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第一講 如何不見面說話更具影響力

範例說明
這天下午,葛蕾絲在跟老闆說明這個月的市場行銷計劃,由於老闆很忙,沒有太多時間留給她,而且必須使用電話溝通,她講話變得很急,有些地方陳述得不是非常清楚,她自己也知道。她卻沒有辦法控制自己的狀態,完全放慢不下來,就彷彿是後有追兵一樣,倉皇前進。
由於她講話的速度很快,老闆也被她弄得很緊張,老闆說「請你講慢一點,講重點也可以」,老闆不止說了一次,還說了很多遍。這樣的情況,弄得她更緊張,訴說得更是雜亂無章。
葛蕾絲在公司負責市場行銷的工作,用電話和老闆溝通是常態,但她跟我說,每次一用電話溝通,心裡總覺得老闆時間有限,她就很急促,真不知道該怎麼樣改變這樣子的毛病?
我先讓葛蕾絲了解什麼是溝通影響力?「 影響力 」這三個字,一直是我們過去研究的重點,尤其花很多時間在職場不同工作環境的個案來探討。
我們提出了 目標、態度、技巧 三元素,這是口語表達影響力的關鍵因素,尤其當無法和對方見到面時,更是至關重要的衡量標準。
我勉勵葛蕾絲,並且請她想想, 你和對方說話的時候,目標明確嗎?態度穩定嗎?技巧純熟嗎?
你可以經常把這三個問號放在心中。那麼你的影響力一定能夠提升!
這個理論概念是「GAS口語魅力培訓」最基礎的架構,一切後續延伸出來的溝通與表達的技術行為,都是從這裡出發。
我跟葛蕾絲說,這個理論基礎的概念很簡單,「當你很清楚地知道你要表達的目標,使用穩定的態度以及純熟的技巧來說明,你的口語影響力將能夠提升一點五倍」,這也是我們拆解了上千個個案,得到的量化分析結論。我還針對目標、態度、技巧,做一點簡單的應用說明,分享給葛蕾絲。

從日常生活開始 — 語氣適當
我跟俊傑說:「相信你一定不會否認,說話是一種感覺,聽話也是一種感覺。」他說:「是的!」我問他:「為什麼你會對一個人的說話感覺好呢?」他想了想說:「應該是說話的方式吧?」我說:「是的。更精準的答案是和他的『語氣』有直接的關係。」
有些人語氣直接,讓人覺得有壓迫感,有些人語氣委婉,讓人覺得沒自信。
語氣,是GAS的態度學當中最基礎的一部分。 每一種情境,會對應一種語氣, 可是有些人的語氣是平的,這也是很多學員在我的課程訓練中最卡關的!
一個公開表達與簡報的開場:「大家好!很榮幸跟在座的夥伴分享我們公司的新商品。」這是多麼充滿熱情的一句話,但是多數人練習時,卻要練習很久。
不知道你可以想像什麼叫做熱情的語氣嗎?你希望別人熱情地跟你說話嗎?
在我們的態度學中,熱情的溝通與表達,是非常重要的關鍵因素,沒有人喜歡你說話的時候帶給對方冷冷的感覺。我問俊傑:「熱情的說話方式是如何的呢?」他想了想說:「應該是笑著說話吧?」我跟他說:「熱情地說話,有兩個最重要的關鍵因素,一個是你提到的笑容,一個是聲音稍微高一點。」
帶著笑容說話和沒有笑容地說話,聲音聽起來是完全不一樣的。我們經常在課程當中,要求學員一直帶著笑意說話,真的是太折磨他們了。可是,因為這樣子的演練,讓他們在生活中與工作中,說話的時候帶著笑容的習慣慢慢建立起來,讓人感覺熱情度提高,影響力也變大。
在面對溝通的時候,不同的情境衍生出來的語氣,有的時候是十分絕對的。例如道歉的語氣,絕對是柔軟的,不可能是剛硬的;激勵的語氣,絕對是用力的,不可能是輕柔的;讚美的語氣,絕對是上揚的,不可能是下墜的;關心的語氣,絕對是緩慢的,不可能是急促的⋯⋯
不見面的溝通,語氣更是重要。
俊傑聽著聽著,一次一次地跟著我演練,我看著他不斷點頭領會。

練習題3
如果可能,
請你試著用不同的語氣呈現出以下的話語。
關心的語氣:「你還好嗎?有發生什麼事嗎?」
激勵的語氣:「我們一起努力往前衝!」
這兩句話的語氣,其實差別很大。
問問你身邊的人吧?
他覺得你關心他嗎?他覺得你在激勵他嗎?

別隨便叫哥或姐!
語言的背後是文字,當你的閱讀量不夠大,接觸的文字量自然就小,因此你對於語詞的應用與理解,範圍就會很窄。因此我建議青祥在練習的時候,要大量閱讀,並且朗誦文章。我說,你的嘴把這些字詞朗誦出來,那些比較不屬於你常用的字詞,透過你的嘴說出來,會有一種習慣的效應,也是一種練習的效應,可能哪一天你不知不覺就可以使用出來。
當我們的詞彙量變大,運用得宜的能力也會變得比較強,因為詞彙的選擇性比較大了。
在眾多的詞彙當中,能尋找出在和別人溝通中好感度高的詞彙,那就太棒了。
然而,「好感度的詞彙」到底有哪些?
我跟青祥說,相信你一定不否認這三種詞彙,你會喜歡,別人也會喜歡。 第一個是「尊敬的稱呼」,第二個是「客氣的詞彙」,第三個是「讚美的詞彙」 。
尊敬的稱呼最常用的是「您」,如果對方有職位,最好使用職位,比如「副總」「經理」,尤其是剛剛開始聯繫的合作夥伴,或者客戶。有些人,為了創造親切感,一開始就稱對方為大哥、大姐,這種感覺其實並不好。至少也應該稱先生或小姐,如果有職稱,叫職稱是最好的。
客氣的詞彙有哪些呢?「請」「麻煩你」「謝謝」,這些詞彙能夠間歇性地鑲嵌在溝通當中,絕對會創造好感度的。比如說「真的麻煩您了,如果造成您的困擾,還請您多多包涵」。
另外,適時運用「讚美的詞彙」是一種熱情的表現,「從您的身上吸收很多」「您的專業讓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做一個高敏感的人,也不賴
用字遣詞的好感度,其實是內心敏感度的一種練習, 可以透過觀察與和別人的互動過程當中去體會。
平常你可以思考這兩個方向,來鍛鍊你內心的用字遣詞敏感度,第一個是,別人跟你如何說話,你的感覺會比較好?另一個是,你看到別人之間的互動,怎麼說話的感受會比較好?
舉個例子來說,「如果有空的時候,我們找時間來聊聊這件事」要比「有時間的話,我跟你來溝通一下這件事」感覺好很多。前者比較委婉,比較容易讓人接受,後者就比較直接,感覺僵硬了許多。

把自己當成第三者
前面有分享到,我第一次主持廣播節目的時候,面對單一的一支麥克風,真的說不太出話來!但後來我是怎麼辦到的呢?有一個非常簡單的概念就是「想像力」,我想像有一個人站在我面前,我和他說話,我會怎麼說呢?
當我們面對看不到的對象,利用電話溝通;當我們面對距離很遠的對象,利用視訊溝通,有些人總覺得這樣的說話方式,很不自在。我寧願用寫的,發一封電子郵件,或者是利用通訊軟體發送訊息,還比較自然一些,也比較能夠表達自己真正的想法。
然而,事與願違,太多時候必須面對鏡頭、面對電話,還得滔滔不絕把你的想法或公司的政策,甚至行銷的策略,傳遞給電話那一端或鏡頭那一端的人。
如何練就一個穩定自在的說話能力呢? 尤其當你覺得很尷尬,不知如何是好,甚至覺得腦子被自己限縮的時候,該怎麼處理呢?
所有的技巧,都是需要練習的,無論是做菜、打球、繪畫等等,都是如此。說話也是一樣,但說話最困難的,就是每一次說話發生在不同的情境、不同的環境,面對不同的人,導致表現的方法也不一樣。
如果可能,真的強烈地建議你錄下你在不同情境的說話聲音,甚至錄影下來。當你聽自己說話的聲音,或者是看到你說話的影像,剛開始的時候,一定很想「切腹」!哈!這是許多學員告訴我的,因為我們聽自己的聲音或看著自己的影像,總覺得很奇怪,甚至覺得自己怎麼可以講得那麼爛!
當我們在聽自己的聲音或看自己的影像表現時, 請你一定要把講話的那個人當作第三者,而不是你自己 。從一個比較客觀的角度來審視這個人,你覺得他講得流暢嗎?你喜歡這個人的說話方式嗎?你覺得這個人的表現好嗎?⋯⋯
一個善於說話的人,他必須要喜歡自己說話的方式,當他對自己表現的方式,都覺得很怪的時候,也無法展現出獨特的魅力與影響力。
在一次次的錄音與錄影之下,不斷不斷地前進著,你會發現自己越來越習慣聽自己的聲音,看自己的表現,這是個重要的過程。
除了用錄音、錄影檢視自己的表現,並且客觀地看待自己之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生活體會,就是你平常的行走、工作、吃飯、休息⋯…這些生活中的行為,你覺得自己是穩定自在地做自己嗎?
過去的我,從事媒體相關的工作,主持節目、舞台表演不斷地讓我在高度壓力下生活著。後來,我慢慢地調整自己的步伐,讓自己在任何一個時空,都能很穩定自在地做自己,這是一種心境,也是一種訓練。我跟麥可說,但願你能夠漸漸抓到這個位置,這樣一種穩定自在的位置,會讓你更有自信地前進 。
最近這幾年,麥可在台灣演藝圈呈現越來越穩固的地位,在新進的演員中,表現得非常傑出。對於演員來說,口齒清晰與聲音表情結合在一起,是一種很大的優勢,在我們的生活與工作當中,何嘗不是如此呢?
在前面的章節,就已經提到多次把自己聲音錄下來的練習方式。檢視自己,是自我了解非常重要的過程,但是往往我們都害怕看自己,尤其看到自己公開表達的錄影,或者是聽到自己難聽的聲音。
衷心地建議你,一定要先喜歡自己,別人才會喜歡你。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