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有錢人的心理學

9特價2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第一章:以表情和動作來傳達的訊息

愛不需要語言就可以表達 — 非言語溝通

有話說:「眼淚是女人的武器」,從眼睛裡流出來、滑過臉頰的淚水,最能動搖男人的心。我們通常用語言來表達想講的話,但一言不發所流下的淚水,比千言萬語更能傳達真愛的力量。男人的淚水也同樣能傳達真心。
「男兒有淚不輕彈」,這種社會觀念讓男性不輕易哭泣,也因此,當男人壓抑悲傷而落淚時,更能讓人感受到內心的痛楚。淚水不是語言,卻更能表達情緒,這就是所謂的「非言語溝通」。
非言語溝通主要透過身體動作來進行,例如臉部、手勢、姿勢等。其中,臉部表情能傳達豐富的情感。不僅有視覺性的非言語訊息,也包括聽覺性的非言語溝通——如語調、速度、說話方式等,這些往往比話語內容更能表現出情緒。

會臉紅的女孩子是單純的 — 無意識的非言語溝通

當女孩子遇見喜歡的人時,會不由自主地臉紅,甚至遮住臉。這些反應並非刻意為之,而是自然流露出的非言語訊號,透露了好感與純真。
這種「無意識的非言語溝通」與刻意的「顯意識非言語溝通」不同。像送秋波、招手等就是有意識傳遞好感的行為。非言語溝通包括了兩種面向:有意識與無意識的行為。
察覺對方無意識的非言語表現,能幫助我們了解其真實情感。這是無聲卻真實的語言。

感覺敏銳是與生俱來的? — 對非言語行為的解讀能力

「那個人喜歡你,看他的臉就知道了!」
「真的嗎?我完全不知道耶。」
「你太遲鈍了,他的眼神已經洩露了一切!」
察覺非言語訊息的能力因人而異,我們稱這類人「感覺敏銳」或「擁有第六感」。其實,這不是神秘能力,而是對表情、動作、手勢等非言語訊號有強烈的感受力。
這種能力一部分來自天生,一部分來自後天經驗的累積。經常觀察他人的人,通常比悠哉度日的人更能培養出這種解讀能力。
好消息是:這種能力可以透過訓練來提升。近年已有針對非言語行為解讀的訓練課程正在開發。

女性感覺比較敏銳的理由 — 女性的非言語解讀能力

女性在人際互動上通常比男性敏感,並非因為她們擁有神秘的能力,而是因為女性更善於解讀非言語訊號。
與男性相比,女性較少依賴表面語言,而更能透過語氣、表情、動作等訊號判斷語言的真實含意。這種特質常被男性誤以為是「魔女的第六感」。
測試結果也顯示,女性的非言語解讀能力普遍高於男性。這與女性從小就可能接觸嬰兒、學習解讀嬰兒的非語言訊息有關。
這項能力後來延伸到成人的人際互動,使女性在理解他人情感方面表現更出色。

在行禮的同時傳達心意 — 非言語的表達能力

有些公司對行禮角度有明確規定:普通打招呼是15度、面對客人是30度、極為恭敬是45度。雖然有人覺得這樣很制式,但其實這些外在表現正是非言語訊號的具體化。
非言語的表達能力,包含兩個部分:
解讀他人非言語行為的能力
傳達自己情緒與心意的能力
若無法正確地傳達自己的情緒,別人自然無法理解你的心意,進而影響人際關係。
除了語言能力,非言語的表達也同等重要。良好的表情與動作能產生好感,這一點絕不可忽視。

工作是言語的,感情是非言語的 — 非言語的重要性

工作講求語言與邏輯,而感情與人際關係則依賴非言語的訊息。
許多人工作上表現出色,卻難以經營私人關係。這是因為在職場上能以理性應對,但私下的人際互動則需要情感連結。若對方感受不到你的情緒,便難以建立信任與好感。
這樣的人應該學習如何察覺與表達非言語訊息,重點不在於「說了什麼」,而是「如何表達」。
例如:視線、表情、姿勢、語調、說話方式等,這些看似細微的表現,卻往往是人際互動的關鍵。

以表情的判斷力建立人際關係 — 表情分析系統(FACS)

FACS(Facial Action Coding System)是美國非言語研究者艾克曼開發的表情分析系統。
他從解剖學角度研究臉部肌肉與情感表達的關係,發現即使沒有內心情緒,只要牽動臉部特定肌肉,就能產生悲傷、憤怒、喜悅等表情。
基於此,他設計了一套訓練課程,讓參與者學習辨識不同肌肉活動所產生的表情,進而提升對他人情緒的判斷力與自我表達的精準度。
參與過訓練的人普遍表示,他們的人際關係變得更好。

表情是世界共通的語言 — 達爾文的表情研究

達爾文除了進化論之外,也研究了非言語表情。他發現像憤怒、恐懼等情緒,不分人種與文化皆有相似表現。例如:生氣時眼角上揚,害怕時眉頭緊皺。
甚至,靈長類動物也能透過表情表達情緒。這代表情感表達不僅是文化學習的結果,更可能是演化上的共通語言。
達爾文於1872年出版了《人類與動物的情緒表現》,成為非言語行為研究的先驅之一。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