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15堂三十而立的幸福課

9特價19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在此分享兩則小故事。

故事一

有一天我碰到一位即將畢業的研究生,我問道:「你覺得畢業後,有沒有信心成為一位臨床心理師?」他回答:「沒有,我覺得自己學得不夠多。」他的答案令我大吃一驚,我繼續問道:「你在學校及實習單位已經有很完整的訓練,也學了不少基礎的心理治療及心理衡鑑,不是嗎?」他回答:「覺得自己還不夠,以後希望上更多的專業課程。」乍聽之下,他的回答反映著有強烈的學習動機,但另一方面,似乎反映著對他對自己的職涯發展信心不足。若他的回答是:「雖然還有很多方面值得加強的,但我有信心一一面對。」這答案或許比較有自信,不是嗎?

故事二

我曾對大四即將畢業的導生班,開設一堂「自我探索與生涯規劃」的課。我的導生中有位從高中便立志當「臨床心理師」的小帥哥。在他上完該學期的這門課後,他跑來對我說:「老師,我決定以後不當臨床心理師了。」我心裡正納悶他發生了什麼事。他接著說:「雖然我不知道我未來要做什麼,但我對未來有信心走出去。」我頓時豁然開朗起來,我的課程目的希望的就是這樣,讓學生對自己有信心,勇敢面對未來的挑戰。多年後,我聽說這位學生在某個航空公司擔任非常重要的職位,也非常熱愛他的工作。他的改變與成長,真是令人感到欣慰。

過去半個多世紀以來,二十多歲的年輕人不管在完成學業、進入婚姻,或是生育年齡都逐漸延後,使他們從青少年期過渡到成年期的時間推遲,此狀況一直從青春期後期延續至三十歲左右。知名美國心理學家亞奈特提出「邁向成人期」,說明處於此時期的個體既已脫離青少年期,又與成人階段有區別。而此發展階段是一個充滿可能性的人生階段,個體往往在各方面持續進行探索,如:工作、愛情及世界觀。當他們逐漸在學業、工作、愛情以及世界觀找到自我定位及價值,自我認同逐漸趨於穩定,才逐漸轉變成獨立的成人個體。在學業、工作、愛情及世界觀中尋尋覓覓的人生階段,生活上充滿各樣的不確定,若他們過得不快樂,對自己缺乏信心,即便處於這充滿機會的時刻,也不敢勇於追逐自己的夢想。
本書分為快樂生活篇、活出自信篇、勇敢追夢篇、親子互動篇四大篇,共計十五篇文章。每篇文章都是筆者多年的臨床實務經驗及觀察所寫成,文章內容點出當現代人面對的各樣困難或掙扎,可以怎麼應對及自助。每一篇文章都在開頭提示想要傳達什麼樣的訊息,讀者可以自由挑選適合自己的文章先行閱讀,之後再閱讀本書其他文章,例如:
《快樂生活篇》中的第1章「人不能孤獨存在」,想要傳達的訊息是「寫給生活中忙碌又孤獨的你」。
《活出自信篇》中的第6章「你價值是多少呢?」,想要傳達的訊息是「寫給正在懷疑自我價值的你」。
《勇敢追夢篇》中的第12章「戰勝心中的城堡」,想要傳達的訊息是「寫給面對難題時感到無力的你」。
《親子互動篇》中的第14章「當石頭族遇到草莓族」,想要傳達的訊息是「寫給願意在親子關係中相互瞭解的你」。
什麼樣的人適合閱讀本書?本書適合國中生、高中生、大學生、上班族,當然已當上父母的也很適合閱讀。當讀者正在面對生活各樣的壓力及挑戰,同時又不斷尋求學業、工作、愛情及世界觀的自我定位,本書的十五篇文章將映射出你當下的內心掙扎及苦悶,期待在閱讀文章後能有所啟發。特別是本書的最後一篇章《親子互動篇》,描述親子之間的差異與衝突,藉由這個篇章,讀者除了可以在親子關係中相互瞭解之外,也能增進親子溝通的成效,所以這本書也相當合適親子共讀。
此外,本書也非常適合助人相關工作者(例如:臨床心理師、諮商心理師、社工師、家庭教育人員、輔導志工⋯⋯),因為文章中作者經常分享面對個案阻抗,可以如何處理,以及筆者的諸多助人密技,必能讓助人工作更加得心應手。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