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第一章 溝通的新趨勢——教練式的溝通
未來的領導者要提出問題,並加以討論,然後解決它們。他們依賴的是互信而非控制,因此管理者要做的是真誠坦率地溝通,領導者要成為部屬的教練而非絆腳石。
——原通用電氣公司 CEO,傑克·韋爾奇
第一節 你的生命中是否有一位教練式領導者

日子一天天過,我們會發現有些人數十年如一日,除了生理上的變化之外,其他都沒甚麼太大的變化,日子過得就像一頭牛重複著同樣的工作,就那麼一直地在原地轉著、轉著……但有一些人,不僅活出了自己的方向,並為周圍的人創造了更高的價值,能力也越來越強……。
為什麼時間同樣地在流逝,生命的樣貌卻會如此的不同呢?

一、逆襲的小芳
1.害羞的小芳
小芳是小麗的一個朋友,在小麗原來的記憶中,她總是怯生生的模樣,雖然她的工作是負責銷售教育訓練產品,但她好像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表現對產品的代表性,她害羞、甚至不敢張口談及產品。
記得她第一次帶著她的訓練產品清單來見小麗的時候,說著不太專業的用語,直到面談最後才把那份產品清單給小麗,似乎那是個羞於見人的工作。
當然,小麗最後還是採購了她們公司的教育訓練產品。所以,她們後來又多了幾次見面的機會。一年後專案結束了,她們就沒再聯繫過。
多年以後,小麗參加了一次相關行業的高峰論壇,驚訝地發現演講者中居然有小芳的名字,一開始以為是同名,結果真的是她。她和小麗記憶中的小芳真的是判若兩人。
留著長長的捲髮,穿著優雅的套裝,臉上帶著淡淡的微笑的小芳一邊和小麗握手,一邊問︰「你還記得我嗎﹖你曾經是我的客戶,而且是我第一次銷售成功的客戶。」
看著那雙熠熠發光的眼睛,小麗充滿了好奇,邀請小芳會議結束後一起吃晚飯。
2.小芳是怎麼改變的
小芳說,她後來從產品銷售職位轉到教育訓練行政相關職位,然後遇到了現在的主管,一位企業訓練界的重要人物,這位主管對小芳特別欣賞,經常對小芳說:你有演講的天賦。最初小芳以為領導是在開玩笑,自己連說話都說得不好,還有演講天賦?
但主管經常這麼說,還很認真地告訴小芳:「你知道為什麼我說你有演講的天賦嗎﹖因為你擅長與人溝通,擅長情感的表達,而且你現在沒經過訓練,就能自然而然地表達。想像一下,假如你經過專業的訓練,你又會成為一個什麼樣的演講高手呢?」
小芳從來沒有這樣想過自己,也從來沒有聯想過和「高手」兩字有什麼關係,但主管的一番話,卻在小芳心裡開始發芽滋長。
小芳開始讀演講相關的書,開始去上演講相關的課,開始第一次演講……小芳開始在公司內部建立工作分享小組,小芳開發了一個演講相關的課程……
小芳從行政職位再調到了訓練實務的職位,有了更多機會和這位主管在一起工作的機會。這位主管看見了小芳的變化,經常在會上讓小芳分享。他有一次又問小芳,作為一個培訓講師,你覺得最重要的是要傳達什麼?什麼樣的演說會讓人們受益,每次你演講的時候,你的內在發生了什麼變化?
小芳從來未曾思考過這些問題。這些問題在小芳的心裡開始萌芽,慢慢長大。
小芳意識到當自己演講的時候,自己就是在和人們對話;當和人們對話的時候,就是在和人們做連接;當感受到自己和人們連接的時候,自己的內心是幸福快樂的。小芳願意做這樣的自己,因為做這樣的自己會更加開心。
但小芳的成功也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她經歷過最慘的一次授課意外是上半場會議室裡還有100人,演講中場休息之後只回來了3個人,其中2個還是人資和助教。小芳當時都聽見了自己心碎的聲音,恨不得找個地洞鑽進去,從此不再講課。
小芳找到主管,主管安靜地聽完小芳的傾訴之後沒有給小芳任何建議,只是給小芳分享了一個他自己失敗的故事,回顧了自己是如何事後檢討的,又是如何從中學習的。最後主管說,我感謝每一次的失敗,因為失敗讓我成長更多。
主管不知道小芳的內心在那次對話後發生了什麼,但小芳從此有一句座右銘,就是「你從中學到了什麼」。而這句話,讓小芳不斷地成長、蛻變。
小芳講完了她和她上司的故事,補充道:「是他激發了我,讓我看見了自己的天賦,是他支持我活出了這樣的自己。他雖然並沒有真正替我做過什麼,但他讓我看到了自己對生命的深層的渴望,帶著這份渴望活出了自己想要的生命風貌。」
小芳的這位主管激發了小芳,讓她看見了自己的潛能。他是一位教練式領導者。約翰·惠特默(John Whitmore)《高績效教練》這本書中說:「教練是使人們釋放出他們的潛能,以使其獲得最大的成就,是幫助他們學習和成長,而不是教他們如何去做。」
如果你是一個領導者,請做一個教練式領導。因為這樣你會讓本來就很優秀的員工更加優秀,讓一般資質的員工有機會逆襲成為更加優秀的員工。

二、轉型成功的小葉
小葉是一名培訓講師。她的父母都是老師,在她的心目中老師就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中學上課時,小葉常常想像自己站在講臺上,怎樣把課講得既清晰易懂,又生動有趣。但小葉大學上了理工學院,畢業又到了公營機構任職,並沒有從事培訓相關工作的經驗。輾轉過了十年的時間,小葉轉職到某軟體企業。適逢公司成立企業大學,小葉雖然沒有講課經驗,還是鼓起勇氣給負責企業大學的高總寫自薦函,並作為初創團隊成員加入了企業大學。
終於從事了自己喜歡的工作,小葉充滿了活力。她大量閱讀書籍、聽課,不斷講課、開發課程;幾年間,從演講時呼吸都還不懂要調勻順暢的新手講師,成長為給高階主管上課的領導力專業講師,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授課風格。
但就在授課的過程中,她遇到了一個瓶頸,就是自己沒做過業務的實戰經驗,沒有那麼多親身的案例可以運用。
有一天小葉剛剛講完課,在教室外跟高階主管的高總偶遇了。 高總停下來跟她聊了幾句,誇她比前幾年有了很大的進步。
小葉說:高總,謝謝你讓我加入企業大學,使我能跟優秀的人共事,還可以每天做自己喜歡的事。我特別希望能以清晰易懂的方式傳遞知識,讓人們學得更快、更好。」
高總關心地問小葉的近況。小葉有些煩惱地說:我現在有點困惑,因為自己沒有做過業務,給業務部門講課時經常覺得缺乏自信。高總問:嗯,怎麼說呢?
小葉說:我沒有做過業務,講不出來自己的親身經歷,只好講別人的故事。
高總問:為什麼一定要講自己的親身經歷呢?
「我覺得講別人的故事沒有足夠的說服力。」小葉說。
高總問:講別人的故事,學員覺得有收穫嗎?
小葉說:學員覺得有收穫,只是我怕自己不瞭解事情的來龍去脈,講不清楚。
高總說:那就要看你收集資料並對其歸納重點的能力了。你們在企業大學不是一直在研究教學設計和組織經驗整理分析的方法論嗎?
小葉點頭說:是啊。
高總又問:那你有機會收集管理案例嗎?
小葉說:我接觸的主管級學員還蠻多的,每次講課我都能收集到案例。
高總微笑著說:你看,你對教育有熱情,現在也累積了很多授課的經驗。據我所知,很多優秀的講師也沒有業務實務經驗,但他們會去搜集成功的業務領導的經歷,把他們的經驗整理成案例,在課堂上分享給學員。你的專長是懂得領導力研究方法論,如果能將其和最佳實踐完美結合,一樣可以給學員非常大的收穫。你覺得呢?
高總的一番話如醍醐灌頂般啟發了小葉,她之前皺著的眉頭鬆開了。目送著高總離去的背影,她眼前出現了一個畫面,自己站在講臺上,手邊是多年積累的厚厚的案例,她意氣風發,隨手列舉著身邊的成功管理者的案例,學員頻頻點頭,深受啟發。小葉深吸了一口氣,抬頭挺胸,之前的困惑和不自信一掃而光。
十年以後,小葉講課時,各種故事信手拈來,她被主管稱讚 「氣勢強大」,想像中的畫面真的實現了。當年與高總的一番神奇對話,讓小葉在低迷中被能力提升,因為高總是一位教練式領導。你的身邊是否有這樣一個領導?
他信任你、尊重你、傾聽你、激發你,你每次跟他溝通都會豁然開朗、 能量滿滿、信心百倍。你會覺得自己真的很厲害,可以取得更大的成功,活出更好的自己。他既是你的領導者,也是你生命中的教練。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