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溯源:你不是迷路,而是暫時走錯方向

79特價33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每當公司有新人前來應徵,我定會詳細詢問前幾份工作的離職原因。

我很不喜歡聽到「懷才不遇」、「有志難伸」這種理由,事實上,我才不信天底下哪有老闆不愛人才。這些說法反倒令我懷疑:「你真的是人才嗎?若是怎麼從不呈現出來,以致於老闆根本不知道呢?」

所謂「呈現」,簡而言之就是「活出來」。我相信人才絕對藏不住,因為腹有詩書氣自華,才情會自然流露,智慧會散發光芒,除非刻意隱瞞,否則一朝蛟龍得雲雨,終非池中之物。

人生最低參與程度,是百分之百

師父曾告誡我:「人生的最低參與程度是百分之百,低於百分之百只算求存。」在此分享一段師父給我的啟發。

二十一歲的我在一家公司擔任業務專員,業績不錯於是表現得自視甚高,骨子裡卻為沒上大學而自卑。因緣際會地我報名參加三階段成長課程,想探索自己、引發蛻變以及培養領袖特質。課程結束後,我獲欣賞加入了培訓的工作。能受人賞識,我當然很欣慰,興致勃勃地跳槽,進入新公司當基層專員。

然而,整整兩年師父只派我做兩件事—排教室椅子以及拿剪刀把地毯的毛球剪掉。我委屈地問:「為什麼只讓我做這兩件事?」他回問:「你做得夠好嗎?」我誠實回答不知道,於是他要我繼續加油。

兩年過去了,我每天工作超過十五小時自認賣力,便去敲他的門,告訴他理當為我加薪。沒想到師父用髒話飆罵:「You’re fucking fired !」言下之意:「你這蠢蛋,用十五小時做這些事,毫無效率可言還浪費了空調費!」挨罵後我痛定思痛,決定一雪前恥—我要學習有效地運用時間,適時找人協助。

隔年,每天我只花四小時就把當天工作完成,師父幾度發現常有一群人蹲著陪我剪地毯的毛球,便告訴我:「既然有空多做點事,去管財務吧!」我說不會卻被吐槽:「不會就學呀,學費我付。如果你能減少公司開銷,讓營利提升百分之三十,我就給你加薪五千港幣。」

接下來半年,我每個月荷包多出一大筆獎金;再過半年後我又無所事事,因為財務我也都摸熟了。這回師父說:「開始學當導師吧!」他親自訓練我,每個環節都不放鬆,他的教誨成就了我不一樣的人生。

回想起這段過程,我曾抗議無效,也曾要求加薪遭拒,被罵得狗血淋頭卻沒落跑,從不計較工作量是否合理,總之就是百分之百投入。我很慶幸當時的隱忍,否則哪能盼來後續的機會呢?

石頭若無法割捨多餘之物,難以成玉

在我快成為導師之際,師父突然下達一項詭異的指令:「Chris,從今天起,一個月不准洗頭、不准刷牙,頂多只能擦澡和漱口。」我一聽馬上抗議,師父根本不理睬,冷冷扔下一句:「我等著看你能否做得到!」

師命難違,縱然萬般不情願,也只好痛苦忍耐。那段期間我不敢照鏡子,搭車也盡量避開別人,擔心自己又髒又臭惹人嫌。每晚擦澡恨不得搓掉一層皮,一邊嘀咕:「為何這樣整我?」

兩週左右,我的不自在漸趨和緩,我常找機會用茶水漱口,設法把頭髮撥整齊,擦澡能慢慢感受乾淨毛巾擦過皮膚的舒適,最初的痛苦彷彿遠離了。我這才明白,師父在教導我什麼—

‧ 我可以有形象,但不要讓形象控制我。
‧ 我可以有自我,但不要讓自我控制我。
‧ 我可以有情緒,但不要讓情緒控制我。

擺脫了形象、自我和情緒的禁錮,我是純粹的真我,這才是真自在。

玉如果不被打磨,永遠是石頭;石頭要成為玉之前,必須先把多餘的成分去除。人也一樣,師父給我的「詭異指令」,正是幫我把多餘之物去除掉,挖掘出真我。

如果你覺得自己鶴立雞群,那麼身上一定還背著放不下的東西,何不問問自己:「是什麼障礙著你?什麼是你不願放手的執念?」拋不開多餘之物,玉只配當顆頑石;如果放不下執念,鶴又何嘗比雞高明呢?雖然腿長,卻不會啼鳴報曉,雞舍主人還未必看得上你呢!何況高度是比較而來的,鶴自認比雞高挑,但往象群裡一站,還被嫌矮小哩!

有時夢想未必能立即找到舞台。想變成獅子的狗,無論再怎麼假裝,都不可能如願;反之,明明是獅子,不識貨的人硬稱他為狗,依然無損於他是獅子的事實。所以請先確立自己的本質,若真是鶴,縱然眼前的時間、空間不允許你發揮,別放棄自己,認真去培養和學習吧!一旦屬於鶴的時間、空間到來之時,你隨時可以振翅高飛。

決定人生的是命運,還是意向?

無論是持宿命論或反宿命論的人,都曾來到我的課堂上尋找人生解答,而我也經常被問起:「什麼決定我們的人生?是命運?還是意向?」

說實話,我也在尋覓最佳解答。我和友人們曾多次針對這問題進行討論,每次大家都給予很熱烈的迴響。

一位多年好友私下告訴我:「Chris,我想帶你去認識一個人,讓你聽聽他怎麼講。」他想帶我去認識的大師,是位八十多歲的長者,朋友形容這位老先生的談吐優雅,與他聊天保證如沐春風。既然如此,我當然樂於結識。

運氣是空間和性格的搭配

據朋友描述,老先生在四十五歲之前是位醫生,之後因緣際會成為風水師。他的職業令我有點掙扎,因為我素來不信命運。好友請我稍安勿躁:「收費不高,姑且聽聽吧。老人家的話,興許有幾分滋味。」衝著這番勸告,我決定破例與對方見上一面。

見面時,老先生微笑地問:「想知道什麼呢?」

「我想知道,決定人生的是命運,還是意向?」我抱著挑戰的態度提出問題。

老先生回答:「人生有兩件事不變,一是性格,二是命運。」

「既然不變,我來這裡幹嘛?有意義嗎?」

「你來,我只負責告訴你,這條路會上山、會下山、會見到河、會看到牛,喜不喜歡是你的問題而不是我的,上天也不會因為你喜歡與否而改變你的命運。」

聽到這裡,我重新整理自己的情緒,開始認真對待這次的談話。我拋開「相信」或「不信」的執念,單純用「面對人生前輩」的尊敬心態傾聽他的見解。

老人家認為玄學是一種統計學,可做為參考工具,此外他相信人的命運自有安排。

「那麼,豈不是沒辦法改變?」

「是啊!不過好命不如好運。運氣是空間和性格的配合,性格雖不會變但空間可以。空間若能搭配性格讓其發揮,就會帶來好運,人自然舒暢愉快。」

細問之後才瞭解,老先生所謂的空間並非指狹隘的硬體環境,還包括了時間、人物和氛圍等。

「萬一時不我予,怎樣都無法發揮,該怎麼辦?」

「那就韜光養晦,避免衝突,等時間、空間可以配合,自然會揚眉吐氣。」老人家的答覆。

他的話,讓我不禁想起賈伯斯被蘋果公司踢出去和請回來的情境。其實他自己的改變不大,依然創新又勇於冒險,壞習慣也大致還在,只不過蘋果公司在不同時間點遇到不同挑戰,上回需要的人才不是他,所以他被掃出家門,而這回需要的卻是他,所以又被請了回來。

聽老先生一席話,我茅塞頓開,終於找出答案──命運縱使無可改變,但我可以堅守意向,等待時間、空間能配合之時,繼續追求自己的夢想,就這樣,我的人生還是掌握在自己手中。

意向和方法,永遠都成正比

我們無法預知命運,但是經常可以預期事情的結果,因為「結果=意向× 方法」。

這是個聰明又完美的公式,「結果」會告訴你,你的意向到底夠不夠。如果我們以正整數1 至10 為範圍,來表示意向的高低和方法的優劣,若想得到100 分的結果,唯一途徑是10×10,也就是用「最強的意向」搭配「最好的方法」,才能得到「最大的結果」。

有人會說:「雖然我的結果只有10,但我的意向滿分,只是沒找到好方法,才會造成10×1 = 10 的結果。」也有人說:「雖然我的結果只有10,但我的方法真的很棒,只是沒那麼渴望成功,才會造成1×10 = 10 的結果。」

在我看來,上述兩種狀況都是不成立的。其一,擁有最大意向的人不會接受只值1的爛方法,他會不斷尋找,直到最好的方法10 出現為止;其二,最好的方法不屬於意向只有1的傢伙,意向低落的人絕想不出10 的好方法。換言之,意向和方法會是相符相襯的組合,兩者相互影響,一起決定了結果。

因此,當有員工自訴:「我已全力以赴,真的有心把事情做好,只不過⋯⋯。」我就會把這個「10×10 = 100」的理論教會他。

如果你覺得9 分已經相當高了,就要有心理準備迎接不如預期的下場,因為9×9 = 81,你只剩下一百分的八折而非九折。如果你覺得2 分不算最差,那麼2×2 = 4,你會連一百分的一折都不到!

現在還有誰敢說意向不重要?我們別無選擇,只能用百分之百的最大力量去面對人生,這樣才能從上帝手中接到「10×10 = 100」的美好成績單。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