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第一章 字中藏意:從象形到心象
第一節 測字的起源與文化背景

漢字為什麼能測命?文化與信仰交織的脈絡

在人類歷史中,語言的誕生是為了溝通,而文字的出現,則是為了保存與傳達。漢字的特殊之處,在於它不是純粹的拼音符號,而是一種兼具象形與抽象意涵的「圖像符碼」。換句話說,每一個漢字不只是語言的代表,同時也承載了文化的象徵與心理的聯想。這種文字結構,為「測字」這門古老技藝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礎。

根據清代文獻《測字秘牒》的記載,測字一術最早可追溯至東漢末年,並在唐宋之際進入民間,逐漸發展出結合卜筮、五行與心理象徵的解讀體系。許多測字師傅常說:「字是命中之影,命為字中之根。」這句話指出了測字的核心思想——每一個人所寫的字,都能在不自覺中透露出內在心理、個性走向,甚至是命運節點。

漢字結構的特殊性是關鍵

與西方拼音文字不同,漢字是一種形音義三位一體的系統。例如「心」字在形上像一顆心臟,在音上與「欣」等字產生聯結,在義上則代表感情、情緒、核心。這使得一個字在被書寫、觀看、解讀的過程中,既能引發文化記憶,也能觸動潛意識情緒。

心理學家卡爾.榮格(Carl Jung)曾提到:「象徵能穿越意識與潛意識之間,讓內心的投射形成一種外在可見的形象。」漢字本身,就是極為複雜與深刻的象徵體。因此,測字不只是算命,而更像是一種透過字形觀察內在世界的「心理符碼學」。

從象形文化到心理解讀的演變

在古代,人們常相信名字與字形會影響命運。《論語.子路》提到「名正言順」;《說文解字》的作者許慎透過分析字形與構造,嘗試揭示古人對自然與人文秩序的理解,展現出漢字背後的宇宙觀與思想體系。這種以字構通天人之道的觀念,使得「測字」逐漸從宗教儀式中獨立出來,成為一種半哲學、半占卜的特殊知識。

明清時期,市井間常見街頭「測字攤」,多設於廟前或街角,不問生辰八字,只憑一字便能推演吉凶禍福,頗受庶民信仰青睞。這樣的技藝結合了民俗信仰與直觀聯想,也隱約呼應了現代心理學中的「投射測驗」(projective test),例如墨漬測驗(Rorschach test),透過模糊圖像啟動潛意識反應。

現代心理學對測字的啟發與挑戰

今日,我們不再以「天命」或「神明旨意」來理解一個人是否會成功,但我們卻仍然受到名字、筆跡、書寫形式的影響。例如筆跡學(graphology)就是一門分析書寫風格與性格關聯的學問。許多企業在招募人才時,也會無意識中參考書寫印象判斷性格。

測字雖非科學,但它本質是一種文化心理投射的技藝。它將漢字這套系統,視為一種心靈映照與意象轉化的媒介。就像一面鏡子,透過字形反映出人的信念、焦慮與期望,也因而在今日社會中,仍具有某種程度的心理輔助與文化療癒價值。

字,是潛意識的印記

測字之術的魅力,不在於它能「預言未來」,而在於它讓我們在觀察一個字的過程中,重新凝視自己的內在世界。從古人對字的尊重,到今日對心理書寫的探索,漢字早已超越語言工具的角色,成為一種文化記憶與心靈映照的媒介。


第二節 漢字結構與意象解讀

筆畫與構造:文字中的宇宙秩序

漢字是世界上少數兼具形、音、義的文字系統,每一筆、每一畫,都不只是結構的組成,更是一種文化的堆疊與象徵的累積。例如「山」字,三筆中峰高兩旁低,從結構來看宛如三座山峰的剪影;又如「水」字,中央流線兩側分支,彷彿水流分岔之勢,顯示出自然物象的抽象化。這些筆畫的安排不僅符合人類直覺,也暗合中國傳統「天人合一」的宇宙觀。

部首的心理投射功能

漢字常以「部首」為基礎分類,不僅有助於理解意義,也代表著某種心理象徵。例如「心」部字多與情緒、感受有關,如「恨」、「愛」、「思」、「怒」;而「木」部字則多與成長、結構有關,如「林」、「根」、「柱」、「橋」。這些部首本身就像「心理的信號」,一出現就引導人進入特定的解讀模式。

美國心理學家喬治.凱利(George Kelly)曾提出「個人建構理論」,認為人們透過一套固定的符號與概念來建構現實世界。漢字的部首結構,即是一種文化與心理交織的建構工具,人們依賴這些符號來閱讀世界、解釋他人、認識自己。

拆字術:從整體到細節的剖析思維

測字中最常見的技法之一,就是「拆字」。例如「問」字拆為「門」與「口」,表示人站在門前張口發問;又如「悔」字拆為「每」與「心」,可理解為「每每在心中反省」。這種從整體拆解成部件的方式,有助於發掘潛在意涵,也契合現代心理分析中「解構式閱讀」的方式——透過逐層剖析,讓原本平凡無奇的字,展現出多重意義。

字形與五行的隱喻關係

中國古代哲學中,五行(金木水火土)代表了宇宙運行的基本元素。許多測字師會依據字形中出現的象徵,來對應五行。例如直筆多、剛硬的字象徵「金」,像「針」、「鋼」;橫筆延展、線條柔和的字象徵「水」,如「清」、「海」;結構平穩、形態飽滿者則歸為「土」,如「城」、「堅」。透過這些五行對應,可以判斷出此字與當事人命盤或生活狀況的呼應程度。

心理學中的象徵閱讀與直覺推理

字形與象徵的聯想機制,也與榮格所提出的「集體潛意識」相互呼應。榮格認為人類共有一套跨文化、跨時代的象徵系統,例如圓代表完整,尖形代表衝突。漢字本身就是東方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集體象徵庫。當一個人看到某個字時,他的心理會自動喚起與該字有關的情緒、經驗與文化記憶,進而影響對該字的解讀。

這也就是為什麼,有些人在看到「死」這個字時會感到壓力,而看到「福」這個字時則產生安心。因為這些象徵已經深植於集體潛意識之中。

文字,是被解讀的鏡像,也是內心的延伸

漢字作為測字的媒介,其作用遠超過一般語言功能。它不只是用來溝通,更是一種可被觀看、可被拆解、可被象徵的「心理工具」。每一筆、每一畫、每一部件,都有機會成為通往潛意識的橋梁。透過這樣的理解,我們得以將一個看似簡單的字,轉化為對個人命運與心理狀態的深度探索。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