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哲學珍寶櫃:關於生活的有趣故事

79特價43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第一章 愛情

  那位因為被尊稱為聖瓦倫丁(St. Valentine)而名垂不朽的男人,如果發現自己成為浪漫愛情的守護聖人,恐怕連他自己也會感到震驚不已。聖瓦倫丁的生平缺乏詳細記載,只知道他是羅馬附近的一名僧侶,在西元三世紀因為基督教信仰而遭到處決。四九六年,首度有人以聖瓦倫丁為名舉辦了盛宴,此後千年的時間裡,聖瓦倫丁因為具有醫治病人與殘疾人的力量而受到崇敬。到了中世紀晚期,聖瓦倫丁成為癲癇症患者的守護聖人,在日耳曼與中歐地區尤其知名,當地在這個時期的藝術品經常描繪聖瓦倫丁治療癲癇發作的兒童的景象。聖瓦倫丁開始與羅曼史產生連繫是在一三八二年,當時喬叟(Chaucer)寫了一首詩,描述每年二月慶祝的瓦倫丁日(Valentine’s Day,情人節)剛好是鳥兒──還有人們──選擇配偶的時候。從此以後,聖瓦倫丁身為治療者的名聲逐漸消退,每年二月的盛宴日反而成為戀人彼此傾訴愛意的時刻,村子裡的年輕男女也利用這個節日玩起了嬉鬧的愛情遊戲。瓦倫丁日在十九世紀再度出現轉變,賀卡產業的誕生與大眾行銷的出現,促使這個一年一度的節日成為重要的商業盛事。一八四○年代,美國掀起一股瓦倫丁日風潮:短短二十年間,零售商每年可以賣出將近三百萬件卡片、廉價小書與其他愛情小飾品。今日,每年到了瓦倫丁日,全球各地送出的情人節卡片竟多達一億四千一百萬張,在美國,百分之十一的戀人也選擇在二月十四日訂婚。
  聖瓦倫丁從基督教慈悲博愛的使者轉變成浪漫熱情的象徵,這使我們產生一個更大的疑問,在這幾個世紀之間,我們對愛情的態度出現了什麼變化。在古代世界,愛情指的是什麼,在喬叟生存的那個講究騎士精神的時代,愛情又代表什麼意義?浪漫愛情的理想如何發展與形塑成今日我們眼中一段關係應有的愛情樣貌?早在十七世紀,法國貴族法蘭索瓦.德.拉羅希福可(François de La Rochefoucauld)就已經想到這些問題,他曾說,「如果人們從未聽過愛情,那麼他們幾乎不可能墜入愛河。」德.拉羅希福可知道我們對愛情的觀念至少有一部分是文化與歷史創造出來的。
  我們絕大多數人都曾經歷愛情的快樂與悲傷。我們也許記得初戀帶來的熱烈渴望與兩人世界的甜蜜,我們也在長期關係的安全感中找到慰藉。然而,我們也因為嫉妒的情緒與被拒絕的孤獨而感到痛苦,或者做出各種努力想讓婚姻圓滿與持續。
  我們若想克服愛情帶來的種種困難與增添愛情帶來的快樂,就必須先瞭解人類情感歷史中兩個重大悲劇的意義。第一個悲劇是,人類過去存在著六種愛情,特別是在古希臘時代,而我們現在已經完全失去了對這六種愛情的認識。古希臘人認為愛情不僅存在於性伴侶的關係,也存在於友誼、陌生人與自己之中。第二個悲劇是,過去一千年間,各種愛情都被合併到浪漫愛情這個充滿迷思的觀念裡,我們因此以為各種愛情都能在某個人、某個獨一無二的靈魂伴侶身上找到。我們若想擺脫這個遺產的束縛,就必須在浪漫關係之外尋找愛情,並且培養出多種形式的愛情。那麼,我們該如何開始這段愛情歷史的探索之旅?當然,讓我們先來杯咖啡吧。

六種愛情

  當代的咖啡文化已經發展出一套複雜的語彙來描述我們每天攝取咖啡因時的多樣選擇──卡布奇諾、濃縮咖啡、馥芮白、美式咖啡、瑪奇朵咖啡與摩卡咖啡。古希臘人提到愛情就跟我們區別咖啡一樣精細,他們也把愛情分成六種。這與我們今日的做法相反,我們現在是用單一而模糊的詞彙把各式各樣的情感、關係與理想囊括在一起。一名青少年可以說「我戀愛了」,但他的意思不可能與一名六十歲的老人在與妻子生活了這麼長一段時間之後仍說他愛著妻子的意思相同。我們在熱戀時說「我愛你」,但我們也能在電子郵件末尾順手寫下「lots of love」,然而兩者的意思絕不一樣。
  古典時代的雅典居民一定會對我們表達的簡陋感到驚訝。古希臘人談論愛情的方式,不僅是在市集廣場上愉快地閒話家常,也包括思索愛情在生活上的意義,而這些意義光憑我們今日貧乏的愛情語言是無法理解的,如果用咖啡來比喻,我們的程度僅僅是用馬克杯泡一杯即溶咖啡的程度。我們必須揭露古希臘人知道的六種愛情類型,使它們成為我們日常對話的一部分。若能做到這一點,我們也許能找到更契合我們個人喜好的關係。
  每個人都看過情人節卡片上圓滾滾的小邱比特(Cupid),祂在天上搭起弓箭,朝著底下渾然不知的人們射去,中箭的人們一下子便墜入愛河。邱比特相當於羅馬版本的厄洛斯(Eros),厄洛斯是古希臘的愛神與生育之神。對古希臘人來說,厄洛斯代表性的熱情與渴望,也代表他們最重要的一種愛情。但厄洛斯並非如我們今日想的是一個愛玩的淘氣鬼,相反地,古希臘人認為厄洛斯是一種危險、激烈與非理性的愛情形式,它能掌控你,讓你著魔。西元前五世紀的哲學家普羅狄克斯(Prodicus)說道,「成倍的欲望是愛情,成倍的愛情是瘋狂。」厄洛斯代表著失控,而古希臘人害怕失控,但現代卻有許多人希望自己的關係失控,他們相信「瘋狂墜入愛河」才是理想佳偶的表徵。
  在古代文獻中,厄洛斯往往與同性戀連結在一起,特別是年紀較大的男性對青少年的愛情。這種普遍流行於西元前六到前五世紀雅典貴族階層的愛情形式被稱為「少年愛」(paiderastia),從少年愛當中又產生了最不尋常的希臘詞彙「katapepaiderastēkenai」,也就是「無可救藥地迷戀男孩而散盡家財」。然而,厄洛斯並非男性關係所獨有。雅典政治家伯里克里斯(Pericles)禁不起厄洛斯的驅使而離開自己的妻子,轉而追求美麗聰慧的阿斯帕西亞(Aspasia),而阿斯帕西亞也成為伯里克里斯的情婦。女詩人莎芙(Sappho)因為在詩中表現出對女性的情欲而聞名於世,而她的許多詩作都是在她出生的島嶼萊斯博斯島(Lesbos,從這個字衍生出女同性戀者)寫成的。厄洛斯的力量也出現在希臘神話裡,諸神的淫亂行徑──特別是男性──顯示出古典社會的文化規範。宙斯變化成各種形象來滿足自己的性激情,他化身成一隻天鵝前去引誘勒達(Leda),或者變成一頭雪白的公牛強姦了歐羅巴(Europa),他還躲到雲里對伊俄(Io)為所欲為。就連《奧德賽》(Odyssey)裡凶殘的獨眼巨人波利菲莫斯(Polyphemus)也無法扼抑對海中寧芙(sea-nymph)伽拉忒亞(Galatea)的強烈欲望,然而他向對方調情卻得不到任何回應:「雪白的伽拉忒亞,妳為什麼拒絕我的愛?喔,妳比凝結的牛奶還要白皙……比綠色的葡萄更有光澤!」在雅典的日常生活中,在視覺上關於厄洛斯最明顯的證據是春季戲劇祭典期間,緊接在悲劇表演後出現的粗鄙猥褻的「薩提爾劇」(satyr plays)。演員打扮成半人半羊,腰間綁著巨大而勃起的陰莖,蹦蹦跳跳地嬉鬧玩耍,嘴裡不斷說著淫穢的笑話。厄洛斯引起的痛苦,可以藉由輕鬆的喜劇來加以緩和平息。
  每個人都有過靈魂被厄洛斯牽著走的經歷。我曾在厄洛斯的誘惑下,為了追求一名女子,一時衝動放棄在英國的生活搬到美國,但最後還是追求失敗。或許妳對自己的第一任男友十分癡迷,妳甚至在自己的屁股上用哥德字體(Gothic script)刺了他的名字──而且至今仍留在上面。你也許還記得蜜月時曾在巴黎某個公園裡露天做愛,如今想起來嘴角仍忍不住上揚。或者,妳對有酒癮的英文講師一見鍾情,之後兩人展開了一場波濤洶湧的戀情,但最終以淚洗面,甚至分手後發現自己懷了對方的孩子。無論厄洛斯留給我們的回憶是感官肉體上的滿足還是悲劇收場,我們都無法想像一段毫無強烈性激情與性渴望的愛情。(未完)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