這麼狂嗎?
我的狂,跟我的家庭有關,第一是「窮」,第二是我在這個家,必須在「夾縫中求生存」。
1960年出生的我,童年非常悲慘,但那個年代,誰家不悲慘?所以我的童年記憶只有一個「窮」字,為什麼窮?要從我父親說起。
我爸爸是山東牟平人,原本在山東有個妻子,結婚才三天,他就從山東去到韓國工作了,那一年,他十七歲。沒想到,他去韓國沒多久,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我爸回不了家,輾轉到了日本,在當地結識了一位護士長,生了一個女兒,但他畢竟沒有合法的居留權,不能在日本待太久,於是又奔波來到台灣。來到台灣的爸爸,對日本妻子心心念念無法放下,花了三年的時間希望把對方接來台灣,但這位日本妻子終究讓他的等待落空,所以我爸才娶了我媽媽,建立了這個家庭,並生下了我。
山東人幾乎都做布,以前台北市博愛路有很多布莊,大部分都是由山東人在經營,我爸爸也是從事布料生意,也許有人聽過「山東幫」,但他是「山東幫」裡最不爭氣的一位,因為別人都是綢布莊的老闆,我爸卻只是一個在百貨公司綢布部門上班的主管,這樣領死薪水的人,上班一個月能有多少錢?
因為爸爸收入不多,而我媽一個本省人嫁給沒什麼錢的外省人,在那個年代是一件不被理解的事情;加上我爸孤身一人,沒有親戚可以照應,一家子過得窮哈哈地,還好我外公願意照料我們,把我們一家接到三重跟他一起住,好就近照顧我們。但是,所謂有外公照顧不是過得豐衣足食,我們還是窮!一家六口住在十二坪左右的閣樓,加上三重地勢低窪,我們家又在菜市場裡,所以只要一淹水,勢必淹掉一整層。每回家裡淹水,通常都是我爸在上班的時候,我媽就要跑到門口大喊,拜託鄰居來幫忙搬冰箱,大家急急忙忙趁水淹上來之前,把家中的電器往高處搬,以免被水淹到。而我們小孩子就只能瑟縮在閣樓,隔著欄杆的小格子看媽媽和鄰居忙進忙出,那畫面,有點像當年台視八點檔《星星知我心》,哎,不知道還有多少人看過這部戲?沒看過也沒關係,想想韓國電影《寄生上流》那場淹水戲也行,就是你只能看著水一直淹上來,淹沒地板、椅子和桌子,接著淹沒架子,一路淹到連人的希望都被淹沒,卻無能為力。
由於沒錢,所以那些山東幫都看不起我爸爸,因為我爸爸是其中最沒有財力的,他的那些世交朋友,都是老闆級的,我媽媽的閨密好友,也是嫁給有錢人;人家住的是天母公園旁的豪宅,我們全家是擠在三重的小房子,如果你認為「有錢不一定比較幸福快樂」?我要告訴你,貧賤夫妻百事哀,有錢不是萬能,但是沒錢萬萬不能。你要我「不要以貴賤論英雄」?但是如果你每年過年都要被抓去仰人鼻息,被逼著切身感受貧富懸殊,我不相信你心裡沒有強烈渴望「出人頭地」的慾望!
我就是這樣長大的,每到過年,爸媽總會帶著我們這些孩子,大年初一開始去拜望長輩、去感謝對他這一年有幫助的人。每年初一的這兩餐,總是令我如坐針氈,因為在這些長輩家裡,用餐時板凳只能坐三分之一,飯菜才吃一點點,就要裝懂事說吃飽了,要有禮貌、要有規矩,看著父母對這些長輩低聲下氣地鞠躬哈腰,還要說盡好話,我就一肚子的難受。那兩頓飯,縱使菜色再豐盛,對我來說都是沒味道、很不好吃的,一心只想要離開。所以我當時就發誓,長大之後一定要成功、一定要強大,我要讓人家到我家拜年!
「在夾縫中求生存」,是我要讓自己成為狂人的另一個原因。
我在家排行老二,哥哥出生時,因為是家中老大,又是個帶把兒的,集三千寵愛於一身;輪到我出生時,家人也開心喜迎二寶,但兩年後弟弟出生,我的寵愛就被搶走了,我從本來的老么,一夜之間變成了老二。大家都知道,老二就是在夾縫中求生存,我成了名符其實的夾心餅乾,爺爺不疼姥姥不愛,沒有長孫的優勢,也沒有老么的特權,後來出生的妹妹,是一個慢飛天使遲緩兒,始終只有三歲智商,似乎也無法對她有任何期待。在這樣的環境下,我知道,如果我不能讓自己有價值,我在這個家就沒有存在感,我只好為自己的生存努力戰鬥。
四個孩子裡,媽媽最不愛我,就因為我是老二。我大哥不用管事,他只管開開心心地戀愛;我弟弟也不用做事,反正有我這個二哥會來照顧弟弟;至於我妹妹,她就是個慢飛兒,她只要不出狀況,我就阿彌陀佛。我是兄弟間能力最強的那個,而且我也願意做事,我媽是柿子挑軟的捏那種人,我在她眼中,就是那顆軟柿子。
說到我媽,她才是個時間管理大師。她在我爸爸面前是個好媽媽、好太太,我爸爸每天早上九點出門上班、晚上十一點才回來,只要他一出門,我媽就跑去打麻將,直到我爸爸下班前一個小時,她才會趕回來當賢妻良母,煮一碗熱騰騰的山東麵給我爸爸吃,我爸爸就覺得這個老婆好棒棒,所以她出門打牌,我就要負責煮飯照顧家裡。小時候我很怕我媽媽打牌,因為她輸了就會來打我,小孩子被大人打一定是一頓哭啊,接著她就會怪我,說我爸爸被我哭窮,這些畫面和對白,一直烙印在我心深處。就連長大了,我媽也沒放過我,我剛退伍買了機車要上班,她很清楚地告訴我:「這是我借你的錢,你要還。」在我退伍第一個月還沒找到工作的時候,她也來跟我說:「你這個月的錢還沒給我。」等到我開始工作賺錢,她也是每個月要我把薪水上繳。我十八歲那年,爸爸過世了,所以我們更要靠自己,而我媽呢?當然是靠我啊!我媽說我爸走了以後,家裡沒有經濟支柱,大家要共體時艱,要我把錢給她──讓她去打麻將。
我們這個家庭的關係很微妙,我和我父親其實並不熟,父子倆的感情說不上好或者不好。在那個年代,這種窮苦又傳統的家庭,每天他下班回家時,我們已經睡覺了;早上我們出門上課之後,他才起床上班,頂多禮拜六去找他吃個飯,算是比較開心的時候,因為能去西門町找人吃飯,在那個年代算是很屌的事情。而我和我媽之間,就如同我所說的,我對她除了母子血緣關係,並不存在太多的感情,畢竟從小要自己拼了命才能在家裡有一席之地,結果還要不斷地被情勒、索討,我很想愛她,但情緒和金錢,卻成了我們母子之間最高的屏障。在這樣扭曲的環境、家人情份很淡薄的環境長大,造就了我知道什麼事都必須靠自己的個性,我知道,唯有把自己變得強大、讓自己屹立不搖,才沒有人可以撼動我!
說到這,你們是不是以為我會對家人不好?那你們就錯了!因為窮,因為要在夾縫中求生存,所以我討厭被人看不起,所以我立志成為一個強大的人,而我最終也成為一個強大的人,強到我幫我媽和我弟各買一間六十八坪的雙拼電梯豪宅,還送裝修、送電器,他們只要拎包入住。因為,我要告訴他們,我不靠任何人,一樣可以這麼強大!
很狂嗎?那就對了!我就是狂,因為我做得到!
無所謂的是非 放開雙手 任由你想像
到嘴邊的餘味 任由感覺 盲目的到處去冒險
~〈無所謂〉
很多人都覺得我很狂,我承認!因為我必須狂,如果不狂,我早就死了。但是,有人問過我為什麼這麼狂嗎?
我的狂,跟我的家庭有關,第一是「窮」,第二是我在這個家,必須在「夾縫中求生存」。
1960年出生的我,童年非常悲慘,但那個年代,誰家不悲慘?所以我的童年記憶只有一個「窮」字,為什麼窮?要從我父親說起。
我爸爸是山東牟平人,原本在山東有個妻子,結婚才三天,他就從山東去到韓國工作了,那一年,他十七歲。沒想到,他去韓國沒多久,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我爸回不了家,輾轉到了日本,在當地結識了一位護士長,生了一個女兒,但他畢竟沒有合法的居留權,不能在日本待太久,於是又奔波來到台灣。來到台灣的爸爸,對日本妻子心心念念無法放下,花了三年的時間希望把對方接來台灣,但這位日本妻子終究讓他的等待落空,所以我爸才娶了我媽媽,建立了這個家庭,並生下了我。
山東人幾乎都做布,以前台北市博愛路有很多布莊,大部分都是由山東人在經營,我爸爸也是從事布料生意,也許有人聽過「山東幫」,但他是「山東幫」裡最不爭氣的一位,因為別人都是綢布莊的老闆,我爸卻只是一個在百貨公司綢布部門上班的主管,這樣領死薪水的人,上班一個月能有多少錢?
因為爸爸收入不多,而我媽一個本省人嫁給沒什麼錢的外省人,在那個年代是一件不被理解的事情;加上我爸孤身一人,沒有親戚可以照應,一家子過得窮哈哈地,還好我外公願意照料我們,把我們一家接到三重跟他一起住,好就近照顧我們。但是,所謂有外公照顧不是過得豐衣足食,我們還是窮!一家六口住在十二坪左右的閣樓,加上三重地勢低窪,我們家又在菜市場裡,所以只要一淹水,勢必淹掉一整層。每回家裡淹水,通常都是我爸在上班的時候,我媽就要跑到門口大喊,拜託鄰居來幫忙搬冰箱,大家急急忙忙趁水淹上來之前,把家中的電器往高處搬,以免被水淹到。而我們小孩子就只能瑟縮在閣樓,隔著欄杆的小格子看媽媽和鄰居忙進忙出,那畫面,有點像當年台視八點檔《星星知我心》,哎,不知道還有多少人看過這部戲?沒看過也沒關係,想想韓國電影《寄生上流》那場淹水戲也行,就是你只能看著水一直淹上來,淹沒地板、椅子和桌子,接著淹沒架子,一路淹到連人的希望都被淹沒,卻無能為力。
由於沒錢,所以那些山東幫都看不起我爸爸,因為我爸爸是其中最沒有財力的,他的那些世交朋友,都是老闆級的,我媽媽的閨密好友,也是嫁給有錢人;人家住的是天母公園旁的豪宅,我們全家是擠在三重的小房子,如果你認為「有錢不一定比較幸福快樂」?我要告訴你,貧賤夫妻百事哀,有錢不是萬能,但是沒錢萬萬不能。你要我「不要以貴賤論英雄」?但是如果你每年過年都要被抓去仰人鼻息,被逼著切身感受貧富懸殊,我不相信你心裡沒有強烈渴望「出人頭地」的慾望!
我就是這樣長大的,每到過年,爸媽總會帶著我們這些孩子,大年初一開始去拜望長輩、去感謝對他這一年有幫助的人。每年初一的這兩餐,總是令我如坐針氈,因為在這些長輩家裡,用餐時板凳只能坐三分之一,飯菜才吃一點點,就要裝懂事說吃飽了,要有禮貌、要有規矩,看著父母對這些長輩低聲下氣地鞠躬哈腰,還要說盡好話,我就一肚子的難受。那兩頓飯,縱使菜色再豐盛,對我來說都是沒味道、很不好吃的,一心只想要離開。所以我當時就發誓,長大之後一定要成功、一定要強大,我要讓人家到我家拜年!
「在夾縫中求生存」,是我要讓自己成為狂人的另一個原因。
我在家排行老二,哥哥出生時,因為是家中老大,又是個帶把兒的,集三千寵愛於一身;輪到我出生時,家人也開心喜迎二寶,但兩年後弟弟出生,我的寵愛就被搶走了,我從本來的老么,一夜之間變成了老二。大家都知道,老二就是在夾縫中求生存,我成了名符其實的夾心餅乾,爺爺不疼姥姥不愛,沒有長孫的優勢,也沒有老么的特權,後來出生的妹妹,是一個慢飛天使遲緩兒,始終只有三歲智商,似乎也無法對她有任何期待。在這樣的環境下,我知道,如果我不能讓自己有價值,我在這個家就沒有存在感,我只好為自己的生存努力戰鬥。
四個孩子裡,媽媽最不愛我,就因為我是老二。我大哥不用管事,他只管開開心心地戀愛;我弟弟也不用做事,反正有我這個二哥會來照顧弟弟;至於我妹妹,她就是個慢飛兒,她只要不出狀況,我就阿彌陀佛。我是兄弟間能力最強的那個,而且我也願意做事,我媽是柿子挑軟的捏那種人,我在她眼中,就是那顆軟柿子。
說到我媽,她才是個時間管理大師。她在我爸爸面前是個好媽媽、好太太,我爸爸每天早上九點出門上班、晚上十一點才回來,只要他一出門,我媽就跑去打麻將,直到我爸爸下班前一個小時,她才會趕回來當賢妻良母,煮一碗熱騰騰的山東麵給我爸爸吃,我爸爸就覺得這個老婆好棒棒,所以她出門打牌,我就要負責煮飯照顧家裡。小時候我很怕我媽媽打牌,因為她輸了就會來打我,小孩子被大人打一定是一頓哭啊,接著她就會怪我,說我爸爸被我哭窮,這些畫面和對白,一直烙印在我心深處。就連長大了,我媽也沒放過我,我剛退伍買了機車要上班,她很清楚地告訴我:「這是我借你的錢,你要還。」在我退伍第一個月還沒找到工作的時候,她也來跟我說:「你這個月的錢還沒給我。」等到我開始工作賺錢,她也是每個月要我把薪水上繳。我十八歲那年,爸爸過世了,所以我們更要靠自己,而我媽呢?當然是靠我啊!我媽說我爸走了以後,家裡沒有經濟支柱,大家要共體時艱,要我把錢給她──讓她去打麻將。
我們這個家庭的關係很微妙,我和我父親其實並不熟,父子倆的感情說不上好或者不好。在那個年代,這種窮苦又傳統的家庭,每天他下班回家時,我們已經睡覺了;早上我們出門上課之後,他才起床上班,頂多禮拜六去找他吃個飯,算是比較開心的時候,因為能去西門町找人吃飯,在那個年代算是很屌的事情。而我和我媽之間,就如同我所說的,我對她除了母子血緣關係,並不存在太多的感情,畢竟從小要自己拼了命才能在家裡有一席之地,結果還要不斷地被情勒、索討,我很想愛她,但情緒和金錢,卻成了我們母子之間最高的屏障。在這樣扭曲的環境、家人情份很淡薄的環境長大,造就了我知道什麼事都必須靠自己的個性,我知道,唯有把自己變得強大、讓自己屹立不搖,才沒有人可以撼動我!
說到這,你們是不是以為我會對家人不好?那你們就錯了!因為窮,因為要在夾縫中求生存,所以我討厭被人看不起,所以我立志成為一個強大的人,而我最終也成為一個強大的人,強到我幫我媽和我弟各買一間六十八坪的雙拼電梯豪宅,還送裝修、送電器,他們只要拎包入住。因為,我要告訴他們,我不靠任何人,一樣可以這麼強大!
很狂嗎?那就對了!我就是狂,因為我做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