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導言:分析性心理治療通論
一、心理分析治療
心理分析治療由弗洛伊德於1896年創立,以自由聯想及夢的解析為主。除了使案例的主要心理及精神症狀得以緩解,並能協助案例人格的重建。通常每周進行一次,必要的時候臨時再增加一次,往往治療時間需長達數年或更長。
一個合格的心理分析治療師,需接受完整精神醫學住院醫師訓練,具有精神科專科醫師證照。心理師取得博士學位並具有合格臨床心理師證照,並有數年臨床實務經驗後,再接受正規的七年心理分析師訓練。這七年的訓練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前三年至三年半,需自付被分析的費用,在嚴格的審核下,被認定適不適合做一個心理分析師。第二階段是往後的三年半到四年,在嚴格的督導下,接受指定的案例,進行可收取費用,心理分析治療,經過審核團隊認定,成為一個合格的分析性心理治療師。
治療時案例躺在躺椅上,可以讓案例更放鬆,追溯往事。即便是碰到一些情節,也可以較容易的傾訴。
治療師需要有個較舒服的椅子,坐在案例的背後。因為心理分析所釋放出來的潛意識層面較廣,有些案例的潛意識,可能與治療師的往事或潛意識所投射的影像意義雷同。如果案例所提到的情節或潛意識的內容,與治療師的某些往事情節相關或雷同,治療師坐的舒服些,坐在案例身後,可以讓案例聽起來音調不變,可以自然的表達自己的各種情感(如流淚、想笑、憤怒、窘態或各種慾望),避免讓案例接不下去或要花更多的時間討論治療師的情緒。這也是為什麼在治療中,治療師最常用的回應是「嗯」,代表聽到了或知道了,同時可以避免暴露個人情感,也可以隨著「嗯」,音調的高低音及疑問句等,代表著不同的意義。
心理分析師一周能接受3-5個案例已是極限,每個案例又需要做數年之久,一輩子幫助的人有限。治療師對每個案例要花很多的心力,所以那些人勢必又是高階層社會的人,否則怎麼付得起昂貴的心理分析治療費用。這些現實的局限,使心理分析治療逐漸發展成為分析性心理治療。

二、分析性心理治療
分析性心理治療,是基於心理分析學派的心理治療,是以晤談及自由聯想為主要手段的一種心理治療模式。由較資深精神科專科醫師,具博碩士學位數年以上臨床心理師證照,具備臨床實務經驗,受過分析性心理治療訓練,在督導下進行。
相對心理分析治療,分析性心理治療旨在處理案例心理及精神症狀,不協助案例的性格成熟度做任何的調整或帶領案例性格成熟及快速成長長大。分析性心理治療的整個療程縮短,一般以全程 30-50 次治療,約一年至一年半的時間,可以治療一個個案為原則。所以在治療過程中,可能有些對案例而言,是有意義的事,但經過評估,可能與所要處理的症狀沒有直接的關係,可以忽略不做處理。
不同於心理分析治療,分析性心理治療時,治療師坐在案例背後的椅子上;而分析性心理治療則以面對面的方式進行。因此除了語言的表達外,非語言的表達也顯得格外的重要,治療中治療者與被治療者均倍感壓力。治療技巧較好的治療師在面對案例時,會使案例感到一眼被看穿的感覺,因此往往在治療階段即產生低頭,甚至大哭一場的情景。這是種常見且表示治療效果的現象。說明案例已經把很多情感挪移到覺得可靠及信賴的治療師身上,只是沒有能倒在治療者肩膀上。因為整個治療過程只能有語言及非語言的表達,不能有任何行為的表達。此外,語言的音調、快慢、高低、強弱也都成了治療中的利器,只看治療師會不會
使用,以及是否可以控制良好,就像是否可以掌握案例的情緒節奏一樣。

三、理論依據
分析性心理治療理論與心理分析一樣,主要依據為:
1. 弗洛伊德的心性發展理論。弗洛伊德的自我心理學,特別是心性發展學中探索3-6歲(有些案例可能延遲到8-10歲)的性蕾期理論。這一時期出現對兩性的性器官感興趣、戀父母情結、閹割恐懼、陽具羡慕,性別認同的過程間出現障礙。到青春期以後,可能僅因為一些與兩性交往間不起眼的小事件,勾起了潛意識的情節,而產生神經質症狀、各種焦慮症、心性發展障礙,甚至將上一代的矛盾情感或情結反覆強迫性地在他身上重演。如從小最痛恨爸爸
「身體」虐待媽媽,媽媽「情緒」虐待爸爸。每天孩子在夾縫中聽到的是媽媽不停地嘮叨、諷刺沉默酗酒的爸爸,在爸爸忍無可忍的情況下給媽媽重重的兩耳光或一頓打,爸爸就默默的埋頭睡覺去了,或獨自睡在沙發上。自己又氣又恨,立志長大後有能力了一定把媽媽帶走。沒想到自己剛成家不久,與妻子的關係居然跟爸媽一樣,妻子的嘮叨與他的沉默又在他家裡重演。因為從小學會的最熟悉的處理兩性關係就只有暴力相向,並且還知道家暴後要怎麼收攤,更糟糕的是,自己慢慢也跟爸爸一樣成了最讓自己討厭的「酒鬼」。這些標準的「強迫性的重複」在他們家上演了。
2. 弗洛伊德的雙重本能說。只要走進弗洛伊德不論是心理分析或分析性心理治療,一定會發現弗洛伊德好像又活生生在你眼前。百年前他所闡述的「活的本能」與「死亡的本能」,在分析中可以活生生的在眼前出現。「死亡的本能」也就是「攻擊」(殺)的本能,殺自己、殺心愛的人、殺討厭的人。「活的本能」即「性」本能,與父母、與心愛的人、與幻想得到的人有性的慾望。雙重本能在治療中可以毫無保留的呈現在治療過程中,甚至清楚地描述在幻想中與治療師性的關係。
3. 移情作用原理。當逐漸打開潛意識迷,案例不再被莫名其妙的壓抑,束縛,在治療師的引導下,這些潛意識的情結逐漸被釋放,症狀也隨之改善。這些過程都要依靠案例對治療師的移情作用才辦得到的。因此,如何處理移情作用成了整個治療中極重要的一環。

四、個案選擇
分析性心理治療主要治療的案例是各種神經質、焦慮症、轉化症、強迫症、恐慌症、恐懼症等案例。各種嚴重的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雙相症、憂鬱症合併精神症狀,有明顯的人格違常,智能不足,均不適合做分析性心理治療。
各種嚴重性精神病患,症狀發作時常在意識、潛意識與前意識之間遊走,分析性心理治療主要要帶案例走進潛意識,尋找潛意識的情結,往往在心理分析或分析性心理治療過程中,容易造成上述案例精神崩潰,難以區分哪些是精神病態症狀,哪些又是原先所想處理的心理及精神症狀。分析性心理治療,不協助將案例的性格做任何改變或引導、帶領案例快速成長,有明顯人格違常者,也不適合做這種治療。在治療過程中,需要有很多語言與非語言的表達,要有較高的注意力、記憶力、雙關語、抽象辭彙,有舉一反三,邏輯推理、思考能力。案例的學歷、智力、經歷越豐富對案例越容易進行這種治療,尤其以具有心理學或精神醫學背景者為佳,因此智能偏低或不足就不適合這種治療。相對的治療師也要具備更豐富的學歷、智力、經歷及臨床經驗。
治療師不適合對自己的親朋好友做分析性心理治療。因為治療以後,往往難以見面,案例看到治療師,彷彿又看到自己過去尷尬的影子,破壞彼此的關係。

五、設施準備
1. 治療者與被治療者,中間間隔一個辦公桌,距離太近太遠都不妥當。太近增加壓迫感,甚至腳都不容易放鬆,不知道該放哪,不注意可能碰到彼此,為此又要多增加一些討論碰到腳有什麼感受的問題。如果距離太遠,會有一種疏離感,有些小的動作,或低聲的嘆息,可能被忽略。
2. 桌子旁邊放個塑膠花籃及塑膠花內建錄音頭,同時在桌子的正上方、天花板上及桌子下面的牆壁內,也均裝有錄音頭。如果有更恰當的設備,可以在房間的多個角度裝攝像頭,在會談室外進行錄音錄影。這些錄音錄影設備,在第一次治療時,最好能夠由治療者助理,在第一次會談後,取得案例完全了解後的同意書。
3. 桌子旁邊應該是一個大的單面鏡,由光線的亮度,只能由隔壁的觀察室看到治療室內的一舉一動。治療室有良好的隔音設備,包括單面鏡最好由一塊單面鏡及一塊平鏡,中間間隔 0.3-0.5 公分組成,確保完全隔音的效果。這些也需事先告知被治療者,隔壁有督導及督導小組觀看,同時有人在操作錄音錄影設備,並取得案例的同意書。
4. 在案例座位的背後牆上,設有一個掛鐘,平時幾乎聽不到或不覺得它的存在。但在案例碰到某些心結或因為阻抗作用,而沉默的時候,在這隔音的房間裡就只有聽到秒針「唦、唦⋯⋯」在跳動,無形中帶給被治療者,一個額外莫大的壓力,提醒治療者時間在流逝,讓會談可以順利的進行。
5. 案例提前來等候的位置,最好不要在治療室或醫師室的附近,可以靠近治療室,如明顯區隔一段距離,有一個等候的空間,很方便可以邀請案例到治療室,避免讓案例方便的在治療師的工作或休息空間走動。。」

六、規則制定
1. 第一次治療時約定每周1次治療時間,因為個案及治療師都需要時間消化治療的內容。必要時可以增加一次。例如,當案例焦慮太高,在一周中有兩次以上要打電話給治療師。原則上治療師在電話中,不要回應案例的問題,以減少案例往後將重要的問題改為電話詢問可能性。每次治療以 50 分鐘為宜,因為通常最佳注意力為不超過50分鐘。
2. 規定案例不得遲到、早退、缺席或請假。治療者所最常出現的阻抗現象,就是遲到、早退、缺席、請假,因此絕對不會延長治療時間,特別是請假。一年多的心理治療,就人情事故,可能會有需要請假的時候。好好想一想,如果不想去的約會,一周前還不會做太多的考慮,通常是在約會的前一兩天,才比較會焦慮或找理由推辭。因此,若要請假,必須要治療的三天前提前提出請假,原則上不退費。
3. 原則上例假不停止治療,分析性心理治療,相當於精神手術,不可能因假日走下手術台。

七、費用問題
1. 必須要付費用,在第一次訂定契約時約定費用,費用可減少被治療者內射或外射。例如,我家有個搗蛋的小孩,每天爬上又爬下,今天我們收到一個請帖,要請我們夫婦去參加一個宴會。當然不適合帶那個搗蛋的小孩去,必須要托給隔壁的阿姨代為看管4-5個小時。晚上回來了,心中惴惴不安,不知道他又闖了什麼禍,走到巷子口,跟老公說,還是帶籃水果去比較恰當,對嗎?假如我天天都很忙,每天沒有空清理垃圾,我家的垃圾必須要倒到隔壁家門口,請他幫我處理,或我們家只剩下老人,打掃不動屋裡,每周需要人來打掃兩次,並且代為洗衣服、換床單。沒有別的辦法,最好的方法就是定期付多少費,如果對方都不要費用,那我就傷腦筋了,要想盡方法送禮物。有個實例。心理師初學者自覺沒有什麼內涵,不敢提起費用的問題。結果做了兩次治療,第三次治療案例就送了一隻烤雞,督導時間大家哄堂大笑,把烤雞分掉吃了,他只敢吃雞脖子。又做了兩次,案例送了件毛衣,臨走前,留下一句話,「我自己打的」,代表著可以溫暖你的心。督導時尷尬了,我們挖苦他,下次可能要送內褲了,不然該送手錶、皮帶,把你綁住了,這是不願收錢的典型後果。心理治療是,案例將自己心裡的垃圾,倒到你身上去,心理治療師還仔細分類處理,再給予回饋,不收費用,對治療者與被治療者,都是很不恰當的。
2. 使用彈性費用法。每次以案例自己每月的收入3-5%為宜,換言之,被治療者
每月要付出約20%的收入來做分析性心理治療。在第一次治療時,口頭問案例每月的收入或薪水多少,不管他說的是實話還是縮水的,那是一筆他對他自己所評估且介意的錢,要他每月付出 20%做心理治療,不是件輕鬆的事。案例也曾經過仔細的考慮,在有足夠的動機下,才願意接受這種高價格付費的治療。
3. 先預付四次治療的費用,如果在約定的時間,案例沒有來治療,那次費用就白付了。若案例遲到或早退,還是收同樣的費用,因為費用已經預付了,當然也不會額外的延長治療時間。如此可以避免案例用缺席、遲到、早退,作為阻抗作用,也就是有些內心的心結,在不想碰觸的時候,會設法逃避。
4. 費用以患者自己所得支出為宜,才能達到收費的意義。我曾經做過一個喝酒的案例,做了接近 100 次,各種症狀都已經逐漸好轉或消失了。案例要求要再多做幾次,越多越好,我問他,「是因為⋯⋯」「錢是爸爸出的,借機會好好懲罰他。」

八、移情作用(transference)
移情作用是心理分析或分析性心理治療,最重要的動力,治療過程從頭至尾都需要移情作用。簡單的說明是,對過去生命中一些主要照顧者的情感轉移到治療者,或者,曾想從主要照顧者身上獲得卻未能如願以償的情感需求,希望從治療者得到滿足。
在治療過程中,案例選擇你作為他的治療醫師,就有他的偏好。醫師願意接受這個案例,做分析性心理治療,雖然做過評估,也有評估的準則,起碼治療師不討厭(願意接納)這個案例。往後有一年的時間,每周要做心理治療,如果用「緣分」的道理來說,應該彼此的緣分還不小吧!換而言之,案例與治療師彼此都有移情及反轉移情。
一個很簡單的例子,某案例,每周來跟你談她先生或她太太的事,包括兩個人間私密的事,毫無疑問的,案例已經把對先生或太太的部分情感移情到治療師身上,否則根本談不下去。治療師要隨時警覺,這份移情的關係,是否到了需要處理的程度。案例將對先生或太太的情感,挪移到治療師身上,其中當然也包含著原始的戀父母情結。因為對先生或太太的愛恨情愁,往往是內在戀父母情結強迫性的重複。挪移一部分到治療師身上以後,可釋放部分潛意識的壓力及張力(部分原慾,libido),可使原有的神經質或焦慮症,部分症狀得到緩解,對先生或太太甚至戀父母情結,都會有某些程度的減輕。這時候會出現「移情造成的症狀減輕或消失」(transference remission),這是在治療過程中常見的。

九、移情神經質(transference neurosis)
移情的本身,讓案例覺得他/她真的愛上治療師。如果累積的太多了,又變成案例的另外一個神經質困擾。這時候案例可能會一再跟治療師鬧脾氣,覺得好像沒有從治療師身上得到對等的回饋。事實上,治療師也不會給予相對應的回饋,只會像一面鏡子,不斷反射出案例的情緒表達。這時候,案例可能又會出現另一種焦躁與不安,稱之為神經質現象(transference neurosis)。這時候被治療者的很多影像又被治療者壓到潛意識,成為另一個心結,可能不是在潛意識很深層,但的確是需要處理的。如果跟戀父母情結連接在一起,就需要花更多的時間與精神做恰當的處理。

十、反轉移情(countertransference)
治療者把對生活中自己所愛慕的情感、態度和屬性轉移到了被治療者身上稱之為反轉移情。分析性心理治療牽涉的範圍極廣,常常可能會出現反轉移情,因為探討潛意識的範圍很大,難免治療者與被治療者潛意識中有直接或間接雷同的地方。這些情結可能連治療者本身都不知道。
治療者潛意識的情結,會在治療室裡冒出來。記得有一次,有個案例在治療中提起,從小在家中最不受重視,父親在政府居高位,每天早上很早去上班,走過他的房間及床邊,他必須要立刻起來問好,否則可能會挨打。有一次地震,家中人很慌亂,他突然想起通往後院的門是用繩子綁起來的,他很快的解開繩子,並且大叫:「後院的門打開了!」家中大小順利地跑到後院去。往後媽媽想起這件事,總說是「弟弟做的」。一直到做治療的當時,他都覺得很委屈。聽著案例在講這段往事,醫生突然在腦海中冒出一個畫面,小時候3-5歲時,自己家也很大,是日式的房子,總共約有200多平方公尺,加上院子接近400平方公尺,但家境很清苦。到了冬天,我們只能用紙門,隔出約25平方公尺小室,三個小孩子在一起,床墊是稻草裝在布袋裡,上面蓋的是毯子或爸爸的夾克。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