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當孔子遇上哈佛—首部曲:志業職場

9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常行不休
別人休息,我不休息;別人睡覺,我不睡覺。

成功是需要付出代價的,
要有「衣帶漸寬終不悔」的決心。
「韌性」是所有執行長都具備的人格特質,
做任何事,都要持續不斷、專心一志、
心無旁騖、堅持到底,
勤能補拙,只要加倍努力,終能成其事功。

努力:成功的必要條件
西方人認為:具有韌性是成功者必備的條件。一本西方管理學暢銷書曾列出那些近乎完美執行長所具備的二十三項人格特質,其中一項是幾乎所有執行長都具備的人格特質,那就是韌性。
中國人認為:顯赫的事功得以建立,固然是天意;但如果因為這樣,就不謹慎地努力,那事功也不能建立。
本書第一篇〈聖貴在功〉曾提到,清末民初的國學大師王國維認為古今成大業、大學問者,必定要經過三種不同的境界。
其中第二種境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就是努力的過程。身處這個過程的人,世界由他身邊過去,他毫不放在心上,不想理會天下人,孤寂無悔;心中只有一件事,手上只做一樁事,就是去實現在第一種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天下沒人理你淒涼感傷心境下所立下的志向。
立志和努力這兩檔事,從來不是在一夥人喧鬧、嘻嘻哈哈的情境下進行的。不是第一種境界的心境,就不能痛定思痛地立志!不是第二種境界的心境,就不能孤獨、無悔、不息地努力!

專注持續,心無旁騖
做任何事,非持續不斷、專心一志、心無旁騖,不能成其事功!
要成功,不能一曝十寒。孟老夫子曾說:「別怪那齊王不聰明!雖然有天下最容易生長的東西,但是一天曝曬,卻又十天陰寒,它也不能夠生成長大。我見到齊王的時間很少,而我離開後,那些陰寒齊王的小人又去接近他;我就像是讓齊王冒出了一點芽而已,又有什麼用呢?」
這段話是成語「一曝十寒」的由來。其實,要想成就任何功業,別說一曝十寒了,就是一曝一寒、甚至十曝一寒都不行!想成功,一定要持續不斷的努力。
要成功,必須專心一志。下圍棋本是小技藝,但如果不專一,也不能學得精通。弈秋是全國最會下棋的人,讓弈秋教兩個人下棋,一人專心一志把弈秋所教的全都記在心中,另一個人雖然也在聽,卻一心以為大雁將要飛來,想用繩子綁在箭上以弓射牠,雖然是和別人一同學習,卻總是比不上人家!
這是聰明不如別人嗎?當然不是!是因為不能專心一志啊!
要成功,定要心無旁騖。顏回夫子的「一簞食,一瓢飲」,大家耳熟能詳,宋朝蘇轍曾不解顏回夫子為何要如此自苦,稍稍張羅衣食不也很容易嗎?等到後來自己努力治學時才領悟:書要讀通,必得心無旁騖,當拋下一切其他事務,專心治學時,哪還有什麼閒功夫顧吃什麼、喝什麼呢?
而漢朝董仲舒的專心治學,在《漢書》中也有所記載。所謂「三年不窺園」,指的是「雖有園圃,不窺視之,言專學也」,講的就是董仲舒治學的心無旁騖!

堅持到底,始終如一
天地所以循環無端,積成萬古者,只是四個字:「無息有漸」。聖人的學習也是一樣,縱使是生而知之的聖人,雖然非常聰明,但是要有所成就,還是離不開這四個字。
開始做一件事,要自強不息;即使到了有所成就,也還要至誠無息。能夠這樣,做事才會成功,成果才會永續長久!
「功虧一簣」來自孔老夫子鼓勵不息的教誨:以堆土為山為例,還差那一簣土,停止不做了,那就是停止了。又以鏟土成為平地為例,只鏟了一簣土,繼續鏟下去,就是成功在望!
孟老夫子也說過類似的話:山上只容得一人徒步的小徑,要是有人常常走過,就會變成一條大路;而若過了一段時間沒有人走,茅草就會塞滿路徑。
要有作為的人,得像掘井一樣;但即使是巳經挖掘到九仞深了,還見不到水,若就停止不挖,仍是一口沒有用的廢井。
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著名的帝俄芭蕾舞者安娜‧巴甫洛娃(Anna Pavlova)也說:永不停止地向一個目標邁進,就是成功的秘密。(To follow, without halt, one aim: There’s the secret of success.)
春秋時代齊國大夫梁丘據對晏子說:「我到死也追不上你啊!」晏子回道:「我聽說,只要不停地做,就可以把事情做成,不停地走,就一定可以走到目的地;我和別人沒有什麼不同,只是做個不停、走個不停罷了,所以別人難以趕得上我。」
晏子太謙虛了,他的「常為不置」、「常行不休」,是一般人做不到的,這是他勝過一般人的地方,也是成就事功最大的原因!

人休我不休,愈努力愈好運
要廣博地學習,詳細地審問,慎重地思考,明白地分辨,切實地實踐。不學則已,既然要學,不學到通達曉暢絕不罷手;不求教則已,既然求教,不到徹底明白絕不罷手;不思考則已,既然思考了,不想出一番道理絕不罷手;不分辨則已,既然分辨了,不到徹底明白絕不罷手;不做則已,既然做了,不確實做到圓滿絕不罷手。
人的聰明才智各不同,我的聰明才智縱不如人,別人做一次能做好的,我做一百次總能做好,別人做十次能做好的,我做一千次總能做好。如果能照著這個道理做,雖是最笨的人,也一定能明白事理,雖是最懦弱的人,也一定能堅強起來。
這裡所闡述的道理就是「勤能補拙」!
甯越是戰國時代齊威公的老師,他原本是中牟的鄉野之人,苦於耕種的辛勞,問朋友要怎樣才能免受這樣的痛苦?朋友說:「不如去讀書吧,讀了二十年就可以有所成就了。」甯越說:「那就給我十五年吧。別人休息,我不休息;別人睡覺,我不睡覺。」
十五年學成之後,甯越被周威公延請為老師。
甯越有才幹又努力不懈,他能成為諸侯國君的老師,豈不是應該的!
甯越成功的原因很簡單,值得我們學習,那就是「人休,我不休;人臥,我不臥」!
二次世界大戰時的英國首相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曾說過這麼一段話:「由一次失敗到另一次失敗,卻不減努力的熱情,這種能力就是成功。」(Success is the ability to go from one failure to an-other with no loss of enthusiasm.)
不減熱情地持恆努力,不屈不撓,不放棄,就是成功!能夠做到這樣的人,成功一定到手,一定會成功!
美國大發明家愛迪生(Thomas Edison)曾說:「機會常常被大多數人所錯失,因為機會披著一件像是工作的外衣。」(Opportunity is missed by most because it is dressed in overalls and looks like work.)
美國第三任總統傑佛遜(Thomas Jefferson)曾說:「我是非常相信好運的人,而我發現我工作愈努力,我就愈好運。」(I am a great believer in luck and I find the harder I work the more I have of it.)
看似工作、其實是披著外衣的機會;看似工作,其實是好運的化身;只要勤下功夫、不屈不撓、持恆努力,機會、好運、甚至成功的真實面貌都會降臨顯現!兔不如龜,跛鱉勝六驥
走得快的人,走了兩里就停下來,走得慢的人,走了百里還不停止。
龜兔賽跑的故事,講的就是這樣的教訓:慢慢爬、卻不休息、一直向前走的烏龜贏過跑得快但停了下來、貪睡誤事的兔子!
騏驥良駒,一天可以奔馳千里之遠,劣馬雖差,但跑上個十天,也可以跑完那距離。如果窮極到無窮,追逐無邊的目的,那劣馬跑得折骨斷筋,也終身不可能追上良駒。但如果是有止境、有終點目的者,即使千里之遙,縱使是有慢、有快、有先、有後,誰說劣馬追不上良駒呢?
以求學、做學問而言,如果說我遲遲在後,走在前面的人停下來等我,我就趕快追上去,那麼雖然也有慢、快、先、後之分,但誰說我不能和前人同樣地到達目的地呢?所以即使是半步半步地走,只要走個不停,跛腳的鱉也可以走上千里;累積沙土,只要不停止,山丘也會成形;一面壓制住水源,一面打開水瀆,雖是大江大河,水也會流盡!
一進一退,一左一右,六匹良駒所拉的馬車也會因為步調不齊而不能到達目的地。人的才性差異,哪有跛鱉和六驥間的差距那麼大?然而跛?可以到達目的地,六驥卻做不到,這沒有別的原因,只是持恆地做和斷續不做的分別罷了!
讀了跛鱉和六驥之間的比較,你要做誰呢?若能選擇,我寧可做隻跛鱉,時時以缺點和不足惕厲自己,扮演那屈居下風—Underdog、追趕者—的角色,在不被六驥看好注意下,默默努力,在六驥驕恣放鬆的輕敵狀況下,逆轉達陣!取得勝利!

要先難才能後獲
「先難後獲」是定律,天下萬般好事都必須歷經重重困難才會有所結果,這是任何人要成就功業所必須具備的第一項心理建設。
認清這個定律,從此只顧一路向前行,不論外在環境多麼惡劣,即使千人毀萬人謗也不改初志。一個月這樣,一年也這樣,久久沒結果還是這樣。經年累月下來,事情自然沒有不成的理由!
萬般先難後獲的事都急不得、快不來!領悟先難後獲的道理,人便能把心定下來,不改初衷,始終如一地向著目標前進;心急求快只會揠苗助長,欲速則不達,是毀掉未來大好結果的敗筆!
再加一句:要認清楚重重困難是之後有所收穫理所當然的先決條件,因此只顧一路向前,不論外在環境多麼惡劣,也不改變最初心志!從事一件艱難工作時,若能當成目標已經達成,心中想著:「要達到的目標已經達成,這成功的結果已經刻在石版上了,剩下的只是走過困難、吃完苦頭,補完應有的過程罷了!」
能夠這樣想,就可以用樂觀快樂的心境,面對常行不休過程中的各種橫逆,一路邁向目標和成功!

依循正確的方法和方向
努力更要講方法,為之必由其道,一定要依循著正確的方法途徑做。在為某個目標努力這檔事上,最困難的不是常行不休、人休我不休、持恆持續地努力,選擇努力的正確方法和方向才是最困難的!
想成就大事業卻不經一段艱苦的奮鬥過程,這是古今從來沒有的事。這就是賢明國君和不肖國君所以截然不同的原因。賢明國君和不肖國君希望自己名聲顯耀的欲望和常人一樣,包括帝堯這樣的賢君,夏桀、周幽王、周厲王這樣的昏君莫不如此,但他們用來達到目的的方法則全然不同。
賢明國君遇事總是先加審察,審察的結果認為不能做就不做,認為能做就做;做的時候,依循著一定的方向途徑,所以外物不能妨害,這就是他們的功業超過不肖國君千倍萬倍的原因。
努力更要講求方向。就像速率和速度是兩件不同的事;速率沒有方向之分,速度則有特定的方向。就努力而言,有人以善為目的而努力,也有人以利為目的而努力,更有人以惡為目的而努力。
師法帝舜的人,每天雞鳴就起,努力為善;師法大盜蹠的人,也是每天雞鳴就起,為追逐私利而努力不懈。
為了世界整體著想,我們寧可那些像盜蹠一樣為私利而努力的人懶一點,別那麼努力!他們懶一點,少努力一點,世界上對利益的競逐就會少一些!

把握當下,趁早開始
人的任何成果,都是以血汗為經,以時間為緯,一針一線編織出來的。古人有「三年有成」的說法,就是強調任何事都必須經過長時間的努力才能有所成果。
既然長時間的努力是有所成果的必要條件,捨它不成,沒有例外,則什麼時候才能看到努力的成果,結論就呼之欲出了:早開始努力,早看到成果,晚開始努力,晚看到成果!
這個結論配上《小窗幽記‧集素篇》所言,道出了「人生無常,生命短暫」的真相:
人生自古七十少,前除幼年後除老。中間光景不多時,又有陰晴與煩惱。到了中秋月倍明,到了清明花更好。花前月下得高歌,急須漫把金樽倒。世上財多賺不盡,朝裡官多做不了。官大錢多身轉勞,落得自家頭白早。請君細看眼前人,年年一分埋青草。草裡多多少少墳,一年一半無人掃。
不論做什麼,都把握當下,選擇正確的方向,採用正確的方法,做隻跛鱉,趁早開始努力吧!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