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換日記1 我的餘生要怎麼活著呢?
親愛的小茉:
今天你跟我提到讀繪本《神奇大傘》的心得,這讓我有了一個好點子,提議我們就用繪本來交換日記吧!很快討論完進行的形式後,今天下班回到家,我就迫不及待開工了。哈哈,你知道我就是個行動派啊!我想跟你分享的第一本是《神奇飛天書》。
《神奇飛天書》這個故事不但被拍成動畫,還得了美國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短篇動畫獎。我會選這本書,是因為前天你回診時跟我說了一段話,讓我思考了很久。你說,結束癌症治療、回到工作職場,你一直在思考,是不是要轉換工作跑道?你說,你在治療期間想了好多,覺得自己的餘生,不該只是為了養家工作而活著,是不是可以去做一些對人更有幫助的事情?聽完你的話,我也一直用你的問題反問自己:「我的餘生,要怎麼活著呢?」
讓我們寫一本神奇飛天書,記下愛和思想
《神奇飛天書》這本書的主角,是一個叫莫里斯的男人,他愛看書,也愛寫書。有一天,他在一場龍捲風中,失去了所有的一切。他在一片茫然之際,看到一個年輕美麗的女人拿了一束像氣球束的書,飛過他的面前,而其中有一本飛天書,指引著莫里斯來到一座魔法房子,裡面有滿滿一堆、活生生的書,開始了跟莫里斯的對話。
莫里斯在房子裡住了下來,開始跟所有的書互動與生活。他讀書也寫書,寫下自己所有的人生故事,莫里斯就在這間房子中慢慢變老了。
有一天,莫里斯離開的時間到了,他優雅地準備好行囊,跟他的書朋友們道別,然後也拿了一束像氣球束的書飛了起來,飛著飛著,年老的莫里斯變成原來年輕英俊的模樣。
在故事最後,有一個小女孩來到了這座魔法房子,那本莫里斯寫的書,關於莫里斯人生故事的書,飛過來小女孩的面前迎接她,於是,另一個故事、另一本書開始了,一個又一個故事就這樣無止盡地流傳下去……
我想,一個人的人生,是不是也像一本書呢?書的價值,不在於篇幅長短,而在於內容是否精采。十幾年來的醫療工作,讓我一直近距離地觀察生命末期病人的最後樣貌,我發現,只有兩個東西可以跨越死亡線,成為永恆──其中一個是「愛」,一個是「思想」。所以,我們兩個──小茉和央央,此時此刻寫下的一字一句,終有一天也會變成我們留在這個世界的遺物,有著我們的愛和思想,成為我們給這個世界生命的禮物。
我想,從今天起,我們就這樣,一起來寫一本神奇飛天書吧!
央央上
親愛的央央:
今天我用LINE與你簡單分享閱讀《神奇大傘》這本書的感想,沒想到你竟然提出要交換日記,以繪本心得為主題。當下我緊張了起來。天啊!跟醫生分享日記耶!我怕自己寫得不好,也怕沒有時間好好寫,還好你說,自在就好,不急著開始。
你知道嗎?光是從我們這樣短短的對話,我就發現小時候那個緊繃的自己又出現了:一直希望自己課業能保持得很好,希望自己所有表現都可以符合大人的期望。所以我要先謝謝你,你幫我取了「小茉」這個筆名,讓我知道雖然自己羨慕以斯帖完成上帝賦予她使命的經歷,但我不是她,還是「小茉」適合我,而且這是上帝所創造的、獨特的我,祂愛這樣的我。我毋須強求自己所沒有的,而是應該珍惜自己所擁有的。
我想成為拿著大傘的小女孩,將上帝的愛分享出去
《神奇大傘》是你在前天門診借我的繪本,我很訝異我都還沒跟你提過自己正在思考工作轉換的可能性,你竟然想跟我分享這本書。《神奇大傘》這本書內容說的是,大雨中有一個小女孩撐著一把紅傘,這把紅傘是一把友善的神奇大傘,它喜歡張開大大的手臂幫人遮雨,不管你是很高的人、格子迷、幾條腿的動物,各式各樣的人都可以進去。
更神奇的是,這把大傘它永遠不會不夠大,並且在最後太陽出來的時候,傘變成一個很大的陽傘,為底下好多不同年紀、不同膚色、不同種族的人,甚至那些可愛的小動物遮蔭。
第一次看完《神奇大傘》,我以為,自己是想成為那支大傘的;可是再細細看第二次,我發覺自己想要成為的,應該是拿大傘的那個小女孩。那把大傘是上帝的愛,而我是想要將愛分享出去的小女孩,而每個同樣領受到這份愛的人,也都會藉由他們的方式,繼續把這份愛分享出去。
我希望自己的餘生可以這樣被上帝使用,將上帝的愛分享出去,雖然我還不知道怎麼做,但我相信當我懇切尋求的時候,上帝必會指引我前方的道路。
看了你的來信,我真的很感動。你就是那個一直在分享愛的人,也傳遞了好多溫暖的思想,給你照顧的每位患者與他們的家人。很開心我們可以一起做這件事,就像你信裡提到的:「此時此刻寫下的一字一句,終有一天也會變成我們倆留在這個世界的遺物,有著我們的愛和思想,成為我們給這個世界生命的禮物。」
小茉上
交換日記8 你想要活出怎麼樣的人生?
親愛的央央:
今天下午我很意外的收到癌症個案管理師的訊息,她提醒我,這次的陰道抹片檢查有輕微異常,需要找時間回診。雖然個管師告訴我,有些人做過放射線治療後,抹片檢查可能有這樣的異常變化,當下我還是感覺有點緊張。後來我對自己說,再怎麼擔心,身體的狀況也不是我能控制的,就別想太多了,走一步是一步吧~
下班的時候,我忽然想到要跟你說一下,你傳了一個「愛裡沒有懼怕」的貼圖給我,而你的看法和建議,也跟個管師說的一模一樣,我的擔心害怕,就這樣消失了一大半!我相信不管未來是要走什麼樣的路,都在上帝的手中,都是對我有益。
複檢異狀除了擔心害怕,可以試著整理情緒
回到家後,我試著整理自己的情緒。一開始,我以為我是生氣,但是,當我獨自靜靜地閱讀繪本《我好生氣》跟《我好難過》,我發現自己其實是難過。
《我好難過》裡面,是一隻天竺鼠在說牠遇到了哪些事情,讓牠好難過:「我很想和別人說話,卻沒有人要聽,我好難過」、「別人難過的時候,我也好難過」、「發生了不好的事情,我好難過」……雖然,牠不喜歡難過的感覺,可是牠知道每個人都有難過的時候,而且,難過的時候,有些方法可以讓牠好過一些。
比方說,有人陪伴牠,跟牠說:「沒關係」,或是表現難過的樣子 ,就算哭出來也沒關係。沒多久,天竺鼠覺得好多了,就會想做點東西或者和朋友玩。接著,難過的感覺就不見了,牠又再度快樂起來。於是,牠從一次次的經驗中知道,不管再怎麼難過,自己都不會一直難過下去。
讀完繪本後,我拿起了自己還沒看完的書《如果還有明天》,最後一篇是《病人自主權利法》起草人孫效智先生的分享,篇名是「置之死地,而後生」。一開始他提到如何以終為始,從「死亡」開始思考自己如何「好好活」,最後他說,自覺與他覺是活出精彩人生不可或缺的條件。在自覺的過程中找到自己的道路,內心有平安與愛;在與他人互動中、覺他的過程中,體會愛是「承擔」,不是「負擔」;愛是感動,更是行動!
正因為我自己歷經罹癌、治療,到現在的追蹤,所以我對孫先生這段話很有感觸,我提醒自己,就是要這樣子有意義地活著。我相信你也是,而且你正是這樣活著,因為你陪伴許多癌症患者一路走過種種治療過程,與患者、家屬一同面對了許多生與死。
小茉上
親愛的小茉:
我想和你分享我昨天和病人共讀的一本繪本《活著》。日本國寶級詩人谷川俊太郎的許多詩,都被二創成兒童繪本,但在改造的過程中,我覺得繪者佔了更關鍵的角色,這些繪者把他們對詩的感受,具象化成可供述說的故事,讓身為讀者的我們,可以激盪出另一種層次的感受。
《活著》這本繪本的繪者是岡本義朗,從封面開始,每一頁圖都穿梭著許多故事細節。書的封面是一排日式公寓,有一個媽媽從欄杆邊探出頭,彎腰遞給小男孩一頂藍色棒球帽,小男孩的姊姊戴著遮陽圓帽、揹著包包,兩個孩子正準備要出門。
翻開第一頁,是一隻在樹上的蟬,接下來第二頁,在這短短的一瞬間,蟬已經掉落在地面死了,小男孩蹲在地上,看著螞蟻在死蟬旁邊圍繞。接下來的每一頁,是圍繞這一家人一天生活的側寫,畫頁在時間軸和空間軸中慢速流轉,而詩的精神就從中活出來了,詩裡寫的是一連串的「活著,所以……」。
這天在讀這本繪本時,我想到前幾天早上,連續有兩個人跟我討論到「活著的意義」這件事,一個是病人盧爺爺,一個是專科護理師旻兒。盧爺爺是一位退休的外科醫師,我非常喜歡和他在門診一起共讀繪本,80歲的他帶著童心,又有著長者的人生智慧,總是在繪本共讀過程中,跟我分享他的人生故事。
活著的意義,是努力過好當下
那天我們共讀完《奶奶的紅沙發》後,他開始回顧他的生涯,接著清點他的人生資產和意義,包括家人、友情、房子、和錢。最後盧爺爺跟我說:「我對我這輩子非常滿意,我已經把錢都轉給我太太,房子就留給孩子,接下來如果我癌症復發,要是治療要自費花上許多錢的話,我覺得就不要浪費這筆錢了,把錢和房子留給家人好好生活。」
旻兒則跟我提到她負責照顧的一位癌症病人,在癌症復發後,已經花上千萬元治療,旻兒對我說:「我覺得與其花上那麼多錢在治療,還不如把錢花在好好地玩,他這樣辛苦活著,到底有什麼意義?」我回應旻兒:「活得有沒有意義、值不值得,除了當事人,都不是旁人可以論斷的,與其問一個人要花錢延命值不值得,倒不如問他,在延命的這段時間裡,他為自己的生命構建了什麼意義?」
坦白來說,我個人並不害怕死亡,因為我知道死亡後面有什麼。比起死亡,我更擔心的是這輩子白活一場,活得沒有意義,沒有價值。「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我們每個人對自己的肉體都只有「暫時使用權」,能夠使用多久,誰也不曉得,但我覺得不用「長恨」此身非我有,只要「長念」,常常記得「當下即真實」,除了當下,其它的一切都是暫時、虛幻的,我們只管專心呼吸、用力活著就好了。
很高興因為活著所以現在可以跟你討論這些事的央央
親愛的小茉:
今天你跟我提到讀繪本《神奇大傘》的心得,這讓我有了一個好點子,提議我們就用繪本來交換日記吧!很快討論完進行的形式後,今天下班回到家,我就迫不及待開工了。哈哈,你知道我就是個行動派啊!我想跟你分享的第一本是《神奇飛天書》。
《神奇飛天書》這個故事不但被拍成動畫,還得了美國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短篇動畫獎。我會選這本書,是因為前天你回診時跟我說了一段話,讓我思考了很久。你說,結束癌症治療、回到工作職場,你一直在思考,是不是要轉換工作跑道?你說,你在治療期間想了好多,覺得自己的餘生,不該只是為了養家工作而活著,是不是可以去做一些對人更有幫助的事情?聽完你的話,我也一直用你的問題反問自己:「我的餘生,要怎麼活著呢?」
讓我們寫一本神奇飛天書,記下愛和思想
《神奇飛天書》這本書的主角,是一個叫莫里斯的男人,他愛看書,也愛寫書。有一天,他在一場龍捲風中,失去了所有的一切。他在一片茫然之際,看到一個年輕美麗的女人拿了一束像氣球束的書,飛過他的面前,而其中有一本飛天書,指引著莫里斯來到一座魔法房子,裡面有滿滿一堆、活生生的書,開始了跟莫里斯的對話。
莫里斯在房子裡住了下來,開始跟所有的書互動與生活。他讀書也寫書,寫下自己所有的人生故事,莫里斯就在這間房子中慢慢變老了。
有一天,莫里斯離開的時間到了,他優雅地準備好行囊,跟他的書朋友們道別,然後也拿了一束像氣球束的書飛了起來,飛著飛著,年老的莫里斯變成原來年輕英俊的模樣。
在故事最後,有一個小女孩來到了這座魔法房子,那本莫里斯寫的書,關於莫里斯人生故事的書,飛過來小女孩的面前迎接她,於是,另一個故事、另一本書開始了,一個又一個故事就這樣無止盡地流傳下去……
我想,一個人的人生,是不是也像一本書呢?書的價值,不在於篇幅長短,而在於內容是否精采。十幾年來的醫療工作,讓我一直近距離地觀察生命末期病人的最後樣貌,我發現,只有兩個東西可以跨越死亡線,成為永恆──其中一個是「愛」,一個是「思想」。所以,我們兩個──小茉和央央,此時此刻寫下的一字一句,終有一天也會變成我們留在這個世界的遺物,有著我們的愛和思想,成為我們給這個世界生命的禮物。
我想,從今天起,我們就這樣,一起來寫一本神奇飛天書吧!
央央上
親愛的央央:
今天我用LINE與你簡單分享閱讀《神奇大傘》這本書的感想,沒想到你竟然提出要交換日記,以繪本心得為主題。當下我緊張了起來。天啊!跟醫生分享日記耶!我怕自己寫得不好,也怕沒有時間好好寫,還好你說,自在就好,不急著開始。
你知道嗎?光是從我們這樣短短的對話,我就發現小時候那個緊繃的自己又出現了:一直希望自己課業能保持得很好,希望自己所有表現都可以符合大人的期望。所以我要先謝謝你,你幫我取了「小茉」這個筆名,讓我知道雖然自己羨慕以斯帖完成上帝賦予她使命的經歷,但我不是她,還是「小茉」適合我,而且這是上帝所創造的、獨特的我,祂愛這樣的我。我毋須強求自己所沒有的,而是應該珍惜自己所擁有的。
我想成為拿著大傘的小女孩,將上帝的愛分享出去
《神奇大傘》是你在前天門診借我的繪本,我很訝異我都還沒跟你提過自己正在思考工作轉換的可能性,你竟然想跟我分享這本書。《神奇大傘》這本書內容說的是,大雨中有一個小女孩撐著一把紅傘,這把紅傘是一把友善的神奇大傘,它喜歡張開大大的手臂幫人遮雨,不管你是很高的人、格子迷、幾條腿的動物,各式各樣的人都可以進去。
更神奇的是,這把大傘它永遠不會不夠大,並且在最後太陽出來的時候,傘變成一個很大的陽傘,為底下好多不同年紀、不同膚色、不同種族的人,甚至那些可愛的小動物遮蔭。
第一次看完《神奇大傘》,我以為,自己是想成為那支大傘的;可是再細細看第二次,我發覺自己想要成為的,應該是拿大傘的那個小女孩。那把大傘是上帝的愛,而我是想要將愛分享出去的小女孩,而每個同樣領受到這份愛的人,也都會藉由他們的方式,繼續把這份愛分享出去。
我希望自己的餘生可以這樣被上帝使用,將上帝的愛分享出去,雖然我還不知道怎麼做,但我相信當我懇切尋求的時候,上帝必會指引我前方的道路。
看了你的來信,我真的很感動。你就是那個一直在分享愛的人,也傳遞了好多溫暖的思想,給你照顧的每位患者與他們的家人。很開心我們可以一起做這件事,就像你信裡提到的:「此時此刻寫下的一字一句,終有一天也會變成我們倆留在這個世界的遺物,有著我們的愛和思想,成為我們給這個世界生命的禮物。」
小茉上
交換日記8 你想要活出怎麼樣的人生?
親愛的央央:
今天下午我很意外的收到癌症個案管理師的訊息,她提醒我,這次的陰道抹片檢查有輕微異常,需要找時間回診。雖然個管師告訴我,有些人做過放射線治療後,抹片檢查可能有這樣的異常變化,當下我還是感覺有點緊張。後來我對自己說,再怎麼擔心,身體的狀況也不是我能控制的,就別想太多了,走一步是一步吧~
下班的時候,我忽然想到要跟你說一下,你傳了一個「愛裡沒有懼怕」的貼圖給我,而你的看法和建議,也跟個管師說的一模一樣,我的擔心害怕,就這樣消失了一大半!我相信不管未來是要走什麼樣的路,都在上帝的手中,都是對我有益。
複檢異狀除了擔心害怕,可以試著整理情緒
回到家後,我試著整理自己的情緒。一開始,我以為我是生氣,但是,當我獨自靜靜地閱讀繪本《我好生氣》跟《我好難過》,我發現自己其實是難過。
《我好難過》裡面,是一隻天竺鼠在說牠遇到了哪些事情,讓牠好難過:「我很想和別人說話,卻沒有人要聽,我好難過」、「別人難過的時候,我也好難過」、「發生了不好的事情,我好難過」……雖然,牠不喜歡難過的感覺,可是牠知道每個人都有難過的時候,而且,難過的時候,有些方法可以讓牠好過一些。
比方說,有人陪伴牠,跟牠說:「沒關係」,或是表現難過的樣子 ,就算哭出來也沒關係。沒多久,天竺鼠覺得好多了,就會想做點東西或者和朋友玩。接著,難過的感覺就不見了,牠又再度快樂起來。於是,牠從一次次的經驗中知道,不管再怎麼難過,自己都不會一直難過下去。
讀完繪本後,我拿起了自己還沒看完的書《如果還有明天》,最後一篇是《病人自主權利法》起草人孫效智先生的分享,篇名是「置之死地,而後生」。一開始他提到如何以終為始,從「死亡」開始思考自己如何「好好活」,最後他說,自覺與他覺是活出精彩人生不可或缺的條件。在自覺的過程中找到自己的道路,內心有平安與愛;在與他人互動中、覺他的過程中,體會愛是「承擔」,不是「負擔」;愛是感動,更是行動!
正因為我自己歷經罹癌、治療,到現在的追蹤,所以我對孫先生這段話很有感觸,我提醒自己,就是要這樣子有意義地活著。我相信你也是,而且你正是這樣活著,因為你陪伴許多癌症患者一路走過種種治療過程,與患者、家屬一同面對了許多生與死。
小茉上
親愛的小茉:
我想和你分享我昨天和病人共讀的一本繪本《活著》。日本國寶級詩人谷川俊太郎的許多詩,都被二創成兒童繪本,但在改造的過程中,我覺得繪者佔了更關鍵的角色,這些繪者把他們對詩的感受,具象化成可供述說的故事,讓身為讀者的我們,可以激盪出另一種層次的感受。
《活著》這本繪本的繪者是岡本義朗,從封面開始,每一頁圖都穿梭著許多故事細節。書的封面是一排日式公寓,有一個媽媽從欄杆邊探出頭,彎腰遞給小男孩一頂藍色棒球帽,小男孩的姊姊戴著遮陽圓帽、揹著包包,兩個孩子正準備要出門。
翻開第一頁,是一隻在樹上的蟬,接下來第二頁,在這短短的一瞬間,蟬已經掉落在地面死了,小男孩蹲在地上,看著螞蟻在死蟬旁邊圍繞。接下來的每一頁,是圍繞這一家人一天生活的側寫,畫頁在時間軸和空間軸中慢速流轉,而詩的精神就從中活出來了,詩裡寫的是一連串的「活著,所以……」。
這天在讀這本繪本時,我想到前幾天早上,連續有兩個人跟我討論到「活著的意義」這件事,一個是病人盧爺爺,一個是專科護理師旻兒。盧爺爺是一位退休的外科醫師,我非常喜歡和他在門診一起共讀繪本,80歲的他帶著童心,又有著長者的人生智慧,總是在繪本共讀過程中,跟我分享他的人生故事。
活著的意義,是努力過好當下
那天我們共讀完《奶奶的紅沙發》後,他開始回顧他的生涯,接著清點他的人生資產和意義,包括家人、友情、房子、和錢。最後盧爺爺跟我說:「我對我這輩子非常滿意,我已經把錢都轉給我太太,房子就留給孩子,接下來如果我癌症復發,要是治療要自費花上許多錢的話,我覺得就不要浪費這筆錢了,把錢和房子留給家人好好生活。」
旻兒則跟我提到她負責照顧的一位癌症病人,在癌症復發後,已經花上千萬元治療,旻兒對我說:「我覺得與其花上那麼多錢在治療,還不如把錢花在好好地玩,他這樣辛苦活著,到底有什麼意義?」我回應旻兒:「活得有沒有意義、值不值得,除了當事人,都不是旁人可以論斷的,與其問一個人要花錢延命值不值得,倒不如問他,在延命的這段時間裡,他為自己的生命構建了什麼意義?」
坦白來說,我個人並不害怕死亡,因為我知道死亡後面有什麼。比起死亡,我更擔心的是這輩子白活一場,活得沒有意義,沒有價值。「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我們每個人對自己的肉體都只有「暫時使用權」,能夠使用多久,誰也不曉得,但我覺得不用「長恨」此身非我有,只要「長念」,常常記得「當下即真實」,除了當下,其它的一切都是暫時、虛幻的,我們只管專心呼吸、用力活著就好了。
很高興因為活著所以現在可以跟你討論這些事的央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