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只要學會轉念,沒有過不了的坎!
這幾年的風雨,我就靠這能力逢凶化吉。
寫完上一本作品《我不要完美,只要完整——成為自己的七堂課》之後,我想我不能只是告訴大家,我是如何成為現在的樣子就好,畢竟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像我擁有這樣的緣分與機會學習這些課程,但我相信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部分的自己想破繭而出,看看自己能變成什麼樣更有意思的人。
因為想要變好是人的本能。
我知道我必須再整理出一套穩定練習的方式,協助所有想讓自己活得更有彈性、更自由自在的人,有系統有方法慢慢練習,學會轉念、學會換位思考,走向更高規格的自己;或是說,更不虛度自己可貴的一生。
而且,相信當你被這本書的書名吸引而打開來瞧瞧,就是你現在的生活已經不能滿足你了,或是,你受夠了。
不能滿足現在的你,非常好,就不要再多說了,但那你受夠了的這個部分呢?那是什麼?
我36歲之前都不是自己,都是別人認為的「陽光開朗」的人;現在回想真是可笑,那時的我內在陰暗得要命,常常錄完影回到家就蹲在客廳哭;哭完了,繼續扮演他人眼中「陽光開朗」的女生。
36歲那年做完一個心理諮商的療程之後,我開始接觸身心靈課程長達15年,立下了誓言:「我此生都要說真話,我要成為真正的自己!」迄今近30年,我很感謝生命的際遇讓我有機會不斷練習,走到現在,我對自己感到驚奇萬分,我真的是個太有趣的人了。
有時突然想到40歲、30歲、20歲當時的我,我會覺得「好險!!!」這些學習,讓我在哪個moment、哪些人生的十字路口,做了些什麼不同以往的決定,而每個決定都在改變我當時阻塞的能量、過不了的坎;當時,我沒有感覺這些決定有什麼了不起,現在回想起來,卻發覺這些決定實在是太驚險了!
是我一路的學習,培養出我不斷換位思考、及不斷轉念的能力與習慣。
我真的不適合嗎?
第一次發現轉念的重要,應該是我39歲懷孕那次吧!
雖然到了那個年紀,但是我完全沒有結婚生子的念頭,也一直洗腦自己並不適合家庭及婚姻,因為我的父母婚姻並不和諧,爭吵了一輩子。所以當我知道自己懷孕時,整個嚇到,而且是好像被人把雙腳抓起來頭往下的那種驚嚇;對,我甚至哭了,無法相信自己即將要有小孩,這實在是太可怕了!
當下,我的腦子不斷注入「我的人生會很慘、我完蛋了、未來無法再繼續我深愛的表演工作」之類很奇怪的想法(因為我從小被媽媽教育,女人一旦結婚有孩子,就沒有自己!)。在我快要被淹沒,正打算採取行動來阻止這一切時,我突然想到瑜伽教會我的:「當下,活在當下!用當下你的能量,來面對當下的事情」。
於是,我讓自己安靜下來,呼吸感受一下自己。
才兩秒,我發現我的心好像被一顆大太陽照撫著,我的心是很開心的,我的身心已經準備好來迎接這件事,只是我的腦袋習慣滑回過去;我的反應是來自於過去的習慣、過往的經驗與陰影,而不是這件事情帶給我的真實感受。
於是我決定要改變,我不要活在父母的過去,我不會重複他們的錯誤,我是我,他們是他們;我現在很好,我要跟著我的心,我要用自己的方式來教養我的孩子,而不是我父母的。
很多時候,不是我們不適合什麼,是我們根本不知道我們適合什麼?因為過去的陰影擋在我們前面。
結婚生子之後才發現,我很適合婚姻耶。母親這個角色的學習,幾乎讓我「轉大人」,在夫妻與親子關係裡面的「切磋」, 讓我不斷地跟真實的自己與內在那個沒被肯定的小女孩面對面;隨著孩子成長,問題越加不一樣,我也跟著被迫面對自己的不足,接受自己的不足,然後,慢慢地長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原來我是這個樣子呀!」這些體驗對我來說太珍貴,千金難換。
有時我會想到,如果我那時堅持不改變我的生活,堅持維持我的慣性,捍衛我所謂的自由,現在的我應該蠻慘的吧。
這件事讓我學到,我們並不是不適合什麼什麼,有時是因為我們扛著過去的陰影而不自覺,或者在我們訂下這個習慣或想法的當下,自己的能力就是長成那樣。
但事實是,我們會成長、會改變,能量當然也不一樣,這合理吧。也就是說,如果我們長大了、往前走了,卻還是堅守著過去的想法,去做一樣的事、一樣的決定,完全不願意改變,或者覺得自己沒能力改變,這才不合理吧!
你可以想像一下,用照顧嬰兒的方式來對待一個14歲的青少年,那該有多恐怖?但你現在是不是用同樣的方法在對待自己?這樣你還不想改變嗎?還不願意轉念嗎?
身體跟心智一樣,都要透過不斷地練習,來穩固所學習到的事物,養好自己不斷轉念的體質。每一次的轉念,你就更擴大自己的眼界,越不被自己的過往所綑綁,越遠離糾纏著你的陰影,當然,就越有機會成為自己真正想要的樣子。
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保持轉動,能量就會轉。
拜託不要再說:「我沒有辦法!」講久了,你的人生,就真的一無辦法了。
序場|
在任何的關係裡轉念,就是瓦解僵化能量的開始,創造出另一種自己的可能性。
我在這個行業浮浮沉沉、不算有紅過;本以為得了金馬獎後會一帆風順,有兩年間工作忙翻了,之後卻突然一切都沉寂下來。
好恐怖……這簡直比沒得獎前還令人害怕。
我一定是有什麼問題?不然這樣不合理吧!
還好,學習了15年身心靈課程的錢沒有白花,這些訓練與練習像一張安全網,為我設下了停損點。
我先讓自己沮喪憤怒、有的沒的負面情緒好好釋放,難受一段時日後,我開始重新整理自己。
我誠實地檢查幾樣自己比較在意的事,例如失敗的案子、沒接到的工作、以為自己很好結果卻不好的……。結果發現,哇,我的問題還真不少。我的確在得獎之後就變得不太愛改變,各種堅持變多了,毛變得難摸了,以前不挑角色,現在也挑了。我想所謂的「大頭症」,應該就是指這個意思吧。
那個之前會不斷轉念、轉來轉去的我,現在不願意轉了,開始要求別人為我而轉。
哎,只不過是得了個獎,我就又把自己活回去了。
轉念的練習,跟運動一樣,運動一停,肌肉與身體能力就會下降,以前累積的成果,突然間會煙消雲散。
我18年前就開始學習身心靈的鍛鍊,學習不斷轉換不同角度思考,只是當自己的人生稍稍平穩順利後,過去自以為是的驕傲就又出現,練習就停滯;一停滯,過去的習性很容易再回歸,特別是你原本強烈迷人的性格特質,霎那間變成壓垮駱駝的最後那根稻草,成是因此,敗更是。
我想到當初剛結婚一年時,曾經跟我先生馬修吵得不停,離婚兩字就在嘴邊快要噴出來時,我突然想到上課時老師說過的話:「關係是一面鏡子。」鏡子裡看到的都是自己有的問題,但自己不知道,也不承認。
我開始在吵架時,把注意力轉移到自己的情緒反應上,一邊吵架、一邊看著自己的情緒,然後照顧自己的情緒。
這麼一轉,所有的爭吵就成了練習的機會;我也常在吵完看到自己一些習氣後,非常感謝馬修。
我們跟工作的關係,也是如同一面鏡子。
我開始再把每一個拿不到的案子、人際關係的衝突拿用來做練習,提醒自己做不同的選擇。
「丁姐,最後他們還是選擇XXX,他們說很抱歉談了這麼久……」
「真的很煩呢,有其他人選幹嘛不先說。」我看到我的情緒反應,生氣自卑,覺得被比較、被看輕,我看到了。
「丁姐,他們說角色性格改過調整,下次有適合的再合作。」都第三次「下次」了,是價錢問題就直說嘛!
「……好,真的很煩,今年案子都這樣……好。」我看到自己試圖封住沮喪的入口,我沒有錯,也沒有強迫自己要樂觀接受。
「丁姐……」
「好,我知道了,謝謝。」別人拿到這個案子表示這是他的學習,不是我的。
我把所有的失敗,都拿來好好檢查自己現在的潛意識是什麼?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我是不是太自以為是?我憑什麼覺得自己做得夠多了? 我一定要靠別人的認同來認同自己嗎?
我既然不能改變事情,賺不到這個錢,得不到這個名,至少要讓這件發生在我身上時,對我是有一丁點幫助的,不然就真的虧大了。
而每一次的轉念,這邊轉、那邊拐彎,一步一步、一層一層,把我帶到我原本沒想像到的地方。
有什麼比自己讓自己驚豔來得爽快踏實呢?
轉念跟做瑜伽一樣是很科學的歷程,可以透過實驗加以證明,也可以透過練習去穩定你新的神經系統所創造出來的新方式,讓這個新的方式擴大你的視野,體驗不同的選擇,給予生活更多空間,也讓你的人生不會因自己固著的思考模式而僵化,難以改變。
因為人生太短暫,學會轉念要趁早。
只要學會轉念,沒有過不了的坎!
這幾年的風雨,我就靠這能力逢凶化吉。
寫完上一本作品《我不要完美,只要完整——成為自己的七堂課》之後,我想我不能只是告訴大家,我是如何成為現在的樣子就好,畢竟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像我擁有這樣的緣分與機會學習這些課程,但我相信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部分的自己想破繭而出,看看自己能變成什麼樣更有意思的人。
因為想要變好是人的本能。
我知道我必須再整理出一套穩定練習的方式,協助所有想讓自己活得更有彈性、更自由自在的人,有系統有方法慢慢練習,學會轉念、學會換位思考,走向更高規格的自己;或是說,更不虛度自己可貴的一生。
而且,相信當你被這本書的書名吸引而打開來瞧瞧,就是你現在的生活已經不能滿足你了,或是,你受夠了。
不能滿足現在的你,非常好,就不要再多說了,但那你受夠了的這個部分呢?那是什麼?
我36歲之前都不是自己,都是別人認為的「陽光開朗」的人;現在回想真是可笑,那時的我內在陰暗得要命,常常錄完影回到家就蹲在客廳哭;哭完了,繼續扮演他人眼中「陽光開朗」的女生。
36歲那年做完一個心理諮商的療程之後,我開始接觸身心靈課程長達15年,立下了誓言:「我此生都要說真話,我要成為真正的自己!」迄今近30年,我很感謝生命的際遇讓我有機會不斷練習,走到現在,我對自己感到驚奇萬分,我真的是個太有趣的人了。
有時突然想到40歲、30歲、20歲當時的我,我會覺得「好險!!!」這些學習,讓我在哪個moment、哪些人生的十字路口,做了些什麼不同以往的決定,而每個決定都在改變我當時阻塞的能量、過不了的坎;當時,我沒有感覺這些決定有什麼了不起,現在回想起來,卻發覺這些決定實在是太驚險了!
是我一路的學習,培養出我不斷換位思考、及不斷轉念的能力與習慣。
我真的不適合嗎?
第一次發現轉念的重要,應該是我39歲懷孕那次吧!
雖然到了那個年紀,但是我完全沒有結婚生子的念頭,也一直洗腦自己並不適合家庭及婚姻,因為我的父母婚姻並不和諧,爭吵了一輩子。所以當我知道自己懷孕時,整個嚇到,而且是好像被人把雙腳抓起來頭往下的那種驚嚇;對,我甚至哭了,無法相信自己即將要有小孩,這實在是太可怕了!
當下,我的腦子不斷注入「我的人生會很慘、我完蛋了、未來無法再繼續我深愛的表演工作」之類很奇怪的想法(因為我從小被媽媽教育,女人一旦結婚有孩子,就沒有自己!)。在我快要被淹沒,正打算採取行動來阻止這一切時,我突然想到瑜伽教會我的:「當下,活在當下!用當下你的能量,來面對當下的事情」。
於是,我讓自己安靜下來,呼吸感受一下自己。
才兩秒,我發現我的心好像被一顆大太陽照撫著,我的心是很開心的,我的身心已經準備好來迎接這件事,只是我的腦袋習慣滑回過去;我的反應是來自於過去的習慣、過往的經驗與陰影,而不是這件事情帶給我的真實感受。
於是我決定要改變,我不要活在父母的過去,我不會重複他們的錯誤,我是我,他們是他們;我現在很好,我要跟著我的心,我要用自己的方式來教養我的孩子,而不是我父母的。
很多時候,不是我們不適合什麼,是我們根本不知道我們適合什麼?因為過去的陰影擋在我們前面。
結婚生子之後才發現,我很適合婚姻耶。母親這個角色的學習,幾乎讓我「轉大人」,在夫妻與親子關係裡面的「切磋」, 讓我不斷地跟真實的自己與內在那個沒被肯定的小女孩面對面;隨著孩子成長,問題越加不一樣,我也跟著被迫面對自己的不足,接受自己的不足,然後,慢慢地長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原來我是這個樣子呀!」這些體驗對我來說太珍貴,千金難換。
有時我會想到,如果我那時堅持不改變我的生活,堅持維持我的慣性,捍衛我所謂的自由,現在的我應該蠻慘的吧。
這件事讓我學到,我們並不是不適合什麼什麼,有時是因為我們扛著過去的陰影而不自覺,或者在我們訂下這個習慣或想法的當下,自己的能力就是長成那樣。
但事實是,我們會成長、會改變,能量當然也不一樣,這合理吧。也就是說,如果我們長大了、往前走了,卻還是堅守著過去的想法,去做一樣的事、一樣的決定,完全不願意改變,或者覺得自己沒能力改變,這才不合理吧!
你可以想像一下,用照顧嬰兒的方式來對待一個14歲的青少年,那該有多恐怖?但你現在是不是用同樣的方法在對待自己?這樣你還不想改變嗎?還不願意轉念嗎?
身體跟心智一樣,都要透過不斷地練習,來穩固所學習到的事物,養好自己不斷轉念的體質。每一次的轉念,你就更擴大自己的眼界,越不被自己的過往所綑綁,越遠離糾纏著你的陰影,當然,就越有機會成為自己真正想要的樣子。
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保持轉動,能量就會轉。
拜託不要再說:「我沒有辦法!」講久了,你的人生,就真的一無辦法了。
序場|
在任何的關係裡轉念,就是瓦解僵化能量的開始,創造出另一種自己的可能性。
我在這個行業浮浮沉沉、不算有紅過;本以為得了金馬獎後會一帆風順,有兩年間工作忙翻了,之後卻突然一切都沉寂下來。
好恐怖……這簡直比沒得獎前還令人害怕。
我一定是有什麼問題?不然這樣不合理吧!
還好,學習了15年身心靈課程的錢沒有白花,這些訓練與練習像一張安全網,為我設下了停損點。
我先讓自己沮喪憤怒、有的沒的負面情緒好好釋放,難受一段時日後,我開始重新整理自己。
我誠實地檢查幾樣自己比較在意的事,例如失敗的案子、沒接到的工作、以為自己很好結果卻不好的……。結果發現,哇,我的問題還真不少。我的確在得獎之後就變得不太愛改變,各種堅持變多了,毛變得難摸了,以前不挑角色,現在也挑了。我想所謂的「大頭症」,應該就是指這個意思吧。
那個之前會不斷轉念、轉來轉去的我,現在不願意轉了,開始要求別人為我而轉。
哎,只不過是得了個獎,我就又把自己活回去了。
轉念的練習,跟運動一樣,運動一停,肌肉與身體能力就會下降,以前累積的成果,突然間會煙消雲散。
我18年前就開始學習身心靈的鍛鍊,學習不斷轉換不同角度思考,只是當自己的人生稍稍平穩順利後,過去自以為是的驕傲就又出現,練習就停滯;一停滯,過去的習性很容易再回歸,特別是你原本強烈迷人的性格特質,霎那間變成壓垮駱駝的最後那根稻草,成是因此,敗更是。
我想到當初剛結婚一年時,曾經跟我先生馬修吵得不停,離婚兩字就在嘴邊快要噴出來時,我突然想到上課時老師說過的話:「關係是一面鏡子。」鏡子裡看到的都是自己有的問題,但自己不知道,也不承認。
我開始在吵架時,把注意力轉移到自己的情緒反應上,一邊吵架、一邊看著自己的情緒,然後照顧自己的情緒。
這麼一轉,所有的爭吵就成了練習的機會;我也常在吵完看到自己一些習氣後,非常感謝馬修。
我們跟工作的關係,也是如同一面鏡子。
我開始再把每一個拿不到的案子、人際關係的衝突拿用來做練習,提醒自己做不同的選擇。
「丁姐,最後他們還是選擇XXX,他們說很抱歉談了這麼久……」
「真的很煩呢,有其他人選幹嘛不先說。」我看到我的情緒反應,生氣自卑,覺得被比較、被看輕,我看到了。
「丁姐,他們說角色性格改過調整,下次有適合的再合作。」都第三次「下次」了,是價錢問題就直說嘛!
「……好,真的很煩,今年案子都這樣……好。」我看到自己試圖封住沮喪的入口,我沒有錯,也沒有強迫自己要樂觀接受。
「丁姐……」
「好,我知道了,謝謝。」別人拿到這個案子表示這是他的學習,不是我的。
我把所有的失敗,都拿來好好檢查自己現在的潛意識是什麼?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我是不是太自以為是?我憑什麼覺得自己做得夠多了? 我一定要靠別人的認同來認同自己嗎?
我既然不能改變事情,賺不到這個錢,得不到這個名,至少要讓這件發生在我身上時,對我是有一丁點幫助的,不然就真的虧大了。
而每一次的轉念,這邊轉、那邊拐彎,一步一步、一層一層,把我帶到我原本沒想像到的地方。
有什麼比自己讓自己驚豔來得爽快踏實呢?
轉念跟做瑜伽一樣是很科學的歷程,可以透過實驗加以證明,也可以透過練習去穩定你新的神經系統所創造出來的新方式,讓這個新的方式擴大你的視野,體驗不同的選擇,給予生活更多空間,也讓你的人生不會因自己固著的思考模式而僵化,難以改變。
因為人生太短暫,學會轉念要趁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